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28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惠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第卷注意:本部分共50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 2015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以联系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在今天的积极作用主要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以

2、本题选C。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分封制是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都与题意无关,故ABD三项排除。2. 史记记载,“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该材料直接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度D. 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材料直接反映的是分封制,故A正确。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的礼乐制是

3、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初期,题目材料都没有涉及,故BCD错误。3.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C正确;分封制后期诸侯割据,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错误;分封制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不是

4、维护封建统治,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方面加以比较,据此即可排除错误选项,找出两者不同点。4.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 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所以

5、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5. 对以下三幅地图解读有误的是A. 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时期依次为西周、秦朝、元朝B. 图1的实行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C. 图2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D. 图3推行行省制,行省官员可更改赋税征收制度【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三幅图反映的历史时期依次为西周、秦朝、元朝,故A项排除。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故B项排除

6、。秦朝的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排除。根据所学可知,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故D项解读有误,本题选D。6.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材料中的“这一项根本决定”应是A. 设立皇帝称号B. 规定王位世袭C. 分封子弟为王D. 推行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根本决定”冲击了贵族政治,强化了中央集权,君主的权力至高无上,而秦朝推行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项正

7、确。设立皇帝称号有利于加强君权,但与题干中“根本决定”不符,排除A。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启时期,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分封子弟为王与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解答本题主要根据题干中“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并结合郡县制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即可知道答案。7.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A.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B. 战国诸

8、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C. 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D. 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答案】B【解析】A中的“决定”一词太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从材料“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可看出B与题干中的观点一致、相符,故选B;题干中的“风向和雨量”属于气象因素,黄仁宇的观点也是在解释自然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故C与题意不符, D中的“都”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根据材料信息“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可知黄仁宇指出的是农业和政治的关系,而B项中的“以农立国”与此呼应。8.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

9、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 丞相B. 郡守C. 刺史D. 知州【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选C。A项负责中央行政事务,B项为地方长官。D项知州为宋代官职。故ABD三项排除。点睛:刺史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重要内容。古代历朝为了确保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加强,设置了相应的许多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官职如秦时期御史大夫、地方监察机构如汉朝刺史、宋代通判、明朝都察院等。9.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10、,高弟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 世官制的沿革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C. 察举制的弊端D.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答案】C【解析】据材料“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举荐的人才名不副实,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世官制的沿革,故A项错误;察举制不等于科举制,科举制兴起的背景是九品中正制,故B项错误;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门第,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学生再结合察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分析出察

11、举制的弊端,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0.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加强社会流动的重要创造。以下可以证实这一功能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 “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故C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符合题意。A项是九品中正制。B项汉朝的察举制。D项为军功爵制。故ABD三项排除。11.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巩固国家统一C. 强化贵族特权D. 加强君主专制【答案】

12、A【解析】秦朝郡县制的实行,使地方直接受中央管辖;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将封地再封给其子弟,地方诸侯的势力被削弱;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度,将知识分子引入了统治集团,并直接为最高统治者所任命使用,剥夺了地方长官掌握拔擢人才的主动权。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使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项没有体现这些举措的共同作用,C项不符合史实。点睛:比较型选择题从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如“最早”“最主要”等;对比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依据考查目的的不

13、同,还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其中横向比较又依据题目设置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分为正向型和逆向型两种类型。本题属于正向型比较的选择题,结构简单,问题明确,便于作答,而且对基础知识和比较能力都有一定的考查。12.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A. 皇帝刻意加强宰相职权B. 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C. 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D. 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 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丞相权

14、力不断被削弱,A错误;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唐朝宰相人数增加目的在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D正确。13.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A. 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 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C. 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 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答案】D【解析】中央集权多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是一种专制独裁,但中央集权并不一定就是专制独裁。当代许多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总体上是在逐渐加强的。从秦朝的郡县制到元代的行省制,中央完全压倒了地方。故B项“宽松进步”错误。中国古代皇权的一个天然障碍

15、是相权,二者属于君主专制的范畴。故C项错误。D项,中央集权制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抵御外敌,防止分裂,巩固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点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14.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

16、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A.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B. 科举考试考风极为不正C. 科举中重经世策论之才D. 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中介绍的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仕途,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的选官用官制度主要是科举制,但从材料“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三次上书宰相,也希望得荐举。”可以看出科举制虽然实行,但是原有的门阀制度观念依旧影响选官用官。故D.门第观念依然浓厚符合材料内容,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中的贪腐现象,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下

17、门第观念依然浓厚,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AC错误。15.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宋朝“二府三司”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二府三司”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B. “二府三司”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C. “二府三司”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 “二府三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造,有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史实”指历史事实,史

