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98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桂林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016年3月27日,广西崇左市花山文化节活动月江州区“左州金山花炮节”在江州区左州镇拉开大幕。这一活动主要属于A. 文化现象 B. 政治现象 C. 经济现象 D. 道德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含义的相关知识。广西崇左市花山文化节活动月江州区“左州金山花炮节”在江州区左州镇拉开大幕,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说明这一活动主要属于文化现象。BCD三项中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道德现象的说法不正确,故

2、排除。本题选择A项。【点睛】文化的理解: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

3、离不开物质载体。2.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B. 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C. 文化与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D. 先有了文化,才有了人【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本身的说法错误,文化和人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区别;先有了人,才有了文化,D选项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

4、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重要影响,B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B项。3.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拥有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题目中,人们常常用“

5、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故入选。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项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选B。4.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日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是具有特别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A. 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中

6、,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日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是具有特别的乡土气息,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文化现象有所不同,D项正确。A选项中,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中,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选项中,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选择D项。5.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7、没有文化人们已无法生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生活中充满了文化,文化现象丰富多彩,项符合题意;文化并不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基础,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6.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决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活动。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阅读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人们之所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是因为A.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B. 文化由人创造C. 参与文化活动是接受知识文化教育的唯一途径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每个人所具有的

8、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所以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十分有必要,A选项正确。B选项中,文化由人创造不是上述活动的原因,故排除。C选项中的“唯一”说法错误;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A项。7.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人们唱着这些名曲,积极投入到抗战中。这表明A.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人们首先创作名曲,后唱着名曲,积极投入到抗战之中,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

9、用文化,C选项说法正确。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完全同步,A项说法错误;BC两项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本题选择C项。8.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A. 民族节日 B. 文化遗产 C. 风俗习惯 D. 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点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以名录方式确立,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0、9.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这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能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物质保障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相关知识。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说明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题肢和正

11、确。优秀的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故题肢错误;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保障,而非物质保障,题肢错误。本题选择B项。10.近年来,许多公共文化场馆在春节期间免费开放,吸引了民众,新年有了更多的文化味。这说明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B. 书籍决定了文化的程度C. 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互不影响D. 文化素养离不开免费阅读【答案】A【解析】【详解】春节期间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有利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享受文化,A项符合题意;书籍作为文化载体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程度,但不能决定人们的文化程

12、度,B项说法错误;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活动并对物质活动产生影响,C项说法错误;免费阅读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但文化素养的提升并非依赖于免费阅读,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11.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年接待游客l00多万人次,既扩大了就业,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 文化

13、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C. 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文化产业D.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材料中,博物馆的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B选项正确。A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选项的说法错误,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本题选择B项。12.下列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互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A. B. C.

14、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题肢的说法正确;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题肢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题肢说法错误,故排除;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题肢错误。本题选择C项。【点睛】文化与政治、经济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2、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但是,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

15、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交融。这种相互交融的特点在今天日益显著。13.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的生活故事。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体现出我们精益求精的民族性格;工匠精神的弘扬,能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故题肢和正确。工匠精神不是物

16、质载体,题肢说法错误;题肢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本题选择C项。14.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 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 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 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 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表明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故入选。B选项观点错误,文化的差异并不会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文化的差

17、异并不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文化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故排除。考点:文化影响人的表现15.久居海外的中华儿女,虽然居住的环境不同,政治派别各异,生活习惯各具特色,但是都喜欢到陕西祭祀黄帝陵,在家里供奉关公,与子孙说“三国”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 深远持久的 B. 博大精深的 C. 永不变化的 D. 潜移默化的【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材料中,久居海外的中华儿女,虽然居住的环境不同,政治派别各异,生活习惯各具特色,但是都喜欢到陕西祭祀黄帝陵,在家里供奉关公,与子孙说“三国”,表明人们受到文化影响深远持久的,A项正确。

