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966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67页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五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五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思维导图宏观把握 考纲内容 能力层级 常考题型 考频热度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选择题(概念原理类)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数据计算类、实验探究类或情景信息类)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类或情景信息类)4.伴性遗传 选择题或非选择题(概念原理类、数据计算类、实验探究类或情景信息类)5.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意义 选择题(概念原理类或情景信息类)1(2016课标全国卷)黄体雌果蝇和灰体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雌果蝇全为灰体,雄果蝇全为黄体,则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灰体对黄体

2、为显性()2(2016课标全国卷)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如果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推测: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考点整合通法悟道 考情扫描 全国卷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2016课标全国卷)某植株自交,若子代红花白花为97时,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2015海南)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5(2015海南)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6(2014江苏)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分离

3、及自由组合规律()1建立在假说演绎法基础上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核心重组 现象假设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1:1:1: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1:12几种交配方法的比较 交配方法 概念 应用 自交 自花传粉或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 验证遗传基本规律、探究性状的显隐性、使杂合子分离出新类型、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测交 两亲本之一为隐性纯合子 验证遗传基本规律,测定个体基因型(淘汰杂合子,保留纯合子)自由交配 所有个体之间具有相同的交配机会 使种群达到并保持遗传平衡 正交和反交 进行两次实验,在两次实验中互换同种表现型的性别 探究基因的位置(在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还是细胞质中)失分警示 交配方法常用于遗传杂

4、交实验中,应用以上方法时应注意问题给出的要求即有无“一次实验”、“一代实验”、“最简单的实验”等字样。正交和反交属于一代实验,但不属于一次实验;对两性花植物而言,最简单的实验一般为自交法,对动物而言,最简单的实验一般为测交法。题组一 特殊的分离定律问题 1(2016江苏)(多选)人类ABO血型有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组冲关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

5、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思路探究 明确基因与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见表格),根据该关系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并对子代的遗传结果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见题干,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该夫妇的基因型为_。该夫妇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8。该夫妇生的女儿基因型有_和XhXh两种基因型。该夫妇A型血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_,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_。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的基因型为_,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_。答

6、案 ACD IAIBiIAIBXhYXHXhXHXhIAiXhYIA_XHXIBiXhXhIAIBXHY2(2016黄石月考)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棕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2或A2A3 思路探究 由图解确定基

7、因与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然后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为:A1A2A3表现型 白色 褐色 棕色 黑色 基因型 A2A2、A3A3、A2A3 A1A1A1A2A1A3答案 D特殊分离定律问题的分析思路 思维拓展 特殊分离定律问题 概念 分析关键 重要规律 复等位基因 在群体中等位基因2个,但在一个个体中,仍然为成对的两个基因(相同或不相同);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或共显性 比较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确定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遗传分析(逆推或正推)假如基因间存在完全的显隐性关系:两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最多为4种,表现型种类数最多

8、为3种 两不同性状(设为甲、乙)的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两种性状,一种为某亲本性状(甲),另一种为新出现的性状(丙)时,则显隐性关系为甲丙乙 两不同性状(设为甲、乙)的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三种性状(甲、乙、丙)时,则显隐性关系为甲乙丙 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 基因型AA、Aa和aa的表现型互不相同 明确表现型和基因型为一一对应的关系,确定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代表现为与亲本不同的第三种性状 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致死效应 含某基因的配子不能发育成熟或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或胚胎不能完成发育 先按不致死分析得到正常比例(配子的比例或子代基因型的比例)再对正常比例

9、按照致死变形处理得到变形比例(配子的比例或子代基因型的比例)分析应用 杂合子自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21时,则可能存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效应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时,则可能存在显性基因使某一性别配子致死 从性遗传 不同性别中两种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相反即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出相反的性状 明确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型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出现两种性状(雌、雄个体各表现一种性状)杂合子自交,不看性别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分析每一性别时,性状分离比都为31,但表现为“3”的性状相反 3(2016课标全国卷)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0、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题组二 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思路探究 在明确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基础上,先单独分析每对性状,再将分析结果整合。由实验一:

1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_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三: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_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一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可判断黄有毛黄肉肉B为_。因此A、B、C三个个体的基因型依次 为 _。实 验 3 的 子 代 基 因 型 为_,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_ _。答案(1)有毛 黄肉 杂合子DDff、ddFf、ddFFDdFf(31)(31)9331(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

12、331(5)ddFF、ddFf 拆分法分析自由组合问题 1拆分的前提: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或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对性状(或基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一种性状的遗传不会影响与其自由组合的另一种性状的数量或分离比。2拆分方法: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得到每对相对性状的求算结果(分离比、概率或基因型等)。思维拓展 3重新组合:根据上述方法求出各性状的基因型和相应概率后,将相关结果组合(利用乘法、加法原理)。先拆分再组合的思想既适用于正推类问题(由亲代子代),也适用于逆推类问题(由子代亲代)。题组三 概率的计算 4(2016江西)下图所示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已知5的基因型是纯合