18、论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史识是分析史实得出科学结论。A项表述了二府三司制的历史事实,因此该项不是“史识”。故A项错误。B项属于二府三司制的评价,是“史论”。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宋朝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无法协调,政出多门,以致行政效率偏低。故C项错误。D项是综合整个中国古代史分析,得出二府三司制对中国古代政治以及中国历史的影响,属于“史识”。故D项正确。16. 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 通政使司丞相皇帝B. 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 通政使司内阁皇帝D. 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19、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奏本上达皇帝途径的中间环节,明成祖时期已经废除了丞相,但还没有军机处,明成祖时期的重要机构是内阁,明成祖时期奏本上达皇帝途径的中间环节是内阁而不是中书省,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17.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是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 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 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D. 宦官专权控制朝政【答案】A【解析】注意本

20、题问的是皇帝不上朝但统治还能延续的原因。明朝时期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官僚体系已经日益完善,建立起十分完善的国家管理制度。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达到巅峰,和司礼监太监一同把持朝政,只要内阁大臣照章办事即可维持国家的平稳。但这些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的具体体现。因此选A选项。B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C项与史实不符,内阁只是咨询顾问机构,并没有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18.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今朕特将此事(按-建储之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秘密立储

21、制的建立表明A. 传统的宗法制已无法维系B. 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C. 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D.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雍正帝的秘密立储制,避免了诸子争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但冲击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宗法观念。故A项“已无法维系”错误。根据常识可知康熙帝公开立储带来了巨大的矛盾和纷争,雍正帝不得不改为秘密立储制,这表明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的标志,故C项错误。明朝已经废除了丞相,故D项说法错误。19.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

22、机器”。这一机构是A. 秦朝的太尉B. 唐朝的中书省C. 宋朝的通判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只能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选项。A选项掌握军事权力;B、C选项都与传达无关。20.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 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B. 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C

23、. 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 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体现了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21.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中法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南京条约

24、及其附件可知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新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点睛:治外法权是指外国公民免受犯罪地司法管辖的豁免权。另外,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称治外法权。根据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对处于缔约他方领土内的本国国民适用本国的法律,行使本国司法管辖权,其国民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法院管辖,这种治外法权就是领事裁判权。22. 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

25、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B. 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C. 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D. 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首先是日本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所谓“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不过是某些日本人用来掩盖其对华侵略本质的借口。这些借口都不能作为日本阴谋发动侵路战争的原因,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上述“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不过是某些日本人用来掩盖其对华侵略本质的借口,没有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也不能表明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所以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3. 太平天

26、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 自然灾害频仍B. 社会治安混乱C. 土地兼并严重D. 官吏贪暴腐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其大意是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引发了阶级矛盾,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在材料内容中并未体现,直接排除。故选D

27、。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24.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A. 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B. 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C.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D. 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答案】C【解析】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故C项正确;A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实行的条件,故D项错误。25.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

28、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A. 三元里人民抗英B. 反割台斗争C. 左宗棠收复新疆D. 义和团运动【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可以联系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瓦德西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义和团运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给各国列强以沉重的打击,使得西方列强不得不转变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即由直接瓜分改为扶植傀儡清政府,从而达到其“以华治华”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 B C三项发生的时间与八国联军侵华史实不符。26. 普拉特认为,“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

29、。”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A.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 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可知“两个国家的内战”分别指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内战。因此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是“中外合作”联合纹杀太平天运动,故答案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干中“内战”这一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 故ACD三项排除。27.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反西化”、“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C. 辛亥革命

30、戊戌变法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运用排除法解答,“西化”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进代化”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等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是排斥西方的,符合反西化,故排除AC两项。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近代化的说法,故D项排除。故选B。28. 陈旭麓,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曾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

31、一C.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D.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及对外部的学习。结合题干材料“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提示可知,这三个时期正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及维新变法时期。分析选项,C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考点: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与维新变法思想29. 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

32、这一改变的缺陷是A. 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 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C. 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D. 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答案】D【解析】责任内阁制是仿效英国,故 A 项错误;临时约法从制定到实施有充分时间,故 B 项错误;临时约体现不出脱离群众的信息,故 C 项错误;总统制是针对孙中山而设立,责任内阁制是针对袁世凯而设立,从宪政的原则上讲是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故 D 项正确。点睛:学生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其未能得以真正实施的原因;初步了解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约法的不同评论;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33、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30.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A.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人人心C.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截然不同,由此反映出政治变革推动生活习俗的变化,故答案为C项。AB两项材料中并不能直接体现,排除AB项;D项说法不准确,材料不能反映此种观点,排除D项。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31

