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12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6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一、以文求官。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汉代自

2、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稹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中国古代,士大夫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尚书中的那些典、谟、诰、训、誓、命的写作,都出于史官之

3、手。春秋时的百国春秋及左传国语的写作也都是史官的职责。三、以诗文交际。礼有“无辞不相接”和“礼尚往来”的规定,故诗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汉以来,诗文广泛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这类诗词,不外乎对特定对象表示赞美、劝勉、怀念、祝贺、哀悼、要求、邀请,或诉说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说明某一问题。如宇文少府赠李白以桃竹书筒,李白作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答谢。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四、以诗文娱情遣兴。以诗文娱情遣兴在先秦早已有之。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诸赋,都是娱楚襄王之作。汉代的诸多赋作,也具有娱乐的性质。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集会、宴会、结社等,都免不了以诗文相娱

4、,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宴饮、奉和酬唱之作。中国古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娱乐诗文,而且产生了一些旨在娱乐的诗歌形式,如唱和诗、赋得诗、联句诗等。五、以小说、戏剧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方式。宋元时代的话本、戏曲作者多为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更多是为了生存。明代盛行宫廷庆赏剧,或为祝寿、或为节庆而创作和演出。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仕,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摘编自赵辉生活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大多

5、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B. 因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所以作赋求仕屡见不鲜,也致使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C. 礼规定人们交往中要有文章,要注意礼尚往来,因此诗歌早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D.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除了为了求仕之外,其他目的的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生活的一个部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提出总论点,中间分为几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论点。B. 文章中间部分,按时间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有详有略。C. 文章列举白居易叙述自己和元稹等人精心备考之事,论述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D.

6、文章以尚书左传国语出自史官为论据,论证古代官员以作诗文为职守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中的文章是战国策士游说君主以谋取职位的文辞,这表明,中国以文求官的传统源远流长。B. 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六成左右是交际性质的诗歌,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C. 历代产生了大量娱情诗文,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是娱情之作,这表明,诗文可以作为消遣之用。D. 宋元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主要是为了生存,这表明,艺人这个职业很早就在中国社会产生了。【答案】1. C 2. B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7、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于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是说“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并没有说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B项,“因为也致使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错误,因果分析不当,第二段说的是“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仕进亦不在少数”,可见六朝很多人献诗求仕是因为六朝帝王都喜爱文学。D项,“除了为

8、了求仕之外”错误,应包括“以文求仕”在内。最后一段说“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仕,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按时间顺序”错,文章不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论述的。文章第一段说“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

9、方面”,最后一段说“综上所述”,中间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可见本文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于文无据。文章第四段只是说“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但不能就此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二

10、)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影子刘建超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老街的门店多,许多都是老招牌。看着不起眼的小店,门口的招牌上却是乾隆康熙所赐,在老街度过岁月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郑板桥之类的文匠骚客,他们题写的招牌楹联,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犄角旮旯的小店中。老街的古物多,古董遍地都是。老街家里打一口井,就能挖透几个朝代。老街流传个笑话,两个青年打架,一个用铁锨拍人,结果人没有拍到,却拍倒了一段土墙。这个小青年就被逮走了被他拍倒的是隋朝古城墙,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老街以前的私塾多,教书先生多,有许多还给皇亲国戚做过先生。所以,老街有着尊师重教的

11、传统。霍老、乔老、贾老都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在老街,只要是有沾点文化色彩的事情,三位老者是必被邀请的。三位老者都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往场合里一站,就觉得文风氤氲,儒气荡漾,场合就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三位老者聚到一起,抱拳作揖,称兄道弟,一派和祥。其实,背地里谁也不服气谁,论年龄,三人同庚,出生月份不同;论资格,都是毕业于北京的名牌大学;论学识,也都出版过自己的文集著作。老街有场合时,请一位还行,如果是三位都到场,如何排座次就是个费死脑筋的问题了。常常是因为前后的次序不满意,有的老者就会拂袖而去,弄得主家不尴不尬。天下事没有难得住老街人的。有人就刨根问底儿,看看是谁最先发表过文章。三老

