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二理科生物试题1.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点睛】本题知识简单
2、,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进入A、B、DB. 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C. 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D. B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答案】C【解析】是组织液,可进入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A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图中是内环境,是细胞内液,B正确;尿素从组织细胞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通过血液循环运输,C错误;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浆,通过
3、血液循环运输,最终排出体外,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3.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 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B. 胰岛素被注射进皮下组织中C. 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D. 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酸奶进入胃液,胃液不是内环境,A错误;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实质是注入皮下组织的组织液中,是进入内环境,B正确;氧气进入红细胞内,细胞内的液体叫细胞内液,因此不是进入内环境中,C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精子进入卵细胞内不是进入内环境中,D错误。考点: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成分,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识记。4. 人体中内
4、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 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线粒体基质属于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B错误;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属于理化性质的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D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稳态【名师点睛】学生对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理解不清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下图所示内容。(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
5、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体液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考点:内环境点评:内环境的概念和意义是重点内容,考查很多,所以要求学生必需熟练掌握。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 C
6、O2、血红蛋白、H、尿素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 Na、O2、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D. Ca2、载体、氨基酸、葡萄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内的成分,呼吸氧化酶属于线粒体内的物质,载体属于细胞膜上的成分,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C. 表示重吸收作用D.
7、 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答案】B【解析】略8.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B. 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血糖平衡【答案】A【解析】【分析】1、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为拮抗关系,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互为协同关系。【详解】细胞内葡
8、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进入细胞障碍,使血糖上升,A正确;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浓度不能下降,B错误;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血糖,C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属于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过程的理解和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9.下丘脑在机体稳态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分泌: 下丘脑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感受刺激: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C. 调节:
9、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等D. 传导: 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下丘脑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
10、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错误;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高,B正确;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等,C正确;下丘脑可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下丘脑为素材,综合考查血糖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对下丘脑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巅”。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酶的活性下降 机体耗氧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
11、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人是恒温动物,故酶的活性不会下降;错误;寒冷时,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进而增加产热量,则耗氧量增加,错误;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正确;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正确;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12、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1. 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B. 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D. 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答案】A【解析】略12.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C.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13. 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都存在于细胞内B. 体液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D.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血液两部分【
1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液并不全是体液,它除了液体部分血浆外,还有大量的血细胞,选C。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 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答案】
14、B【解析】由图可知,为突触小泡,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下一个神经元。a是突触小体,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分泌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传递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即化学信号,突触小体中含有很多线粒体,为信息的传递提供能量,即A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A项。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即B项表述错误,故选择B项。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即C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C项。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
15、,表现为外负内正,即D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D项。【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主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兴奋传递的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5. 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Q处受损,仍可产生感觉B. 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C. 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D. 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不收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Q是传
16、出神经,若Q处受损,刺激感受器,兴奋能传到神经中枢并沿脊髓上传到大脑皮层,仍可产生感觉,A正确;由胞体的个数可知: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B正确;看图可知: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C正确;Q是传出神经,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仍能收缩,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难度一般。16.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A. B. C. D. 【答案】D【解析】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 脑干脊髓。例如判断方向;运动协调;渗透压或体温调节;
17、参与呼吸调节;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发源于脊髓灰质的中间外侧柱及相当于中间外侧柱的部位,因此脊髓可以成为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脊髓申枢可以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1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 甲不偏转,乙只发生一次偏转B. 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C.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该突触结构类型是轴突-胞体型,且
18、兴奋只能由乙神经元传向甲神经元,所以刺激A时,A所在的神经元甲会兴奋,而乙神经元不会产生兴奋。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8. 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B. 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C. 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D.