34、.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 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 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

35、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名师点睛】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32.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 辛亥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D. 全面抗战

36、时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该回忆录描述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五四运动和D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时期33. 长征组歌:“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狮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

37、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毛主席来掌舵,向前进。”这部分诗歌反映的史实是A. 四度赤水河B. 召开遵义会议C. 飞夺泸定桥D. 甘肃会宁会师【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歌词可以看出这描写的是长征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从“毛主席来掌舵,向前进!”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是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以后毛主席开始指挥革命,也使得遵义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本题选择B选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故排除。34. 1935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A.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

38、停止内战B. 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C. 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D. 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答案】C【解析】【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国内民族矛盾加剧,国民党通过一些途径与中共接触,推动了国共由对抗逐步转向合作,由此可知,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935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民党还没完全放弃武力剿共,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国民党通过一些途径与中共接触,但是没有体现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故D项错误。3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

39、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B.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C.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北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第二次合作,八七会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太原会战是抗战时期,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不符合题意。【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36. 美国时代周刊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文章记载的事件指的是A.

40、 武汉会战B. 淞沪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平型关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可以判断该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答案为B项。武汉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排除ACD项。37.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

41、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A. 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B. 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C.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概况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所以应选C。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

42、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8.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平津战役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故宫、颐和园、雍和宫”可知都在北京,即此战役与北京有关,又据材料中“1948年底”可判断此战役为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B项正确;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排除A;淮海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我解放军渡

43、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排除C;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排除D。所以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大战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解决本题主要抓住关键词“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即可得出答案。39. 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故事讲述了1949年1月27日,“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这一

44、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 解放战争走势已渐趋明朗【答案】D.40. 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 中共七大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为了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国家名称、国家性质、国旗

45、、国都等,这与材料信息“政协组织法”、“ 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相符合,故B项正确。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召开,会上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A项排除。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制定宪法,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CD两项排除。41.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其依据是八大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B. 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 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变化D. 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答案】C【解析】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分析,并据此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对

46、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故答案为C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排除A项;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排除B项;确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42. 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

47、态”。(按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决策,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材料表明A. 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改善具有曲折性B. 中美两国关系从此开始结束敌对状态逐步走向正常化C. 美国鉴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心存疑虑D. 中国鉴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急于寻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答案】A【解析】根据时间“1970年”可知这是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前夕,从材料“周恩来”、“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表达方式太曲折了错失了这一关键点”“第二年春天”等信息可知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改善具有曲折性,故A项正确。中美两国关系

48、从此开始结束敌对状态逐步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由于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两国关系的改善具有曲折性,没有涉及美国对于改善两国关系心存疑虑,也没有涉及中国急于寻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故CD两项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时间信息“1970年”排除B项,然后依据材料“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表达方式太曲折了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得出中美文化认知的差异性即可得出答案。43.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的职务,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

49、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 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答案为B项。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排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于1956年提出,而不是1949年,排除D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44. 小说

50、平凡的世界描述20世纪70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小说的故事背景是A. 文化大革命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改革开放以后【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70年代初”“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可知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解放战争是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是20世纪304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是1978年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排除。45. 某人论述中国的某一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

51、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内涵是A. 构建和谐世界的策略B.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 “无敌国外交”的策略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D项正确;A项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背景下提出的外交战略构想,与材料背景不符合,故A项错误;B项主要针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项出现于80年代,强调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C项错误。46. 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

52、,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 村民自治B. 政协会议C. 民族区域自治D. 人民代表大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我国从1998奶奶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视线里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材料中“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正是这种形式的体现,故本题选择A项;D.B属于中央机构,C属于基本政治制度。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村民自治47.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

53、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妇女B. 外邦人C. 全体公民D. 奴隶【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有关内容的识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在国王伯里克里当政时,全体男性成年公民都可参加国民大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是雅典公民,所以不享有这项权利。故选C。48. 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表决方式程序罪名约40万约4.2万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举手一审制怠慢神与蛊惑青年6000501抽签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54、A. 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B.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C. 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D.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答案】C【解析】从材料表格中的雅典公民人数只有 4.2 万,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从抽签的选举方式和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结果可以得出雅典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从举手的表决方式和一审制得审判程序,可以得出表决方式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这都是原始民主的特征,故 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表格,应排除。 故选 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解读表格,注意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理解即可。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以及影响等知识。公民数只是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55、就可以体现出不具广泛性。抽签选择无法调动公民参政热情。材料也未体现保障言论自由。49. 伯里克利说:“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那些虽未写成文字,但是违反了就算是公认的耻辱的法律。”由此可见伯里克利主张A. 法律至上B. 注重保护私有产权C. 主权在民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A50. “万民法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反映了万民法A. 重形式,程序繁琐不灵活B. 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D. 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答案】D【解析】