12、提供的资料竟然都是同一年。那就看看谁发表的报刊级别高,居然也都是当年的人民日报。那就再看谁发表的文章字数多,三人都含糊着说记不清了,反正是版面挺大的。就有好事的人,去了京城的图书馆,查到了三老当年发表的文章,还复印回来了。结果是霍老的文章815字,乔老的文章770字,贾老的文章602字。霍、乔、贾的排序就被默认了。霍老自然就是德高望重的领头羊了。老街的一些脸面的事务,霍老也就当仁不让地坐在主席台子的中间。面子上的事情解决了,心理感受还是不舒服的。在有的场合上,有意无意地就会涌出点暗波。霍老若是发了言,乔老随后就会提点不同看法,与之“商榷”。乔老若是发言了,贾老也要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问题,把乔老的

13、意见给间接地损一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也都心照不宣,却能相安无事,得过且过。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三个人当中,只有他年龄最大,比霍老早来到世上二十五天,比乔老早活了四十五天。贾老也比那两位早毕业一年,在学校也是一支笔杆子,若不是当年自己把不住滑,犯了点小小的作风问题,早留在京城混出个模样了。在老街混到一把年纪了,还是个“小三”,这让贾老很是不爽。排在老三,实际上就是个搭头,有你没你都一样。老伴最能理解贾老的心境,安慰他说,现在要看谁能熬过谁。我看那老霍老乔都不如你结实,好好锻炼吧,机会都是留给活得最长的人。贾老心中豁然开朗,制定了一整套的健身养身计划,把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出席一

14、些场合,他就特别注意观察老霍老乔的状态,闲聊听他俩念叨这个脂肪高那个血糖高的贾老就特别受鼓舞,自己啥都不高,就是心气高。事情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先是霍老中风住院去世,乔老接替了一大堆的名誉头衔。后是乔老心梗,撒手人寰,贾老继承了一大堆名誉头衔。以后,只要有车接,有饭局还有点小意思,贾老都会显身于各种场合。贾老在场合上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在正中间了。坐在中间的位置上,似乎只是坐着,因为场合上的发言不是长官就是老板经理董事长,轮到贾老该说话时,就到了饥肠辘辘的开宴时分,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贾老也就没有了讲话的兴致。有一次,贾老坐在场合的中间,百无聊赖,忽觉自己的灵魂离开了肉身,在场合上空游荡,看到

15、自己的那副没有灵魂的空壳,就如同影子一样在耗费钟点。贾老恍然,其实在场合上,自己就是被用来做影子的。贾老觉得影子很好玩。(选自百花园,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街人办事爱请三位老者,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老街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有他们在场,场合就一下子显得有了品位,提了档次,主家也就有了面子。B. 相对于其他两位,年龄最长的贾老心里最不安分,他对自己是个“小三”耿耿于怀。他所制定的一整套健身养生计划,其实是在为日后的人生上位作准备。C. 小说开头说老街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可是后来在场合上,轮到贾老说话时,大伙个个都心不在焉,交头接耳,这说明大家对贾老并不

16、尊重,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D. 小说人物个性鲜明,语言诙谐幽默,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既有历史的厚度,又融进和散透出浓烈的地方文化气息。5. 小说第二段写老街之“老招牌”“老古董”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 小说标题“影子”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予以探究。【答案】4. C 5. 照应文章首句,突出老街历史悠久的特点;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为三个老学究的出场作铺垫(导引主要人物出场)。 6. 浅层含义:“影子”代指虚假的东西,文中指贾老灵魂出壳后的肉体。中层含义:“影子”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深层含义:一个人在乎名利

