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655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实用类文本阅读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笑别丁聪丁聪善于把悲痛和苦难化为幽默或自嘲,不仅外貌不显老,他的心灵也总是年轻。难怪友人们称他是个“老顽童”“国家级珍稀动物”。记得1996年2月6日,丁聪80大寿。不料9月底,他住进协和医院动手术,切除了半个肾,连10月1日在美术馆他的画展也不能出席。由于手术室空调温度奇低(大夫也喊冷),把老兄冻得够呛,之后又发高烧。上帝保佑好人!10月11日终于平安出院。丁聪又开始有说有笑:“这叫宰你没商量!一辈子尽给社会病动手术,这下该轮到自己挨刀了。那几天呀,先是爬雪山过草地,然后再上火焰山。这个折腾呀,伤

2、了点元气;不过没关系,我想还能再画十年吧!”这天,他93岁才停笔,超过预期。丁聪是一位福将!艺术家中无傻子,一个赛一个的聪明。然而像丁聪这样既聪明又刻苦,而且是从十几岁到93岁,大半辈子始终如一地刻苦用功的人,实在不多。他的画,单摆浮搁,逗人一乐(大笑、苦笑或莞尔一笑)的很多;但若将70多年的绘画集中一起来读,就具有残酷得惊人的丰富性和历史长卷的沉重感。他为老舍的小说、马凡陀的山歌画的插图,已经成为经典漫画!丁聪是一员不倒的战将!中国漫画史,丁聪这一章特别耀眼!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思想者;他是一位洞察灵魂的摄影师,同时又是善于开掘矛盾的幽默大师。他的幽默,不是为笑而笑,总是关

3、注民瘼,贴近民心;不是一笑了之,而是让人笑得有所悟,有所得,有回味。我是丁老的晚辈。他屈就为我的小文配插图,深感沾光!例如拙文论土皇帝,那个藐视“民主”,把它当施舍的、戴着皇冠的人,显得不可一世。标题则是“干稀搭配”。亏他想得出!光看插图就想乐。他为我写的果子狸是罪魁祸首吗一文插图,对那些食用、销售、饲养的人,那股怒火,溢于画面。对隐瞒真相的官员,更是无情鞭挞!刚解放,不论老少都管他叫“小丁”。那时他真年轻,还是第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呢。后来他是资深的政协委员。他说:“我喜欢开政协会!在家有家长管着,一到开会,吃肉就自由啦!”其实,这个家长是老伴儿的爱称。丁聪一生的遭遇,是与共和国同命运的。国运昌

4、,他扬眉;国运衰,他倒霉。他的画,就是一部浓缩了新旧中国的形象国史。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他没有画一幅媚俗、媚上、乱刺和助纣为虐的画。漫画家大多不是美术系科班出身。所以,像丁聪这样具有扎实的素描功底的,恕我孤陋,大约只此一家吧。茅盾评论“丁聪笔下的阿Q,既有丁聪的创作个性,又表现了正传的整个气氛,构图大胆而活泼,叫人想起小丁的全部风采。”茅公的这个恰当评价,我想得力于丁聪平日速写和素描的功力吧。40年代,丁聪在成都画的竹琴大王贾瞎子和茶客侧背影的速写,本身就是艺术成品,真是富有灵感的神来之笔,用句演艺界的行话:“那角儿,后脖梗子也有戏。”丁聪擅长人物画。眼神和造型,既形似又神似。他笔下的黄宗江,不

5、署名,凡认识此公的朋友都会立马呼出:“这是宗江!”丁聪从18岁画京剧速写(萧何、关公等等),到上世纪50年代画梅兰芳、马连良、盖叫天、侯喜瑞、李少春和袁世海等大角儿,个个神形兼备,令人叹服:“绝!”不夸张不叫漫画。但是夸张,对丁聪来说是有讲究的。他的结构有章法,造型符合解剖的大路数,绝不会把大腿和胳膊安装错位。漫画常被误解为画出个意思,无需功力的瞎画。然而丁聪笔下的人物,我们可以用直觉感知的自然形态、画家眼中的人为形态与人们不能为直觉感知的概念形态(即神韵气质),三者是趣味天成的;他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以形写神,靠神传人,相得益彰。那面部常带有丁聪所特有的两条腾蛇纹,那服装也多有边饰纹样的流畅

