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264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2、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

3、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

4、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

5、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

6、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19分)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徽纆,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

7、能死不?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若有悔异,亦相听许。”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干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教邪!明诏听代,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翂对曰:“凡鲲鲕蝼蚁,尚惜其生;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

8、。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罪之囚,唯宜增益,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 丹阳尹王志求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摄官期月,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柳悦复召为主簿。后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老。敕付太常旌举。初,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后因发而卒。 (选自梁书卷四十七)4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

9、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B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C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D主上知尊侯无罪/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 )A遭母忧,即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B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

10、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C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古代的刑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D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威望的人。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翂自小就非常孝顺父母。在他父亲因遭诬陷入狱后,他到大路上哭号喊冤,请求高官救父,其情其景,令过路之人纷纷落泪。B为救父命,他冒死到京城击鼓鸣冤,感动了皇帝,皇帝下令让蔡法度重审其父冤案。C蔡法度为弄清“乞代父命”的真相,对吉翂先是威胁,后是诱哄,但吉翂不为所动。D吉翂虽知生命的宝

11、贵,但为了换回父亲的生命,视死如归;回答蔡法度问话,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此事被上奏到朝廷,其父遂被赦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 (2)顾诸弟稚藐,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干万乘。(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 梅词苏轼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注释】儿家:我家。8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9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12、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执着追求理想,即使失去生命,也心甘情愿的名句是“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高度评价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人,并希望刘禅善待他们的两句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第四(12)两大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尖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瞄准孙道荣他躬着腰,低着头,蹑手蹑脚,向芦苇深处走去。风从江边吹来,干枯的芦苇沙沙作响。虽然已是隆冬了,但是阳光

13、还是将大地烘得暖融融的。气候变暖了,连南迁的候鸟,不知道从哪年开始,飞到这儿也停下了,不再往南飞。而以前,这里只是他们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休息站。现在,这片湿地,成了众多从北方飞来的鸟儿的越冬地。除了轻微的风声,空气中四处都是翅膀的振动声。他熟悉这些声音,清脆,干净,温暖,像丝绸从指间划过的声音。他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空中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也难逃他锐利的眼睛,以及百发百中的猎枪。子弹呼啸而出,天空中旋即有一只黑影,孤独地应声而落。从无意外。他找到一块稍高一点的干地,蹲伏下来。望过去,不远处就是江涂,鸟儿们此刻都在那儿戏水,觅食,打盹,或者互相梳理羽毛。午后的阳光,将江涂之上的鸟儿们,晒得暖洋洋

14、。他的目光,在鸟堆里逡巡。最多的是野鸭,好看的绿头鸭,调皮的翘鼻麻鸭,贪吃的斑嘴鸭,还有叫声响亮的瑟嘴鸭,他认得他们,就像熟悉的邻居。此外,还有几只大雁,悠闲地踱着方步,甚至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黄鹂鸟。他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掠过。这些,都不是他今天的目标。他继续在江涂上搜寻。它们应该就在这儿啊。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一撮芦苇边,他看到了几个细细高高的身影,没错,就是它们。热血一下子涌了上来。他揉揉眼睛,确认就是它们。一二三,四,对,果然是四只,他们告诉他,总共四只。它们埋头在江涂上觅食,对他浑然不觉。他一只只看过去,真是太美了,身上是白色的羽毛,翅膀却是黑色的,展开来,就像一幅黑白水墨画,而细长的脚

15、,则像高挑的舞者,性感,美艳。没错,就是它们,东方白鹳,整个地球上不足3千只,它们比白金还珍贵啊。他将目光,缓缓地从它们身上收回。熟练地从背上卸下猎枪,擦擦枪管,推上子弹,然后,装上消音器。他以前从不用消音器,为了这次行动,他特地请朋友订做的。他端起猎枪,瞄准。十字准星,从江涂上划过。一只鸟,又一只鸟。准星所及,无不打了个寒战,似乎它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芦苇丛中的枪管冷冰冰的力量。枪口在那群东方白鹳的身上,停了下来。一只东方白鹳,又一只东方白鹳。他犹豫着,不知道瞄准哪一只。最后,他的目光和枪口,同时落在了最后一只东方白鹳身上,它一会低头觅食,一会警觉地抬起头,它看起来比另外几只东方白鹳显得紧张。他