18、B项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材料的主体是文化,与之不符,故排除。C项说法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择A项。1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诗主要反映A. 文化对人有与生俱来的影响B. 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C. 文化对人有不可更改的影响D. 文化对人有复杂多变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特点。材料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无论离家多长时间,“乡音”是无法改变的,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B项说法正确。A选项中,文化对人有与生俱来的影响说法不对,C选项中文化对人有不可更改的影响,不符合事实,D选项文化对人有复杂多变的影响说法错误,故排

19、除。本题选择B项。17.“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文化生活的道理有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可以塑造人生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活的环境不同,受的影响也不同,说明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塑造人生。正确;环境是人成长的外在因素,只是起影响作用,不能起决定作用,错误。该题选C。考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错误说法较容易理解和区分,该题是四选三的题目,只要排除一个错误说法即可。对学生的

20、能力要求不高,难度适中。18. 坚忍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健全人格的追求。这表明A. 文化能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 B.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C.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文人雅士以“岁寒三友”的品格来激励自己,表达自己对健全人格的追求,体现

21、了文化能够塑造人生。故C正确;A不符合题意;BD表述错误。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了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19.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 包容性 B. 创造性 C. 妥协性 D. 功利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A项正确。B选项的创造性,C选项中的妥协性,D选项中的功利性不仅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不是中华文化的特点。本题选择A项。20.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

22、价。这表明:A.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答案】B【解析】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国民乐具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韵味,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受到欧洲听众的喜爱,说明文化是

23、世界的,B适合题意;A、C是片面的;D不适合题意。21.功夫熊猫中,功夫是中国的国粹,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好莱坞影片把两个如此鲜明的中国元素和西方电影制作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A. 文化来源于创造B. 文化发展需要推陈出新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D. 文化具有现代化特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好莱坞影片把两个如此鲜明的中国元素和西方电影制作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C选项正确。A选项中文化源于创造并非材料主旨,选项B中文化发展需要推陈出新与材料无关,选项D文化具有现代特色说法错误,故排除。本题选择C项。22.自唐朝初年,农历八月

24、十五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历经1000多年,吃月饼、中秋祭月等习俗得以保留至今。这说明A.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 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性的习俗D. 传统文化的内涵始终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秋节到唐初至今许多习俗依然保留,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族性,A项与题意不符;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方面之一,C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统文化有什么特点?(1)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

25、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3.每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校都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能同上一节课得益于A. 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B. 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C. 教育的传递文化功能D. 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传播的相关知识。全国中小学生都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来学习开学第一课,说明大众传媒有着强大的功能,可以让不同地区的所有学生通过电视台联系在一起,故B选项正确。选项A和材料没有关系,选项C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之间没有

26、因果关系,选项D说法不确切,故排除。本题选择B项。24.丝绸之路在把古代中国的商品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的同时,也把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养蚕、丝织技术传到了那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体现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是A. 人口迁徙B. 旅游C. 商业贸易D. 教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之路,贸易之路,通过商业贸易传播文化,故选项C正确。A选项中人口迁徙与材料不符,B选项中旅游说法不准确,D选项的教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本题选择C选项。25.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下西洋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南美

27、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传播的相关知识。题肢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中土与西域联系,促进文化传播,正确;题肢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原与南洋联系,促进文化交流,正确;题肢国家主席访美,加强了中美两国的关系的稳固,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正确;题肢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 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正确。故本题选择D选项。26.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A. 文化创新 B. 文化继承 C. 文化传播 D. 文化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B选项中文化继承说法不正确,C选项中文化传播说法

28、也不正确,D选项中文化交流说法不正确,故排除。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

29、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3、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27.作

30、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的是汉字史书典籍四大发明石器时代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题肢中的四大发明不符合题意,题肢中的石器时代说法错误。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1)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

31、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博大精深(1)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非选择题(共46分)28

32、.简要回答: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分别是什么?【答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的相关知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特征。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9.化是生命的根基,体育是生命的阳