17、,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C项“老街尊师重教是徒有虚名” 符文意,有以偏概全之嫌。【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小说第二段写老街三老之“老招牌”“老古董”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力。第二段写老街三老之“老招牌”“老古董”属于环境描写。这个环境描写内容是第一段的“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中前“两老”老招牌,老古董。点明了“三老”中“老学究”的活动场所和生活背景,增加了老街的文化底蕴和传奇色彩。同时为下文三个老学究出场作了铺垫。点睛:小

18、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分,其作用也不相同。答题时,可据位置定作用,也可联系文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分析。比如本文第二节的环境描写既照应了第一段“老街有三老:老招牌,老古董,老学究”,又为下文主要人物老学究出场作了铺垫,还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背景,增加老街的传奇色彩。【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标题含义能力。文章标题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理解。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

19、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本文标题“影子”,通读文章可知,“影子”在文中指一次,贾老被官员或富商请去装点场面,坐着场合的中间,灵魂出壳后看到的自己的肉体。这里“影子”还是指被官员或富商用以装点场面、沽名钓利的工具。所以文章标题“影子”含义还指一个人在乎名利,就会丧失灵魂,成为受人摆布和利用的傀儡。(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快递服务企业2016年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3974.4亿元,与海南省2016年的GDP(404

20、4.5亿)相当,高于宁夏、青海和西藏三省的GDP。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快递包装的污染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运单207亿单,编织带31亿条,塑料袋82.68亿个,胶带169.85亿米。而从回收来看,眼下由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废弃物达到了百万吨级,但回收率不足10%。因此,2016年7月,国家邮政局下发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选自2017年5月16日“新华网”)材料二:目前,塑料类的包装材料几近无人回收,纸箱虽有人回收,但价格极低,缺乏效益吸引力。而气泡袋回收成本很高

21、,基本没有企业来做。因此,最可行的办法是更新快递包装材质,使用可降解材料。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成本是个障碍。绝大多数快递包裹用的是不可降解胶带,一捆全长约265米、宽6厘米的普通胶带,在网上的批发售价约为10元左右,而购买同样规格的牛皮纸胶带价格接近40元。单是这个价差就让商家难以“绿色”起来。鼓励使用可降解材质,财政可适当补贴。而对回收价值不大的包装材料,需要启动税负调节,谁使用,谁善后,倒逼非绿色包装材质退出市场。(选自2017年11月21日现代物流报)材料三:“双十一”将至,物流业将迎来“大考”,不少物流企业准备在我省试水绿色物流,推广绿色快递袋。昨日,菜鸟网络相关人士表示,在快递包装

22、中存在“大材小用”、过度包装的现象,为了控制成本,今年“双十一”期间,我省快递行业将试水绿色物流,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递袋等将出现在市民眼前。减少快递包装污染,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筹码不能全部压在自觉上,立法推动才是托底措施,必须有常态化的制度保障方能奏效。(选自2017年10月24日福州晚报)材料四:消减快递包装污染、推动绿色快递亟待多管齐下。首先是要完善快递“绿色化”法规。放眼世界,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我国虽

23、然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方案及现有行业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存在监管短板,无疑今后在此方面亟待加强。其次是要建设快递包装回收再生循环系统。我国百万吨级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却不足10%,很多消费者不知如何处理,大部分包装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而企业又在不停地购买新包装材料,回收率低是目前推进绿色快递的一大难点。成堆的包装物被扔掉,既造成环境污染,还是一种巨大的隐形浪费。我们不妨学习日本的做法,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

24、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其三是要对快递包装物“节流”。一方面快递企业要树立环保节能理念,坚决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大范围推广电子运单、采用可降解纸箱和可循环塑料箱、可循环使用帆布袋等,推广使用可替代性能源车辆运送快递,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把绿色快递理念渗透于每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扭转快递到手、一扔了之的思维。生活水平的提高、网购、快递的便利快捷,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而一些不需要、重复甚至多余的物品也往往让我们后悔不跌、束手无策、继而随意处置。快递包装绿色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广大消费者是最强大的支撑。提

