收藏 分享(赏)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31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2、. 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 人体肝细胞和肌细胞中的糖原都能补充血糖D.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了物质的运输【答案】D【解析】蓝藻细胞中无线粒体,但是其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所以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人体肌细胞中的糖原不能补充血糖,C错误;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了物质的运输,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D正确。2.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时期B. 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

3、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D. 细胞膜上产生了甲胎蛋白的细胞可能是癌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

4、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在一生中都在发生,但在胚胎时期细胞分化达到最大化,A错误;B、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都降低等现象,细胞核的体积变大,B错误;C、细胞凋亡受到细胞中相关基因的控制,而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C错误;D、癌细胞的特征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或产生了甲胎蛋白,D正确。故选D。3.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各阶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C段细胞内进行DNA的

5、复制B. CD段细胞可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C. CD段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DE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 BC段表示S期,此时DNA的复制导致DNA含量加倍,A正确;B. CD段

6、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 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CD段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 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4. 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C. 该DNA分子中A:T:G:C=3:3:7:7D.

7、 复制过程中,双链未完全解开,即可开始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200个碱基,则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详解】A、DNA分子中每条链的一端都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A正确;B、DNA分子总共有200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100个,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

8、种,B错误;C、一条链上A:T:G:C=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C=G,另一条链上A:T:G:C=2:1:4:3,因此,该DNA分子中A:T:G:C=3:3:7:7,C正确;D、DNA分子复制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正确。故选B。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基础B.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长期营养不良或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起组织水肿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

9、: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

10、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A正确;B、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错误;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减小,从而使组织液增多;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增多,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故选B。6.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

11、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饮食过多不节制、营养过剩、少运动,从而造成肥胖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B. 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状态能导致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C. 患者的胰岛A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高血糖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 患者的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详解】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体内细

12、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影响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进而表现为高血糖,引起糖尿病,A正确;长期紧张、压力过大会使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增加,B正确;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C错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体内血糖水平上升,D正确。【点睛】关键:明确三种调节血糖的激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7.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13、.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详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8. 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

14、释放后,调节水盐的平衡B. 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 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D. 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答案】A【解析】【分析】水盐调节中,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血糖调节中,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实现对胰岛细胞的作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传入的神经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并且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会产生相应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是促激素。【详解】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水盐平衡,A正确;B、下丘

15、脑的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B错误;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下丘脑既能感受体温变化,又能感受渗透压变化,C错误;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D错误。故选A。【点睛】体温调节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水盐调节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9. 医生给一个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个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肾属于()A. 病原体B. 吞噬体C. 抗体D. 抗原【答

16、案】D【解析】【分析】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详解】A、移植的肾不是病原体,A错误;B、移植的肾不是吞噬体,没有吞噬作用,B错误;C、移植的肾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错误;D、移植的肾脏对于病人来说属于异体器官,属于抗原,病人的免疫系统会识别、破坏和排斥它,最终使它坏死,D正确。故选D。10. 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

17、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器官包含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B. 人体第二道防线是指唾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C. 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导致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病【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其中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详解】免疫器官包含骨髓,而不是脊髓,A错误;人体第二道防线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C正确;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就是因为其他病原体的感染和体内出现的肿瘤,D错误。11. 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8、”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答案】A【解析】【分析】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A错误;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生根

19、最多的为最适浓度,B正确;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C正确;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D正确。故选A。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答案】C【解析】【详解】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错误;B.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而赤

20、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解除其休眠,不利于储存,B错误;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正确;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错误。故选C。【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13.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A. 25条B. 360条C. 390条D. 394条【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该种群的部分个体,全部标记后放回原种群。

21、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抓捕,统计捕获的总个体数和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大小的估计值为: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详解】根据第一次捕获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可知,100条种群数量=25条90条,种群数量约为360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大小的公式进行计算便可。14. 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X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 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C. 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D. 第8年兔

22、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详解】A、第46年=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正确;B第24年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B正确;C、68年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C正确;D、若刚开始的种群密度为N0,则由题图可知,第1年的种群密度为05N0,第2年的种群密度为0505N0=025N0,同理,第8年种群密度为025N007510101012515035N0,即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D。15. 大多数生物群落

23、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温度食物B. 温度光照C. 温度湿度D. 光照食物【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详解】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于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动物的垂直分布决定于食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 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 群落的初生演替

24、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 群落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答案】B【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群落演替的原因:(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3.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则经历时间漫长。【详解】AB、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与干扰或破坏没有直接关系,A正确,B错误;C、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25、,则经历时间漫长,C正确;D、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D正确。故选B。17. 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C. 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最少D. 若昆虫的数量锐减,则蛇的数量不受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

26、是生产者。【详解】A.图中食物链有:水稻植物田鼠蛇、水稻昆虫青蛙蛇、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因此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A正确;B.水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B正确;C.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因此该食物网中蛇的数量最少,C错误;D.若昆虫数量锐减,青蛙的数量减少,因此蛇的数量也会减少而不是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D错误。故选D。18.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生

27、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受到外来干扰后保持原状的能力越强,即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选C。【点睛】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在同等干扰强度下,生物多样性降低越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19.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

28、确的是()A.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 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答案】D【解析】【详解】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保护濒危灭绝的动植物,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减少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B错误;C、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C错误;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D正确;故选D。20.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

29、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 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共同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电刺激属于物理法;去除植物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生物的染色体之和,而有性杂交的后代染色体数目是两种生物染色体数目之和的一半;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经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

30、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详解】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C、设甲染色体数目2M,乙为2N,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M+2N,甲和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M+N,C错误;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即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D正确。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1. 某科研小组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

31、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上,可以用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2)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C0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表示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当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4)据本实验结果可知,应采取_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答案】 (1).