6、线条。朋友们说,别看小丁外表憨厚和蔼,他眼镜片儿后面那双眯眯笑的眼神儿特“贼”,我想那也许就是“唯我独具”的艺术慧眼吧。丁聪活得简洁,走得精炼。甭说设灵堂、遗体告别,连个骨灰也不留。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确实是太丰厚了!其中最动人的是他那令人深思的含泪的微笑!让我们也以遥远的笑,来代替鞠躬,向丁聪告别吧!(摘自新民晚报)1文章最后说“丁聪活得简洁,走得精炼。”该如何理解这句话?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纵观全文,扣着“简洁”“精炼”摘取关键词作答。【答案】“丁聪活得简洁”,是说丁聪的个性与生活简单而快乐,又善于苦中作乐,颇为超脱。说他走得“精炼”,是就他的身后事而言,不设灵堂,

7、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连骨灰都不留。2丁聪是一位漫画家,结合全文看,他的漫画具有怎样的特点?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纵观全文,摘取关键词作答。【答案】要点:幽默讽刺意味足;充满情感;富于创作个性,又有神韵;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以形写神,靠神传人,形神兼备;结构有章法,造型符合解剖的大路线。3本文是一篇悼别亡友的文字,但是通篇却少见哀伤的笔墨。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合适吗?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合适。(1)这和作者的整体构思有关系,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全文本就想突出“笑别”二字。(2)符合所别对象的性格特征,丁

8、聪是一个乐天派,他善于把悲痛和苦难化为幽默与自嘲,不仅外貌不显老,他的心灵也总是年轻的。(3)符合所悼念之人的职业特点,丁聪是一个漫画家,幽默讽刺、引人在笑中深思是漫画的主要特征,所以悼别这样的一位朋友,用轻松的笔触是完全可以的。(4)用遥远的笑代替鞠躬和痛苦,也是一种特别的悼念,大概是不想让亡友悲痛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助推共和国几代战机上天记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在所党委和所长李熏的关注下,师昌绪的研究室正式接受了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他立即进入了角色。空心叶片研制方案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缜密的思考,而不能容忍哪怕是微小的疏漏。这个劳动是无形的,量是巨大的,用“绞尽脑汁

9、”来形容,真是入木三分。经过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他把全室近一百人组成合金设计、型芯材析、测试几个小组进行攻关。他熟悉他的助手们,这批20世纪50年代从新中国大学毕业的科研人员已成长起来,是批虎将,应放手让他们分路前进。他将攻占目标确定,任他们恣情作战,在战斗中增长才干,夺取胜利。助手们对这位指挥官也是心悦诚服的。人们送他一个美称:“材料医生”。一次,一个航空工厂有五千多个涡轮叶片因晶粒度不合格而报废了,影响了发动机的装配。工厂请来了师昌绪。他沉重地捧起报废的叶片,放在观察金相的测试仪中,金属隐患像医生在X光机前观察病体一样清晰了。他开了药方:喷矾处理。于是,这批价值近百万元的叶片被挽救了。师昌

10、绪妙手回春的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试制新型战机的航空工厂几次来询问,科学院与国家科委也十分关注,这是向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进军的一次攻坚战,只能进,不能退!师昌绪深知,没有足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状态是难以战胜困难的。作为科研人员,最忌讳委靡与颓唐。“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于是,他用爽心的休息驱赶失败带来的不快,对助手们说:“失败了,再来!试验要继续进行,多研究分析,还要放眼国外信息,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嘛”师昌绪从资料室借来最新出版的外文技术书刊,没日没夜地研究探求。一次,他从一则外国杂志刊登的不同规格的石英管广告中得到启示:“用石英管做型芯材料!”

11、他的当机立断,使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天终于盼来了,空心叶片样品在一双双熬红了眼睛的人们面前,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绽开了笑脸!1965年,我国第一代气冷空心叶片经过吹风和台架试车,证明空心叶片与实心叶片相比温度降低一百度以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而且这项成果具有独创性。新成果研制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整整用了十五年2000年,已是耄耋之龄的师昌绪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起他想搞一下碳纤维。李克健看看他,立马摇头说:“师先生,这件事你可别管!这事儿太复杂,谁抓谁麻