25、升快递包装环保意识,优先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循环的网购商品和快递包装;不为过度包装买单,倒逼快递企业大力开展绿色快递工作;同时提倡理性消费、减量生活,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的量值,为推动绿色快递工作出力。(选自2017年10月30日“东方网”)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当前快递业发展迅速,快递服务企业从业者的收入相当可观,但快递包装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B. 国家邮政局下发的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的构想。C. 解决快递包装污染最可行的办法是更新快递包装材质,但因新的包装

26、材质没有价格优势,商家基本不愿主动去使用和推广。D. 福建省快递行业2017年“双十一”试水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递袋的行动有望打破当前绿色物理推行难的困局。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二用具体数字说明了更新快递包装材质在技术上有问题,且成本更是个障碍。B. 材料三说福建物流业在“双十一”期间将有新的举措,这标志着我们开始进入了新材质包装的时代。C. 材料四提出的解决快递包装污染问题的措施,将对消减快递包装污染起到积极作用。D. 只要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用法规来规范快递业的做法,势必会早日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梦想。9. 面对日益增多的快递包装污染现

27、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A 8. C 9. 减少快递包装污染,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国家层面:尽快完善快递“绿色化”法规;建设快递包装回收再生循环系统;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可降解材质,财政可适当补贴:制定相应政策倒逼非绿色包装材质退出市场。快递企业:树立环保节能理念;更新快递包装材质,使用可降解材料;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把绿色快递理念渗透于每个环节之中。消费者:自觉遵守国家关于快递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践行快递包装“绿色化”“轻型化”发展理念;增强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的意识;扭转快递到手、一扔了之的思维;增加回收率;

28、支持并积极参与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百分百可降解快递袋的使用推广。【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偷换概念,“快递服务企业从业者的收入相当可观”分析不正确。材料一中说“快递业务收入达到3974.4亿元”,说明快递服务企业的收入相当可观,但并未提及“快递服务企业从业者的收入”。【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A项,“更新快递包装材质在技术

29、上有问题,且成本更是个障碍”不正确,原文是“这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成本是个障碍”。B项,无中生有,“这标志着我们开始进入了新材质包装的时代”于文无据。D项,“只要势必会”的说法不准确,从材料四可知,“完善快递绿色化法规”只是早日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梦想的一项措施而已,还要一起执行其他的措施才行。【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就本题而言,考生要紧扣题干中“面对日益增多的快递包装污染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来筛选相关信息;同时还应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

30、”一语,不要自己随意编造。材料一指出快递包装消耗巨大,材料二指出当前回收包装材料面临困局的现实,材料三指出福建省将试水绿色物流,材料四为“消解快递包装污染,推动绿色快递”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综合四则材料,可以从国家层面、快递企业、消费者等角度概括出具体做法。【点睛】第1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

31、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判国子监。权知开封府。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注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等,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绌罚者十余人。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徙权三司使,复转运使考课格,分别殿最。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钱塘湖溉民田数十顷,钱氏置撩清军,以疏淤填之患。既纳国后

32、不复治,封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戬发属县丁夫数万辟之,民赖其利。事闻,诏本郡岁治如戬法。迁给事中,又徙永兴军。建言:“凡军行所须,愿下有司相缓急,析为三等,非急罢去。”先是,衙吏输木京师,浮渭泛河,多漂没,既至,则斥不中程,往往破家不能偿,戬奏岁减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以劝民积粟。迁尚书礼部待郎。行边至镇戎军,元昊拥兵近塞。会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已而果然。及疆事少宁,诏还,知永兴军。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诏遣使问其故,戬对曰:“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有弃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不足。

33、河东行铁线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谥文肃。(选自宋史郑戬传,有删改)注赇:贿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B.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C.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D.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

34、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写的关于皇帝的日常言行与生活的记录,作为修国史的基本材料。B.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类似现代的大学。C. 考课,朝廷依照法规,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依其表现,予以升职、赏赐。D. 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考试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郑戬不畏权贵,严厉治贪。有小吏非法谋利,他穷追猛打,从宰相的儿子入手,牵出一大批人,最后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人遭到惩处。B.

