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要点梳理 课 时 分 组 训 练 基础过关 要点梳理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1 _和 2 _。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 3 _和 4 _。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 5 _的运动,6 _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变化过程固有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物质物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7 _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8 _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 9 _来说没有发生某
2、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 10 _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运动是 11 _的、永恒的和 12 _的;而静止是 13 _的、暂时的和 14 _的。特殊根本性质参照系范围无条件绝对有条件相对(3)物质世界是 15 _运动与 16 _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17 _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18 _和 19 _。小提示:静止并非不运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绝对相对形而上学相对主义诡辩论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20 _的 21 _的、22 _的、23 _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
3、,是不以 24 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25 _,也不能被 26 _。(2)普遍性:27 _、28 _和人的 29 _,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 30 _的规律。没有 31 _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固有本质必然稳定人的意志创造消灭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固有规律3方法论要求(1)必须 32 _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 33 _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34 _的。人可以在35 _和 36 _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37 _和 38 _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尊重违背无能为力认识把握条件形式判断正误1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唯一特性是一回事。()提示:错误。物质的固
4、有属性是运动,它揭示了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2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是规律。()提示:错误。它们都是主观的,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3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提示: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4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提示:错误。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基础过关一、选择题 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5、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解析:选 B 材料中名言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故选 B 项;A、D 两项表述错误;C 项与题意不符。2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解析:选 D 王夫之认为静也是动,静中含动,动中含静,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 符合题意。3下列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
6、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解析: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与静止概念的把握,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B、C、D 三项说法都错误,故应选 A。4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急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A BCD解析:选 D 材料中后一位
7、画家以动来衬托静,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说的是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都强调了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割的。故选 D 项。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A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的普遍状态D绝对的不运动解析:选 A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A 正确;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 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 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 错误。6虽然人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对高温酷暑的异常天气作出预测,但却不能完全消灭这些现象或者阻止这些现象的发生。这说明()A自然现象
8、的出现是无规律可循的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世界上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的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选 D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完全消灭这些现象或者阻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正说明规律的客观性,所以 D 项正确;A、B 两项说法错误;C 项不符合题意。7根据生物学的知识可知,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们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说明()A规律是可以创造出来的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C规律是可知可用的D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解析:选 C 人们可以根据遗传规律创造新物种,这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
9、的体现,C 正确;A、B 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变;D 不符合题意。8在惯性的作用下,从运动着的公交车上下车极易摔倒,所以人们必须等公交车靠站停稳后方可下车。材料告诉我们()A可以改变条件消灭客观规律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解析:选 B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A 项错误;“在惯性的作用下,从运动着的公交车上下车极易摔倒”说明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答案为 B 项;材料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强调规律的普遍性,C 项不当选;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0、,D 项错误。9宋人有看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也。宋人错在他没有认识到()A规律是不存在的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人们必须创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律解析:选 C A 否认了规律的存在,说法错误;规律不可以被“消灭”或“创造”,B、D 说法亦错误。故应选 C。10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或将应用于癌症治疗、食品生产及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将极大地减少相关研究与生产的费用和时间。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及其应用前景说
11、明()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CD解析:选 D 规律是客观的,“改变规律”说法错误;材料强调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以及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以造福人类,符合题意;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说明()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是事物的静止B物质世界是
1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解析:选 B“变”与“不变”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为 B 项;A 项对静止含义的理解不全面;规律是客观的,C 项中“改造”表述错误;材料未体现世界的物质性,D 项不当选。12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析:选
13、 D 本题考查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项正确;A 项不符合题意;B、C 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1)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师徒的观点孰是孰非?(2)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问属于观点判断题,只要准确理解二人观点的内涵和实质就能准确作出判断。第(2)问承接上述观点,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也就是对于物质、运动、静止的关系的理解,这一部分属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结合材料中
14、师徒二人的观点直接写出答案即可。答案:(1)师傅的观点是正确的,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认静止;徒弟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一种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强调了运动变化,因而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克拉底鲁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在肯定绝对运动的同时,也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14我国是海岸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70%左右的沙质海岸线以
15、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海岸线都存在海岸侵蚀现象。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沿岸采砂、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直接导致海岸侵蚀的常见原因。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解析:运用某个知识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逻辑顺序灵活组织答案。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将原理和方法论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按照先答原理,再答方法论,最后结合材料分析的方法组织答案。答案: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活动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取得成功。材料中人类的活动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正是因为这些活动,才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这启示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不能贪图一时的眼前利益,损害长远的整体利益。课 时 分 组 训 练 点 击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