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 科寒假作业班级 姓名 质量评价 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湮没/咽喉要道阿谀/刚正不阿脊椎/椎心泣血B休憩/杞人忧天 削皮/削足适履 场院/逢场作戏C埋怨/埋头苦干 假装/久假不归 露面/崭露头角D攻讦/捷报频传 轻便/便宜行事 惊诧/叱咤风云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女排和韩国女排在第16届亚运会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战中再度碰面。韩国队独占鳌头,赢了两局。中国 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稳扎稳打,最终以32逆转对手夺冠。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逆转,这是一场万众瞩目的激战,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
2、。A独占鳌头B稳扎稳打C惊心动魄 D万众瞩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多年没有见到老先生了,这次回来,看到先生头上全是白头发,嘴里的牙齿也都掉光了,可开口说话,声音依旧那么洪亮。 B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3号决议,同意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后,法国、英国和美国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C在任何一个国家,私人财产保护的最后底线都是它会不会被任何合法或者不合法的手段往政府的手里转移。D当前科学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好以下两个首要问题:一是要培养更多的硕士、博士,二是要向世界科学高峰峰顶冲击。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爱笑的人,是
3、一个阳光的人;_。_。_,_。_。这一张张笑脸,犹如友谊的春风,吹向世界。一张张笑脸,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的宽容,我们的友善让五千年文明中国的魅力,让中国人的友善如花绽放一个爱笑的民族,是一个阳光的民族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犹如“吹面不寒杨柳风”阳光,来自积极的心态,源自宽容的胸怀A B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程原迩稿序 张鼐南高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
4、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士,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其于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挟册书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恶足以语此?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高峰下,松梢乱云乱
5、:扰乱B非韵士不能耦而居 耦:结伴C交不奇不王也 王:盛大D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沫:水珠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声潺潺所以兴怀,其致一也B出文章数篇读之 感慨系之矣C吾尝叹人生于世 不能喻之于怀D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齐彭殇为妄作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是作者赞美程原迩文章优美的一项是(3分)()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A BC D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环境的清幽,引出程原迩这位高
6、人韵士,为下文写其文章的清秀做铺垫。B文章第二自然段写我与程原迩的一次交往,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使我神魂飞腾,感慨不已。C第三段写程原迩的文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的原因: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D结尾仍以山水为引,说明读朋友的文章也需“借灵于湖山”,才能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序文。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吾 归 山 中 晨 起 见 远 烟 一 抹 起 玳 瑁 湖上 九 峰 隐 隐 在 西 楼 可 数 者 不 觉 旷 然 远 览 有 南 峰 之 怀 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译文:_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
7、草色之借润于酥雨。译文:_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注】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分)答:_ (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答:_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使六国各爱其人,_ 。 (杜牧阿房宫赋)(2)知不可乎骤得,_。_,抱明月而长终
8、。 (苏轼赤壁赋)(3)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兰亭集序)(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 。 ,_。(兰亭集序)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 沈丁立日本福岛核事故还在控制中。迄今,这一事件虽未酿成更大危机,但人们对民用核电的心情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核能发展的决策都会变得凝重。出于对核灾难的恐惧,部分发达国家的民众对核能使用不感兴趣。就以目前拥有核电站最多的美国来说,在1979年发生三哩岛核电事故后,美国民众尽管继续接受使用核能,但都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废料。资料表
9、明,自三哩岛事件以来的31年中,美国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也没有在国内售出任何一座核反应堆。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欧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政治上开始对核能予以限制,由于核能潜在的环境风险以及核技术民转军(即核武器能力扩散)的风险,核能被当作“政治上不够正确”的能源。德国政府于2002年制定政策,确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当然,在2021年前,核能仍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就是否继续使用核电,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放弃核能逐步成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选项。但是,对当代世界
10、的多数国家而言,将使用核能纳入“政治不够正确”的范畴,过于奢侈。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经济正快速成长中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它们都因经济增长而深感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补充。目前,我国的核能使用约占全部能源消费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压力下,安全和稳健地发展我国的民用核能事业,也是我国难以回避的选择。因此,停止使用核能和扩大使用核能这两种趋势是并存的,但在近期主流仍是核能使用的复兴,主要驱动因素是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但要使人类真正接受核能,下一代核能发电技术需要完善地保障核电安全。最新
11、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本性安全”设计理念。它有三个要求:一、即使反应堆的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动停机。二、即使发生事故,反应堆堆芯不会继续产热,冷却系统仍能有效降温。三、特殊外包装使核燃料在高温下不易融化破损,从而确保核放射性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福岛核事故必将加深这些理念,加速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是我们研究防范的重要对象。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尚未解除,国人对核能看法肯定已有更新。可以预计,各地民众未来对在自家门口办核电将有更多保留,各地政府兴办核能需要博弈的对象将会增