16、把枪口向空中抬抬,直指蓝天,那将是鸟儿振翅飞起来时的高度。这也是被他瞄准的鸟儿,最后能够飞起的高度。做好了这一切,他长吸一口气,然后,拣起一块土疙瘩,向江涂上扔去。鸟儿都惊恐地飞了起来。东方白鹳也都惊恐地飞向空中。那只他瞄准的东方白鹳,也拼命地煽动翅膀,向前奔跑,企图飞起来。它细长的腿上,缀着一件东西。这使它奔跑起来,很别扭,也很困难。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只金属鸟夹。它的生命力可真强啊,被鸟夹夹上后,它竟然能够拖着鸟夹,逃开了。在其他鸟儿惊慌的呼叫声中,它终于也飞了起来。高空,那才是它们自由的家园。他沉着地、缓缓地抬起枪,枪管移动的速度,与它向上升腾的速度,完美地一致。另外三只东方白鹳在空中盘旋

17、,等待着他们的伙伴。它吃力地飞向它们。他再一次瞄准,然后,右手食指轻轻地、冷冷地扣动了扳机。“砰”消音器掩盖下的枪声,像一粒豆子,在炒锅里炸响。子弹划破空气,如丝绸破裂。突然,它一个趔趄。打中了!一个黑影,从半空坠落。正是那只金属鸟夹。子弹将鸟夹与东方白鹳的脚的连线,击断了。东方白鹳,鸣叫着,向天空飞去。它的细长的双腿,有力振动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曲线。他收起枪,仰视天空。多么蓝的天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第三段交代猎人枪法神准,为下文做铺垫,点明他最终选择打掉金属夹,是故意要放走那只东方白鹳的。B“瞄准”这个标题,简洁利索,读者的眼

18、睛一触及,好像立时感到冷冰冰的枪口直接冲人而来,点明主旨。C作者巧妙运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带读者经历了这次特别的狩猎之旅,把一个优秀猎人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D故事情节可谓一波三折,江边各种鸟儿的悠闲让人忧心,猎人充分的射杀准备让人担心,扣动扳机的一瞬更让人伤心。E小说通过动作描写及精彩的环境描写,在成功刻画猎人形象的同时,更加充分地展示了猎人的心理变化过程。(2)小说中的猎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分析。(6分)(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他认得他们,就像熟悉的邻居。他收起枪,仰视天空。多么蓝的天啊。(4)小说结尾,猎人打掉东方白鹳脚上的金属夹。这样设计结尾,有人说合乎情理,让人感

19、动;也有人认为过于牵强,故意拔高。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思想有光,人才有光谢湘2016年1月13日,百岁老人周有光迎来了他111岁的生日。几天之前,媒体在上海和北京以“走向世界,走向文明”主题座谈会的形式提前为周老庆生。语言学家、上海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发言中表示了遗憾:“语言在周老面前显得匮乏。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周先生已经111岁了。可惜我们一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如此高寿的人”。仿佛是心有灵犀,身在北京的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原总编周为民积极建议,周

20、老的生命时间已经超过了现有的标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新词,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然而,周有光自己根本没有在意年龄、称谓的事儿。在解放军总医院退休医生蒋彦永最新拍摄的视频中,情绪乐观、头脑清楚的周先生乐呵呵地说,“年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年龄一年一年大,思想一年一年进步才好!”人们钦佩周先生,不仅是他的生命长度,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的周有光,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

21、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50岁之前,他是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执教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从50到85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85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智。他的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史

22、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一点,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国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坐标“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有人

23、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40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岁时出版百岁新稿,104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周有光文集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著作问世。这在中外出版史上,也堪称奇迹。说起周有光,中国社科院颇受人关注的中青年历史学家马勇非常赞叹。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他发现,近代思想家的巨大变化大都是年轻时激进,中年时开始调和平庸,到老年时趋向保守。但这样一个规律,被周有光先生用行动彻底颠覆。“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2016年新年伊始,面对前来看望

24、他的“忘年交”朋友、出版社编辑叶芳,周有光说了一句带有人生总结意味的话:“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1906年出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不同时期的世纪老人周有光,他的生命线仍在不断地延长,他的生命之光还在不停地闪耀。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相关链接: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百度百科)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

25、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中新网)(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周有光先生创造了111 岁的奇迹,所以人们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B周有光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30多部 专著,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被人们称为“汉语拼音之父”。C周有光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主张要重视世界各国对中国 的评价,而不只是从中国看世界。D晚年的周有光,仍然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语言 文

26、字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E从金融学家、经济学教授到语言文字学家再到启蒙思想家,周有光的身上充满了 传奇色彩,他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2)作为启蒙思想家,周有光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3)文中多处引用了周有光自己的话以及他人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6分)(4)周有光“思想有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有光,人才有光”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我们宣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意在增强居民的控烟意识,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让控烟令落地生根,不走过场,最终达到真正禁烟的目的。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

27、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泉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旧时代的凄风苦雨和战争的血火考验,铸就了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反观我们,和平与安逸好像消解了我们的精神“钙质”。在市区有些只允许单向通行的小街巷,却经常遇到逆向行驶的车辆,司机对交通指示标识均习焉不察,给这些单行道“添堵”,这引起市民不满。古巴在政治上深谙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它积极改善古美双边关系,又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与拉美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

