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76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8页
《精品》每章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 WORD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人类开始步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期。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世界的基本矛盾。30年代后,法西斯主义势力和反法西斯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对抗的两极格局。其间,发达资本主义

2、国家之间的斗争及其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国家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第三次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主要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交织在一起。进入90年代,世界格局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世界现代史可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下策第一、二章);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第三章);第三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下册第四章);第四单元,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册第五章);第五单元,现代科学和文化(下册第六章)。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二章 第一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3、本单元包括自一战后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39年二战爆发约20多年的世界历史内容。以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3)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4)民族意识的蓬勃高涨。第二阶段的基本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在全球的侵略;(3)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

4、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这是由于农奴制残余浓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中等水平,没有实现工业化,农业占优势。因此,俄国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如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矛盾、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爆发,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由于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相对集中,因此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组

5、织性。经过1905年革命的洗礼已站在共计工人运动的前列。还有广大的农民做同盟军,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更重要的是还有坚强的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3、导火线:一战的爆发造成了有利的形势,国内伤亡巨大,经济濒于崩溃,各种矛盾激化;各国正忙于战争。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二月革命后的复杂形势由两个政权(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到临时政府独揽大权(七月事件)又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目标(四月提纲及其内容)到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确定起义方针(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不可能)由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到人民

6、革命浪潮的掀起(七月事件)3、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结果:攻占冬宫,推翻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苏维埃政权 政治: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经济 城市: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背景: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交:1918年春,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内容),退出大战。这体现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战略的灵活性和策略性,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2)措施 盾的典范。 实行征兵制,建立红军 内容:工业国有

7、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普 实施共产主义政策 遍义务制 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918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为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所必须的做法。但这也是列宁想由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激进设想和实践。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背离了苏俄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当时经济濒于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了工农联盟和苏俄政权的基础,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四、十月革命的影响及意义1、在其影响下,1919年3月,共产国际于莫斯科成立(内容)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8、会主义国家;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3、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4、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5、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其特点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保留着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主要表现为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和贵族地主的大土地所有制);垄断资本缺乏独立性(主要表现为对沙皇制度的依附和对外国资本的依赖)。这些特点决定了俄国革命必须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才能最后完成。(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背景1、经济方面

9、连年的战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 1921天灾造成饥荒,人民生活困苦 许多工人被迫改行,产业工人大减2、政治方面 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甚至发生农民暴动 1941年3月,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发生水兵暴动二、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1、开始: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从1925年十四大起,俄共(布)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2、目的: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重要工矿企业国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

10、营3、内容 (工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产品交换发展到自由贸易 (代替取消商品贸易) 分配:实行工资级别制,按劳分配 (代替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生产逐步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4、意义 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向社会主义 实践中 过渡创造了条件 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理论上关于苏俄(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19211925年是苏俄(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此间最重要的内容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除长期战争的破坏和天灾外,主要是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战后苏俄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因此必须实行全盘否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

11、策。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期是19211928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符合国情,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期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若干环节进行调整,借以刺激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做法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除对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有现实意义之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借鉴新经济政策,中国在19531956年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和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三、结果1、进一

12、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1922年成立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背景: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政治、经济、国防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各共和国进一步联合起来(2)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苏联成立的宣言和联盟条约。(3)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4)成员:最初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5)宪法: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第二节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在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蓬勃高涨的局面,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一、战后亚

13、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卷土重来1、背景 亚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有的建立政党 十月革命的影响2、新特点:呈现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 大多数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 有些国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建立政党3、概况: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的“华夫脱运动”4、结果: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统治,增强了亚非人民革命信心二、朝鲜的“三一”运动1、原因 根本原因: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 导火线:1919年初前国王李熙的暴死2、概况:1911年3月1日,资

14、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宣读独立宣言书,在汉城举行示威游行,几天演变为武装起义,但同年为日本殖民当局镇压。3、意义:打击了日本殖民统治,表现了朝鲜人民的斗争精神;中朝人民的团结斗争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 战后印度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导火线:1919年英国之民当局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2、目的:以“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3、概况:1920年,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但1922年突破了非暴力限制,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运动,使印度反帝斗争走向低潮。 (不合作运动的措施) 积极性: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4、意义

15、自尊心和自信心。 局限性: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体现出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非暴力”和“不合作”的内涵)四、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背景:土耳其作为一战战败国,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 (1920年8月签订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成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2、经过:1920年,凯末尔领导人民同素丹政府决裂,完全驱逐外国侵略者;1923年迫使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取得民族独立,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 (凯末尔资产阶级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3、结果: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土耳其的封建统治,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1、背景:一战后,英国坚持对埃及的殖民统治2、

16、方式:“通过和平手段”谋求独立,1919年发展为人民大起义。(华夫脱党领导人扎格鲁尔等人,斗争方式:和平示威武装起义)3、成果:1922年2月,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4、继续斗争:为取消英国特权和争取彻底独立关于一战后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1)一战后出现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涨的背景是:一战期间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巴黎和会确认民族自决原则和国际联盟的成立;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加紧了对亚非各国的掠夺和争夺。(2)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发展道路。影响较大的斗争有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

17、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3)朝鲜的三一运动是朝鲜资产阶级参加并发挥主要作用的反日民族解放运动,目的是反对日本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组织和领导的。其目的是取得印度的“自治”。“非暴力”的内涵是: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内,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不合作”的内涵是:发动广大群众全面抵制英国殖民统治,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的让步。(5)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是这一时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最成功的一次斗争。它的特点是把反帝和反封建紧密结合起来,挽救了民族

18、危亡,使土耳其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推翻了封建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6)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与朝鲜三一运动相比较,具有相似的特点,即群众的充分发动和参与,资产阶级的和平情愿手段和群众的武装斗争手段相结合。不同之处在于埃及最终取得有条件的独立而朝鲜的斗争则被残酷镇压。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政治方面:1936年新宪法(1)制定:1936年苏维埃“八大”召开,制定新宪法(2)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分配原则(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经济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

19、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低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走农民的东西太多,农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2、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2)特征 经济方面: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3)评价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在战争时期和经济恢复时期发挥国重要作用 其弊端后来阻碍了苏联经济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4)后果: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原因:领袖地位的牢固地位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使斯大林的威望空前提高时间:30年代已相当严重确定:1938年经斯大林亲自审订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把个

20、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严重后果: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做法无法得到纠正,使阶级斗争扩大化,19351938年间的大清洗运动,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资源和各级干部资源,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直接导致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关于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高度集中是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这种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这种体制建立的背景有: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任何成功的探索经验可供借鉴;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敌视和封锁之中;小农经济占优势,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不相适应;缺少民主意识的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3

21、6年苏联新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施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监督。这种体制在苏联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有: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包围中生存和得到发展;与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并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使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称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战后,使苏联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称为世界上唯一能够

