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206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自贡衡川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学与书法艺术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以思想和语言为基础。文学正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毛诗序曾强调,“诗”是“志之所之”

2、的产物。文字的产生真正拓展了思想交流的维度。千百年来,尽管汉字出现了多种生成方式,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人们开始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的“书法”。至汉晋之间,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王羲之是成功的探索者,他依托深刻的艺术见地,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铸就了兰亭集序的经典地位。书法艺术尽管并非单为文学而生,却必须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除了“太极殿”“同仁堂”等纯粹实用的匾额、题字或标语,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传颂的文学作品,除了兰亭集序,还可以列举出祭侄

3、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前者是颜真卿为祭奠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颜季明而作,后者乃苏轼由贬谪黄州三年的悲凉遭遇有感而发。较之一般的文学创作,书法作品具有具体的用途,所以在选择或拟定合适的文辞内容时,创作者要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某一角落,有翠竹数竿、奇石一尊。当是之时,常有一二学子坐立其间,或琅琅读书,或默坐静思。启功先生在石上题字“奇峰高节”,“奇峰”描述奇石耸立向上之势,“高节”则指向竹子的高洁虚心,四个字皆指向具体环境中的景物,同时以拟人的手法指向人的节操、情感和旨趣。题字尽管寥寥数语,竟与相关的人、事、物、地、时、情相合,这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表现

4、的高深造诣,更显示了作者文学思维的精确。尽管今天仍有书法到底属于文化还是艺术的争论,也有艺术创作与日常实用书写的区别,但是,文化和艺术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鸿沟。简单说来,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文化又根植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生活则必然夹杂着林林总总的实用成分。无数名家的创作正是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在书法艺术表现中,思想、语言作为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作为载体和手段,每个方面都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更浓缩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艺术与文学相通。作家也应懂得一点书法,中国古代文人的字大都是写得很好的。现代作家不一定要能写好毛笔字,但是要能欣赏书

5、法,经常看看书法,尤其是行草,对于行文的内在气韵,是很有好处的。(选自孙学峰文学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时,只有全面地体察社会,深刻地体验人生,精准地判断情势,才有可能选择出合适的文辞内容。B. 人们为了追求汉字使用的正确、便利和美观,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便研究汉字书写的表现规律,这种研究促成了书法的诞生。C. 兰亭集序书法地位的形成,有赖于王羲之深刻的艺术见地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与书法探索逐渐趋于艺术的自觉这一大环境有关系。D. 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书法历史上经典的

6、书法作品往往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有些书法作品具有实用性,如“太极殿”“同仁堂”等匾额、题字或标语;有些书法作品具有文学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某一角落的石上所题的“奇峰高节”四字,展现了书法家启功的高深的书法造诣和精确的文学思维。C. 文化和书法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书法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书法家在创作时往往会充分整合各方面的文化因素。D. 思想、语言是书法艺术的内容和需求,汉字、书写是书法艺术的载体和手段,它们渗透了人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A. 书法作品要有文化内涵,要有艺术品位,还得有实际用途,因此书法作品往往是综合因素的产物。B. 祭侄文稿和黄州寒食诗帖本身就是具有很高的文学品位的作品,它们通过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更是锦上添花。C. 文学是通过语言以形象化的方式反映思想的艺术,诗歌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D. 艺术与文学相通,现代作家如果不懂书法,不会欣赏书法,就把握不了行文的内在气韵,也就无法写出好的文学作品。【答案】1. B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

8、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无中生有。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书法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错,原文第三段是“艺术是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选项偷换概念。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

9、,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现代作家如果不懂书法,不会欣赏书法,就把握不了行文的内在气韵,也就无法写出好的文学作品”错误,最后一段作者的意思是希望现代作家能欣赏书法,这对于把握行文的内在气韵有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懂书法、不会欣赏书法就无法写出好

10、的文学作品,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

11、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

12、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13、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太湖碎锦范烟桥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

14、(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

15、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

16、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

17、,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

18、”,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B. 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C. 第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D. 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5. 文章第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结

