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西充县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做法符合宗法制核心特征的是A. (商)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B. 长子泰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古公卒,季历立C. 文王舍伯邑考之子而立武王(次子发)D. (周)孝王(懿王王弟)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答案】D【解析】【详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D项中太子燮为嫡长子,继承王位符合这一原则。故答案为D项。A项属于兄终弟及,B、C项中的季历和武王均不是嫡长子,不符合宗法制的核心,排除。2.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
2、(即少数民族),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 宗法制度逐渐崩溃C. 民族矛盾彻底消失D.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料“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体现出春秋时期,许多“蛮夷”的诸侯国也参与会盟,这说明会盟制度不断发展,各民族间交流日益密切,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交流,没有体现出宗法制的崩溃信息,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消失”;秦朝统一六国,使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3.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
3、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加强了君主专制B. 拓展了中国疆域C. 实现了国家统一D. 推动了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4.据史料记载: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据此判断,东汉灵帝时A. 州牧是中央行政官职B. 地方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C. 州成地方行政单位D. 国家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答案】C【
4、解析】【详解】从“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可以看出州作为地方的行政单位是从此时开始的,故C正确;州牧是地方长官,不是中央官员,A错误;材料表明州牧是地方行政长官,并不是监察的官员,B错误;D项错在“本质”上,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结合所学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5.赫德说:“义和团运动虽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
5、”这反映出他认识到A. 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C. 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 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答案】A【解析】“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竞之志者”说明义和团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A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义和团对于外来文明的否定,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义和团精神,C错误;武器落后只是作为一个论证,D错误。6.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抗日战争中,军队和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和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海外华侨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
6、争。敌后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根据上述材料,从下面选取一组与之对应的关键词A. 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全民抗战B. 使命意识敌后军民汪洋大海C. 危机意识武装斗争战争奇观D. 军民结合敌后军民人民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不仅仅体现了敌后军民的抗战,还体现了前方的斗争,所以选项BD是均不能选的,材料不仅仅体现了武装斗争,还体现了菲武装斗争,所以选项C也是不能选的,而材料强调抗日的有军队、老百姓、海外华侨,斗争的方式也是多样性,既有武装斗争,也有非武装斗争,具
7、体战争的种类也比较多,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全民族团结以及全民族的抗战等。与之吻合的是A,本题可以直接用排除法。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民族觉醒 民族团结 全民抗战【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7.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的评述有误的是A. 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B.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8、,清朝统治土崩瓦解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D. 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辛亥革命”、“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辛亥革命作用的认识。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正确。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错误,中华民国在1912年元旦已经成立,而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2月12日,不符合史实,评述有误。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对辛亥革命作用的认识8.“在最小空间内用
9、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材料主要反映了A. 人口膨胀的压力B.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 井田制的瓦解D.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的是在最小的空间养活最多的人口,并没有指出这种原因是人口的压力,故A错误。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材料中没有体现井田制内容,故C错误。根据材料“在最小的空间内终极目标”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必要性,故D正确。9.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
10、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题中材料可知,外商企业企图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对外国企业进行积极反抗,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企业的经济侵略。都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民族企业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所以本题选C。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10
11、.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 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 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巿场经济为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地位和作用。11.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这可以
12、用于说明当时A. 思想禁锢,万马齐喑B. 思想争鸣,兼容并包C. 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D. 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答案】A【解析】新青年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禁锢,万马齐喑的社会状况,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来看思想并未争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方文化也未被广泛接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报刊遇到遭遇而非兴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新青年的遭遇说明了当时中国思想仍然是禁锢的。12.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
13、,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答案】B【解析】据材料“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卢梭批判了理性主义导致的一些弊端,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故B选项正确;当时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学术界的普遍认知仍然以理性主义为主,故A选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虽然是理性主义,但卢梭的反思不能说明他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反思目标针对资产阶级,未涉及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14、,故D选项错误。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虞洽卿昨发表对陕变意见:应先恢复蒋委员长自由,努力剿匪以期将功赎罪。否则国家前途,固实不堪设想,且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申报材料二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引自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简介材料三 2008年12月15日,
15、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历史性突破”。(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结局的历史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具体事实依据。(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具体事实。【答案】(1)事件:西安事变。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2)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形势变化: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或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
16、被消灭)。(3)事实: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可知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国共合作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从三大战役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三大战役影响回答即可(3)依据所学从九二共识回答即可。【点睛】“九二共识”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14.阅读下列材料
17、,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人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因在19世界.上半叶的曼彻期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二: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
18、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辞材料三: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
19、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岳麓版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II)(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对材料二的认识产生了哪些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答案】(1)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因;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影响:孙中山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规避西方出现的社会问题,主张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启示:随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家必须重视人民的福利认识到社会福利不仅是国家的义务,
20、更是人民的权利。随着社会进步,福利待遇将不断扩大和提高。搞好社会福利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因”、“在19世界上半叶的曼彻期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可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因、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
21、增加、阶级矛盾激化等角度概括得出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依据材料“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规避西方出现的社会问题,主张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2)依据材料“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及福利国家的内容可从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等角度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国家必须重视人民的福利、经济发展对福利提高的重要作用、搞好社会福利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等角度进行论
22、述。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发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府为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说明两
23、次改革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答案】(1)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政策等目的: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2)不同影响: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1)第一小问,“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鼓励橄榄油出口”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政策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梭伦改革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挽救贵族政治面临的严重危机。商鞅变法顺应社会大变革形势,实现富国强兵。(2)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