19、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刺激A、B、D三点中任一点,产生的兴奋不能同时到达两个电极,兴奋先到达距离微电流计近端的电极,引起指针偏转一次,兴奋向距离微电流计较远端传导时,之前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当到达距离微电流计较远端的电极时,指针又发生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项正确;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到微电流计两端电极的距离相等,刺激C点,兴奋部位产生的局部电流同时传递至微电流计两端的电极,指针不偏转,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C项错误;兴奋
20、在AC间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而在神经肌肉突触处,需借助神经递质(化学信号)才能完成传递,所以,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9.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 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 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丁区域处于静息
21、状态,此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内即“外正内负”。错误;B甲区与丙区此时都是处于“外正内负”状态,故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正确;C 电流方向由正向负,故膜内从乙到丁,正确;D 该图不能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离子的变化情况。20.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 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会引起膝跳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并可能形成新的突触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22、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解析】排尿低级中枢脊髓,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意识丧失的病人大脑皮层损伤,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会引起膝跳反射,中枢就在脊髓。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体内含量多B. 在植物体内由专门的分泌器官分泌C. 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D. 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详解】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少,A错误;动
23、物激素是由专门的分泌器官分泌,而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B错误;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说明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不同,C错误;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22. 如下图所示。将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照射单侧光,重力等其他影响茎生长的因素均为无关变量,为了排出重
24、力对幼苗生长方向的影响,所以蚕豆幼苗应该竖直放置。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向光性的因素和实验设计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设计能力。23.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时,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部位分别是( )A.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整个胚芽鞘B. 整个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 胚芽鞘尖端、整个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可知: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一句话记忆:感尖
25、,弯尖下。【详解】根据试题的分析:就胚芽鞘而言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意在考察学生对于课本经典实验的理解和运用,难度不大。24.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 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 棉花的保蕾保铃C. 人工培育无子番茄D. 促进细胞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
26、作为“除草剂”。【详解】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月季插枝生根,A正确;生长素能防止落花落果,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保蕾保铃,B正确;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因此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能获得无籽番茄,C正确;生长素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 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乙烯等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其次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5.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一段
27、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弯曲程度()A. ABB. ABC. ABD. 不一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燕麦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也在尖端;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特点,受单侧光的照射使得琼脂块甲的生长素含量低于乙,由于A和B都不具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A、B均保持直立生长,但B的生长速度大于A,所以A正确,B、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分布与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28、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6.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B. 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 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D.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详解】此探究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A错误;由于
29、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实验中要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B正确;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因此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以保证扦插枝条的成活率,C正确;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D正确;故选A。27.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B细胞 效应T细胞A. B. C. D. 【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错误;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正确;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正确;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正确;效应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错误;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
30、识别抗原,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名师点睛】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传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28. 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 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 静脉注射抗
31、狂犬病抗体【答案】A【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免疫;其余三项的疫苗、抗体均与抗原抗体的特异识别有关,属于特异性免疫。29. 哮喘是世界性顽症,最新研究发现哮喘的生化接触点潜伏在淋巴细胞中。如图为人的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为B细胞B. 细胞产生的物质为球蛋白C. 细胞为靶细胞D. 细胞为效应T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为T细胞,A错误;B、细胞为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本质是免疫球蛋白,B正确;C、细胞为浆细胞,C错误;D、细胞为T细胞,细胞为效应T细胞,D错误故选:B30.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
32、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是T淋巴细胞,b是B淋巴细胞,c是浆细胞,d是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d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错误。31.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答案】C【解析】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33、,属于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32.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 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 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HIV是病毒,病毒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存,在离开人体后
34、能存活时间很短,B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被破坏死亡,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HIV是RNA病毒,主要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错误;答案是C。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及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 下列特征中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 种群密度B. 年龄组成C. 性别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ABCD【解析】试题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
35、种群密度来影响种群数量,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数量,故以上都是种群数量特征。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34. 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B. 森林中林间空地上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 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D. 牛群中有的牛高,有的牛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反映了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故A正确;森林的林间空地上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故B错误;一片竹林中的竹子和牛群中的牛高矮不一,不能
36、构成群落,故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5.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 影响因素不同B. 起始条件不同C. 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故选:B考点:群落的演替36.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