35、 郑戬治理水利,造福百姓。钱塘湖水利一度荒废,他征调人去整治,给百姓带来好处,皇帝下令州里每年按郑戬的办法治理钱塘湖。C. 郑戬判断力强,颇有主见。他边境巡视时,有人报告敌人来了,他认为是自己人,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他对契丹与元昊交战淡定处之。D. 郑戬精明干练,为政务实。他建言有关部门分清事情的缓急,不急的应取消;下面给京城运木材给人们带来困苦,他请求予以缓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2)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因为善于写文章闻名,后

36、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他的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2)唯独宽恕平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惩治,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炭”“铁”是并列关系,“鼓”是鼓风的意思,应该断开,排除A项。“戬”是郑戬的意思,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项。“兵民”是士兵百姓的意思,结合句意分析,排除B项。句意: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惩办屡禁不止。郑戬于是奏请钱以三当一。命令发布后,士兵

37、百姓相互煽动闹事,几千人上诉。【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应是依其表现,予以升职、降职、奖赏、处罚。【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结合文本内容“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账的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等,遂遠捕夷

38、简子公綽、公弼参动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出罚者十余人”分析,“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官员遭到惩处”错,文中不确定宰相是否遭到处罚。【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译为因为,“及”译为等到,“去”译为离开,“乃”译为却。(2)“独”译为唯独,“绳治”译为惩治、制裁,“政”译为为政。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

39、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郑戬,宇天休。苏州吴县人。寓居京城,为杨亿做事,因为善于写文章闻名,后又返回吴地。等到杨亿去世,他的宾客弟子都四散离去,郑戬却兼程前往参加葬礼。考中进士。授任太常寺奉礼郎。升任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凭右正言的身份担任知制话。兼掌国子监。代理开封府知府。小吏冯士元非法谋取私

40、利,有人告发冯士元受贿藏有禁书,郑戬彻底追查。供词牵连到宰相吕夷简等人,于是逮捕吕爽简之子吕公绰、吕公弼,弹劾吕爽简的有关事情。不久冯士元流放海岛.被贬受罚的十多人。郑戬精明能干善于决断.喜欢出其不意。唯独宽恕平民,如果是豪门大姓。就更加急迫地惩治,为政颇有能干的名声。调任代理三司使,又任转运使考核官员的政绩,评出高低等级。郑戬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掌管杭州。钱塘湖灌溉民田几十顷,钱氏曾设撩清军,以疏通淤积填塞的祸害。钱氏归顺朝廷后不再治理,封土填塞,被豪族僧舍强占,使湖水益发狭小。郑戬征调辖县丁夫几十万人进行整治,百姓得到好处。此事被上奏皇帝。皇帝下令本州每年按郑戩之法治理钱塘湖。升任给事中,

41、又调往永兴军。建议说:“凡是行军所必需的,希望下发到有关部门审查轻重缓急,分为三等,不急需的就取消。”以前,衙门中的小官向京师运木材,将木材漂流在渭水、黄河上,多有漂没,到达目的地后,便因不合要求被斥责.往往倾家荡产也不能赔偿,郑戳奏请每年减去了二十多万;又奏请取消征购余粮。以鼓励百姓存粮。升任尚书礼部侍郎。巡视边疆到达镇戎军。元吴正拥兵逼近边塞。适逢黄昏尘烟大起,有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来了,郑戬说:“这一定是三川的将士巡边返回,不是敌人的骑兵。”随后事情果真如此。等到边體战事稍稍平息。诏令他返回,掌管永兴军。任并州知州。契丹与元吴正在交战,边境的奏报交相而上,只有郑戬没有奏报。诏令派使臣询问其

