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整合一、网络构建二、典题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对俄国经济和政治情况以及迫使政府准备改革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马克思指出,亚历山大一世和尼古拉一世早就不得不提出解放农民的问题,可是这“并不出于任何什么人道的动机,而出于纯粹的国政的打算”。克里木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后,农民解放问题特别尖锐地被提出来了。各省发生的火烧庄园事件,乃是对沙皇政府的警报,并迫使沙皇去推动改革的事情。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的贵族们发表下列声明:“人身握有的现行制度是不能维持不变的了。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潘克拉托伐苏联近代
2、史(1)材料一中“国政的打算”是指什么?(2)“克里木战争”交战的双方是谁?双方的社会制度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次战争后“农民解放问题特别尖锐地被提出来了”?(3)材料二中“人身握有的现行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4)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说“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解析:第(1)问,关键是要理解“国政的打算”的含义,抓住关键词“不得不提出解放农民”,说明农民问题威胁到其统治,因此“国政的打算”指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第(2)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注意材料二中的关键提示词“废除农奴制度”。第(4)问,注意从地主和农民的利益角度来分析。答案:(1)维护沙皇
3、专制统治的需要。(2)英法对俄国的战争。英法两国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俄国还是农奴制国家。这次战争中俄国战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各地农民暴动不断,深深震撼了封建统治。(3)农奴制度。(4)从下面废除农奴制度,意味着农民自己起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从上面开始废除农奴制度能够保存沙皇的专制统治;最大限度地维护农奴主的利益。 三、升华拓展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的认识(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做了一些让步。(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