12、烦!”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基础材料,质量轻、强度要求高。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制,组织攻关,资金投入不少,却始终拿不出质量稳定的产品。 “我们航空航天工业太需要碳纤维,不要总依靠进口。”师昌绪说,“如果搞不出碳纤维,拖了国防工业后腿,我死不瞑目!” 老人的决心与执著,令李克健动容,他决定与师昌绪携手投入碳纤维的攻关。这年8月,师昌绪亲自组织了由国防科工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基金委等相关部委近六十人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如何把碳纤维搞上去。会议纪要上专门写了一句:请师昌绪院士作技术顾问和监督。其实,不管让他担任什么角色,师昌绪都想把这件事一抓到底。很快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座谈会,讨论具体实施方案。会上有

13、人问师昌绪:“上亿元的研制经费上哪儿去要?就是要来了,谁去指挥实施?过去几个部委联合起来都没弄好,你能指挥得动吗?”“只要国家需要,困难再大也要干!”多年的习惯使师昌绪意志坚定,干啥都要干好,他连夜上书给中央,陈说利害。很快,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碳纤维项目。有了资金,师昌绪还要亲自抓落实,定规矩,设专项管理系统,对申报参加攻关的单位报上的样品,现场取样,统一测试,优胜劣汰,毫不含糊。应用试验单位确定后,师昌绪不顾八十高龄,一次次深入现场指导,还亲自协调有关部门再提供三千万资金,确保试验成功。正是在师昌绪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支持下,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维现已实现了立

14、足国内的目标。作为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而其最为耀眼的成就就是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云天。2010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刚刚开过,香港南华早报就发出报道:“师昌绪研制耐高温合金助歼20起飞。”报道中写道:“金属高温材料专家师昌绪昨天以他对研发高性能战斗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在此三天之前,中国内地的歼一20隐形战斗机才刚刚进行首次试飞。”然而,师昌绪对这些荣誉却是淡然视之。(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4期,有删改)1“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这句话在文

15、中表达的含意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这句话强调真才实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答案】科学研究靠的是真才实学,有实力、专心致志努力探索者才有可能取得成果。(意思符合本文实际即可)2文中插叙师昌绪妙手回春使“五千多个涡轮叶片”死而复生的故事,作用是什么?_【解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师昌绪妙手回春使“五千多个涡轮叶片”死而复生,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结构上的作用联系下文作答。【答案】表现了师昌绪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技术水平,不仅交待了助手和部下对导师的“尊重”与“诚服”的原因,而且为下文写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取得研究成果张本。3请结合选文探究分析科学家师昌

16、绪先生的形象特点。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科学家师昌绪先生的形象特点。【答案】德高望重、淡泊名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非凡的领导水平。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达尔文的拖延斯蒂芬杰古尔德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儿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赛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

17、乘坐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

18、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造成伟大思想家信息产生明显错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

19、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邪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 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

20、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观点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

21、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1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的能力。文章在解说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推迟发表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三个段落,在这三个段落中可以抓到作者的主要观点,从中抓住关键的词语和语句,加以整合,就可以找到答案。【答案】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

22、证明;他发现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他的进化理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2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联系语境,对文章的第段和相关的语境第、段加以理解。这场革命“温和”的具体表现,首先就是“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从这两方面看,可以联系到拖延的目的和原因。【答案】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

23、不成熟;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点的注意,而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3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_【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联系文中相关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答题。题目开放为考生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但是也容易走入误区,就是答题过于主观化,要避免答题主观化,注意依据文意解答。【答案】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知识”指科学知识。作者认为,既要运用科学知识,又要坚持批判精神,勇于创新。

24、 观点二:“疑惑”指阿瑟柯依斯勒对达尔文的反对态度,“知识”指体现传统西方思想的知识。作者认为,有进化论,并不妨碍人类在探索世界客观规律、感受自然美的同时,保持对神应有的敬畏。观点三:“疑惑”指达尔文对神的怀疑,“知识”指他已发现的进化论。 作者认为,虽然有神论在当时仍占统治地位,仍然可以怀疑它;尽管进化论在当时还不为人们普遍赞同,仍然需要坚持。(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四、(2012韶关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柱擎天清晨,太阳早早地升起来,照在北川中学宁静的校园里。物理教师张家春当时正在实验室给初二(1)班上实验课。别看他来学校才3年时间,

