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1.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3“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
2、,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4.全球通史说:“工业革命还影响了科学革命,并转而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在大部分时间中,这种影响几乎只是朝着一个方向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这种影响方向的逆转导致了(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巩固 B.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C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公司制生产组织形式的确立5.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
3、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6.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A B C D7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观念: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 8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的
4、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9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文化大革命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10、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新政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
5、资关系 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A B C D 11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12美国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办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据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福利的支出 D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13.(20分)在
6、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
7、,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分)14.(14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由于普遍推广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这种繁荣下也潜伏着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材料三凡是为了满足你个人和你家庭的切实需要所必须做的,不论什么,都应当尽力去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要多买一些东西。凯恩斯预言与劝说(1931年初版于英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
9、社会出现的原因。(8分)(2)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简要说明它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形成悖论,简要说明理由。(6分)15.(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材料二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
10、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1)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2分)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4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6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廉江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1.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
11、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唐朝后期外来产品传入中国,中国内地也出现外来物品,反应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中的“改变”不符合题意;B项中“手工业的衰落”没有体现;题干中也没有体现丝织技术的比较,排除C项。答案:D2.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考点:古代中国的经
12、济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均田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和材料中强力要求男子女子的婚嫁可知该制度实施的目的是分地、组织家庭、向政府交纳赋税,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错误答案:C3“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实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
13、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即用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取代了之前的重商主义,所以材料强调的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确立,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错误;据材料“产业革命的实质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说明其对实质的认识不是经济结构的变动, B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答案:D4.全球通史说:“工业革命还影响了科学革命,并转而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在大部分时间中,这种影响几乎只是朝着一个方向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这种影响方向的逆转导致了(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巩固 B.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C自由
14、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公司制生产组织形式的确立考点: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材料中“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可知实在强调科学对工业的指导作用,这种情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B项是指洋务运动时期,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答案:D5.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始终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考点:
15、罗斯福新政工业革命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学说,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无论是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还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项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项只符合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所以D项中的“始终”表述过于绝对。答案:A6.近代中国,“赶火车”“赶轮船”“赶汽车”成为新的社会俗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式交通工具运行时间相对固定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A B C D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
16、交通工具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火车、轮船”“ 汽车”可知这些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通过这些交通工具的运用,反应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但是不是该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而是结果,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7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观念: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 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社会习俗的变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描述的是在20世纪婚俗
17、的改变,这种变化和西方思想的传入、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教育发展有关,但项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则不是在20世纪初,排除该项,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8观察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曲线,其中出现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A为完成“一五”计划 B正实施全面经济调整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所示在第三个阶段是指1959年至1963年,此时期政府正在实施“八字方针”,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所以出现城市化下滑趋势,符合题意的是B项,一五计划是指1953年至1
18、957年,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是指在1953年至1957年期间,排除C项;D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排除。答案:B9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文化大革命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所述医院、福利、教育和财产等都是公有的,这符合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
19、不符合题意。答案:D10、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新政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A B C D 考点: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和财产税法可知是其在通过立法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对企业和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在缩小贫富差距,所以符合题意的
20、是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答案:C11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所述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影响到其他国家,这表明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市场之间联系的加强,即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形成,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是在二战之后,B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12美国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
21、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办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据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大力发展私有经济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国家福利的支出 D完善国家的福利制度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办法”可见该政府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题干没有涉及,题干反应的不是在加强,而是减少,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到福利国家制定,排除D项。答案:C13.(20分)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发展
22、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2)材料二中导致私
23、营企业“集体消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分析该事件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材料三 美国罗斯幅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4分)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民族工
24、业的发展,第一问从材料中“出现的实业投资热”、“ 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 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 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概况得出即可;第二问原因的分析学生结合所学从时间入手,答出内外因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第一问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答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答出三大改造的意义即可,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3)本题考查的是中美经济政策,学生联系所学从罗斯福新政中阐述国家干预经济,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来进行作答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答案:(1)特点: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轻
25、工业为主(集中在民生领域);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中小企业为主;工业增长快。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政府采取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宽对华经济侵略。(2)事件:三大改造运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决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14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
26、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由于普遍推广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在这种繁荣下也潜伏着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材料三凡是为了满足你个人和你家庭的切实需要所必须做的,不论什么,都应当尽力去做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要多买一些东西。凯恩斯预言与劝说(1931年初版于英
27、国)(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8分)(3)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简要说明它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是否形成悖论,简要说明理由。(6分)【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17至18世纪英国的社会消费产生的原因,学生结合材料中所给的时间从当时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8、物质财富的增加;消费观念及当时的政治制度等方面来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首先学生对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进行概括,得出材料二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然后答出二者是不冲突,之后进行理论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答案:原因:世界市场扩大(或答世界贸易扩大、全球化起步也可), 英国成为殖民帝国(或殖民扩张),可以掠夺和消费世界各地商品;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社会相对稳定。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或人文精神发展);商业宣传。关系:材料二是出现危机的原因;材料三是克服危机
29、的办法。观点:不形成悖论(不冲突,不矛盾)。理由:材料二反映了过度消费会为经济发展埋下危机,材料三则是提倡用合理(必要)的消费来促进经济正常发展。15.(18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材料二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
30、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1)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2分)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4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6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考点:罗斯福新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社会的经济发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第一问学生可以材料中的时间判断得出;第二问学生学生结合
31、罗斯福新政给予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建国之初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第一问根据1949年至1960年这一时间限制答出和农业相符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来作答;第三问学生分别答出其意义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夯实的基础知识。答案:(1)事件: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决:调整农业生产(或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过剩。(2)新篇章: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高度集中的农业经营模式。作用:解放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