37、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答案】A【解析】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它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蝗虫的防治应在b点之前,不能待其数量过多时才开始防治,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因为c点之后种群增长率开始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0。3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
38、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因甲的增加而增加,丁因甲的增加而减少,丙因丁的减少而增加,所以D正确。38. 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
39、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囊虫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考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名师点睛】列表比较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形成知识网络:类别内涵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湿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物理过程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动物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行为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
40、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蜜蜂的舞蹈;鸟类的求偶炫耀 注:行为信息是动物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39.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 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D.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B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造成本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适度的开发利用,故D错误。考点:
41、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0.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 生物群落中的C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D. 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可以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故A错误;生物群落中的
42、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除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外,还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故B错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故C正确;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和开发新能源,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碳循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1.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
4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A、B、C、D四个实验中,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植物IAA分布(%)向光侧背光侧A50.050.0B50.249.8C50.149.9D49.550.5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
44、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有关。【答案】(每空2分,共10分)(1)A与B C与D 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2)抑制生长 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生长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和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
45、生理作用:促进生长。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有部分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光侧,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说明“某些物质”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1)在A、B、C、D四个实验中,由于实验A与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相差不多,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C与D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有部分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光侧,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
46、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说明“某些物质”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向光侧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侧(或生长抑制物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有关。42.下图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作用于垂体,请写出代表的激素名称_(答出一种即可)。此外,下丘脑还能分泌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若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靶细胞)的新陈代谢,则为_,靶腺体为_。(3)下丘脑通过_支配胰岛细胞的分泌。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是_,与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4)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_,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
47、【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 抗利尿激素 (3). 促甲状腺激素 (4). 甲状腺 (5). 神经 (6). 胰高血糖素 (7). 拮抗 (8). (负)反馈调节 (9). 激素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后即被灭活【解析】【分析】据图示可知,为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为促激素,为靶腺体分泌的具体激素,它们之间存在分级调节。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能使血糖浓度升高,故为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故为胰岛素,与的作用相反,二者关系表现为拮抗。【详解】(1)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激素; 此外,下丘脑还能分泌
48、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时血浆渗透压降低。(2)若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靶细胞)的新陈代谢,则为甲状腺激素,则为促甲状腺激素,靶腺体为甲状腺。(3)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细胞的分泌,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能使血糖浓度升高,故为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故为胰岛素,与的作用相反,二者关系表现为拮抗。(4)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激素与靶细胞上受体结合后即被灭活,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4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1)假如某草原存在如
49、图所示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草属于_,食虫鸟是第_营养级, _消费者。草原生态系统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和_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若猫头鹰增重100克所需的能量12来自兔,12来自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l00克,至少需要消耗草_ 克。在对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捉了40只,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数日后,又捉了36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总数为_ 。(2)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_ 。 【答案】(1)生产者 三 次级非生物环
50、境 分解者草 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7500 120(2)乙【解析】试题分析:(1)在食物网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食物网中的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两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占有的能量越多,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草;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猫头鹰增重100g,其中50g来自兔子,要求消耗生产者的最小值,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因此至少需要消耗兔子250g,至少需要消耗草1250g;另外50g来自食虫鸟,至少需要食虫鸟250g,需要草食昆虫1250g,需要消耗草至少6250g
51、。综上所述,至少需要消耗草的量为6250+1250=7500(g)。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可以推算,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总数为:403612=120(只)。(2)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所以土壤中有机物比例较低,即乙表示热带雨林。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44.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培育出转基因绿色荧光鼠,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绿色荧光基因可从cDNA文库中获取,应用之前需要在基因首端加入_,它是_酶的结合位点。(2)构建基因表达
52、载体时,常用的运载体有_。一般将重组DNA导入小鼠的_细胞。(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常用的检测方法有_和_。(4)生物体对于外来器官或细胞具有_反应,原因是对于机体,外来移植物是_,此过程中有识别作用但无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_。但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小鼠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此种情况,原因是对受体小鼠已采取_处理。【答案】 (1). 启动子 (2). RNA聚合酶 (3). 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的衍生物 (4). 受精卵 (5). DNA分子杂交 (6). 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7). 免疫排斥 (8). 抗原 (9). 吞噬细胞 (10).
53、 同期发情【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含有目的基因DNA片段。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的衍生物。由于受精卵具有全能性,为最
54、理想的受体细胞。(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以用DNA分子与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4)生物体对于外来器官或细胞是外来的,在免疫系统中作为抗原,机体对其具有免疫排斥反应,此过程中有识别作用但无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是第二道防线中的吞噬细胞,原因是对受体小鼠已采取同期发情处理,因此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受体小鼠对移入子宫的早期胚胎基本上不发生此种情况。【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