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专题复习 四专题一交通运输的区位问题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总结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尽可能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
2、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限制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2.公路线的区位选择方法(1)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如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等。(2)山区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避开陡崖、陡坡。(3)平原地区的公路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和水利
3、设施的关系。(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3港口区位的选择方法河港一般选位原则是:从泥沙淤积的角度考虑要选在凹岸处;从航运优势上考虑,应选在河口处或河流交汇处。海港一般选位原则是:选在天然海湾处,以避风浪;选在水深处,以便航行和停靠。应用体验读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走向示意图,回答12题。1川藏铁路沿线经常出现地质灾害,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等灾害穿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度大受外力作用影响明显,主要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属于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接合处
4、,多滑坡、泥石流A BC D2川藏铁路采用了分段建设的方案,拉萨林芝、成都雅安段已开工建设,而林芝雅安段尚未开工建设。那么林芝雅安段开工建设时间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路线较长 B地形复杂C人口稀少 D资金不足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川藏铁路要穿越横断山区,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受外力作用影响明显,主要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多地质地貌灾害。故正确。该线路穿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所处区域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接合处,故错误。第2题,林芝雅安段开工建设时间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形复杂,路线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多,技术要求高,故B项
5、正确。答案:1.B2.B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回答34题。3为了加强M城镇与N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Aa BbCc Dd4M镇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合理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条线路横穿山地,开凿隧道工程量大,投资大;d线路过长,且经过海洋,需架桥,投资大;c线路沿线地势较平坦,线路较短,施工难度小,投资最少。第4题,港口建设要有一定的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水域条件主要是要求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甲、丁两处无避风港湾,海岸为沙滩,地质条件差;丙处为岬角,风浪较大,水域面积小;乙处距M镇较近,
6、且地质基础好,有避风港湾,港阔水深,风浪小。答案:3.C4.B专题二我国的能源问题及世界几种能源的分布与特点1.我国能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平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0%。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我国能源问题及成因:问题:a.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b.石油进口的可靠性差。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我国石油进口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亚,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c.石油进口脆弱性强。我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为主,大约占90
7、%,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成因:a.我国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b.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c.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d.能源勘探、开发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e.国际石油价格上涨;f.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不完善。(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醇汽油等。2世界几种能源的分布与
8、特点名称特点分布煤炭优点: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运费较低缺点:发热量与燃烧效率低;污染环境严重我国:北方多,南方少;山西省储量占1/3世界:亚欧大陆煤带、北美煤带、澳大利亚和南非煤带石油、天然气优点:发热量高;便于开采、运输和使用,基本上是无灰燃料缺点:储量比煤少我国:东北和华北;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世界:中东、拉美、俄罗斯、亚洲、北美、西欧水能优点:可再生能源,具有综合效益缺点:分布和利用受地形和气候制约显著我国:西南、中南世界: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核能优点:能量密集,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缺点:核废料不易处理;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秦山、大亚湾
9、、岭澳、田湾世界:发电量最多的是美国;比重最大的是法国太阳能优点: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能量分散,不易利用和储存我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华北地区世界:北非应用体验为应对风电等新能源大幅增长对电网安全及消纳能力带来的挑战,云南电网公司加强风电新能源并网管理,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全力做好节能优化调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风电新能源消纳。近年来,云南枯水年消纳风电多。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云南风能资源的开发加剧了当地环境污染B云南高海拔山区风能资源丰富C云南的风向季节变化小D云南风能资源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云南电网枯水年消纳风电多()A表明该电网以风电为主 B可能
10、加剧电网供需矛盾C可缓解水能发电丰枯矛盾 D说明水能开发达到饱和3与水电和火电互补相比,水电和风电互补的优点是()A电网运行更平稳 B电站建设成本更低C能源利用率更高 D环境效益更突出解析:第1题,风能资源为清洁能源,开发风能资源不会加剧环境污染;高海拔山区空气摩擦力小,且周围没有地形阻挡,风力大,所以风能资源丰富;一个地区的风能资源总量存在年际变化,但不一定呈逐年上升趋势;云南为季风气候,风向季节变化大。第2题,近年来,云南电网枯水年消纳风电多,是因为枯水年水能发电量少,为保证电网安全,消纳较多风电,缓解水能发电丰枯矛盾。第3题,与水电和火电互补相比,水电和风电互补的环境效益更加突出,因为火
11、电站发电对环境有严重的影响。答案:1.B2.C3.D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如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45题。4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5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地B地 C地D地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大。冬季时,南海位于亚洲高压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东北风为主,因此本题选择A项。第5题,本题考查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读图分析问题
12、的能力。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答案:4.A5.B专题三主要自然灾害1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1)气象灾害自然灾害成因在我国的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春季在珠江流域,夏秋季在江淮地区、北方和西南地区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破坏基础设施,有的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防洪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每年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掀翻海上巨轮,使地面建筑物和通讯设施受到严重损害,还会造成河