28、更需要救援。”这是一种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中队队长杨昌军身上。A B C D14下列各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将控制房价列为重点关注的民生议题,社会上甚至有人说,能否调控房价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B盖次在宴请中国慈善家时特别保守秘密,以至今天也未见50位慈善家的名单,尽管晚宴是围绕慈善这样的公益主题,但其过程却是相当私密的。C如果干部脱离百姓的生活,自然对民生疾苦没有切身之痛,他们如果过上了和老百姓一样的生活,估计就能做到“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D通过深化改革,大家更加清醒认识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是解决我市发展面临的一系

29、列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语言的锤炼比较难,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是有路可循的。A应该而仍然尽管但也B一定当然/因为所以就C可能但是必然虽然那么仍D尽量/最好即使也都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有效的知

30、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会降低一时的D,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_,容易引发一些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导致创新企业无法补偿初始的创新投入,而且难以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_。 17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你使用简洁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不超过50字)(6分) 六、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纸上谈兵,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谈,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

31、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刻意逃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2选CA项中唐诗被宋词元曲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值得欣喜,在文中没有二者的比较;B项中“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用心去歌唱”在文中无体现,文中说“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D项中,我和你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色,文中无此意。3选B。B项中,杜甫的诗当时难以流行,并不是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

32、关系”,相反,正是因为“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4B 5D(“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错,征辟制是帝王征召或地方州郡征召。) 6B 7(1)吉翂父亲从道理上虽是清白的,但耻于遭狱吏审讯,于是自己便凭空承担了罪过,按交待的罪应处死刑。 (2) 只是弟弟们都还年幼,唯有我年龄稍大,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而自己延缓着苟活下去,这就是我独立拿主意,求请皇帝的理由。8“春”在句中指代梅花,(1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4分)9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

33、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 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 她怅惘伤感。(概括形象2分,具体分析4分。)11(1)(5分)答A3分,C2分,E1分,答BD不得分(B项未直接点明主旨,D项“一波三折”不当,E心理变化展示并不充分)(2)(6分)枪法出众,是这一带有名的猎手,百发百中。冷静干练。小说对他在前进时、埋伏时、瞄准时的动作描写,刻画出他的这些特点。自私贪婪。他猎鸟无数,且目标越来越集中在珍惜

34、鸟类上。会被感动,有仁慈心。结尾处可以得知。(答出三点即可,每项2分)(3)(6分)这句话表现了猎人对鸟的熟悉程度。只是这些熟识并不是建立在人类对鸟类自然亲近的基础上,而是用温暖的话语冷酷地揭示出猎人大量残害鸟类的事实,这也是猎人枪法出众的一个原因。这是一处环境描写,衬托出猎人因让这只东方白鹳重获自由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放弃猎杀,拯救生命,其实更是拯救了自己。这是对人性自我救赎行为的赞美。(各3分)(4)(8分)答案示例:观点一:这样写合乎情理,让人感动。主人公改变瞄准目标的原因之一是他被东方白鹳的强大生命力所震撼;东方白鹳被鸟夹夹上以后,竟然能够拖着鸟夹奔跑。二是他被东方白鹳吃力地拖着鸟夹飞向

35、高空、回归自由家园的壮举所感动。三是他看到来自东方白鹳的群体的关爱之情三只白鹳在空中盘旋着等待这只被夹的白鹳,不忍心射杀。观点二:这样写过于牵强,故意拔高。一是他此次行动就是为了猎杀珍惜鸟类东方白鹳而来。二是他已经做出了充分的准备,选择目标,准备武器,开枪射击,整个过程没有迟疑,没有犹豫。三是从惊起白鹳,到开枪射击,时间很短,缺少心理转变的时间。所以,结尾显得突兀牵强。(不要求面面俱到,答出大意即可。若对其他观点进行探究,也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12(1)BEC答B 给2分,答E给3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36、A项“所以人们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将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周为民积极建议创造一个新词,把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C项“主张要重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评价”理解有误。D项“在国内外语言文字学领域”错误,应该是在“在文化思想界”。(2)他的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或者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妙的见解,能够帮助人们拨开思想的迷雾。用行动彻底颠覆越老越保守这一规律,他的思想活力、精神活力,能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能够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每点2分,共6分)(3)引用周有光自己的话能从正面直接体现他思想求新、追求进步