22、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然而这种体制的严重缺点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滞后,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导致个人崇拜现象的盛行,政治生活僵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少数民族权利受到忽视,民族矛盾和民族分离倾向日益严重。上述缺点和弊端最终称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1、巴黎和会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1)召开:1919

23、年初于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2)会议的性质:媾和地会议,分赃的会议,也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和中东地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会议。(3)会议的操纵国及其意图美国: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十四点原则”及其内容)英国:扩大殖民地,保持海上霸主地位,推行欧洲大陆“实力均衡”政策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意大利:扩大领土日本:使战争中得到的利益合法化(其中,美英法是主要会议操纵国)(4)会议的主要内容分别与战败国德、奥、保、匈、土等签订了和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 A.签订:1919年6月28日签订于巴黎凡尔赛宫 B.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

24、问题;赔款问题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在东欧、东南欧、中东重建和建立了一批民族国家(包括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即南斯拉夫王国】)制定国际联盟盟约,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 成立:1920年初成立,但提议国美国没有加入(原因) 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评价:它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家政治组织,是20世纪世界整体化趋势的开端,但美国由于没有达到与会目的而没有参加2、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以及国联盟约所构筑的欧洲和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25、3、影响(1)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入耳其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属地(3)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成为凡尔赛体系的重要原因。(5)建立了国际联盟,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二、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美国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1)背景 日本与英美在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冲突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2)召开:19211922年

26、于华盛顿,由美国发起(3)目的(实质):缓和美日矛盾与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4)与会国:美、英、日、法、意、中、比、荷、葡 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5)主要内容 五国海军条约:美国取得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限制日本海军发展 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是“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华盛顿会议由美国提议召开,其目的是与英国联手遏制日本势力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展。从结果看,这个目的基本达到:解除了英日同盟;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支持中国要求,使

27、日本将攫取得山东主权归还中国。所以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指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所构成的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任何国际关系格局是以在世界事务中起支配作用的主要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的相对平衡为基础的。一战改变了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必然需要通过召开会议来调整它们之间、它们和战败国之间在利益攸关的世界各地区的关系,以求得新的力量对比的调整,即构建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8、2、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世界局势的缓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稳定发展,也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和通过五年计划建设迅速提高国力。同时,由于民族自决权的被承认,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意识的高涨,必然给世界殖民体系,特别是大英殖民帝国以沉重的打击。然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隐含着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是和约的掠夺性所引起的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二是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协议所不能解决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三是帝国主义压迫者和本国势力范围内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之间的矛盾;四是随着苏联的强大,出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冲

29、突,帝国主义国家与苏联的矛盾。上述矛盾的不可克服性,必然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持久。随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所导致的政治危机的出现,法西斯势力在全球的急剧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动摇到最终瓦解。建立在力量对比相对平衡基础上的任何国际关系格局,必然因为力量对比的失衡而不复存在。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和战后革命高潮失败后,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经济复苏、政权相对稳定、国际关系相对缓和。但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上,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充满了矛盾和

30、斗争。(一)20年代重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一、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短暂稳定发展(19241929年) 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1、表现 政权相对稳定,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低潮,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国际关系相对缓和,以经济竞争和谈判取代武力对抗,而且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和平共处状态2、由于各国发展不平衡,因此实现稳定的方式、道路也不完全一致,而且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矛盾并未消失,发展中潜藏着新的危机因素二、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20年代出现“柯立芝繁荣”。其原因有:“一战”使美国大发横财,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技术革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1、,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分期付款扩大了国内市场,商品倾销占据了原由英德控制的世界市场。在柯立芝繁荣的表象下也潜伏着危机:农业滞后;旧工业部门开工不足;社会分配不均;分期付款削弱了持久的消费力。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对其的认识应该是:它是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元加大棒外交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它以援助为名,行支配世界事务和干涉各国内政之实;它的实质是资本输出,发展美国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支配势力;它对一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鲁尔危机后德国赔款问题的暂获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打破自一战以来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巩固。4、日本(1)经济 由债

32、务国变为债权国 一战后的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2)政治:关东大地震后,以维护治安为名,镇压工人运动,残杀旅日朝鲜人和中国人(3)对外关系田中义一组阁,加紧侵华,表现为 A. 1927年6、7月,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基本纲要,明确提出要占领东北和内蒙古 (“田中奏折”)B.1928年, 制造“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日本得益于一战,这时期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日本对内推行军国主义、对外推行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20年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是中国,1928年的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和1929年刊于中国报纸的“田中奏折”,表明了日本侵华的野心。5、意大利(1)经济:战后经

33、济危机,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决定实行极权政治 原因 (上台根源)(2)政治:法西斯上台 墨索里尼残酷镇压工农运动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 上台: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在这一时期法西斯势力迅速增长,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背景有:通过统一运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意大利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缺乏资产阶级民主传统;是较为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小生产在国家经济发生中占很大比重;一战后的经济危机导致革命危机,在此情况下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选择和支持法西斯实行极权统治(在一般情况下,垄断资产阶级不支持法西斯主义);法西斯组织蛊惑人心的宣传和欺骗。

34、(二)20年代的国际关系(对凡尔赛体系的调整)一、德国赔款问题德国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惩治德国四个方面的一个,在先期要求德国缴付相当于200亿金马克的实物或现金后,赔款总额和偿付年限则由随后成立的协约国赔款委员会研究确定。它是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1、由来: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未就德国战败赔款总额达成协议2、经过(1)巴黎和会:要求德国先缴付相当于200亿金马克的实物或现金(2)赔款委员会:确定总数1320亿金马克,限定年限42年 原因:德国付出首批赔款后,因经济危机要求延期,英美同意,法反对(3)鲁尔危机 经过: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占领鲁尔区,酿成“鲁尔危机” 结果:德国的“消极

35、抵抗”,英美的压力,法国得不偿失,被迫撤军,从而丧失赔款问题的领导权在德国赔款问题中,法国,其次是英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是德国赔付的主要国家。法国和比利时希望通过赔款最大限度地获得补偿以及削弱、甚至搞垮德国,因而态度强硬,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占领鲁尔加以胁迫。英国虽认为赔款涉及切身利益,但却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否则将影响欧洲经济地复兴和让法国独步欧洲大陆。美国认为德国的偿付能力建立在德国经济稳步恢复和发展基础之上,而德国的赔款又关系到英法偿还美国的战债问题。因而与英国联手对法国施压。同时,英美海认为如果鲁尔危机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和革命危机,那将是欧洲的一场灾难。最终,鲁尔危机使法国丧失了解决德国赔款问题

36、的主导权。(4)道威斯计划经济上复苏德国道威斯计划是根据德国的实际偿付能力制定的。它规定了19241929德国逐年赔款的数额及来源,同时规定由美英想德国提供贷款以恢复和发展德国经济影响A.对德国而言:它使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时获得解决。同时它是对凡尔赛体系索做的一次较大的调整,即将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正是它的实行,使德国在1929年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为德国步入政治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基础。B.对法国而言:进一步丢失称霸欧洲的优势C.对美英而言:是美国“金元外交”和英国“势力均衡”政策的成功(4)扬格计划:1928年德国提出修改道威斯计划;1929年以扬