12、多,这对我国核能技术研发将提出更高要求。日本国土狭小,在福岛建核电机组实不得已,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未能充分利用国土辽阔之优势,因此需要重审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政府需要严审核能发展,正确选择电站场址,使用安全稳妥技术,确保万无一失。民用核能的发展,必先将安全置于一切之上。12关于“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的理由,解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30多年来,美国尽管没有兴建任何新的核电站,但目前依然拥有最多的核电站,美国民众尽管不希望核电站离自家太近,但仍然继续接受使用核能。B德国政府决定在2021年前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放弃核电的经济发达国家。但在2021
13、年前,核能仍将是德国的过渡性能源。C美国民用核能制造业的目光不得不转往国外,投向中国和印度这样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欧洲其他国家也已开始进行政策辩论。D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成长,使得全球能源短缺。尽管火力、水力发电仍构成其能源主体,但核能已成其难以拒绝的补充。E中国民用核能正方兴未艾,他国的各种重大事故使我们对核电的防范有了重大突破,正确选择电站场址,有了安全稳妥的技术。1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最新提出的保障核电安全的技术途径,是新一代核反应堆以及核燃料的“本性安全”设计理念。福岛核事故必将带动我国加深这些理念,并将加速
14、下一代“本性安全”核反应堆的研发和投入市场。B中国大批核电机组均放沿海一线,这是我国核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可见我国过去在审查核能的安全与成本的平衡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正确选择电站场址是民用核能发展的重中之重。C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们对民用核能的环境风险认识会深入得多,我们肯定会反对核电站离自家太近,更反对在居住地附近建造新的核发电厂或在邻近地区储存核废料。D尽管近期使用核电仍是世界主流趋势,但是由于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太大,而且现在在技术层面还存在很多难题没有攻克,所以寻找别的更为安全的新能源将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14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对国外核电使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答:_15当前,
15、我国应如何安全稳健地发展民用核能事业?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6分)答:_四、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月光满地 马新朝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元曲,几乎满篇月光,中国古代文人没有不写月光的。月光历世照着我们,总是那样如期的圆,如期的缺,那样的清辉,那样的如水。只是近些年来,我见得它少了,模糊了。它缓缓隐退于我的生活,数月,经年,没有看到它在窗前升起。它曾是那样皓皓满天,现在它怎么了,我已经很难见到它。然而我知道它仍在,仍在于我内心的某一角落,却已是锈迹斑斑。是夜,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
16、我缓步登上楼阁晾台,向天空望去,可它在哪呀?前面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我看不到它。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妻问我何去,我无法对她说。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因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那些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迷漫。霓虹灯在辨认着各色人脸,彩色探照灯,把商业大楼照得通体辉煌。在一座人造小山 ,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它怎么了?竟然有些黯淡,也小了许多,完全不像旧时月。我看到它的脸,有不易察觉的愁容和倦意,它生病了吗?那么无力、微弱、无奈,像老人被无边喑哑所围绕。它淡淡的照
17、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无语的松柏,用它的残缺照着我的残缺。多年了,月光渐去渐远,拿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谁能说没有月光的生活不是一种残缺。我童年的月光可不是这个样子。彼时,月光是明亮、洁净的,一尘不染,尚带有原野上植物那丝丝的甜味。在南阳盆地腹地,一个小村庄中,木格子窗内,煤油灯结着浅浅灯花,我和李白、杜甫、陆游等我所敬仰的诗人先贤,频频相会在一本发黄的书里。他们的诗句让我迷醉、颤抖,每每抬头,向窗外望去,满院皆是月光,那月光像水,似银,从高空流淌下来,在地上铺厚厚的一层,把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撑满。枣树叶子一明一暗,像无数闪动着的小眼睛。蛐蛐在墙角处鸣叫,青蛙在村边此起
18、彼伏。它们在疯长着,使这些月光更亮、更有力。村西就是终年流淌的涧河,水草浮动,鱼虾成群,清澈见底。此时正无声地把大片大片的月光,运向不知道的远方。我的母亲和邻居家的三婶,坐在院中纳鞋底,她们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的雕像。有人把月光归入了传统派,归入到唐诗宋词的序列,它不属于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主义那些长长的浮躁的注释里,找不到“月光”这个词。但月光已融入了我的身体,融入了我的生命,它照在土地上,因此也变成了土地,它照在村舍上,因此也就成了村舍。后来,无论我到何处,在有月亮的晚上,我总要留意向天上看去,月亮就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只是我很纳闷,因
19、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我所看到的月光,总像是掺了某种不洁的杂质,某种病态。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若古人所说:月是故乡明。有一回回乡,我故意选择了有月光的日子,目的是看月,寻找往昔失去的月光。奇怪的是,故乡的月光也同样含有杂质和病态。一次,我把这种对于月亮的感觉说给一位朋友,他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说罢,二人相对无言,心中都有着深深的失落。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够长出更为繁茂的月光。只是现代人已没有这种心境,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何处才能找到我幼时的月光?(选自大地无语,河南文艺出版社)16文中主要写生活中的“月光”,开头为什么要
20、从唐诗宋词中的“月光”写起?(4分)答:_17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月光?请举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_18如果将文章的题目换成“消失的月光”好不好,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6分,共12分。22根据文意和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人生像是一桌菜,充满了酸甜苦辣,体验则是一张嘴,尝尽生活的各种滋味;_;_。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感悟这个世界吧!去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吧!23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6分)示
21、例:读书批注卡作者苏轼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读书批注卡作者张潮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_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古人有云:“不为无益之事”。当人们在工具上刻下第一道花纹时,无实际作用的花纹恰恰是文明的象征;非专业棋手下棋,不是为了生计,而是表明生活有闲暇,这种闲暇不也正是“无益”?请以“有益与无益”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