13、堤决口,水库崩溃,洪水泛滥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逐渐变弱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2)地质灾害自然灾害成因在我国的时空分布危害防御措施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各季节均可发生,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地区
14、在地震波的冲击下,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并由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时引发火灾和疫病蔓延加强灾害研究和预报;实施预防措施火山岩浆活动东非裂谷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大西洋海岭、环太平洋地区影响全球气候;火山灰与暴雨结合能形成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乡村和城市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预测、预报滑坡重力作用;地形坡度大;地表疏松碎屑物质多或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植被破坏;工程建设不当山区,我国西南地区较突出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修建护坡,恢复植被、规范工程建设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破坏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保
15、护植被,保持水土,禁止陡坡垦荒与乱砍滥伐地面沉降过量开采地下水;采掘地下矿产我国华北地区比较突出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使地上建筑物塌陷、地下水水质变坏用人工回灌的方法填补地下水漏斗区2.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应用体验 如图是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灾害具有相似性的地区是 ()A青海湖盆地和青南高原B湟水谷地和拉萨河谷地C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D羌塘高原和拉萨河谷地2柴达木盆地虽然年降水量较小,但洪水灾害相对突出,其主要原因是()A年内降水集中,变率较大B年内降水均匀,变率较小C地形分异明显,坡度较大D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
16、力。湟水谷地和拉萨河谷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洪水、山洪。青海湖盆地雪灾、洪水和山洪较多,青南高原则雪灾和地震较多,羌塘高原雪灾、风灾较多。第2题,本题考查灾害发生的原因。柴达木盆地因为年内降水集中、变率较大容易引起洪水灾害。地形和坡度不是引起洪水的主要原因。答案:1.B2.A2016年6月23日15时许,江苏省盐城市的阜宁、射阳等地发生了龙卷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下图为龙卷风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江苏省盐城市的阜宁、射阳等地发生龙卷风灾害的原因可能为()处于副高西北边缘,气温高,湿度大,
17、对流强当地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龙卷风中心气压很高,气流强烈上升A BC D4人遇到龙卷风,正确的逃生方式是()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低洼地躲避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躲入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建筑里A B C 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龙卷风灾害发生的原因。根据材料,龙卷风是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下产生的灾害性天气,其成因可能为处于副高西北边缘,气温高,湿度大,对流强,对。若当地大气层处于稳定状态,就不会产生龙卷风,错。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气流强烈上升易形成龙卷风,对。龙卷风属于气旋,中心气压很低,错,A对。第4题,遇到龙卷风时,如在汽车中
18、,应及时离开,到低洼地躲避,对;躲入地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对;生活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建筑不结实,不安全,错,A对。答案:3.A4.A章末检测(四) 一、选择题如图为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城镇的形态最有可能是()A放射状 B团聚型C棋盘式 D条带状2地比地更容易发展为大城市,理由是地().水源充足,植被繁茂,环境优美.靠近海洋,可以发展江海联运.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地势平坦、开阔A、 B、C、 D、解析:第1题,位于河流上游的山谷,城镇发展受地形、河流等的影响较大,城镇沿山谷发展,最有可能呈条带状分布。第2题,地位于山谷地带,城市发展空间小,交通不
19、便,不利于城市发展;地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海洋,交通便利,更容易发展为大城市。答案:1.D2.C读海南岛简图,回答34题。3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政策C气候 D河流4关于甲、乙两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甲聚落的规模较小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甲聚落可能为城市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A BC D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故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第4题,甲、乙两聚落相比,甲聚落位于沿海,地势平坦,故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可能为城市;乙聚落位于山区,分布较分散,人口较少。答案:3.A4.B19世纪以来,全
20、球气候虽然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 。据此回答56题。5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示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整体上波动升高B1990年的气温高于1940年的气温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D19002000年,气温的升高幅度逐渐增大6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部分地区高山冰川出现退缩现象C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量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有利于增强体质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整体上波动上升,A项不符合题意;1990
21、年的气温高于1940年的气温,B项不符合题意;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因此该阶段气温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大体一致,C项不符合题意;19002000年,气温升高幅度有时增大,有时减小,D项符合题意。第6题,气温升高,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森林树种有可能减少,A项错误;高山冰川融化,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B项正确;气候变暖,可能使部分地区的作物增产,C项错误;气候变暖使得热带等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扰乱人们的新陈代谢,影响人体健康,D项错误。答案:5.D6.B如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
22、读图,回答78题。7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C呈现单一化 D以化石能源为主8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解析:第7题,读柱状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煤炭属于化石能源,A、B项错误,D项正确;从2000年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消费构成并不单一,C项错误。第8题,读图中折线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始终大于0,说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A、B项错误;能源消费增速折线是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C
23、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7.D8.C2018年2月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幅度降温,同时伴有大风天气。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发生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我国受寒潮影响的范围很小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天气D寒潮影响范围仅限陆地10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积累了丰富的防御寒潮的经验,如采用熏烟法减轻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该方法的原理是()A增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B让农作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C增强大气逆辐射D加热地表,提高土壤温度解析:第9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其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寒潮