13、体。若12与13号个体婚配,则子女的患病几率是A1/27 B1/20 C11/216D1/24 思路探究 按照“判断遗传方式审清求算的概率对象审清求算概率的范围写出亲本基因型(含概率)分析求解”的思路进行。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概率对象为_;概率范围为_;12与13的基因型(含概率)依次为_。答案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隐性纯合子(即aa_)“子女”中1/3Aa、3/5Aa5(2016淄博模拟)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 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

14、,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思路探究 先由“F2 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确定决定体色的基因对数和位置、F1和灰鼠(亲本)基因型、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再对各选项分析。决定体色的基因为两对且存在于_上。F1和两灰鼠(亲本)基因型依次为_。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为黑_。F2能稳定遗传的灰鼠基因型为_,在F2灰鼠中占的比值为_。答案 A 非同源染色体AaBb、AAbb、aaBB(A_B_)、灰(A_bb、aaB_)、白(aabb)AAbb、aaBB1/31概率(所占比值)计算的“五定”程序 一定概率的计算对象(用基因型或基因型框架表

15、示);二定概率的发生范围(是“全部子代中”还是“某种类型个体中”);三定亲本基因型(婚配方式或杂交方式);四定婚配概率;五定子代概率(涉及多对性状时,拆分为分离定律;子代的概率不考虑婚配概率时的子代概率婚配概率)。思维拓展 2计算概率的两个关键(1)应明确“稳定遗传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例如多对基因决定一对性状时,某种杂合子也有稳定遗传的可能。综合考虑到各种情况,存在以下规律:稳定遗传的概率纯合子的概率。(2)确定概率发生范围的思路:可找到具有“中的的概率”字样的句子,“中”字前面的“”一般表示概率的发生范围。全国卷考点二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2016海南)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

16、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患者家 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等特征()2(2016课标全国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考情扫描 3(2015广东)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4(2015课标全国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

17、代人中连续出现()5(2013海南)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1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核心重组 2X、Y染色体上基因(致病基因)的传递规律 基因的位置 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 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基因的传递规律 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 规律 父传子、子传孙;具有_;女性不会出现患者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特点;女患者的_一定是患者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具有连续遗传现象;男患者的_一定是患者 世代连续性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3.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区别与联系 实质 实例 联系 遗传病 就病

18、因而言: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遗传病_是先天性的,也_具有家族性 先天性疾病 就发病时间而言:出生时就发病 先天性耳聋,唇裂等 家族性疾病 就发病率而言:在家族中有群发性 某种传染病、某种营养缺乏症等 白化病、红绿色盲、三体综合征等不一定不一定4.区分基因组和染色体组 实例:果蝇的一个基因组位于_条染色体上,一个染色体组有_条染色体;豌豆的一个基因组位于_条染色体上,豌豆的一个染色体组有_条染色体。规律:有性染色体的生物,一个基因组染色体比一个染色体组多1条_;不存在性染色体的生物,一个基因组染色体和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_。5477性染色体完全相同题组一 伴性遗传的特点和系谱图遗传方式的判断 1(

19、2016微州质检)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题组冲关 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 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 X、Y 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思路探究 明确位于、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规律,依据该规律对选项逐一分析。区段上的基因为伴X染色体遗传,如为隐性,则男性患病率_女性。片段为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该区段基因所控制的患病性状,在男女中基本_。片段基因为伴Y染色体遗传,该区段基因控制的

20、遗传病全发生在_中。答案 D 高于相同男性2(2016海南模拟)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是杂合子 B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思路探究 先在伴性遗传病范围根据各种类型伴性遗传特点判断该病具体的遗传方式,再逐一分析各选项。可用假设排除(或验证)法判断遗传方式:女性有患者,可以先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假设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女患者的_正常,所以假设不成立;假设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图显示男患者的_为患者,所以假设成立。4、7、8的基因型依次为_。答案 D 儿子母亲

21、和女儿XBXb、XbXb、XBY1系谱图遗传方式的判断(只考虑单基因遗传)思路 思维拓展 注意 由图中数据不能排除假设的遗传方式时,只能说最有可能是该遗传方式(也有可能是其它的遗传方式);通过题干条件(或对系谱图的标注说明)可将不确定的遗传方式进行确定。2与几种数据对应的结论(单基因遗传)母亲患病,子代出现正常一定不是_遗传;有女患者一定不是_遗传;女性患病,父亲或儿子出现正常一定不是_遗传;男子患病,母亲或女儿出现正常一定不是_遗传。细胞质伴Y染色体伴X染色体隐性伴X显性3复等位基因、多基因遗传等特殊系谱图的分析关键 先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进行遗传分析。4系谱题的综合解题思路

22、 确定遗传方式确定系谱图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和该基因型的概率遗传分析,求算子代概率(1)涉及两种遗传病(独立遗传)时,做到不同病种单独考虑和分析,再对分析结果组合。(2)注意计算概率的两个易错点:只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生男孩患病的概率。题组二 由性状分离比判断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和位置 3(2016惠州调研)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P F1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