25、却已深得学生爱戴,教学技艺精湛自不必说,单凭他上课喜欢摆一些笑谈,惹得大家开怀一乐,同学们就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魁梧、十分精神的“帅哥”。当初给这个班上第一节物理课时,张家春扭动着身子和双手,嘴里还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模仿水沸腾时的样子,把大家一下子逗乐了。这天,穿着一件“紫色衬衫的张家春,正在上磁这节课,拿了一个指南针给大家讲解。但学生们看到指针一时指向南,一时指向北,或者干脆哪里都不指,就在那里乱摆起来。同学们以为这又是张老师在玩什么新“把戏”,于是大家辟里啪啦地把掌声给了这位乐呵呵的物理老师。突然,地面晃了起来。教师在台上站不稳;学生在台下也坐不稳。紧接着,轰隆隆的闷响从地底下传来,像一

26、只咆哮的怪兽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悸。教室开始剧烈摇摆,没有规则,时而上下,时而左右,大大小小的水泥碎块纷纷掉落,发狠似的往下砸。孩子们吓呆了,一片惊叫!张家春一看这情况,赶紧冲学生喊:“地震了,快跑!”没容多想,他赶紧把教室门拉开,又迅速退到讲台上,指挥学生向外撤。有些学生身子发软,迈不开腿,张家春就跑过去,连拖带拽往外推。很快,上面楼层被撕裂,石头和水泥块泼水般往下倒,边上的墙体不断往下压,教室门框吱吱呀呀着开始变形,很快就要垮下来、学生逃生的通道眼看就要闭“上”了,张家春一个箭步冲过去。这位年轻的羌族汉子,使出全部力量,用自己的身躯顶起门框。这是通向生命的大门!学生一个接一个从他的双臂下穿过

27、。四十几个孩子很快逃出摇摇欲坠的教学楼,跑到不远的操场上。而这时,为孩子们扛起“生命通道”的张家春被裹在滚滚灰尘中,掉下来的砖石不断地砸在他身上。看着还留在教室里的学生,张家春发疯似的大喊:“快!快!再快些!”和张家春一样,在山崩地裂般的塌陷中,正在初二(4)班上课的李佳萍老师,第一个动作也是打开门,然后跑回来,朝门的方向挥着手,大声冲着惊慌失措的学生喊:“快跑!”突然,大地又开始猛烈地颤抖,李佳萍一下子被抛起来,跌倒在地。她慌忙爬起来,一片混乱中,每抓住一个学生就拼命往门外推。“轰” 随着一声沉重的闷响,教室坍塌了。李佳萍和几个没来得及逃出的学生,也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中。幸好先倒下来的墙体撑起

28、了塌下来的天花板,形成了一个狭小的空间,给他们留下一点宝贵的栖身之地。李佳萍被压在一根粗大的水泥横梁下面,腰和腿已失去知觉。头上鲜血不停地流,头发也被水泥块压住,一点儿都动弹不了,半张脸从水泥碎片中露出来,全是血和尘土。与李佳萍压在一起的几名学生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大哭起来。李佳萍忍着身体的疼痛,跟学生拉家常、讲故事。学生渐渐平静下来。有的学生没声音了,李佳萍就轻轻地叫着他的名字,唤醒他,让他别睡过去,怕睡着后再也醒不过来。30多个小时过去了,李佳萍的体力快耗尽了,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她叫还能挪动的学生邹红爬过来,用唯一能动的右手,摘下爱人送给她的戒指和手镯,交给了邹红,断断续续地说:“我看来

29、出不去了,请你们把这个戒指和手镯,带给我爱人刘全老师告诉他和我女儿,我很想他们,很爱他们”能不爱女儿吗?在黑暗的废墟里,李佳萍总是不断地说自己的女儿很乖,但也在北川中学读初二的女儿,有段时间还对她有误解,说她不爱自己,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衣服送给贫困的同学。能不爱丈夫吗?这两枚戒指是李佳萍和刘全十几年爱情的证明:一枚是婚戒,带着心形饰物;一枚是结婚10周年纪念戒指,金灿灿的。她再也没有醒过来。14日晚上8时,邹红等4名学生被救出。当戒指、手镯送到丈夫刘全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以后了。刘全看着带血的戒指和手镯,心一下子像被掏空一样,然后是针扎般痛,当着在场师生的面,大哭了一场。一周之后,在绵阳市的应