37、格为首的委员会提出新计划,即“扬格计划”。3、结果: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提出延期支付,德国美英法同意;1932年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最后赔款问题不了了之。4、实质:反映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战胜国之间争霸欧洲的矛盾二、欧洲安全保障问题洛迦诺公约政治上复兴德国1、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的由来:凡尔赛体系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之一法、德、美、英等国对安全问题的态度法国:为了防止德国再度入侵,法国一直寻求边界的安全保障。20年代虽然与比、波、捷等国结成同盟,但力量弱小,而且英国不愿参加。随着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协约国占领莱茵河西岸期限的临近,法国更加迫切要求得到法德边界德安全保证德

38、国:其外交目标是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恢复国际大国的地位。但鲁尔危机的爆发,表明德国在其军事力量尚未恢复之前,适当满足法国关于安全保障的要求,对德国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德国也同意以和平谈判、签定条约而解决安全问题。美国:在取得德国赔款问题的领导权后,并不放弃在安全问题上的保证。英国:道威斯计划实施后,英国希望法德势均力敌,都不能称霸欧洲,而由英国来充当两国的安全保证,既可防止苏德接近,又可缓解紧张的英法关系。但还是基于“势力均衡”政策。2、暂时解决:洛迦诺公约(1)签订:1925年,英、法、德、意、比、波、捷等七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会议签订德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

39、洛迦诺公约”。 德国保证维护西部边界现状(2)内容 用仲裁方式解决德国与其邻国的争端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其要害是德国没有承诺保证其东部边界现状(3)实质和影响实质:它是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是继道威斯计划以来又一次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较大调整,即使德国在政治上摆脱战败国地位而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A.对世界而言:是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影响 B.对德而言:进一步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此后不久,德国加入国联并取得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C.对法而言: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再次遭到削弱 D.对英而言:

40、是其大陆均势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成果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缓和国内矛盾;德国、日本先后确立了法西斯统治,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形成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A.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增长的限制1、原因 主要原因 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 金融投机活动的盛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直接原因:纽约股市的崩溃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

41、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导火线是金融投机活动的盛行。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市股价暴跌,股市崩溃,引发经济危机。首先从银行倒闭开始,蔓延至工商业、农业,在很短时间内,经济危机又从美国波及到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演变为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3、时间:19291933年4、特征: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破坏性大 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生产力和国际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了各国的社会危机:政坛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人民不断举行示5、影响 威游行;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42、;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各国向他国,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或进行侵略,由此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同时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二、资本主义世界政治危机1、表现:社会萧条,动荡不安2、对策:为了对付经济危机,西方大国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加强国家干预(1)在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前提下加强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美英法等国(2)通过建立法西斯专政(独裁政权)加强国家干预: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意)(二)各国对策一、罗斯福新政 美国经过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并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严重打击美国1、背景 传统的自由放任

43、政策无法扭转经济危机,人民对胡佛严重不满,罗斯福的新政口号赢得广泛支持 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2、目的 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3、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但尽可能避免国有化的形式 针对金融危机:整顿银行和财政金融体系,以恢复信用4、内容 针对工业危机:整顿工业,加强计划指导,以限制盲目竞争针对农业危机:调整农业政策,以稳定市场针对失业现象:推行“以工代赈”,以刺激消费5、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亦即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若干环节进行改革。 A.一定程度上减轻

44、了经济危机的破坏 积极性 B.缓和社会矛盾,遏制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6、影响 C.调整了经济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先河 局限性: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此无法从根本消除经济危机经济政策(经济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当生产力水平又了质的飞跃后,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势必随之变化,一般的情况总是滞后一些。一旦新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形成后,它必将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获得新的发展。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盛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奉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

45、本主义时期,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正是适应了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因而必然产生广泛和深渊的影响;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又有新的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这实际上是罗斯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在新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发展。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 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德国相对而言缺乏资本主义民主传统,在统一的过程中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构成了法西斯势力

46、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凡尔赛和约的掠夺性,使德国民族产生了普遍的复仇心理和渴望重新崛起的狂热情绪;经济危机导致生产萧条和社会动荡不安,魏玛政府的软弱无能引起垄断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纳粹党利用上述形势,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宣传,迅速发展了势力,并赢得了1932年大选的胜利;英、法、美等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后防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展,默认了德国政治发展的现实。2、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1)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内外政策政治上: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表现在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进而取缔其他政党;1934年

47、希特勒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经济上: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相关的民用工业和社会设施文化思想领域:控制文化教育,用纳粹党的说教进行严格控制,箝制思想军事上:1935年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对外关系上:1933年退出国联;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后干涉西班牙内战,吞并奥地利,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突袭波兰,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 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2、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标志着日本法西

48、斯专政的建立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内外政策 对内独裁: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对外扩张:加紧扩军备战;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南下战略”);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以具有封建武士道精神的军部为核心力量,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与具有浓厚封建性和军事性的垄断组织紧密结合;与具有神权色彩的近代天皇制紧密结合,以天皇的名义实施法西斯专政和对外侵略;不以政党政治(选举)的方式而以扶植傀儡的方式建立法西斯军事专政(不同于德国的纳粹党通过国会大选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不同点:(1)德国:是依靠

49、纳粹党通过赢得国会大选夺取政权从而建立法西斯专政。(2)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政党,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第四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30年代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对外侵略,构成了对全世界的最大威胁,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中、朝、西、埃等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一、共产国际“七大”指导斗争1、背景 全世界受到了法西斯侵略和战争的威胁 世界人民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矛盾2、召开:1935年于莫斯科 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50、的方针3、内容 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 指出法西斯主义的实质: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和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专政4、意义: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法西斯斗争。如法国人民阵线赢得大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班牙人民阵线赢得大选,等等。二、亚非欧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1、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 (1)目的:摆脱危机,转移国内矛盾,争夺霸权,强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2)日本和意大利在亚非的侵略2、亚洲: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国:世界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朝鲜:反日斗争,金日成率部奇袭普天堡3、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1)特

51、点:非洲最早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意大利:1935年,再度入侵埃塞俄比亚,实施毒气战埃塞俄比亚的战略位置(2)内容 A.英法: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的实质各国态度 B.美国:“中立政策”,实为纵容、绥靖 C.德国:帮助意大利进行侵略 埃塞俄比亚:绥靖顽强抵抗,但失败。1936年,意军攻陷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不久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3)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国小落后,无外援,指导失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4)影响:意大利的成功主张了其野心,此后将目光转向欧洲;而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也激发了德国的野心。它们开始关注并关涉内战中的西班牙。4、西班牙内战:其性质由内战转变为反法西斯斗争(1)特点:最