23、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 思路探究 不同性状单独考虑,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位置和亲本的基因型,再对每个选项遗传分析。判断灰身和黑身:杂交实验符合正交和反交,后代全为灰身,与性别无关,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基因在_染色体上,_为显性性状。再判断红眼和白眼:正交和反交得到的子代雌性和雄性表现不同,由第组数据比较容易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_,基因在_染色体上,_为显性性状。综合考虑两对性 状,第 组 实 验 的 亲 本 基 因 型 依 次 为_。答案 C AaAa常灰身XbXb_XBYX红眼AAXBXBaaXbY、aaXbXbAAXBY4(2016怀化月

24、考)将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1/2 D一定是雌性子代中的显性纯合子存在致死现象 思路探究 先确定亲本基因型、基因的显隐性和位置。和雄蝇分离比比较,推测雌蝇存在致死现象,致死表现型为圆眼长翅,将雌蝇分离比还原为正常的比例应为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_。按正常比例分析且将不同性状单独考虑,由子代中雌蝇全为圆眼、雄蝇圆眼棒眼都有确定亲本基因型为_,显性性状为_,基因在_染色体上。由子代雌雄均

25、为长翅残翅31推知亲本基因型为_,显性性状为_,基因在 6200XBXbXBY圆眼XAaAa长翅_染色体上。综合考虑两对性状,亲本基因型为_。致 死 的 基 因 为 AAXBXB 或AAXBXb,D错误。答案 D 常AaXBXbAaXBY由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基因显隐性和位置的思路 思维拓展(1)当子代中雌、雄没有区别且均为31时亲本基因型为_,为常染色体遗传,子代表现为“3”的性状为显性。(2)当子代中雌、雄性状完全不同且雌:雄数量比为11亲本基因型为_,为伴X染色体遗传,子代中雌性个体的性状为显性。(3)当子代中雌、雄性状有所不同,雌性只有一种性状、雄性有两种比值相同的性状且雌雄数量比为11

26、亲本基因型为_,为伴X染色体遗传,子代中雌性个体的性状为显性。AaAaXaXaXAYXAXaXAY(4)当亲代存在相对性状,子代雌雄性状相同,均只有一种性状且为雄性亲本的性状时亲本基因型为_,为常染色体遗传,子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5)当子代中雌、雄性状相同,均为比值相同的两种性状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XAXaXaY,排除XaXaXAY。aa(雌)AA(雄)题组三 基因位置的实验探究 5(2016铅山二中培优练习卷)某动物种群内,雌雄个体均有短尾和长尾、短胡须和长胡须性状。已知尾巴的性状由基因A、a控制、胡须的性状由基因B、b控制,下表是一杂交实验的记录表(后代数目符合统计学要求)。据此回

27、答以下问题:亲本的表现型 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长尾长胡须()短尾短胡须()短尾长胡须()短尾短胡须()短尾长胡须()短尾短胡须()1111 (1)该动物尾巴的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A、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_(填“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2)从实验一能否判断B、b这对等位基因的位置?_。如果控制胡须性状基因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3)现要通过子一代个体间的杂交实验来判断B、b这对等对基因的位置。长胡须长胡须,结果及结论:_。_,结果及结论:若子二代全部是短胡须,则不能判断B、b这对等位基因的位置;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短胡须长胡须31的性状分离比,则这

28、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 胡 须()短 胡 须(),结 果 及 结 论:_。思路探究 对(1)(2)可以依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和亲代的表现型写出亲代可能的基因型,进而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位置判断。由子代均为短尾且和父本性状相同,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AA(),短尾为显性且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由子代长胡须()短胡须()长胡须()短 胡 须()1111,推 测 亲 本 基 因 型 为Bb()bb()、bb()Bb()或XBXbXbY,因此不能判断基因B、b所在的位置。对(3)可利用假设演绎法设计实验并依据假设推导结果:假设类型有“长胡须为隐性,在常染色体上”、“长胡须为显性,在常染色体上”、“长

29、胡须为显性,在X染色体上”,但不会为“长胡须为隐性,在X染色体上”。答案(1)短尾 常染色体(2)不能 aaXBXb(3)若子二代全部是长胡须,则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长胡须短胡须31的性状分离比,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中所有雌性均为长胡须,雄性中一半为长胡须,一半为短胡须,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短胡须短胡须 若子二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长胡须短胡须11的性状分离比,则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二代所有雌性均为长胡须,雄性均为短胡须,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位置判定的实验设计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

30、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皆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现型相同,都表现同一亲本的性状,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交后代全表现为甲性状,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现为甲性状,雄性全表现为乙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思维拓展(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的方法。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判断,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方法一 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结果与结论 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二 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结果与结论 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此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本讲结束请按ESC键返回专题集训夯基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