30、急避难帐篷里,被张家春救出来的学生给他写信说:“我们非常想念你,听说你受重伤了,我们希望你早日养好伤,回到我们身边来,我们一定要给你争取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他们以为张老师只是受伤住院,并不知道他当时就牺牲了。如今,在垮塌的旧教学楼右侧,原来的操场边上,两棵捧桂花树依然郁郁葱葱,过不了多久,这两株桂花树又该吐出沁人的清香了。(节选自热血师魂记汶川大地震中的人民教师系列,略有删改)1根据文意,分析第4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分析画线句子的作用,主要分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像一只咆哮的怪兽”运用了比喻,并且大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与文章开头的宁

31、静形成了对比。【答案】(1)采用比喻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地震发生时的恐怖情景;与文章开头的宁静详和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衬托出两位老师在地震发生时保护学生的沉着和镇定。2文章题目为“一柱擎天”,为什么写到了两个人物?试简要分析。_【解析】两个人物的精神阐释了“一柱擎天”的内涵。【答案】两个人物分别从不同角度着笔,互相补充,相互映衬,全面深刻地诠释了“一柱擎天”这一至高至伟的形象。张家春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的肉体生命扛起了“生命通道”;李佳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用自己生命的最后热量为学生的精神生命撑起了希望。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写张家春时,写到了“上课模仿水沸

32、腾时的样子”,写李佳萍时,写到了“嘱咐学生把戒指和手镯带给丈夫”等细节,这些与主旨无关,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不能删。(1)新闻作品介绍事迹、描摹人物时,贵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前者突出了张家春风趣幽默的个性特征,后者体现了李佳萍对爱人对女儿对生活的珍爱,突出了她温柔慈爱的贤妻良母形象。这些细节写出了他们作为普通教师生活中平凡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2)这些细节写出了主人公热爱工作、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性格特点,揭示了“爱心”正是他们能够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原动

33、力,从而深刻揭示了“一柱擎天”的内涵,突出了主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徐百柯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 一位清

34、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 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翰曾经这样评价梅贻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 Gentleman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

35、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 “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

36、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五个字:“要打,就打我!”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们尊为“酒圣”。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曾经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叫作清华和酒。

37、“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地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 “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

38、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1955年梅先生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选自中国青年报)1梅贻琦先生是一个真君子,他的君子风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需综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1)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2)沉着冷静,有主见;(3)敢于担当,爱护同事;(4)嗜酒而不闹酒;(5)志趣单纯。2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点出选材上的特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1)以小见大。文中选取的都是些轶事

39、趣闻,如给大学“定性”的故事、喝酒的故事、妻病献花的故事等等,但点点滴滴却见一个人的精神面貌。(2)点面结合。既有诸如“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的总体评价,又有具体的言行展现。(3)正侧面结合。既有直接叙述梅先生事迹的材料,又有他人的回忆和评价。3文章标题称梅贻琦为“永远的校长”,试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永远”的理解。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永远”内涵丰富,可从梅贻琦本身的人格风范分析,也可以从他对清华的影响分析。【答案】“永远”指他树立了清华办学的价值观念,留下经典名言,延揽并造就大师,是清华“厚德载物”思想追求的代表和象征。“永远”包含先生开一代风气,包含对清华人文

40、、精神、理念奠基性地位的肯定。“永远”是说他的人格风范、默默的君子气度对清华影响深远,让人感念不已,给后世以启迪。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淡如菊文藏金刘心武我大声呼唤:“林大哥!心武看你来了!”他瞪圆眼睛望着我,稍许,现出一个非常强烈的笑容,笑完,我再呼唤,他再回应一个微笑,依然目不转睛地望着我。约四十分钟后,他仙去,这是2009年4月11日下午的事。三十年来林斤澜大哥一贯对我释放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光辉,他甚至把生命最后的笑容也赐予了我,这笑容丰富的含义将滋养我的余生。在关于他仙去的报道里,出现了“近看像赵丹,远看像孙道临”的形象描绘,还有“怪味小说家”的提法,有“汪曾祺得到了充分评价

41、,林斤澜没有”的喟叹,我很欣慰,因为这些形容、提法、感慨都是我曾公开表述过的,源头在我。年年春节要给林大哥电话拜年。2006年他接电话时呵呵大笑:“心武你怎么又暴红起来了!你把你那红运分给我点好不好?哈哈哈”我的几次暴红林大哥都跟我开过玩笑。林大哥人淡如菊、与世无争,是口碑相传的。但他绝不装雅充圣,他跟记者说过他也是俗人,对名对利并非一点也不在乎。我早在1980年7月就公开发表一篇文章,称他的短篇小说如“怪味鸡”“怪味豆”,可称“怪味小说”,我跟他多次细聊过他的一些作品,如姐妹,素描一对姐妹在抗日救亡时代不同的生命流向,读后觉得“无主题”,“太朦胧”,却又“甚舒服”“心被挠”,他很高兴,承认我