19、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答案】4. C 5. 山势不陡峭,土壤滋润,物产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四季景色不同,各有其烂漫;百千渔船点缀湖光山色。表达了作者对太湖风光、物产、劳动人民的喜爱、赞美之情。 6. 太湖碎锦,意指太湖风光美不胜收犹如锦缎,碎锦亦指太湖风光可看之处如碎锦花纹一样繁多。作用:运用比喻,将太湖美景比作碎锦,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太湖风光之美和作者对太湖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标题总领全文,点名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太湖;与全文最后一句话相照应,表明太湖美景之多,无法言尽,表达出作者对太湖美景的喜爱。【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20、,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分析有误,“无锡的鼋头渚”这一处景物不属于移步换景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在文中体现得不明显。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找到答案区域,这个区域在题干中已经明确给出。然后,要认真阅读第段文字,抓住关键词句并进行勾画。最后将勾画的内容概括整理成答案要点。从“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

21、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情感方面,可以从对劳动人民歌颂,突出改造自然,创造精神美等角度进行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丰富含义及作用的能力。一般说来,解答此类题目,可从标题与表达技巧、标题与内容结构、标题与主题情感

22、、标题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等方面去挖掘标题的含意及作用。就本文来说,标题“太湖碎锦”有修辞的运用,要指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再结合文意分析,可知这一标题还有统领全篇、勾连结构、凸显情感等作用。如此把握,答案便会更为周全。“太湖碎锦”运用了比喻,“锦”原意为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比喻花样繁多而美好的东西,也指色彩鲜明华丽。联系全文内容可知,题目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碎”则凸显了作者对太湖景观的描写特点,是从局部着眼的。题目的作用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的比喻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赏之情。(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

23、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

24、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材料二: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I2,4上升到175,2017年每lO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

25、扩大。(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材料三: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0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各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

26、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流浪地球之所以成为2019年春节电影票房冠军,是因为有我国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B. “中国天眼”与“硬核科幻电影”一样成为不同领域的热点,都能体现出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C. 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

27、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不大。D. 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其冲击下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8.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80后、90后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故而80后、90后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B. 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C. 由材料四可知结合外国的经验,只要有了稳妥的资金流,就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D. 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面临更严峻的考验。9. 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

28、满信心?【答案】7. B 8. C 9. 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做支撑。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或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所在文章相关区域,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A项中“是因为有我国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错误,由材料一“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可知, 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而不是因为有我国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范围缩小。C项中“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不大”错误,由材料三图表所示可知,2014年科幻电影票房占

29、比29,2015年科幻电影票房占比15,波动很大。D项中“在其冲击下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错误,由材料四“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可知,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是内外因两方面,即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和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C项中“只要有了稳妥的资金流,就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错误,由材料四“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可知,“只要就”是充分条

30、件,“只有才”是必要条件。故选C。【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属于考查原因类的题目,分析问题时应从内外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然后从文本中提炼相关信息,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整合概括。从材料一“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和材料二“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中可以看出,中国强大文化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电影自身高

31、票房的影响以及消费群体的扩大等诸多内外因相结合,足以让科幻片导演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32、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二】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3、。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10.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长咸集 咸:全,都B. 向之所欣 向:过去,以前C. 终期于尽 期:约定D. 但言是王右军书 但:只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癸丑,文中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癸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与日的次序。B. 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

34、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C. 契 ,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若合一契,意思是感触相同。D. 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齐彭殇,是庄子齐物论中的看法。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段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描绘了清雅优美的自然景物,然后转入叙写雅事,最后以“乐”字作结。B. 第三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世事变迁、死生难测的情况。最后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

35、人生最重大问题。C. 末段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同时作者坚信后世读者都会从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D. 节选晋书王羲之传主要以棐几题字、扇面作书两则故事,从侧面表现王羲之书法的造诣,以及王羲之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而王羲之的自我评价,则是从正面表现其书法的成就以及其颇为自信的性格特点。1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本来知道把生和死看作一样

36、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2)张芝在水池边学写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假使人们都像他那样沉溺(潜心)于写字,不一定比他差呀。【解析】【10题详解】文言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本题中,C项,“终期于尽”中的“期”是“至、及”的意思。 故选C。【11题详解】文言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本题中,A项,“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癸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与日的次序”

37、中“表示年与日的次序”表述错误,应为: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末段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 “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同时作者坚信后世读者都会从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表述不当, 本段由读古人

38、“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一、齐”都是意动用

39、法,把看做一样;“彭”,长寿;“殇”,短命。第二句中,“临”,在旁边;“书”,写字;“耽”,沉溺;“未”,不。【点睛】参考译文:一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

40、在很快乐。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

41、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二一次他去门生家,看见棐木做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楷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丧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

42、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蒿里行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讨群凶