42、中的原因,郑戬回答说:“敌人自己在互相攻打,中原不值得忧虑“有荒废不用的土地叫草域川。郑载招募土人做弓箭手,按人口分配田地。当初,兴兵作战,费用不足。河东一带流通铁钱,山地多产炭、铁。鼓风炼铁铸造钱币的利润丰厚,严厉惩办屡禁不止。郑栽于是奏请钱以三当一。命令发布后,士兵百姓相互煽动闹事,几千人上诉。郑戬听说后,将他们全部召到庭前,推出主谋者几十人,刺配他们,此事才得以平定。授任奉国军节度使,去世。谥号文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杨万里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儿竹

43、籧篨。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注释】篸(zn):通“簪”。籧篨(qch):粗竹席。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中,“试水初”,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B. 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才”“好”则抒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C. 颈联中,诗人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随意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竹篷上。D. 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到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奇妙,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15. 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 C 15.

44、 描写的事物、叙述的事件,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朴实自然的风格。板屋、油窗、芍药、榧木小几和粗竹凉席,为日常之物,既不华贵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乡常见之事,这些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口语入诗,直白风趣。“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这些白话口语,通俗易懂,增添了诗作的诙谐幽默之趣。【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

45、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只能随意胡乱地摆放”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理解有误,从诗中来看,“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儿竹籧篨”,结合整首诗歌来看,此处的“乱”字意在描写诗人随心随意的状态,体现轻松愉悦的情感,而非“胡乱”之意。故选C项。【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具体的设题方向,如本题“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这是针对诗歌的

46、语言风格设题,且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本诗的风格,即“纯朴风趣”,接着考生就要从诗歌的用语、所写的景等方面分析这一风格。“纯朴”,未经砍雕的原木,纯洁质朴,从诗歌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剩买春风木芍药,乱篸棐儿竹籧篨”,主要写了经雨的板屋、两面油窗、芍药、榧木小几和粗竹凉席等物品,这些东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非常朴实自然;从诗歌中所写的事情来看,“步下新船试水初”“清溪浮取松亭子”,诗人乘坐小船,沿着溪水前行,这是水乡的常见的事情;从诗歌中使用的语言来看,“打头”,开始,带头,领先,“适逢予”,恰好遇到我,“剩买”“赏遍”“不要驴”等,诗中使用诸多白话口语,通俗易

47、懂,让诗歌有了诙谐幽默之趣。【点睛】语言风格型即评析诗词的语言风格或艺术风格。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前要了解有关语言风格的相关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炼传神、凝练沉郁、八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陶渊明的平淡自然,李白的飘逸奔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冲淡清幽,李商隐的典丽精工,杜牧的俊爽洒脱,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的婉约细腻等。答题时可以结合诗句相机行事。有时根据诗歌的类别也可

48、以明确风格,如山水诗语言风格上多是清新幽美,田园诗则多表现为恬淡质朴,边塞诗一般语言悲凉慷慨,咏史诗则多半雄浑壮阔,讽喻诗钟情于沉郁激愤,宫廷诗十有八九缠绵婉转,等等。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因题干已经告知风格“纯朴风趣”,故考生不用点明语言特色,只需用诗歌中的景、事、语等来阐明这一特点即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

49、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_,_。【答案】 (1).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誉”“

50、沮”“哀”“鉴”“复”“酹”“尊”,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一直告诫我们,生活中一定要说话算话,做一个一言九鼎的人,否则,就

51、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丢了天下呢,他至多不过是仍旧赤手空拳,并没损失了自己什么,所以他一点都不沮丧,说不定还准备着卷土重来呢。车展的展厅里一阵骚动,参观者的目光对准了一位男士,据说他要慷慨解囊,将这次车展上价格最高的那辆豪车收为已有。一个德行高贵的人,即使他衣着简单,也不会减少别人对他的倾慕;因为内在的美是可以直抵人心的,就如空谷幽兰,自然高贵。旧时文人一生为书所累为文所困,连搬家都成为一种“灾难”;汗牛充栋的艰辛,青灯黄卷的清苦,足以使他们在电脑面前发千古之浩叹了。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来此度假的人们每日清早享受牝鸡司晨,白日漫步乡间小道,夜晚陶醉于明月清风,在蛙鸣声中安然入睡。A. B.