42、算知音,但也呵呵自嘲:“你那怪味小说的提法,煞费苦心,可是根本流传不开啊!”后来有黄子平写了很扎实的评论,用“老树的精灵”来浓缩对他的评价,可惜影响也很有限。现在尽管人们频频称道他的人品、文品,但究竟他在现当代汉文学短篇小说的美学贡献上达到了一个什么高度?还欠评论。林斤澜和汪曾祺有“文坛双璧”之称。但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汪响林喑的局面。我对汪非常尊重,但我必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他的评价似已到顶。依我看来,汪的第一贡献是执笔写出了现代京剧剧本沙家浜,把“三突出”的美学公式体现得天衣无缝;第二贡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等于是代其老师沈从文“继续写小说”,把中断了三十年的沈氏香火续上了。总体而言,

43、汪的小说创作是前有师承、后有众多“私塾弟子”的。林斤澜却是绝对独家,前无师承,旁无流派,后无弟子。他非常孤独,而能乐呵呵在孤独的艺术追求中不懈地跋涉,这艺术骨气几人能比?其实张爱玲原也孤独寂寞。谁知夏志清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轰隆隆地把她和沈从文的价值呈现到金光眩目的程度。有人揭出夏写此书接纳了不洁的赞助,更指出他政治立场的问题,又说他那用英文写成的书沉寂了很久,到三十几年前才先在台湾后在大陆“引爆”,颇不以为然。我与夏先生有接触,觉得他是个性情中人,是位值得尊重的学者。我读他那本小说史的中译本,就他分析张爱玲金锁记的一段而言,确好比从荒原里掘出黄金,那评论的功力不能不服。尽管现在嫌张厌张贬张斥

44、张的言论也理所当然地出现,但喜张迷张赞张崇张的风潮并未过去。一本被张自己宣布永不要面世的小团圆最近竟在海峡两岸隆重推出并开始热销,便是证明。林斤澜人已去而作品尽在。他的短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那是一座富矿,而且可能还不是煤矿、铁矿,而是金矿、钻石矿。期待有内地的“夏志清”出现,像把一度尘埋的沈从文、张爱玲及钱钟书的围城一书的价值开掘出来,先震动学界,继而推广到一般阅读者那样,让我们终于明白,林斤澜不是随便赞他几声人品或对他的小说讲几句“好话”就能搁到一边的。神州大地,或许某一时段会因有评论家将他作品的美学价值挖掘出来而出现“林热”。有人或许会说,林的小说既然内涵朦胧风格怪异,恐

45、怕不具商业价值,永难轰动流行。请问尤里西斯好懂吗?围城真那么好看吗?厉害的评论,会具有震撼力、穿透力,引导阅读,酿成潮流,而出版商和一般阅读者,都不会放弃机会,在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里大赚雅钱和附庸风雅,而我有一个很平实的看法:书商赚雅钱,读者逐雅潮,动机虽不够雅,却都有利于社会雅文化的养成。呀!这算在悼念我敬爱的林大哥吗?他一定在天堂里呵呵地笑我。(节选自2009年4月光明日报)1从全文来看,林斤澜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综观全文,找出描写林斤澜的句子,然后分析概括。【答案】(1)人淡如菊,与世无争,宠辱不惊,在孤独的艺术追求中不懈的跋涉,绝不装雅充圣;(2

46、)林斤澜的小说内涵丰富含蓄,风格独特,极具美学价值,具有雅文化的品位。2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汪曾祺和张爱玲两位作家?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本文的主人公是林斤澜,用大量的篇幅写汪曾祺和张爱玲两位作家,自然是与林斤澜形成作用。【答案】(1)这两位作家的轰动和林斤澜的际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林斤澜艺术创作的孤独寂寞,说明林斤澜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2)表现出作者对林斤澜小说价值没引起关注的深深遗憾和对其文学价值得到认同的热切期待。3结合文章第7自然段中作者提到的相关观点,联系“雅文化的养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首先表明看法,再结合文本具