52、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2)背景 1936年,人民阵线赢得大选,成立共和国政府,进行改革,打击法西斯势力 1936年夏,佛朗哥等法西斯军官发动叛乱 开始:1936年夏天(3)内容 性质转变为反法西斯民族战争:德意德武装干涉 A.德意对西班牙内战的干涉,援助叛乱势力,导致性质转变 国际反映 B.英法:不干涉政策,实为帮助叛军 C.进步力量:苏联援助;国际纵队 结果:失败,1939年叛军攻陷马德里,佛朗哥建立法西斯政权(4)影响 法西斯国家实力大增 西方大国的纵容不仅暴露软弱与本意,而且使局势进一步恶化,向大战发展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还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为维护主权和领

53、土完整竭尽努力三、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原因 德意日法西斯与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矛盾 打着“反共”旗帜,麻痹西方大国,扫除侵略障碍2、经过 “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协定书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 不愿过早刺激西方,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侵略的障碍,遂以“反共”为招牌3、影响:三国互相支持,扩大侵略,世界大战迫在眉睫30年代的这些反法西斯斗争基本上都失败了,法西斯势力猖獗一时,世界大战迫在眉睫,究其原因在于:法西斯国家以侵略和政府世界为目的,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在对外侵略过程中不断增强其侵略实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签

54、订德意议定书和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德意日三国轴心,进一步协调了它们的侵略行动;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惹火烧身和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奉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这种绥靖政策是德意日的侵略屡屡得手,既增强了它们扩大侵略,乃至发动世界战争的信心,又极大地充实了其军事和经济实力;出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当时能够遏制法西斯侵略的两大力量苏联和英法美,未能消除彼此的疑虑,共同构筑集体安全保障,在此情况下,苏联单方面与德国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德国发动世界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弱小国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它们大多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当时这些国家没

55、有力量,也没有可能联合起来,形成遏制并战胜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线。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它给参战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深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一、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危机,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2、慕尼黑阴谋(1)背景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进一步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的要求 英法等西方大国不仅对吞并奥地利不闻不问,还为了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逼迫捷克斯洛伐克让步,与希特勒妥协(2)表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签订: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

56、在未让捷代表参与情况下签订内容: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它是法西斯德国扩张政策和英法纵容政策的产物 A.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更暴露勒英法的软弱,主张了希特(4)消极影响 勒的气焰,1939年德国进而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加速了战争的全面爆发 D.使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为自身安全,1939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1939年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避免首先遭到攻击;德国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了两线作战二、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

57、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是不可改变的规律,是绝对的。由于它的作用,在经过一段稳定发展时期或经济政治危机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发生新的变化,这就使得原先建立在相对平衡基础上的国际关系格局不可能再持续下去。不平衡规律所导致的它们之间矛盾激化的顶点就是新的战争的爆发。(2)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政治危机,这里所讲的政治危机是指法西斯势力在全球的急剧发展、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形成世界战争的欧亚策源地。这是30年代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点

58、。法西斯主义以专制独裁、侵略和奴役全世界为宗旨,它奉行种族主义,歧视共产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民主,因而成为除其以外的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敌人。这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3)二战爆发的第三个原因是:西方大国和苏联处于狭隘的自身利益奉行了错误的政策。30年代能够遏制法西斯侵略和发动世界战争的两大力量西方大国和苏联,因为相互猜忌和不信任,不仅未能构筑集体安全保障,相反在客观上起了加速战争爆发进程的作用。此外,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弱小民族,因为力量薄弱、社会制度落后和分散孤立,没有也不可能结成能够组织法西斯发动战争的联合阵线。三、战争的经过和胜利1、第

59、一阶段:战争的初期阶段(19369年9月1941年6月),特点是法西斯的战略进攻(1)德军突袭波兰以及波兰的覆灭 波兰覆灭的原因(2)战争初期,英法“宣而不战”(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4)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进攻北欧、西欧和法国,1940年法国投降 敦克尔克撤退(5)1940年710月,德军对英国发动空袭和潜艇战;丘吉尔率英国军民坚决抵抗(6)1940年秋,德意日军事同盟建立,还拉拢了一些小国(7)德军入侵巴尔干和北非2、第二阶段:战争的新阶段(1941年6月1943年2月),特点是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二战进一步扩(1)战争的扩大 大;莫斯科

60、战役的失败是德军第一次重大失败,也打破其神话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和日美矛盾的发展(2)战争的转折背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A.背景:美国改变“中立”:1941年8月英美首脑发表大西洋宪章B.建立:1942年初,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意义:壮大力量,鼓舞斗志,加速胜利的进程战争转折点:1942年夏1943年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意义 A.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的中途岛战役各个战场的转折点 B.北非战场: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 C.苏德战场: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3、第三阶段:

61、战争的反攻和胜利阶段(1943年2月1945年9月),特点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战争的胜利和为战后的世界作安排(1)军事方面:北非战事的结束: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9月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军;法国光复1945年4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1945年5月8日,德军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美国投掷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部队全面反攻二战的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2)政治方面A.背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的发表

62、 B.会议召开: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 C.宣言内容德黑兰会议 A.召开:开罗会议后,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会晤 B.内容:通过对德作战中一致作战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A.背景:取得最终胜利之际,并为了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雅尔塔会议 B.召开: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会晤 C.内容:对德处理问题;联合国建立问题;苏联对日出兵问题;苏美秘密协定 A.背景: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转入反攻波茨坦会议 B.召开: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会晤 C.内容:重申雅尔塔会议对德处理精神;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军投降波茨坦公告德黑兰会议、雅

63、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会的三国首脑的变化上述会议涉及战后世界安排的内容由:日本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苏美英战后合作;惩办战犯;战后对德分区军事占领和德国民主化;成立联合国;维持外蒙古现状,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享有特权。四、二战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给人类造成空前破坏和灾难2、影响 摧毁法西斯主义,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科技的进步3、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战争的正义性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4、二战的启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和平来之不易,世界

64、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而且可能和平共处与进行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第三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本单元包括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至80年代世界历史的内容。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以美苏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但也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但在60年代趋于解体;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兴起;美苏争霸和两大阵营的逐渐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开

65、始向多极化发展。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1、背景 A.军事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拥有原子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在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B.经济上: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倡议成立关贸总协定 苏联成为唯一能和美国 A.军力大增,疆土扩展,解放东欧 对抗的政治军事大国 B.在欧亚许多地区驻军 二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达成安排战后秩序的协议2、确立 战后依据已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

66、分,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原则上倡导和平和民主;实质上是在美苏均势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划分美苏势力范围,简而言之,就是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3、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对德国:苏美英法对德国及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并在其占领区实行不同政策;对日本,美国代表远东委员会实施占领和改造;对法西斯战犯:分别由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加以审判,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还宣布纳粹党为非法组织。(2)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1)该体系建立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体现了全世界人民要求正义、和平和民主的愿望;(2)该体系的建立表明