56、依据材料“万民法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可知A错误。B项属于万民法,排除。材料主要强调万民法的内容,没有涉及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故排除C。依据材料“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可知D项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正确,故选D。第卷二、综合题(第51题30分;第52题20分。共50分。)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承秦制后,由于礼仪的不健全,臣子在刘邦面前非常随便,甚至“饮(酒)争功”,

57、于是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由儒生们创制朝仪以确定君臣名分等级。朝仪规定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长乐宫接受百官朝贺,“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高祖非常高兴,脱口而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由于儒家强调遵从等级秩序,这无疑为统治者强化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后各朝皇帝都以儒学为指导,加强礼仪建设。隋文帝制定五礼130篇,唐太宗时制定贞观礼138篇,宋太祖时制定开宝通礼200卷礼仪礼规越来越细密。摘编自常智敏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材料二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

58、、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已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唐】颜真卿争座位帖材料三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

59、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专制国家礼仪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说明这一发展过程的实质。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朝堂礼仪和座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受到重视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指出晚清政府外交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1834年与1901年这两次外交礼仪之争的不同背景。【答案】(1)阶段特征:秦朝时礼仪制度初创,有待完善;汉朝制定了完善的礼仪制度,并以儒学为其理论依据;汉之后历代王朝的礼仪制度继续发展,逐渐细密。实质:君主专制(皇权)的强化。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重视秩序规范的儒家

60、学说成为主流思想;能突出等级尊卑,以维护皇权威严。(2)变化:由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地位,变成屈辱服从的外交地位。背景:1834年时英国工业革命将完成,国力强盛;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尚未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大国输出资本、瓜分世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可知秦朝时礼仪制度初创,有待完善;“于是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由儒生们创制朝仪以确定君臣名分等级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由于儒家强调遵从等级秩序,

61、这无疑为统治者强化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知汉朝制定了完善的礼仪制度,并以儒学为其理论依据;“此后各朝皇帝都以儒学为指导,加强礼仪建设礼仪礼规越来越细密。”可知汉之后历代王朝的礼仪制度继续发展,逐渐细密。根据所学可知实质是君主专制(皇权)的强化。第三小问依据材料“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此后各朝皇帝都以儒学为指导,加强礼仪建设。”可知重视秩序规范的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从材料一 “于是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由儒生们创制朝仪以确定君臣名分等级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和材料二“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可知能突出等级尊卑,以维

62、护皇权威严。根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根据材料三“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并躬亲入座。”并依据所学可知晚清政府外交地位的变化,即由独立自主平等的外交地位,变成屈辱服从的外交地位。第二小问背景可以1834年和1901年两个时间为切入点从经济和外交、社会性质方面加以说明。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含

63、义时段人民统治与专制君主制相反的制度民选领袖君主1864189412323751895190014964010271901190839112103901909191476490160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任意选取两个时间段,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任意选取两个时段进行解读。)【答案】18641894年间,民主一词不断出现,含义较多,主要指向民主政体,但总体数量不多,增长缓慢,人们对民主问题不大关注(或民主观念尚未被接受)。这与西方思想刚刚传入,“师夷长技”主要侧重学习军事和工业技术,及民族资本主义刚刚

64、产生、早期维新派出现有关。18951900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迅速增加,出现第一个高峰,其含义主要是人民权利、民主政体和民选领袖,表明人们较为关注民主问题(或民主观念逐渐被接受),但对民主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这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有关。19011908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第二个高峰,其含义集中在人民权利和民主政体,“民之主”的传统观念已被放弃,表明人们极其关注民主问题。这与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蒙思想宣传有关。19091914年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下降,并出现较大起伏,人们对民主政体的关注远超过人民权利

65、。这与民主政体初建,北洋军阀操纵政权、民主有名无实的政局有关。也与这一时期共和思想广泛传播,“共和”一词在使用频率上压倒“民主”有关。对民主问题关注程度和民主内涵的变化体现了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民主制度的艰辛探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依据材料可知,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近代民主观念发展变化趋势。依据材料,民主观念的发展趋势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864-1894年间;18951900年间;19011908年间;19091914年间。四个时间段中任意选择两个时间段进行论证。首先根据材料内容,对四个阶段的发展趋势给予判断,然后从相应时代背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其变化趋势的原因。从答题规范性上来说,小论文题观点要开门见山地明确提出,论证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与观点要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切忌简单罗列史实,结尾对观点进行总结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