43、: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14. 下面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B. “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C. 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D. “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

44、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15. 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答案】14. C 15. 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失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由此诗人对诸侯内部感到失望。同情。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给予同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

45、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表述错误,“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

46、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中,憎愤。“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用反讽的手法表明诗人对诸将的厌恶,对袁绍兄弟借匡扶汉室之名,行争霸天下之实,给予揭露,并对由此造成的战乱感到憎愤,如“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意思是: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失望。如诗中“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所述,意思是: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

47、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由此诗人对诸侯内部感到失望。同情。如文中诗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意思是: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可见诗人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的给予同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

48、死不渝的诗句是“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诗句是“_,_?”(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返归自然诗句是“_,_。”【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明明如月 (4). 何时可掇 (5). 久在樊笼里 (6). 复得返自然【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掇”“樊”“返”,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

49、诗句的意思。【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

50、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

51、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B. 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C. 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D. 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B. 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C.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D.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52、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B.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C.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D.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答案】17. B 18. D 19. D【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

53、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本题可先根据最后一空的前后内容“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的桃花源记”,此处指桃花源记收人称赞合适,选

54、“脍炙人口”,排除CD。再根据第三空前后文“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地搞改革”,强调“他”办事果断而有魄力的,所以选“大刀阔斧”合适。故选B。【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两项主客体颠倒,C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故选D。【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

55、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题根据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项。故选D。【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

56、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20.下面是课文采薇改编的课本剧镜头,请你参照相关内容,补出空白部分。要求:处内容情感有关的4个字;处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30字。镜头画面描述画外音1深秋,残阳,野岭。一位尘垢满面鬓发如霜的士卒,拾掇着野菜,眺望着远方。山路随他的目光蜿蜒。采薇思归2军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将帅骑着战马驰骋疆场。威武战车,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陌上棠棣正在

57、怒放。_3_归途思绪【答案】 (1). 疆场思归 (2). 风大如雷,漫天飞雪。道路尽头,戍卒仗藜,踽踽独行。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戍卒身后,依稀杨柳婆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并在要求的提示之下完成。本题中,通过课文的翻译和理解,可从“一位尘垢满面鬓发如霜的士卒,拾掇着野菜,眺望着远方。山路随他的目光蜿蜒”得出“疆场思归”之情。第三个镜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30字。这就要在文章翻译的基础上,适当加以修饰,并注意字数限制,这一场景以景物描写起笔,如:风大如雷,漫天飞雪。道路尽头,戍卒仗藜,踽踽

58、独行。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戍卒身后,依稀杨柳婆娑。21.下面是我校“话镜杯”首届课本剧展演比赛邀请函,其中文体和表达有五处不规范,请找出并作修改。自贡衡川实验学校高中部“话镜杯”首届课本剧展演比赛邀请函尊敬的冉永华先生:您好!为提高学生审美和鉴赏的能力,发扬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展示我校高中部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学校高中部将于2019年5月4日19:00-22:00在知行厅举办“话镜杯”课本剧展演比赛,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演出。随函惠赠演出节目单,请您务必在2019年5月4日19:00前到达会场。专此邀请,恭候光临。高2018级王者二班2019年4月29日 (1)将 改为 。 (2)将

59、 改为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答案】“您好”改为 “您好前应空两格”;“发扬”改为“发扬和培养”或“集体荣誉感”改为“增强集体荣誉感”;“参加”改为“出席演出”或“观看演出”;“惠赠”改为“敬赠”;“务必”改为“删掉务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及应用文书写规范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我校“话镜杯”首届课本剧展演比赛邀请函,其中文体和表达有五处不规范,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此类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有

60、针对性的组织语言进行回答.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得体就是用语要注意对象,要注意与受话人的关系,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基本要求之一。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分、有辈别之分、有求人和助人之分等.不同的关系,用语就不尽相同。用语要注意场合,尤其是具有共同特点又有所不同的场合。本题中,称呼要顶格写。把“您好”改为 “您好前应空两格”;“ 发扬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搭配不当,把“发扬”改为“发扬和培养”或“集体荣誉感”改为“增强集体荣誉感”;“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演出”表述错误,应是学生“参加”,把“参加”改为“出席演出”或“观看演出”;“惠

61、赠”,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应改为“敬赠”;“务必”命令性太强,十分不礼貌,应改为“删掉务必”。【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