33、光,艺术是生活的甘露。2017年12月,某市中小学文化体育艺术节隆重举行。活动以“共舞多彩文化,唱响和谐校园”为主题,由“文化篇”和“体育艺术篇”两个篇章组成。活动每一部分都精彩纷呈,通过活动,学生更深的体会了“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也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感受到了书香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的独特魅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举办“共舞多彩文化,唱响和谐校园”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体育艺术节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化

34、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体育艺术节的举办,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增进了友谊。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体育艺术节的举办,使学生得到展示其才华的机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体育艺术节是积极的文化活动,它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市的中小学文化体育艺术节为话题,从文化生活角度

35、设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归纳和运用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举办“共舞多彩文化,唱响和谐校园”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解答本题,首先需要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即,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重要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材料,举办“共舞多彩文化

36、,唱响和谐校园”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通过校园文化的广泛开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可以让学生在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深彼此的交往能力,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节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文化节展示自己的才华,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通过文化节的开展,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浸润,让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节,通过文化这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学生自

37、身和社会,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体育艺术节是积极的文化活动,它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点睛】文化的作用归纳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5、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产生重要影响;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

38、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0.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药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素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的原因。【答案】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屠呦呦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在实践

39、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屠呦呦团队广泛收集中医药古典文献并获取灵感,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实现创新。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在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团队运用西医炼药技法,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实现创新。【解析】【分析】本题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话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的原因。从材料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屠呦呦团队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实验,利用科技,在广

40、泛收集中医药古典文献并获取灵感的基础上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实现创新。故由此可以回答如下:首先,屠呦呦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屠呦呦团队广泛收集中医药古典文献并获取灵感,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实现创新,说明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屠呦呦团队利用现代科技,引入西药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素提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 说明科技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在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屠呦呦团队引入西药炼药技法,实现新突破,说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屠呦呦团队运用西医炼药技法,在吸收

41、、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实现创新。【点睛】互联网时代与文化传承与创新1、在互联网时代,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根本上是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实践中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利用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使 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推动不同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交流,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不断丰富本土文化。4、依托互联网技术,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的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

42、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舞剧孔子在国内外上演后,好评如潮,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文化名片”。2017年12月13日,桂林市民终于迎来了这一高雅的艺术盛宴。90分钟演出结束,全场观众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表达了对这部史诗般恢弘厚重舞剧的赞赏和对先哲的敬意。孔子通过“玉人舞”、“幽兰操”、“采薇舞”等精妙舞蹈编排,串联起孔子的命途线索,以灵动飘逸、大气磅礴、极富历史意蕴和民族特色的舞蹈与极具东方风韵的音乐将孔子的鲜活形象、“仁、礼”思想的丰富内涵呈现在今人面前,完成了一次跨越古今的精神对话,向世

43、界观众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017年3月7日桂林市教育局、市文新广局、市戏剧研究院联合召开桂林市戏曲进校园专题研讨会。有观点认为,“戏曲进校园”只是开始,戏曲更需要“出校园”。针对这一观点,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50字左右。【答案】范文:我同意这一观点。 “戏曲进校园”是利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戏曲出校园”,指的是文化发展、繁荣,必须立足实践,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为人民群众所享有。这是传统文化得以换发新的生机活

44、力的重要保证。【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歌剧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舞剧孔子在国内外上演为话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50字左右,属于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几点,第一,需要在所给定的文化生活的范围内解答,使用文化生活的理论原理;第二,必须针对上述材料所给定的观点进行评判,应该回答“同意”;第三,针对于回答的观点进行说明;第四,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第五,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50字左右。教

45、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材料中,“戏曲进校园”是利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学校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戏曲出校园”,指的是文化发展、繁荣,必须立足实践,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为人民群众所享有。这是传统文化得以换发新的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以得出相应答案。【点睛】教育与文化交流1、文化交流合作具有文化创新的意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