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下图为我国某中学某地理小组暑假野外实习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学生发现,该地有壮观的瀑布、秀丽的湖泊、清澈的河流。有一湖泊给瀑布提供水源,该湖泊位于图中的()A.B.C.D.2.实习期间观测日出,最有利的观测地点及其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位分别是()A.,东南B.,东北C.,东北D.,东南答案:1.C2.B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位于山谷中,且海拔低于四周,有湖泊存在,同时位于瀑布上游,位于瀑布下游,符合题意的是。第2题,观测时间为暑假,日出东北方,排除。位于谷地中,东北方向是山地。位于山脊的高处,
2、视野开阔,是最有利的观测点。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沿地貌走向进行观察线路的选择B.要时刻注意安全,各自负责各自任务,不用考虑其他人C.选择典型的地理要素,不需要考虑观察尽量多的地理要素D.不用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答案:A解析:要时刻相互帮助,不能只负责各自任务,B项错误;要尽可能多地观察地理要素,C项错误。要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D项错误。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点的位置记录要具体、明确B.描述现象力求准确、简要,尽量不要遗漏C.观察点编号与图上编号不用一致D.土壤记录的内容包括地名、剖面编号、日期等答案:C解析:观察点编号与图上编号要
3、一致,C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5.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A.B.C.D.6.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B.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C.地和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D.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3千米答案:5.D6.B解析: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易形成河流,不适宜宿营;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不适宜宿营;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不适宜宿营;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且等高线稀疏、坡缓,最适宜宿营。故D项正确。第6题,读
4、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该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且最高处海拔高于500米,为山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地海拔为250米,地海拔为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米-250米=50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3100米=300米。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78题。7.照片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8.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与照片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沙丘答案:7.B8.C解析:第7题
5、,河流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凸岸。第8题,砾石变圆是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9.下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到西部山区野外实习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等高线地形图(1)C、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米。(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顶,鞍部,陡崖。(填图中字母)(3)该兴趣小组打算沿着虚线登上C山顶,请你在A、B中为他选择一条更省力的登山路线,原因是。答案:(1)200(2)C、DEF(3)AA处到C山顶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解析:读图可知,第(1)题,C、D两点的相对高度是650米-450米=200米。第(2)题,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顶C、D,鞍部E,陡崖F。第(3)题,该兴趣小组打算沿着虚线登上C山顶,在A、B中选择一条更省力的登山路线是A,原因是A处到C山顶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