37、的精神和认真的品质。引用马国川、马勇等人的话,借其他专家教授之口从侧面写出了周有光作为启蒙思想家的贡献。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使评价更具权威性。(每点2分,共6分)(4)答案:周有光“思想有光”表现在他在思想上一直追求进步,年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百岁之后仍陆续有新作问世。他的思想提高了他生命的质量,他在金融领域、语言文字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成就。他思想独立,豁达睿智。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到而精妙的见解。他的思想充满活力,彻底颠覆了近代思想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日趋保守的规律。“思想有光,人才有光”,人因为有思想才变得伟大,周有光一直都在认真思考这个世界,即使年迈也一

38、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周有光的生命也因为他不断进步的思想而能始终闪耀着光彩,所以说思想有光彩,人生才有光彩。(前四点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答满三点即给6分。第五点2分,意思对了即可。)13A14A15A16但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 最终失去创新的持续动力(符合题干要求,意思对即可)17用激励来激发努力;如果又有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势必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又能使人感到满足,进而形成自觉的努力。(意思对即可)18略文言文参考译文吉翂字彦霄,冯翊郡莲勺县人,世代居住在襄阳。翂从小孝顺父母。十一岁时,母亲去世,他悲伤地连一口水也不喝,几乎饿坏了。亲朋邻里对

39、此都很惊异。天监(梁武帝年号)年初,翂父任吴兴郡原乡县令,遭到奸吏诬陷,被逮捕押到京城大狱。翂时年15岁,听到消息后,他到大路上号哭,哀请过往的高官帮忙救他的父亲,直感动得行人纷纷落泪。吉翂父亲从道理上虽是清白的,但耻于遭狱吏审讯,于是自己便凭空承担了罪过,按交待的罪应处死刑。翂闻讯后就去击鼓惊动朝廷,翂请求以死换回父亲的活命。梁武帝感到非常惊奇,给司法官蔡法度下令说:“吉翂请求以死偿父命,孝义实在可嘉;只是他还是个孩子,所以他未必能想出这个主意,你可以严加威胁和诱哄,审得实情。”蔡法度接受任务回到衙署,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且具,厉声问翂说:“你替父去死,皇上已经允许,接下去就应该处死;但刀锯无

40、情,你真的想死吗?况且你是个孩子,不会想出这个主意,一定是被人指使的。那人姓什么叫什么,你要一一如实回答。假如你有反悔,我也答应你。”吉翂回答说:“我虽蒙昧智弱,但怎么会不知道死的可怕呢?只是弟弟们都还年幼,唯有我年龄稍大,不忍心看着父亲被处死,而自己延缓着苟活下去,这就是我独立拿主意,求请皇帝的理由。如今我要为救回父亲而不惜一死,让尸骨葬在九泉之下,这不是小事,怎么会受人指使呢?皇帝恩准我替父去死,这对我好比登天成仙一样,怎么会反悔呢?蔡法度知翂已经铁心,威胁无用,就转而诱哄,对他说:“皇上知令尊无罪,马上就要释放并谅解他,我看你神采仪表都很出众,称得上是个好孩子,现在假如回心转意,那么你们

41、父子可双双活命。为何以此美妙年华,却苦苦要求去死呢?”翂回答说:“所有大鱼小鱼蝼蛄蚂蚁,尚且受惜自己的生命,何况人呢?怎么愿被碾成粉末,只是我父亲深遭告发,定会按刑律处死。所以想用个人的死,希望延缓父亲的性命。如今我合上眼睛,伸长脖,来听凭处死 现情恩已尽,别无他想,再无一言可答,吉翂刚被关押时,狱吏依法将很重的脚镣手铐都给他戴上,蔡法度可怜他年幼,命人将他的脚镣手铐摘去。另让人给他换一副小的,吉翂说:“我请求替父先死,身为一句死囚,只应该增加刑具,怎么能减少呢?”始终不肯减去身上的刑具。蔡法度把这一情况全部上奏,梁武帝于是下令释放了吉翂的父亲。 丹阳尹王志访求吉翂在廷尉的全部过程,并且请吉翂在丹阳住下,想在第二年年初,作为孝道笃厚的优秀人物向朝廷举荐。吉翂说:“王尹可真怪啊,怎么把我吉翂估计得这么浅薄啊!父亲受辱,儿子就该去死,道义本应如此;假如我厚着面孔,不知羞愧,去接受王尹的举荐,那就是借着父亲博取名声,这耻辱是多大啊。”吉翂拒绝了王志的要求。吉翂十七岁时,应征召为本州主簿。出监万年县,代理县令一年,教化感动百姓,仁义之风盛行。吉翂回到郢地,湘州刺史柳悦又召为主簿。后来吉翂同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正张仄连名举荐吉翂,认为他孝行笃厚真诚,精通易、老子。皇上下令太常表彰举荐。当初,吉翂因父亲被诬为有罪,因而患下心悸病,后来因心悸病发作而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