67、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进行合作,为人类的进步共同做出努力;(3)该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使现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有利于世界均衡地发展;(4)该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在近半个世纪保持了世界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5)该体系的建立是西方大国和苏联相互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充满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合法权益必将受到损害或忽视;(6)该体系的实质是在事实上划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形成世界两极格局,美苏长期的对峙和争霸斗争,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长久不得安宁。二、联合国的成立 雅尔塔会议确定了有关建立联合国的内容

68、1、背景 战后国际联系的紧密世界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日益高涨2、标志:1945年12月25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总部设在纽约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5、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6、作用:虽然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但它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于发展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其作用大打折扣。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与国联作用的比较三

69、、对德日法西斯德处理1、对德国的处理(1)处置战犯问题:1945年10月1946年10月,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并宣判纳粹党为非法组织(2)对德国分区占领问题:苏、美、英、法四国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都想把德国问题纳入本国战略方针的轨道,四国对德国及柏林实行分区占领。随着美英法同苏联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2、对日本的处理: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想控制东亚,威胁苏联,按自己意图改造日本(1)美国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麦克阿瑟担任驻日盟军总司令(2)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举行东京审判,但一些战犯被免于起诉(3)美国处于自身利益,使审判不彻底,日本天皇制被保

70、留四、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霸权政策 经济上: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操纵国际金融(1)条件 军事上:有强大的常规部队,垄断原子弹政治上:有极高的威信和地位,操纵联合国美国经济实力的提高: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1898年美西战争后,通过泛美联盟的建立,美国掌握西半球霸权。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并企图通过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称霸世界。(2)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对资本主义国家扶植;对亚非拉(中间地带)力图控制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有:

71、(1)经济方面: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2)政治方面:企图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的工具;推行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其具体表现为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力求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3)军事方面:实行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政策;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3)措施 A.概念: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美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B

72、.原因 二战后苏联拥有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力量 二战期间双方曾建立过同盟关系,通过一系列会议达成战后欧洲“冷战” 合作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协议 C.开始和结束: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91年苏东剧变 D.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 E.表现: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扶植西德和造成德国分裂、美苏争霸及“和平演变” F.在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存续期间,冷战是美苏关系的最主要内容和特征亚洲“热战”:扶蒋反共;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支持东德建国2、苏联措施 组建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确立社会主义阵营关于两个德国的问题 德国是二战战

73、败国,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关于惩治德国的决议,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军事占领。为了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美国采取分裂德国的做法。1947年美英法将三国占领区合并,并于1948年进行货币改革。苏联随即进行反击,酿成“柏林危机”。1949年9月,在美国策划下,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联支持下,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局面最终形成。1961年为组织居民外流和西方实力的渗透,民主德国沿着西柏林边境修筑了154公里长的“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和欧洲分裂的标志与东西方冷战的具体象征。1990年初,反对党联盟在民主德国大选中获胜。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3、形成:北

74、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即美苏两极格局形成4、影响 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节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扎时期。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除,从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滞胀”状态。一、美国1、战后70年代初,经济的稳定发展 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1)原因 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表现

75、 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产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2、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出现衰退,陷入滞胀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1)原因 长期陷入越战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 70年代,美国出现贸易逆差,并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 美国由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2)表现 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动摇1975年以后陷入“滞胀”状态 (滞胀的表现)3、80年代,经济的复苏和增长(1)原因: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2)表现:

76、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显著降低(3)存在问题:财政赤字急剧上升,成为美国经济的沉重负担4、9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原因:大刀阔斧的改革(2)表现: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呈现繁荣景象。同时,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二、西欧1、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繁荣 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 密切同美国的关系,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1)原因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战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0年代初,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了

77、战前水平(2)表现 五六十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上升,呈现繁荣景象其中,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2、联邦德国的崛起 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行非军事化, 美国采取扶持政策,不仅保留其工业基础,而且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经援(1)原因 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前提下,强调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及其辛勤劳动(2)表现 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60年代,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与一战后的道威斯计划相比较3、欧共体的成立(1)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19

78、5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58年)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2)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3)作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4、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70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日本1、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在美国主持下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封建落后因素,奠定基础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1)原因 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引进最先进的科技,提高生产率;80年代后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 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美国的扶植,于1951年

79、结束占领状态;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霉菌大批军事和后勤物资的定货 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表现 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2、政治上 70年代后,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了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三、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高于美国1、原因 1967年欧共体成立,提高了国际地位,增强竞争能力,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日本经济发展,不愿受美国控制 美苏争霸、

80、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削弱了美国的力量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2、表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日本、欧洲奉行独立外交政策3、影响 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四、矛盾与问题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如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2、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社会危机加深,如种族歧视、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毒品、邪教和社会暴力 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如德国新纳粹分子、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关于197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是第三十节国家运动经济手段于政治斗争而引发

81、的;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具有发展中国家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斗争的性质;它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脆弱性;它是由英国开始并蔓延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二战后最最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它起了分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进一步削弱美国霸主地位的作用;它结束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时期,使其进入较长时期的滞胀阶段。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两大变化(特点):一是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而开始动摇;二是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阶段。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苏联1、战后初期,苏联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成绩:四五计划的实施,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

82、活改善 (2)表现:工农业产值;国防事业;取消配给制;降低物价;重建大城市;新建和修复住宅;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主要问题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 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学术问题政治化2、苏联的改革和挫折:始于1956年,经历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个时期(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背景: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局经动荡后,赫鲁晓夫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地位稳定下来 A.内政上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平反冤假错案内容 B.外交上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C.经济改革 工业:权力下放调动生产和经营积极

83、性 农业:削减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改组拖拉机站;开展玉米运动,提高产量苏共二十大背景: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地位稳定召开于1956年,会后在全国开展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同时进行平反工作内容 内政外交方面提出一些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不符合的新观点 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 积极方面:有利于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利于解除思想束缚,为苏联和影响 东欧国家改革创造了条件 消极方面:引起苏联国内的思想混乱,帝国主义借机掀起反苏浪潮,从而又造成东欧政局的动荡 A.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根深蒂固改革受挫的原因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具体做法上只是小修小补,未出动弊端

84、 C.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切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2)勃烈日涅夫的改革勃烈日涅夫上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烈日涅夫上台 A.外交上:在欧洲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在亚非进行一系列扩张活动内容 B.经济上: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军事上:加快发展军事力量 A.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改革受挫原因 B.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C.对外扩张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加强影响:使苏联陷入困境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没有针对体制弊端采取有效措施;个人专断,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其结果使使苏联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全面陷入困境。(

