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钱钟书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2256 上传时间:2025-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钱钟书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钱钟书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钱钟书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钱钟书给我们语文学习的启示余英时在钱钟书逝世后评价说:“墨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结晶之一。他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钱钟书是既深谙中国古典文化,又通晓西方文化,并能在其学术与创作中同时凸显古典精神与“全球意识的学者”,他既是中国人文传统所凝聚之人,又是中西文化的赫尔墨斯。1. 广博恢弘阔大的知识结构 钱钟书是博闻强记,埋头读书的神话,他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被誉为文化昆仑。第一、他有着浓厚的家学渊源,五岁开始跟伯父念书,通读经史子集。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生读一些“古文”名篇,背几首唐诗宋词者有之,但经史涉猎的少之又少,传统蒙学的精华已经被丢弃,孩子们在语文知识

2、结构上往往“先天不足”。第二、钱钟书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他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源于林纾译的英文小说,那时的钱钟书只有十一二岁,他把这些翻译小说读了一遍又一遍,也因此有了学习英语的新动机,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痛痛快快地读英文的原版小说,在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英语考试得了满分,这得益于他的大量的英文阅读。后来学法语和德语,钱钟书都是从阅读小说开始,记得杨绛回忆说,学法语,钱钟书从十七世纪的作家读起,读到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的作品,因此通晓了一门语言,也了解了一国的文化。其实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境,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优秀语言的集中体现,而当兮的语文教学,仍然将作品肢解、抽离、切割,语言已

3、没有了血肉、情感和灵魂,语文教学也就丧失了生命,也因此扼杀了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第三、钱钟书读了一辈子书。读书笔记本就有五大麻袋,仅外文笔记: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的笔记就有三万四千页。这种阅读和积累使得他成了博雅之士,在为学为文的根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他视通中西,有极广阔的学术视野、知识修养和宏大理论抱负。钱钟书并非仅限于“中西文学兼优,也并非仅对中中西方的文学文论有兼通的了解,他同时还对中西方的各种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哲学、史学、心理学,法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有广泛涉猎,他跨学科的中西素养深受瞩目。总是在想我们的学生真可悲,除了语文课本他们没有余裕去读书。他们的精神世界严重的贫血

4、,苍白,贫瘠,缺钙、铁、锌他们已严重地亚健康。第四、钱钟书杂学旁收,读书不拘一格。钱钟书的幼学除了经史子集的滋养,他还从书滩上租书,如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读物,也给了他许多阅读的乐趣。上小学的时候读林译的英国小说,上中学的时候读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通俗小说。钱钟书终身喜欢读字典,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挨着字母逐条读过,并时时读得开怀大笑。养成了纯正的文学品味之后,任何旁逸斜出的阅读都是一种猎奇般兴致勃勃的开疆拓土。这种阅读仿佛是锦上添花。读管锥篇“仿佛掉进书的海洋,由一本书引出好多书,一句话引出无数句话,让人应接不暇。”引文密密麻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

5、是“杂读”的好处。1.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作为一名学,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不能登堂入室的,往往要基于个人的性情、理解而有所取有所舍,有所融通。正如钱钟书在谈交友中所言:“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的性情陶融为一,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是你所学不会,学不到的。”钱钟书随时都在动脑筋,读书的时候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所以每读完一书,其精神实质全被吸收。“六经注我”这是读书的境界。少年时代的钱钟书在涉猎经史学史的时候就喜欢“胡乱讲话”,臧否人物。他的父亲,著名的文史研究家钱基博先生就给钱钟书取了一个字叫默存,希望他慎重为言。在清

6、华大学读书时,他还以专挑教授学者的错而闻名。当时的清华大学学者如林,如文学家朱自清,哲学家冯友兰,钱钟书从来都敢于向权威挑战。在与杨绛谈恋爱期间,钱钟书还曾经用理学家语作情诗,理学家向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钱钟书却用理学家的语录作诗可谓是奇思妙想,自古第二人。钱钟书有“淘气,傻气和痴气”他智慧幽默一片天真,他可以是四岁女儿的最好的玩伴,他可以一口气可以给女儿起一连串的绰号:猪噘嘴、牛撞头、蟹吐沫、蛙凸肚钱钟书在剑桥攻读了两年英国文学,后来又到巴黎大学研究一年的法国文学,钱钟书的智慧才华,潜质经过法国文学和文化激活和点化了。他在拉伯雷的巨人传那里借鉴了法国式的戏谑,他以蒙田的哲学随笔为蓝本,他在伏尔泰的哲理小说中学会了用幽默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在影射和讽刺中阐释深刻的哲理为钱钟书打开了一个智慧的天地。化书卷性灵为吾性灵,钱钟书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内化成他的智慧、品格、风范。他在一个宏大的视野中对人类文化进行比较,开启了比较文学新的天地,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本国文学,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可以使文艺学具有科学的普遍性。大开大阖,四通八达。怀疑是智者的思辨动力,批判精神使他卓然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