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二章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85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二章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二章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二章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巩固提升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健康生长的基本元素答案:C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元素是地球上生物体健康生长的基本元素。2.下列关于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层

2、存在于平流层中。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水汽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3.在大气对流层中,一般高度每上升1 000米,气温平均降低()A.10 B.6 C.1 D.0.6 答案:B解析: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降低0.6。4.下列关于对流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厚度无季节变化夏季厚度大A.B.C.D.答案:C解析:对流层的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对同一地区而言,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夏季对流层厚度大。5.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A.对

3、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答案:A解析:对流层几乎集中了空气中所有的水汽、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6.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A.平流层B.对流层C.高层大气D.中间层答案:A解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7.下列关于大气各层特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A.B.C.D.答案:D解析: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

4、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8.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A.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C.空气湿度小,能见度好D.高空视野开阔答案:B解析:距离地面30千米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9.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A、B、C。(2)A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3)B层有利于航空飞行,其原因是。该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原因是。(4)C层中的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5、(5)天气最复杂的是层,原因是。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降低(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迅速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4)电离(5)对流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及高度可以判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导致下冷上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航空飞行。第(4)题,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第(5)题,对流层因含有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