62、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回家”,一个诱人的字眼,一种动人的情愫。戍卒回家途中的“行道迟迟”,兰芝归家之后的“进退无颜仪”,游子异乡回望时的“长路漫浩浩”;陶潜辞别官场时的“复得返自然”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回家”,不同的感触。请以“回家”为话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爸爸,你回家过年吗?年前,我和堂叔跌跌撞撞走在山路上,堂叔刚从温州

63、赶回来过年。一个孩子从山梁那边跑过来,一把就拉扯住堂叔的衣服问:“爷,我爸爸回来过年吗?”孩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孩子的衣服已经脏兮兮的了,他留着长发,把眼睛都盖住了。堂叔支支吾吾着,他确实不知道孩子他爸回不回来过春节。这个孩子,是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我听堂叔说,他的爸爸和妈妈三年前就离了婚,爸爸和堂叔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妈妈在广东一家工厂打工,孩子在家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过着日子。堂叔说,孩子的爸,去年春节就没回家过春节,他爸说,春节在厂里打工,可以拿双份工资呢。那天中午,堂叔家炖了腊猪蹄,我突然想到那个孩子。我对堂叔说,叔,我去把那孩子叫来一起吃。堂叔点了点头说,听你的。我来到孩子

64、在山窝窝里的家,在光线黯淡的屋里,孩子正在做寒假作业。叔,你来啦,孩子怯怯地叫我。我拿起孩子的作业本看,他正在写寒假作文:爸爸你回家过年吗?看到孩子在作文本上颤抖的笔迹,我心里酸酸的。我读不下去了。“爸爸你去年就没回来过年了,我和爷爷奶奶在家过年,好孤独好冷清啊,妈妈也没有给我打一个电话,我根本不知道妈妈的电话,妈妈是不是忘了我这个儿子爸爸,去年的大年夜,山里的风刮得好大,电视也突然没了信号,半夜我还没有睡着,爸爸我还在盼你回家,风把房门一下掀开了,爸爸,我以为是你回家了啊,结果不是的,爸爸,我哭了。过年的晚上,爸爸,我敢打赌,我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还在流泪的孩子”读完了孩子的作文,我一把搂住孩

65、子:“跟我走!”孩子的奶奶,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扶着墙根摇摇晃晃走了过来,揉揉昏花的眼睛问我:“你给他爸打个电话行不?”老人从一个黑漆漆的柜子上拿起一个皱巴巴的本子说,他爸的电话,这里有。 我赶紧给孩子的爸打电话,却提示说关机。我看见孩子的目光像跳跃的火一下熄灭了,瘦小的老人坐在矮凳上,垂着泪。我牵着孩子的手,朝堂叔家走去。这时,我突然看见,山梁草丛中窜出一只野兔,孩子一下叫了起来:“野兔,野兔!”我迅速捡起地上一个石块,准备朝野兔扔过去。孩子一把拉住我的手喊出声:“叔,不要!”我的手缓缓放下。孩子开口说:“叔,你知道明年是什么年吗?”我一时糊涂了。孩子笑了起来,这是我看见他第一次对我露出笑容。

66、孩子说,叔,明年是兔年啊。原来,是兔年,所以,一只野兔也不要伤害,我一瞬间懂了孩子的心。在堂叔家,我使劲给孩子碗里夹着肉:“孩子,多吃点,多吃点。”孩子突然仰起头,说了一句:“叔,你要是做我的爸,多好”孩子的这句话,让我拼命咬住嘴唇,泪却流了下来。孩子他爸,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材料中列举了几种“回家”的情景,可小到一人,大到一国。此文的伸缩性比较强,虽有记叙文的限制,但考生可选取的角度还是很宽泛的。可选取日常生活片段,从细小的切点入手,也可写一古今名人,从大局着眼。参考立意:回家一段美妙的行程要忘记的方向最美的港湾归国

67、情浓浓故乡情可用素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最符合我现在的心情。映入眼帘的是家乡道路两边整齐而又高大的柳树,它们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我回家。小区的地面也不是光秃秃的了,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里面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又矮又旧的居民楼 早已换成了一栋栋雄伟气魄的高楼大厦。一阵微风拂过,青青的草香扑鼻而来。啊!家乡的空气真新鲜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来临,都会让我平添一缕思乡之情。行文结构:记叙文重在叙事,文章可写亲人在外打工时,对家里孩子老人的想念,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期待。行文中,可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突出人物形象及心理动态。文章结尾,要注意升华,突出“家”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