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日食和月食 (一)背景和目标 教材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旧食”;第二部分是“月食”。 日食和月食是学生已经听说过或观察过的天文现象。把这两个现象作为学生的学习主题,不仅仅对学生来说有趣、有吸引力,还在于日食和月食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造成的,有助于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运行状态。同时,这两个现象都反映了一个事实一宇宙天体是运动着的,这对学生在本单元中建立起有关宇宙系统的模型是必需的。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素材之一。 日食和月食都是有规律的天文现象,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出现,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它们同月球和地
2、球的影子有直接的关系。日食和月球的影子有关,月球影子投落到地球表面,是发生日食的原因。当月球影子扫过地表某一地方时,因太阳被月球所遮挡,这一地区的人们会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变暗,这就是日食。日食分为三种,即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而没有环食。月球不会发生环食,是由于地球比月球大得多,地球的本影长度远远大于月球本影的长度,也大大超过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在本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日食发生时,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处于月影中某一地区的人们就会看到太阳变暗,发生日食。也就是说,对于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教科书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
3、三个天体运行的位置关系,模拟实验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教科书中日食成因图,虽也画出了月球的影子,但只是让学生有所关注就可以了,不需要深人探究本影、半影等。科学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过程与方法.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够
4、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二)教学准备给每组学生准备:乒乓球、手电筒、玻璃球等;观察记录表。给全班学生准备:图片、录像资料。(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日食 1.日食的发生 (1)教科书首先用一幅日食发生过程图形象地介绍日食发生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图片之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希望学生能够总结有关日食发生的特点:太阳被物体挡住;挡光物体是球形或圆形;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挡光物体在运动。这几个特点,其实在图中用几个学生对话的形式向学生暗示了,当然希望学生是能通过自己观察获得。教科书强调日食发生的特
5、点,其实是为学生后面做日食的模拟实验做准备。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日食的录像资料代替图片。 2.日食成因模拟实验 (1)日食模拟实验看似简单实际复杂。日食的模拟实验需要学生从日食发生的特点出发来模拟,要达到几点要求: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球形或圆形的。也就是说,做模拟实验尽可能与要模拟的对象接近,这将有助于发展学生填密严谨的科学思维。 (2)模拟实验的方案希望由学生亲自设计。学生推测月球是挡光物体难度并不大,困难在于如何证实这种推测。在设计时,希望学生关注以下问题:用哪些材料来做模拟实验?这些材料模拟的对象是什么?如何操作? (3)教科书中暗示了实验
6、的材料和实验的方法,但并不详尽。如学生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在电筒光照射下让玻璃球围绕乒乓球转动一周。在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与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询问学生: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发生日食时三种物体处于何种状态?这些都要学生在模拟实验时注意。 3.日食成因 (1)教科书45页上有关学生的对话是十分有意义的,一学生说:“我看到了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另一学生说:“我还看到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它其实指明了日食和月食发生
7、时三个天体的状态,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进行探究: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如何?处于月影中的人为什么会看到日食?这将有利于学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示意图其实就是一种解释模型,它在本单元中多次用到,对学生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日食成因示意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做好模拟实验,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有关日食成因的模型。 (3)教科书中用了一段文字来说明日食的成因,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成因。交流后,再让他们来读读这段文字,对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组织、科学概念的发展帮助更大一些。 第二部分:月食 1.有了日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来推测和证实月食的成因就相对较为容易。所以教
8、科书也只用了一小部分的篇幅来介绍这样的活动。当然,如果日食的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可将此部分内容作为课后研究的内容,也可简单地让学生说说做月食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月食的成因。 2.需要提示的是,教科书中有一句话,希望学生能“画出月食成因的示意图”。尽管学生有了前面日食成因示意图的基础,但如果让他们真正动手画,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日、月、地三者的大小、位置如何画,光线如何画,影子如何等。因此,关于月食的教学活动是对日食教学的扩展和深化。 (四)教学建议 1.引人。 教师讲故事: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 教师播放有关日食的录像资料。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天文现象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
9、呢? 2.认识日食发生过程、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 .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教师反复播放录像资料。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记录。 3.日食模拟实验。 .在小组讨论中,有人认为一定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如果用模拟实验来证明,如何证明呢?.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设计时注意: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如何做实验?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观察到哪些现象才能证明日食发生了?.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交流: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观察到哪些现象可以认为发生了旧食”?这时三个物体处于何种位置?在什么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日食的?4.日食成因。.请学生再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和你前面的推测相同吗?.教师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或多媒体课件,请学生再来讲解日食成因。.从图中还有何发现?5.月食。.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问: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是怎样的?你能画图来解释月食的成因吗?6.总结。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比如你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