24、能够引发暴风雪、冰冻、冻雨、大风等多种灾害天气。第10题,熏烟法能够增加大气中的尘埃和二氧化碳,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答案:9.C10.C栈道是一种简易的交通道路,修建时通常在壁上凿孔,插入木梁,铺上木板或再覆土石;也有在石崖上凿成台级,形成梯子崖。据此回答1113题。11我国栈道出现最多的地区为()A黄土高原 B华北河流沿岸C江南丘陵 D西南山区12很多地区的栈道蜿蜒曲折,主要是为了()A延长线路长度 B缩短运输时间C减小道路坡度 D照顾沿线居民13栈道的运输能力有限,为了提高栈道所在地区的运输能力,应加快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考虑到建设难度,在这些地区可首先考虑建设()
25、A公路 B铁路C水运码头 D航空港解析:第11题,由栈道的修筑方式可知,这类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分布在地表崎岖的山区,故西南山区最多。第12题,在通过陡坡时,道路常蜿蜒曲折,可有效减小道路的坡度。第13题,相比而言,公路修筑的难度较小。答案:11.D12.C13.A读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回答1416题。14图示区域东南部的地貌为()A冲积扇 B三角洲C流动沙丘 D喀斯特地貌15图示地区东南部成为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密度最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该区域()A气候湿润 B农业基础好C资源丰富 D地势平坦16若全球气候变暖,图示区域受影响最大的是()A西北部 B中部C东南部 D无法判断解析:第14题,
26、位于河口地区、由泥沙沉积形成的地貌为三角洲。第15题,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发展。第16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对沿海地区影响最大。答案:14.B15.D16.C读武广高铁及湖南省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回答1718题。17图中高铁韶关和郴州之间路段的单位距离造价较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技术18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D分布在高于洪
27、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解析:第17题,因为在韶关与郴州之间有南岭,所以该路段高铁施工量和施工难度都较大,单位距离造价较高。第18题,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原因是该地降水多,将聚落建在洪水位以上的地方,可以防御洪水。答案:17.B18.D下表是某年世界各国及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比重统计表,该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340亿吨。读表,回答1920题。国家或地区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其他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比重29%16%11%6%5%4%29%19.据表可知()A东、西半球中,西半球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B南、北半球中,南半球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C中国人均
28、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D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20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技术先进,能源利用效率高核能、风能等新能源所占比例较大产业以农业为主,能源消费少纬度低,气候温暖湿润,生活用能少A B C D解析:第19题,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均位于北半球,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1%,因此,北半球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西半球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根据某国或者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乘以该国或者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除以总人口,可知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第20题,欧盟核能、风能等新能源所占比例较大,且该地区
29、技术先进,能源利用效率高。答案:19.D20.A二、非选择题21地形对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为兰州市平面示意图。材料二如图为塔里木盆地水系和交通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兰州市城市形态特征,并说明原因。(2)说出材料二中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3)概括塔里木盆地四周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兰州市城区形态特征应从外部轮廓形状和延伸的方向方面回答,地形是限制该城市向南北方向扩展的主要因素。第(2)题,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地形类型等。第(3)题,结合塔里木盆地地形特征和图中
30、城市、交通线路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即可。答案:(1)形态特征:城市呈狭长分布,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原因:受地形影响,城市沿河谷较平坦地区延伸。(2)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理由:河流水系向心状。 (3)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洪(冲)积扇地区。原因: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发达等。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如图示意西太平洋副高北进过程中,120E130E近地面多年平均气压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1)据图说出淮河流域(
31、约30N36N)开始进入梅雨期的大致时间。(2)简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3)简述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合理应对措施。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6月15日,副高脊线位于23N附近,雨带大致位于28N31N,淮河流域南部开始进入梅雨期。第(2)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上、中、下游的应对措施有所不同。上游要封山育林,修筑水库;中游要加固堤坝,修建蓄洪、分洪工程,退耕还湖;下游除要加固堤坝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答案:(1)6月15日前后。(2)6、7月份,锋面雨带影响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大、时间长;江淮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淮河
32、上、中游支流多,下游河道淤塞,加之河流入海口少,泄洪不畅。(3)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地区: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地区: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23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一个具有独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区域。如图为该自治区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连接A城市的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及该铁路的修建多采取“以桥代路”方式的主要目的。(2)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3)说出该区域的两种重要能源的名称,并说明其丰富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连接A城市的铁
33、路为青藏铁路,修建该铁路的困难为冻土广布、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该铁路的修建多采取“以桥代路”方式的主要目的应从稳定铁路路基、保护生物等方面考虑。第(2)题,聚落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应从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该区域的重要能源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原因主要从板块、地形、河流水量等方面分析。答案:(1)困难:冻土广布;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主要目的:减轻冻土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留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2)河谷(或山谷)地区热量条件好,取水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地热能: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水能:河流的落差大;河流的水量较丰富;河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