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1019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导与练》2016高考地理(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配套课后训练:第14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区域地理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中国区域地理(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2、10、11、1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4、7、8、9、13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5、6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题:1.与图中M河比较,N河()A.径流量更大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2.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B.矿产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市场广阔解析:1.A2.B第1题,N河位于秦岭以南,河流径流量大。第2题,该铁路干线为陇海线,沿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2014南昌二模)图

2、2为乌恰县一户柯尔克孜族牧民的转场路线示意图,这四个牧场都在玉奇塔什草原(位置见图1)及周边范围内,它们都位于不同高度上。据材料,回答34题:3.牧民的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 D.市场4.四个牧场中海拔最高的是()A.乌鲁克恰提乡草原牧场 B.阿热克托热克草原牧场C.喀什喀苏草原牧场 D.硕热克草原牧场解析:3.A4.D第3题,材料中提及四个牧场都位于不同高度上,结合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影响牧场转场的因素是温度;而海拔不同,气温存在差异,故主导因素是地形。第4题,新疆夏季气温最高,为了其他季节有温度较高的牧场放牧,夏季应该转场到气温最低(海拔最高)

3、的牧场;图中显示68月转场到硕热克草原牧场,说明该牧场夏季气温最低,故海拔最高。(2014天津和平区一模)下图为台湾地区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A.蒸发、下渗B.下渗、入海C.蒸腾、蒸发D.蒸发、入海6.台湾岛水资源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地处低纬,气温高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A. B.C.D.解析:5.D6.A第5题,大气降水到地面后有三个基本的出口:蒸发到大气中、进入地下、汇入河流,故甲是蒸发;台湾位于外流区,则河流径流有一部分要汇入海洋,故乙是入海。第6题,水

4、资源的损失一般表现在蒸发或流入海洋,而没有被人类充分利用。台湾岛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而蒸发量大;同时台湾岛多山而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而流速快;季风气候而降水分布不均,特别是夏季多暴雨,水资源被利用的难度大。(2015四川十二校模拟)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回答79题:7.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8.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

5、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9.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高原降水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A.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B.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D.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解析:7.B8.D9.A第7题,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大棚技术与温室效应相类似,可以改善热量条件,从而能够发展瓜果蔬菜种植。第8题,从材料中可看出,制约西瓜在该地生长的主要因素是高寒的气候,即热量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则西瓜铺在地上不易

6、生长,而挂起来后能结果,必然是地面和空气中的热量差异导致的。第9题,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2014成都模拟)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江苏以及苏北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读“东陇海经济带的位置图”,回答1011题:10.东陇海线产业带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热点,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可能是()A.服装业 B.电子信息产业C.汽车产业 D.金属冶炼业11.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和产业升级明显提速,沿东陇海线区域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关

7、系的举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环境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A. B. C. D.解析:10.A11.D第10题,东陇海线产业带交通条件优越,土地、劳动力、资源成本低廉,对苏南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业、玩具业等)吸引力非常大。第11题,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注重以环境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4青岛期中)乌龙茶生

8、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问题:(22分)(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6分)(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10分)(3)该地区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6分)解析:第(1)题,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乌龙茶需要的气候条件,以及图示区域气候特点。第(2)题,依据A地等高线更稀疏,判断坡度较缓;准确提

9、取材料中提示需要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第(3)题,明确增加湿度可减小日较差,增大大气逆辐射。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6分)(2)依据A地等高线比B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缓,物质迁移速度(水土流失)慢,泥沙沉积(侵蚀较弱),土壤厚度更厚;土壤水分条件好;肥力更高。(10分)(3)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可减小温度变化,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6分)13.(2014宁波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4分)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2为青海省2001年至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图。图3为青海省2001年至2009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图。材料二C湖中

10、的湟鱼是我国唯一高寒咸水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夏之交,湟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产卵。近年来由于该流域地区人类活动,加上气候变化,入湖河水大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1)比较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限制性自然条件的差异。(8分)(2)分析C湖湟鱼数量减少的原因。(8分)(3)分析青海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的原因。(6分)(4)简述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状况,并说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强弱。(12分)解析:第(1)题,A、B两地农业发展限制性自然条件的差异应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第(2)题,C湖湟鱼数

11、量减少的原因应从过度捕捞、水量变化、水污染、生存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回答。第(3)题,青海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的原因应从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需求量、就业岗位等角度分析。第(4)题,读图1即可说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读图3即可判断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就业比重上升说明该产业带动作用较强,反之较弱。答案:(1)A地:水分不足。A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地:热量不足。B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8分)(2)多年过度捕捞;河流水量减少,湟鱼无法顺利洄游产卵;水污染加剧;湖泊水量减少,盐度上升鱼类生存环境变差。(8分)(3)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经济落后,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就业岗位有限。(6分)(4)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快,比重(从2003年开始)超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一直上升,但比重始终低于第三产业,对就业带动不明显;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比重(从2003年开始)低于第二产业;但就业比重一直平稳上升,始终高于第二产业,说明其对就业带动较为明显。(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