85、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二、东欧各国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1)背景 苏联的援助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概况 南、阿、罗、保、波、捷、匈、东德等八国 解放的方式:一是依靠本国力量,苏军只起配合帮助作用,如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二是本国发动起义推翻反动政权,在苏军协助下,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三是主要依靠苏军力量,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四是在苏占区建立人民政权,如东德(3)胜利的原因 内因:本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外因:苏联的援助2、东欧各国的建设(1)建立初期,根据本国国情探索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2)1948年后,随着苏联控制的加强,开始按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

86、革命和建设,到1953年确立了苏联式的高度计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影响 积极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落后面貌 消极影响: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弊端日趋暴露,逐渐束缚各国发展,埋下隐患3、东欧各国的变革1、背景 照办苏联模式,导致经济和政治上的消极后果,产生摆脱苏联模式的要求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2、南斯拉夫的改革: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1)背景:自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中断了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联系;但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道路。(2)改革内容: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主要内容有:生产资料由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

87、制,工矿企业由工人代表组成的工人委员会管理,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解(3)作用 放了思想,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 消极作用:带来一些问题,如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空,出现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尖锐起来,是后来南斯拉夫国家瓦解和蜕变的重要原因3、波兰改革:波兹南事件哥穆尔卡改革(1)改革背景:波兹南事件 原因 A.建设中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B.苏共二十大后局势开始动荡,人民群众的不满 发生:1956年6月,开始于波兹南 概况:情愿谈判游行示威暴力冲突波军武力平息(2)主持者:哥穆尔卡出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

88、,开始改革(3)改革内容:提出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4)结果:波兰改革并未取得明显成效;60年代末出现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4、匈牙利改革:匈牙利事件卡达尔改革(1)改革背景:匈牙利事件 原因 A.苏共二十大后人民要求改革,成立裴多菲俱乐部 B.国内反共势力和外国势力的支持和煽动 发生:1956年,开始于首都布达佩斯 概况:示威游行武装暴动苏军武力平息(2)主持者: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党和政府(3)内容 1956年后,实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1968年开始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

89、有机地联系起来(4)结果: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有较大的提高;但1973年以后经济发展遇到困难;80年代后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时间的异同:(1)同:内因都缘于人民对体制弊端的严重不满,强烈要求改革;外因都是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表现形势均为情愿(谈判)游行示威暴力冲突;均有外国敌对势力的介入;结果都是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后被武力平息。(2)异:匈牙利只是分子在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匈牙利要求纠正苏匈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匈牙利国内反共势力把暴力冲突发展为武装暴乱,改变了事件的性质;苏联的

90、军事干预恢复了匈牙利的秩序。 在发生上述事件后,波兰和匈牙利两国均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措施。由于匈牙利卡达尔政权能发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其成效相对比较显著。5、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杜布切克改革布拉格之春苏联出兵(1)改革背景: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遇到严重苦难;党内斗争激烈(2)主持者:1968年,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3)内容:1968年捷共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4)结果 出现布拉格之春的新气象 由于苏联害怕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其控制范围,联合其他国家出兵占领捷克斯洛

91、伐克,中断了改革进程关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968年杜布切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其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东欧其他国家,切中了体制弊端的要害,因而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新气象。由于苏联害怕捷克斯洛伐克因此而脱离其势力范围,以捷共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为借口,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中断其改革进程。 “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和结束,说明了:改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改革必须全面、深入、持久;主权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必须反对任何形势的大国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 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问题由来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北分裂问题 越南民主共和国

92、 九年抗法战争胜利和南北分裂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问题2、改革:中国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就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中国革命的胜利及其意义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及其影响(1)形成:以苏联为中心,西连东欧七国(南斯拉夫除外)、东连亚洲四国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于1949年底。 A.对内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的援助合作,巩固社会主义成果和进(2)影响 积极影响 行社会主义建设B.对外有利于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扩张势力,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和维护世界和平消极影响:苏联利用结盟关系加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如1948年苏联将布肯屈从的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3)结果

93、:60年初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第四节 美苏争霸一、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形成原因 苏联军事实力的空前增强 赫鲁晓夫实施旨在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新战略: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主要是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对外政策主要是巩固战争胜利的成果。此时的美苏关系处于全面对抗的“冷战”时期。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逐步改变对外战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同等的权利去主宰世界。这一战略的提出,反映初战后美苏两国力量对比的消长,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94、愈演愈烈。到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在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苏联还企图控制中国,而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苏关系恶化。60年代初,两国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西欧和日本摆脱美国控制。的斗争也日益加强。2、形成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 50年代后期,美苏 50年代,赫鲁晓夫提出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 争霸格局开始形成美苏争霸自50年代中赫鲁晓夫上台延续至1991年苏联解体。它是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总概括;是美国冷战政策和苏联全球扩张政策的具体表现,也是在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美苏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继续。美苏争霸的基础是美苏实力对比的相对平衡。二、美苏争霸的概况;与苏联的三个时代基本

95、对应1、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特征是紧张与和平并村,但战略优势在美国(1)原因:在双方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对比中,美国占优缓和方面: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2)突出事例 与联邦德国建交;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紧张方面: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苏中关系恶化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勃烈日涅夫加紧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力量,使双方工业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1)导致变化的原因 勃烈日涅夫在欧洲用“缓和”战略软化西欧国家对苏联的立场,并扩大西欧同美国的矛盾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96、又陷入越南战争,加上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美国的实力地位相对有所削弱,因而无力继续保持美苏争霸中的战略进攻态势,被迫转入战略防御(2)变化 苏联的积极进攻战略 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转攻为守 在亚非进行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阿富汗 苏联的攻势 对华进行军事威胁,制造中苏边境武装冲突(3)突出事例 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1973年从越南撤军,结束越南战争 美国的表现 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建交 与苏联达成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协议3、第三阶段:80年代,特征是美国重新夺回主动权,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而苏联则由全球扩张转为全面收缩 美

97、国方面: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从越南战争脱身和经济的稳(1)导致变化的原因 步增长,使里根政府在美苏争霸中的地位大大加强 苏联方面:由于前一阶段的全球扩张,特别是出兵阿富汗,使经济不堪重负,无力继续支撑其军事大国地位;加上国内改革陷入困境,政局日趋动荡,使戈尔巴乔夫内外交困,不得不改变战略,实施全面收缩(2)变化 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 苏联全面收缩(3)突出事例美国的强硬态度 A.通过小规模局部战争排斥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势力 B.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以拖垮苏联经济 A.从阿富汗撤军苏联的“全面收缩” B.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C.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并最终推出这些地区三、美苏争霸的影响1、为了

98、争夺霸权,美苏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的政策,并不断加紧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2、在亚非拉美一些美苏重点争夺的国家和地区,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在美苏争霸中,苏联消耗了大量实力,加剧了经济的畸形发展,不仅未能转移和解决苏联国内矛盾,相反使苏联陷入更深的经济和政治困境,成为加速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4、美苏争霸重点在欧洲美苏视对方为最大对手,为了有效地削弱和牵制对方,必然相应地部分调整国际关系其他方面的战略。这就在客观上有利于越南战争的结束,有利于增强中国、西欧和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