32、类囊体膜(或“基粒”) (2). 无水乙醇(或“丙酮”) (3).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 (4). A、B、C (5). 大于 (6). 光照强度 (7). 高光强和高CO2浓度【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曲线与横坐标相交的点代表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曲线上升的过程中,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都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曲线达到平衡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详解】(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上,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以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2)据图可知,当CO2浓

33、度为a时,高光强下的A曲线与纵轴的0相交,说明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CO2浓度在ab之间时,A、B、C三条曲线的净光合速率都随CO2浓度的增高在增高。(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三种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所以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当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由于B是中光强,C是低光强,光照强度都不足,故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4)据图可知,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措施来提高该植物的产量,如果光照强度不够,净光合速率也会受限制,所以还应该同时考虑光

34、照强度这一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采取高光强和高CO2浓度措施来提高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最大产量。【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图形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弄清楚曲线不同段的含义和限制因素的种类,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2. 探险旅游爱好者,在一次野外探险中,一位队友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哎呀,我的天啊”。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B、C类似的突触。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探险者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_区。(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

35、;若刺激图中M点,则A点_(能,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3)A点未受刺激,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D点所在的肌肉收缩,该过程_(填“是”或“否”)为反射,判断的理由是_。(4)探险者感觉痛之前先发生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探险者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的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的调控。【答案】 (1). S (2). 正变负 (3). 不能 (4). BC (5). 否 (6).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之为反射 (7). 脊髓 (8). 大脑皮层【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上含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B

36、、C表示突触,D表示效应器,E表示感受器。【详解】(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与说话有关。(2)A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由于兴奋经过突触B、C时,只能单方向传递,所以刺激图中M点时,则A点不能产生兴奋。(3)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产生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发射弧。(4)脊髓中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

37、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3. 图中甲、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回答问题:(1)若图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则D代表的成分是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碳在过程中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的是_。(2)如果去掉图甲中的箭头和,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A、B、C、D都只代表一个物种,则图中共有_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_。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A获得m kJ的能量,则消耗B_kJ。(3)若图乙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则图中G代表_的能量。【答案】 (1). 分解者 (2).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

38、). (4). 3 (5). 捕食和竞争 (6). 280m (7).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解析】【分析】分析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表示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主要表示光合作用,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表示捕食,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析图2: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E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G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F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H表示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A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39、成无机物,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即图甲中的;(2)如果去掉图甲中的箭头和,则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其中A和D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在该食物网中A的能量1/2来自B,D的能量1/2来自B,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A获得m kJ的能量,则消耗B为1/2m10%+1/2(1/2m10%)10%+1/2(1/2m10%)10%10%=280m kJ;(3)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过程,那么图中E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即输入第二营养级的的能量),G代表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点睛】本题涉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知识,需要学生能对能量流动过程的能量流动率计算熟练掌握,对学生

40、基础知识要求较高。24.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A_BbA_bbA_BB或aa_植物花颜色粉色红色白色(1)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粉色花植株进行自交实验。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补

41、充画出下表中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类型编号 甲 乙 丙基因分布位置 实验方法:粉色植株自交。实验步骤:第一步:该粉色植株自交。第二步: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则 (符合乙类型);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 ,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粉色:红色:白色=6:3:7 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粉色:红色:白色=

42、2:1:1【解析】【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后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基因型是A_Bb,因此亲本白花中一定含有BB基因,亲本白花基因组成是AABB或aaBB。(2)这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有2种情况,AB连锁、ab连锁,或者是Ab连锁、aB连锁。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基因不同位置,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a、如果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A_=、aa=,BB=

43、、Bb=、bb=自交后代红色植株A_bb=、粉色植株A_Bb=,白色植株是A_BB+aa_ _=,粉色:红色:白色=6:3:7。b、如果AB连锁、ab连锁,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其中AABB、aabb表现为白色,AaBb表现为粉色,粉色:白色=1:1。c、如果符合丙,即Ab连锁、aB连锁,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则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红色):AaBb(粉色):aaBB(白色)=1:2:1。25. 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常用于致病机理的探讨及治疗药物

44、的筛选,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如图所示(注:基因B为高血压相关基因)。回答问题:(1)进行过程之前,需对人工采集的精子进行_处理,完成过程常采用的方法是_。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2)从人体细胞中获取基因B时用到的工具酶是_,在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高血压相关基因的首端必须有_,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图中甲为_(时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过程的操作技术叫做_,所得重组细胞培养到_时期可以移植到代孕鼠体内,最终获得转基因大鼠。(4)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成功导入的B基因在大鼠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_方法,如果高血压相关基因已在大鼠

45、体内成功表达,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答案】 (1). 获能 (2). 显微注射法 (3). 抗生素 (4). 限制酶 (5). 启动子 (6).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7). 核移植 (8). 桑椹胚或囊胚 (9). 抗原-抗体杂交【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图图中表示体外受精过程;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基因B)导入受精卵的过程;表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表示从囊胚中去内细胞团细胞进行细胞培养;表示核移植过程【详解】(1)表示体外受精过程,在该过程之前,需对人工采集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当受体细胞是

46、动物细胞时,常采用显微注射法;表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该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条件,为了防止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2)从人体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B)时需要用到限制酶;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含启动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图示为核移植过程,该过程中的受体细胞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时期可以移植到代孕鼠体内继续发育。(4)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因此要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成功导人的B基因在大鼠中是否成功表达,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如果高血压相关基因已在大鼠体内成功表达,可用其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点睛】本题结合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识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过程;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或过程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