47、体分析。【答案】(1)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借助高手的评论宣传可以引导形成阅读潮流,书商看准商机,大量印刷,可以解决人们的阅读渴求,客观上能够促进社会雅文化的养成。(2)作者的观点是片面的。雅文化的养成,靠的是雅文化自身的魅力,仅靠宣传造势和书商对利益的追逐,只能红火一时,对雅文化的养成起不到持久的推动作用。(结合作者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史铁生百日祭何立伟铁生去世百日了,但我仍不相信他走了,就像他曾经说过的,死亡是一个谣言。回想铁生去世的当天,韩少功给我发来了铁生的一张照片和一组诗,还有蒋子丹多年前写的一篇关于铁生的印象记。其实我20多年前也写过

48、铁生,主要是记那次海南笔会上铁生给我的印象。那次到海南时海南尚未建省,还很原生态。去的作家不少,有林斤澜、李陀、陈建功、韩少功、苏童、储福金等。最令人欣喜和意外的是,苏童和范小天居然把轮椅上的铁生抬上飞机,飞到了海南,而且后来我们坐南海舰队的登陆艇出海,铁生也被朋友们弄上了船。韩少功后来有次跟我一起回忆这么些年来参加过的笔会,都觉得那次海南之行令人印象最深。我想,这个印象之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了铁生。 这可能是铁生一生中唯一一次远行的笔会。铁生的气质,在所有的作家中是最深沉凝重的,我们在海水中嬉戏的时候不经意回头一瞥,见他坐着轮椅,在沙滩上抬头凝望,像一尊佛的剪影。那剪影让我心头一颤。

49、我觉得我们是用脚在大地上行走,而铁生是用思想在大地上行走。他走得比我们都远。 我们在海军大院的一间大房间里抽烟,争论文学,铁生总显得沉默,偶然插上一句话,却是相当的精辟,他说的都是经过深思的话,令人回味再三。我阅中国当代作家无数,唯觉得铁生有很特别的气质你挨近他,就会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会觉得自己有向上的欲望,会在那一瞬间拼命追求崇高和美。真的是相当奇怪,他身上有种电磁会传递给你,让你当场忘了俗念。 我后来想,这就是人格的感染力。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对生命作终极思考的人,大概没有谁能超过铁生。正因为了透了生命,铁生的人格才淬了火,达于真正的宽厚和仁慈,达于一种对众生的神性的大爱。于是他的生命

50、的境界,传达到他的文字,无不显出了文学的高贵、深沉和温暖,同时也显出了他的人格上的伟岸和力量。 在中国的作家中只要见到他的文字我就会去读的,只有史铁生、阿城、韩少功、马原、张承志等少数几位。他们要么在文化上有厚度,要么在思想上有锐度,要么在情感上有深度,要么在视野上有宽度,要么在艺术上有纯度,铁生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他走得最远,达于哲学、宗教和文学的遥遥的极地。在后来的许多重大的国内文学奖项中,竟然都没有史铁生的名字,这是中国的文学奖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文学奖的堕落。好在明白的人还有不少,都明白史铁生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分量和价值铁生是寂寞的,热闹和鲜花和市场畅销从来没有簇拥过他,但他在我心中仍然

51、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标高。他是那些出镜率曝光率居高的明星作家们不能望其项背的。我还可以说,铁生是当代中国赢得最广泛尊敬和爱戴的作家。 我的漫画集失眠的星光出版的时候,铁生给我写下了温暖的序言。那年他的长篇小说病隙碎笔付梓前,铁生特意嘱我为书稿插图。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为铁生做一点事情,一生都会光荣。现在铁生走了,这本书还留在人间,封面上有“何立伟插图”五个字,是永远的纪念! 我很少看到铁生写诗,在韩少功发来的铁生的诗里,他写道: 呵,节日已经来临/听远处那热烈的寂静/我已跳出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最后的祈祷/是爱地重逢 这是他生前的预言。铁生在他1991年发表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中曾说过:“死是一

52、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前跳出了喧嚣、谣言、谜语和幻影。他的前世今生已在爱地重逢。这是他的终于降临的节日。 铁生走后,谁也没想到,广大读者对他,自发地表现出那么真挚的热爱和追念。没有谁煽情或炒作,也没有谁刻意组织、宣传,可是读者就是尊敬他怀念他痛惜他,而且这里面年轻人占有很大的比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比得什么文学大奖都荣耀。 铁生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史铁生,永远活在中国文学当中。【注】史铁生,当代作家。1951年生,21岁时双腿瘫痪,长年与轮椅相伴,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