99、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第五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一)殖民体系崩溃一、战后初期的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战后初期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原因:二战前,亚洲各国中除了日本、土耳其,外大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因而各国人民民族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二战后,日本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崩溃,但美英法荷等国又卷土重来,企图恢复过去的殖民统治,因此,战后初期,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印尼独立:1949年成立“荷兰印尼联邦”;1954年最终独立印巴分治:1947年通过蒙巴顿方案;19478年月印巴分别独立(尼赫鲁(2)概况 和真纳);50年代印巴成为共和国;这标志着英国2

100、00多年殖民统治的结束巴勒斯坦问题:根据联合国决议,1948年以色列建国;由于以巴冲入,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国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二战前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一战后初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开始于1600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七年战争后英国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19世纪中期英国完全占有印度。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自治和独立,印度人民坚持进行了民族解放斗争,其高潮有18571859年的民族起义、1905190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和19201922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一贯政策是“分而治之”,这一

101、方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二战后,印度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为最大限度维护英国利益,1947年英国政府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这个方案是英国“分而治之”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它虽然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取得独立,但却制造了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纠纷,使两国的不和与冲突一直绵延至今。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祖居地,历史上犹太人受尽迫害,流散世界各地,但始终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迫切要求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在犹太人离去之后,阿拉伯人成为巴勒斯坦的居民,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区。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向巴勒

102、斯坦移民。二战后,在英国的要求下,联合国于1947年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19485年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并迅速得到英美苏等大国的承认。但阿拉伯国却迟迟未能建立,其原因主要是阿拉伯国家内部的纷争。以色列成立后,先后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第一次发生在1948年5月;第二次(苏伊士运河战争)发生在1956年10月;第三次(六日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第四次(赎罪日战争)发生在1973年10月,并由此引发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战后初期的北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1)原因:北非地区是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之一,北非各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03、作出重要贡献,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受到很大锻炼。 20世纪50年代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独立(2)概况 埃及:1952年纳赛尔领导“自由军官组织”通过起义,建立共和国;1956年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由此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果实现其国有化 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民族解放阵线,组织反法起义;1962年签定埃维昂协议,阿尔及利亚独立3、亚非会议(1)背景 战后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已有约30多个国家独立 亚非各国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2)举行:1956年于印尼万隆,与会国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 支持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人民、民族自决等原则(3)内容 根除殖民主义,加强经济、文化合作

104、 提出和平共处十项原则 标志着殖民主义住在亚非人民命运的历史终结(4)意义 推动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团结 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重大转折性事件 产生万隆精神,即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二战后初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在亚洲和北非。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点:一是亚洲和北非主要国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二是亚非国家之间出现了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90年代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非洲独立浪潮(1)背景:亚非会议和埃及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鼓舞和推动了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

105、代末,这是非洲独立运动的高潮时期,共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其中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又称为“非洲独立年”。第二阶段:70年代,这是葡属殖民体系崩溃时期,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独立,标志着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第三阶段:80年90年代初,这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而90年代初,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这标志着殖民主义的种族隔离制度的死亡。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3)特点 没有出现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斗争方式多种多样:大多数国家通过群众性政治运动;少数通过武装起义 不仅使非洲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非洲面貌,

106、而且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4)意义 标志着20世纪初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壮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殖民侵略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即15世纪末16世纪初。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是在工业革命、晚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运动完成时期,即19世纪中期到六七十年代。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亚(除日本)、非、拉美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后,即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开始解体是在一战后,其标志是巴黎和会确认民族自决权利和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托管)制度。是金额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是在二战后,其标志是联合国宪章确认了人权的基本原则、民族自决原则

107、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原则,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2、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古巴革命革命的发生和政权的巩固:1959年初,以卡斯特罗为首的起义军攻占首都哈瓦那,结束了美国在古巴的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1898年美西战争);此后,古巴又挫败了美国的经济封锁(与苏联建交和企业国有化)和雇佣军入侵(吉隆滩事件)。关于走社会主义道路:1961年宣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后改组成立古巴共产党;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A.以人民革命形式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统治,结束了美国的殖民统治意义 B.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给拉美人民以鼓舞和榜样。(2)巴拿马收回运河

108、区主权的斗争:1977年巴美签订新约,1999年收回运河区主权二战后拉美民族解放斗争中的重大事件是古巴革命和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古巴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统治,使古巴成为拉美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巴拿马人民的斗争具有肃清殖民主义残余,维护主权的性质。根据1977年巴美新约的规定,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二)第三世界的兴起第三世界,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和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1、标志: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经济原因:新独立国家面临反帝、反殖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1)兴起的原因 的双重任务 政治原因:美苏争霸格局日益明朗,对峙加剧,

109、新兴民族国家不愿介入,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德推动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3)意义 有力冲击战后两极格局 标志第三世界兴起和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队伍不断扩大(4)特点 斗争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斗争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2、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国际新秩序)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1)联合国的变化 A.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改变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局面 B.1971年中华人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10、(2)争取建立国际 A.77国集团:20世纪60年代建立,80年代达110多个国家经济新秩序 B.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成立,建成“欧佩克”;1973年触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3、第三世界兴起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利于国际社会朝着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方向,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国际关系格局由两极到多极化的发展。第六节 亚洲经济的发展 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开始振兴民族经济,其中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1、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起飞(1)原因:二战后帝国主义

111、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崩溃,为亚洲新兴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铺平了道路(2)概况:经济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和韩国(3)新加坡和韩国经济起飞的共同原因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把握住发展机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能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即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道发展高科技产业,由发展内向型经济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2、新加坡独立后经济的发展(1)新加坡的独立:1958年获得自治;1965年独立(2)独立后新加坡面临的困难: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等 60年代“进口代替工业”(3)经济发展措施 70年代

112、“出口主导型”战略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发展高技术、高资本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重视教育(4)成就: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居世界前茅;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3、韩国经济的发展(1)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知道调节经济的只能(2)措施 60年代初发展代替进口产品的工业 60年代中期,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3)成就:国名经济年增长率名列世界前茅,造船、汽车、电子工业闻名于世(4)问题:对国家市场、外国资本依赖性强;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军人与资本结合产生许多弊端4、80年代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的发展(1)成就:经济发展异军突起,经济持续增长 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对外贸易(2)共同原因 引进外国资本

113、和先进技术 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二、印度经济的发展:仍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发展中国家(1)政策: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的政策(2)成就:建立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粮食自给;科技取得较大成就,尤其是软件业(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三、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的特点: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2、政策 收回资源主权,实现石油国有化 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价格,增加石油收益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发展农业,提高粮食自给率3、成就: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提高粮食自给率5、问题 贫油国