52、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一言九鼎”,形容说话的分量很重,作用很大。句中是说“说话算数”,强调的是“诚信”,故不合语境,可改为“一诺千金”,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卷土重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使用正确。“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句中说“收为已有”,并不是帮助别人,故不合语境。“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比喻美好的品德。使用正确。“青

53、灯黄卷”,形容在油灯下辛勤苦读的书生生活。使用正确。“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此处望文生义,误用为形容自然的乡村生活,故错误。故选B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牝鸡司晨”,从句中来看,选项误把该词错误理解为自然悠闲的乡村生活,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

54、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国就东海问题重申: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中方的立场一直是不承认所谓的“中间线”。B. 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朝鲜的射星行为,称其引发了亚洲地区严重的安全担忧。安理会提出,要在朝鲜制裁的名单上加入新的“机构和项目”。C.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D. 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

55、,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成分残缺,缺介词,“朝鲜的制裁名单”前应加“对”字;C项,搭配不当,“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搭配不当,可将“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改为“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D项,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故选A。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

56、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B. 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C. 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D. 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B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身;D项,应该用口头语。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

57、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0.下面是某重要会议邀请函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本届大会将于20年12月19日(星期六)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软件工程,与时俱进,将围绕软件需求、软件测试、过程改进、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较量。会议将为来自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代表国内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最高水准的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有关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改进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思维、观念和方法上提出更多创新。所

58、有人员均免费参会,且有免费获得平板电脑的机会。作为中国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的年度交流盛会,大会组委会恳请您驾到。届时,您不仅可以了解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更有机会与技术、管理专家和行业权威同席对话,并且可以高攀近千位业界专业人士。【答案】“较量”改为“交流”;“水准”改为“水平”“恳请”改为“诚邀”;“驾到”改为“光临”;“高攀”改为“结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

59、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做本题是注意邀请函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较量:指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用于此处语气过于生硬,充满火药味,可改为“交流”。水准:指水平,形容某方面质量高或低。这里是指“内软件工程领域和软件行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可改为“水平”。恳请:恳切请求。词语段是邀请函,用“诚邀”更合适。驾到:敬辞,称客人来到。强调客人身份高。此处是表达对客人到来这件事的欢迎,改为“光临”更适合。高攀: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多用于客套话“不敢高攀”等)。此处是强调来参加这次会议可以结交认识许多业界专业人士。可改为“结识”。【

60、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61、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酒属于物质,但是(1)_。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和社会的各方面相连,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酒和政治相连,形成酒政文化。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借酒夺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借酒消患。周公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2)_。酒诰成为后世禁酒引经据典的范例。(3)_,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张旭三杯草圣传”,酒后作书,妙笔生花。酒与生活相连,形成酒俗文化。如婚丧嫁娶,摆酒摆宴以示庄重;亲友团聚,推杯换盏表达情深。【答案】 (1). (1)它又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2). (2)颁布了禁酒令酒诰 (3). (3)酒与文学艺术相连,形成酒才文化【解析】

6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这段文字的中心词是“酒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酒文化”,即“酒与政治”“酒与文学艺术”“酒与生活”。第一处,前面说“酒属于物质”,而后面都是说“酒文化”,这属于“精神层面”,故此处应由“物质层面”过渡到“精神层面”,即“它又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第二处,前面都是说酒政文化,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借酒夺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借酒消患”,此处是说“周公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后面应是说做了何事,再根据后面“酒诰成为后世禁酒引经据典的范例”一句可知,此处应是说周公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颁布了禁酒