53、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1在作者眼里,史铁生有着怎样的人格感染力?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六段段首“我后来想,这就是人格的感染力”一句可见,答案应该从前文找,信息的有效区间在第四、五段,摘取关键句子作答。如“铁生的气质,在所有的作家中是最深沉凝重的”“唯觉得铁生有很特别的气质你挨近他,就会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会觉得自己有向上的欲望,会在那一瞬间拼命追求崇高和美”。【答案】在众多作家中,史铁生气质最深沉凝重的,思想最深刻,他了透了生命,人格达于真正的宽厚和仁慈,达于一种对众生的神性的大爱。他能够让接近他的人觉得自己脱离了低级趣味

54、,有向上的欲望,在那一瞬间拼命追求崇高和美。2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先找出对比的双方,再分析其作用。【答案】“我觉得我们是用脚在大地上行走,而铁生是用思想在大地上行走”,从“行走”的角度将史铁生与“我们”对比,突出史铁生思想深刻,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他是那些出镜率曝光率居高的明星作家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将史铁生与“明星作家”对比,强调史铁生虽然没有明星作家的“光环”,但却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标高。“在后来的许多重大的国内文学奖项中,竟然都没有史铁生的名字”“读者就是尊敬他怀念他痛惜他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光荣,比得什么文学大奖

55、都荣耀”,将史铁生生前的“寂寞”与死后的“荣耀”对比,突出史铁生在文学上的分量和价值,强调读者的热爱是比任何“大奖”都重要的肯定。3在史铁生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启示?请结合本文文意,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结合文本内容作答。【答案】史铁生长年重病,却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一部部佳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史铁生相比,我们这些躯体健康的人更有理由有所作为,以不负宝贵的生命。与那些长寿的人相比,史铁生的生命是短暂的,他却以自己的成就永远活在中国文学中。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史铁生生前是寂寞的,许多的文学大奖与他无缘,但这丝毫无损于

56、他作品的分量和价值。一个作家的价值不在于赢得一时的掌声,而在于赢得读者长久的喜爱和尊敬。史铁生作品显示出文学的高贵、深沉以及人格上的伟岸和力量,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与之相比,当下那些追求形式华丽,一味迎合时尚的所谓作品就显得像泡沫一样毫无价值可言了。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托尔斯泰的眼泪余杰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托尔斯泰又是一个极其谦恭的人,他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他给予每一位来访者以最热切的接待。最深邃的大海是平静的。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那是一间温馨而简朴的小屋,一半是木结构的。走上二楼,他们终于

57、见到了托尔斯泰。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心里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

58、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唱完以后,所有的来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的话语。然而,托翁既没有鼓掌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坐着,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客人们不敢打扰托翁,默默地下楼去了。托尔斯泰夫人稍后对夏里亚宾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可别暴露出您已经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流了泪。您知道,他有时很怪。他说是一码事,而心里除了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夏里亚宾问:“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喜欢我唱的老伍士吗?”托尔斯泰夫人握了握夏里亚宾的手,说:“我敢肯定,他非常喜欢。”于是,夏里亚宾动情地写道:“我也感觉到了这位严肃的宗教信徒内心的温柔,我觉得很幸福。”

59、许多人把写过巨著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我很关注这样的一些细节。伟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常常带有表演的性质,因此是不太真实的;而在私人的空间里,他们更多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那些丧失了本真状态的人物,就像漫画的面孔一样。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尤其看重托尔斯泰的眼泪。布尔加科夫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

60、,他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看看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拥有惊人的观察能力,一个照面就发现

61、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托尔斯泰伟大背后的平凡的?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综观全文,摘取表现托尔斯泰平凡的句子,然后加以概括。【答案】(1)把每一位客人都当做平辈的朋友,给予每一位来访者以最热切的接待;(2)温馨而简朴的小屋;(3)中等偏矮的身材;(4)作为一个普通的听众,静静地听演唱;(5)听演唱时流下感动的泪水;(6)把年轻人当家人。2文章第2段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结构的能力。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答案】(1)突出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2)与下文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托翁的形象。3作者描写托尔斯泰,抓住了有关细节。请找出两处,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作用。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细节描写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答案】(1)非常传神地展示出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2)以小见大,表现了托尔斯泰的品质与人格。(3)深化主题。(分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