114、和富油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边界争端、教派纷争和经济利益冲突等矛盾,导致两伊战争四、启示:抓住机遇,吸收外资和技术;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第四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现代科技文化 本单元包括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的世界历史内容,以及现代科技文化的内容。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两级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全球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第六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

115、东欧剧变1、发生:19891992年,从波兰开始,到南斯拉夫解体结束,除了罗马尼亚采取暴力手段外,其他各国基本采取政治斗争的形式,但南斯拉夫解体后爆发内战2、实质:东欧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政局动荡,执政党分裂,党内反对派与党外反对派联合3、东欧剧变得三个阶段 执政党对反对派妥协,变一党制为多党制,实行政治多元化 反对党通过选举,实现政权更迭4、东欧剧变得主要原因(1)历史原因: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2)内部原因 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 政治上,党和政府脱离群众,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外部因素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推动了

116、东欧各党的分裂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4)根本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二、苏联解体:包括联邦制国家的分裂和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两方面内容,并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全过程1、时间:1991年2、过程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根源) “八一九”事件明斯克协定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直接原因) 阿拉木图宣言(解体标志)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19851988年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构成解体的经济根源(2)19881990年转而政治改革 A.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做法 B.提倡民主

117、化和公开性 C.实行总统制,总统不服从于任何一个政党 D.放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A.国民经济大滑坡结果 B.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化和公开化 C.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活动进入高潮并最终完成解体过程。这一年的重大事件有: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为松散的邦联;发生“八一九”事件,使叶利钦掌握国家大全,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明斯克协定”和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是一个国家的联合组织,不是单一的国家,至此,苏联完全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次日最高苏维埃正是宣布苏联

118、停止存在。4、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原因:体制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这是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发展,大俄罗斯主义的民族政策恶化了民族关系,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外交政策迫害了国际关系准则等。戈尔巴乔夫指导思想和路线政策的错误,这是直接原因,具体表现在:用实质是资本主义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用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化”

119、来取代无产阶级专政,用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来实现同美国合作,用总统制和多党制来复辟资本主义制度等。西方反苏和反共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这是重要的外部原因,具体表现在:通过各种途径队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有贷款、发展贸易和科技合作等手段诱惑并迫使苏联改变内外政策等。苏东剧变标志着两级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和美苏争霸的结束。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一、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1、两极格局结束(1)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年) 使世界格局成多极化趋势,当前美、日、欧、中、俄成为五极,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使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但总趋势走向缓和(2)影响

120、 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力量受到重大挫折,但它们吸取经验,向着更健康的方面发展 既使第三世界国家受到西方国家的更大压力而出现一些政局混乱,但也有利于第三十节国家抓住机遇振兴民族经济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得到加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华和全球一体化20世纪三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是指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取代一战前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对峙的格局,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取代二战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苏东剧变后的多极化格局取代苏东剧变前的雅尔塔体系。2、世界各种力量的新的分化与组合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

121、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使欧洲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新世界格局建立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3、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美、日、西欧、中、俄之间相互竞争和制约(1)表现 目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 从长远来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特点 不是通过将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国际地位变化 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在新格局确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1、美国推行霸权主义:1999年3月开始对南联盟的轰炸2、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1991年海

122、湾战争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1)原因 国际紧张局势全面缓和1、进展 高新技术的发明、运用和出现(2)成就: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停滞和倒退 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大量增加军费 美国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3、地区矛盾的缓和 朝鲜半岛对话 韩朝首脑会晤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一、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1、 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反作用于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的发展2、表现: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转变为美、日、西欧三极相互竞争3、90年代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1)经济全球化

123、A.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 B.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原因 C.新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D.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E.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本质: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机遇和挑战A.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B.挑战 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A.标志: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B.意义 标志者以贸

124、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2)区域经济集团化 A.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原因 B.两极格局的解体 C.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A.1993年11月欧盟成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表现 B.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区 C.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3)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1、知识经济的兴起(1

125、)原因 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2)特点(含义):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3)作用 推动经济全球化 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2、可持续发展战略(1)原因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2)战略的提出: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3)概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4)影响 发展中国家问题比较严重,但面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任务 是人类发展

126、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中国与世界多极化1、机遇 宽松的国际环境 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挑战 面临激烈的竞争 面临强权政治压压力3、抉择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积极加入区域合作和世界贸易组织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一节 科学技术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2、标志 原子能技术、航空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内容) 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3、原因 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理论的突破直接原因:人类社会的需要,尤其是二战战争的需要、战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争霸世界的需要二、特点与趋势1、特点科学

127、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结合,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2、趋势 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新科学技术”表格三、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经济结构变化: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生活结构变化:日常生活诸多变化3、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科技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科技水平差距拉大了经济的差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即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28、大大上升;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政府家髂骨内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驾驭的,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第二节 学术思潮和教育一、学术思潮1、学术:由各种专业学科组成的有机统一体2、趋势:综合化和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人文主义哲学(20世纪前半期) (1)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二战后) 结构主义哲学(20世纪60年代) 苏联史学 代表人物及其 (2)史学 法国年鉴史学(20世纪20年

129、代) 代表作3、思潮 西欧新马克思主义史学(20世纪60年代) 美国史学流派纷呈(20世纪) (3)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理论(英) (4)未来学:未来的冲击(托夫勒)、大趋势(奈斯比特)二、教育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生变化1、发展原因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使人才培养的竞争,教育起关键作用 许多国家霸发展教育看作使决定国运前途的大事 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2、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重视建立继续教育体制 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三、学术思潮和教育发展的原因1、经济基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基础: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两大阵营的对立,亚非拉

130、的民族独立运动,世界多极化的出现3、思想基础:教育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第三节 文学艺术一、苏联的文学艺术1、苏联文学(1)20世纪上半期的蓬勃发展时期:高尔基的小说奠定勒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有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2)赫鲁晓夫时期的“解冻文学”:文学界提出“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文坛既活跃,又混乱。爱伦堡的解冻触及不少社会问题,在它应峡谷下引发的椅披文学作品,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3)勃烈日涅夫时期趋于平稳和消沉(4)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民主化”、“公开性”政策,

131、违禁文学作品被大量发表2、苏联艺术(1)电影:国内外古今文学名著大部分搬上银幕(2)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3)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最著名二、西方的文学和艺术1、西方文学 英国肖伯纳的苹果车(1)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德莱塞德美国的悲剧 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2)现代主义文学 特点:集中表现自我,艺术手法上反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以及精神生活危机 各国流派及其代表作2、西方艺术1、特点:反映西方人心灵的痛苦和精神生活的危机2、音乐 二战前:爵士乐等 二战后:摇滚乐等3、电影 二战前:好莱坞电影称雄 二战后:各国民族电影兴起三、亚非拉文学1、印度 泰戈尔是近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普列姆昌德是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代表2、朝鲜和非洲:表现爱国主义和反殖民压迫的思想3、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成为主流(20世纪60年代)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