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B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非常纤细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御:侍奉C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危樯独夜舟 危:高D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通达 思援弓缴而射之 援:拿,拿过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C老者衣帛食肉 D及其衰也5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肥甘不足
2、于口与A是以君子远庖厨也B明足以察秋毫之末C眄庭柯以怡颜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6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何由知吾可也A乐夫天命复奚疑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其制稍异于前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使人听此凋朱颜耶娘妻子走相送禾生陇亩无东西樽酒家贫只旧醅武皇开边意未已今王田猎于此A BC D8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何由知吾可也C王见之,曰:“牛何之?”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二、翻译句子9翻译下面的句子。(1)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
3、_(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译文:_(3)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译文:_三、阅读鉴赏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_(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太学生何蕃传 韩愈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
4、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
5、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注】助教、博士:太学教师。司业、祭酒:太学官员。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朱泚反叛唐朝。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齿:交谈B以之升于礼部 升:上报C初入太
6、学,岁率一归 率:大约D蕃之力不任其体 任:承受12下列几组句子中,能表现何蕃孝、勇的一组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蕃求学二十多年,刻苦自励,每年都参加进士考试,他毫不气馁的精神感动了太学生们,太学生纷纷写文章向朝廷推荐他。B了解何蕃情况的公卿大夫虽多,但因不是礼部官员,爱莫能助。而何蕃又与一些礼部官员不合,故不被录用。C何蕃是个孝子,决定回家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想方设法阻拦他,向司业阳城求助,结果因阳城外调,事情没有成功。D何蕃才德俱佳,却像卑下的湖沼一样难以施展才华,作者对此深表惋惜,同时借本文对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披露。1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
7、成现代汉语。(1)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译文:_(2)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译文:_(3)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译文:_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 解析:御:治理。答案:B2解析: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A.连词,虽然;B.介词,比;D.介词,用。答案:C3解析:C都是介词,表被动。A.连词,假如、如果/副词,大概;B.连词,还是/形容词,抑郁;D.代词,你,你的/动词,是。答案:C4 解析:C“老者”古今均译为“年老的人”。A项,“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B项,“县官”古义
8、,官府;今义,县里的行政长官。D项,“及其”古义,及,等到,其,他;今义,用为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答案:C5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A项为形容词作动词;C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答案:B6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被动句。答案:A7解析:“匪”通“非”,“耶”通“爷”,“陇”通“垄”,“田”通“畋”。答案:D8 解析:D项是判断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D二、翻译句子答案:(1)齐宣王笑道:“这究竟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关键词:“
9、是”,指示代词,这;“诚”,副词,究竟;“宜”,应当;“易之以羊”,状语后置句,“以羊易之”。)(2)我不喜欢上古君王创作的音乐,只是喜欢时下流行的音乐罢了。(关键词:“世俗”,社会的民俗,这里指现今流行的风俗;“直耳”,只是罢了。)(3)(他的妻子)和妾一起在庭院中讥讽她们的丈夫,哭成一团,可丈夫却不知道,还喜悦自得地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骄傲自夸。(关键词:“讪”,讥讽;“中庭”,庭院中;“未之知”,即“未知之”;“施施”,喜悦自得的样子。)三、阅读鉴赏解析:(1)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厌听棹歌声”的原因,需要结合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尤其要注意尾联。从尾联“离家今
10、几宿”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远离家乡的,那么他思乡就是自然的了,对漂泊生活也肯定是厌倦的。(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已经提示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答题时需要分析诗中的“景”(重点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用的意象)是什么,蕴涵的“情”是什么,“景”与“情”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答案就容易得出了。答案:(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烦。(2)该诗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11 解析:齿:动词,并列的意思。答案:A12解析:A只是说公卿大
11、夫中很多人了解他,没有提到“孝”或“勇”,作者评价何蕃是纯孝之人;B.言其“孝”,言其“勇”;C.言其“孝”,侧面表现何蕃品德高尚;D.都表现何蕃的仁义(善心)。 答案:B13 解析:感动太学生的是何蕃学问深厚,品行受人尊敬,即“学成行尊”。答案:A14答案:(1)忧虑双亲年老而无法克制自己(的心情),一天,行礼告别诸生要回到和州供养父母。(关键词:闵,揖)(2)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没有归处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关键词:居)(3)所以凡是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而已啊!(关键词:立,独欤)【参考译文】太学生何蕃进入太学有二十多年了。年年
12、应进士考(被推举参加礼部进士科考试,称为“举进士”),学问深厚,品行受人尊敬,众多太学生称誉他,不敢和他相比较,共同向太学老师说起何蕃,太学老师用文状向司业、祭酒陈述申报,司业、祭酒编写何蕃的众多品行中显著的事情,多达几十件,把它们上报给礼部,又借此让天子知道。京师的太学生们因为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知道何蕃的公卿大夫多得不得了,但无人在礼部当官;在礼部为官的,大多与何蕃不合。何蕃因此不被录用。何蕃是淮南人,父母都健在。刚入太学的时候,大约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这之后间隔一两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没有回家已经五年了。何蕃,至孝之人,忧虑双亲年老而无法克制自己(的心情)
13、,一天,行礼告别诸生要回到和州供养父母,诸生劝阻不了,就将何蕃关在空房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太学六馆的士人一百多人,又将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学司业阳城先生陈述,请他让皇帝下令挽留何蕃。在这个时候太学祭酒的职位空缺,适逢阳城出任道州刺史,没有挽留住何蕃。欧阳詹说:“何蕃,是仁爱勇敢的人。”有人说:“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没有归处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为,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仁爱吧!但是,何蕃看起来力气很小,相貌平常,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现在哪里。”欧阳詹说:“朱泚作乱时,太学生们发动起来想要跟从他,来请何蕃出面,何蕃正色叱责他们。太学六馆的士子不跟从作乱,这不是他的勇敢吗?” 可惜了啊!何蕃居于下位,他能够替人做的好事不能广及众人。这就好像水成为了湖泽,没有成为河流啊!河流地势高,湖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动,地势低的静止,所以何蕃的仁义,充满了内心,施行于太学,善行积累得多,施行到的地方却不远啊。天将下雨,水汽向上蒸腾,不管是高的还是低的河川沼泽溪流(水汽都会上升),这样即使处于低处的湖泽也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大约是需要等待那水汽上升的时机吧!所以凡是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而已啊!我因此写这篇文章,不要让何蕃的事迹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