63、令酒诰”;第三处,前面都是说“酒政文化”,而后面所举的“李白”“张旭”等事例都属于文学艺术,再联系前面“酒和政治相连,形成酒政文化”这一句的句式可以拟写出答案,即“酒与文学艺术相连,形成酒才文化”。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

64、,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秋叶不扫,留下城市的诗意钢筋水泥的建筑,拥挤喧闹的人群,有人这样描绘城市的坚硬与浮躁,但城市与现代人无论如何是分不开的。生活在城市里,诗意显得那么奢侈,又那么可爱,一旦被发现就令人兴奋不已。深秋,北京。景美,人醉。一片片落叶,装饰了城市别样的美。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里,落叶比往年多了,或薄或厚地铺在地上,增添了秋的韵味,让北京有了“文艺范”,也更有诗意。留下落叶,寻回从前的记忆,便是美好。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下发了关于暂时保留秋冬落叶景

65、观的通知,除了公园主要道路落叶要进行必要的清扫外,林地、草坪上的自然落叶尽最大可能保留,让市民感受深秋美景。下发保留秋冬落叶景观的通知,北京尚属首次。“之前,要求落叶及时清扫,主要是出于保持绿地整洁秩序考虑。但越来越多的市民认为,落叶其实也是一种美,特别是银杏落叶,铺落在草地上,相当美观。”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保留落叶,不仅呈现自然美景,还可增养土地。落叶也不是“无情物”,也能化成“春泥”来护花。“落叶也有落叶的生态价值。”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说,落叶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林地养分补给的重要来源。落叶腐烂后,化作养料回归土壤、改善土壤,提供的是最天然的养料。同时,落叶可以覆盖秋

66、冬裸露地表,减少扬尘;附着在落叶蜡质层上的污染物颗粒,也将最终沉淀在土壤中,补充地表的矿物质元素。在很多国家,秋冬落叶任其覆盖地表,并不做特别的清扫。落叶不扫,是顺应自然,也是尊重自然规律。城市,固然有城市的样貌,保留必要的自然“原样”是丰富城市美。据百望山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秋冬不扫落叶,已坚持10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当然,落叶是易燃物,目前北京主要采取清扫、运往指定地点统一消纳的处理方式。城市需要自然美景,也需要安全。在做好防火的前提下,适当地点、适度保留落叶是值得肯定之举。落叶纷飞,秋色满城。保留落叶的,不止北京,杭州在苏堤、白堤、南山路等15条道路白天将不再清扫落叶。

67、南山路、北山街、满觉陇路等“网红”道路,因落叶不扫,而为众多名胜古迹增色不少。遇有阴雨或霜冻天气,杭州仍将按照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要求,及时清理落叶。不扫秋叶,浪漫城市;清理落叶,整洁环境。这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产生美的两个不同侧面,秋叶不扫正应了荷尔德林著名的诗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为两部分,即对待落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后者是“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这两种态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前者是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后者是为了打造“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连接两部分的关键词是一个“但”字,这一转折,既表明前后态度和行

68、为的对立,也表明后者更是材料的关注点。材料陈述的是现象,对材料的理解,要透过现象去看,去悟。从两者的行为来看,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前者在于战胜自然,对待自然是对立态度,后者在于用自然来美化生活,对待自然是互融态度。从两者的出发点来看,不是对错的问题,是看待事物的视角问题。前者从净化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便利角度出发,是实用主义视角;后者从美化与诗意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人性化角度出发,是浪漫主义视角。立意角度:(1)肯定尽扫落叶的做法;(2)肯定保留落叶的做法;(3)寻找两者平衡点的辩证观点。参考立意如下:(1)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2)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

6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升级;(3)让生活多一点诗意;(4)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有人文情怀;(5)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6)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该日益进步;(7)从“确保没有一片落叶”来看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就是一种庸政、懒政(8)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9)尽在一个“容”字上谈保护市容与对落叶宽容;(10)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有话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