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86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2届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作业(人教山东专版):第二编 第三部分专题十九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2011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洪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吉林省抗洪救灾纪实这是一个悲情的夏天。一场历史罕见大洪水,席卷了吉林人民生活的家园。一排排房屋倒塌,一片片树木、庄稼连根拔起,上百万人含泪大转移扛起责任的担当雨,不停地下,越下越大。暴雨引发的山洪裹挟着树木和泥沙,从山上咆哮而下,打破了黑土地的宁静。7月27日晚至28日,吉林遭遇强降雨,降雨强度创下历史极值。永吉县朝阳站监测结果:2小时突降164毫米超强特大暴雨,3天降了335毫米。暴雨引发了洪水。永吉县口前镇全城被淹,桦甸市一些村庄在洪水中消失,安图县万宝镇成为“孤岛”饮马

2、河告急、温德河告急、第二松花江全线告急白山水库告急、丰满水库告急、石头口门水库告急长春告急、吉林告急、延边告急、白山告急、通化告急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省抗洪抢险工作极为关切,胡锦涛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指示。8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吉林省考察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实地察看松花江流域汛情,深入灾情严重的永吉县城。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统一指挥,科学部署,团结奋斗,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灾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挺起坚强的脊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2.8万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公安民警,还有无数的

3、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成为抗击洪水的中流砥柱。8月1日,建军83周年,永吉县殡仪馆,两名普通解放军战士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他们分别叫李守信、刘磊。7月29日,他们已经连续参加三次突击救援,又听说有任务时坚决请战。在永吉县灾区渡河救援被困群众时,冲锋舟侧翻,他们不幸落水,壮烈牺牲。同李守信、刘磊一样,还有一位人民解放军军官的名字,被人民深深缅怀。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参谋长关喜志。7月30日,关喜志正在哈达山水库奉命执行打捞化工原料桶的任务。突然间洪水上涨,舟桥失去控制,以极快的速度向闸门冲去。情急之下,关喜志大喊一声“跳”!舟桥上的官兵迅速跳入江中,在湍

4、急的水流将落水官兵卷向水闸的危急关头,关喜志还不时将身边的战友推出水面。最后, 四名战友获救,而关喜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关喜志、李守信、刘磊三名解放军战士“抗洪救灾勇士”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军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岗位、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为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英勇奋斗。燃起重生的希望8月6日,吉林省首个灾后重建的村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两江镇西江村正式异地动工。就在9天前,全村2 256人眼睁睁地看着汹涌的洪水摧毁了自己的家园,村庄几乎夷为平地。损坏的电力设施修上了。冲毁的道路接上了,倒塌的电信设备安上了。洪水退到哪里,维修人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自来水来了

5、,灯亮了,路通了,手机信号有了,阳光照进了灾区群众的心头。“发这么大的水,我们没有哭的。不哭是因为心里有靠山,政府不会让我们饿着。”白山市浑江区红土崖镇红新村农民严兴全,一边从淤泥中寻找着能用的东西,一边说。8月3日,记者在去桦甸二道甸子镇的路边看到,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几个农民驾驶手扶拖拉机在耕作。“把地清理清理,能种点什么种点什么。”被洪水重创过的二道甸子镇,已经重新升起了炊烟,有人在做饭,有人在修理洪水冲倒的栅栏。一对夫妻用自行车推着仅存的几件生活用品返回家园,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1文章在“扛起责任的担当”部分连续使用了11个

6、“告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多次使用“告急”,从形式上构成反复和排比,强调了抗洪救灾的形势严峻、急迫。从内容上写出了洪灾的范围之广、灾情之重。2文中画线部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答案:多用短句,使语言简洁、明快、有力,表现了人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使用排比,增强了语势,表现了重建家园的迅速而高效。3这篇新闻纪实着重写了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为什么在文章结束时却描写了“车筐里的孩子睡得沉静香甜”,“老人们说,洪水过后,一些埋在泥土里的种子仍然能够发芽生长”?_答案: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灾区人民的坚强信念,写出了他们内心燃起的希望,也预示着灾区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4这

7、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本文赞颂了在灾难面前,敢于担当责任,视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的精神,歌颂了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抗洪救灾精神,赞扬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二、(2011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刘晓林(以下简称“刘”):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文凭对于人生有多重要?柏杨:(以下简称“柏”)(哈哈大笑!)谁让这个世界上信教条的人多、虚伪的人多!再说,谁不要活命。没有活命谈何生存,没有生存谈何生活?再说,一个人的才能如此大,却因一纸文凭把人降低,甚至把人不

8、当人!这怎么说的过去?刘:先生那么有才能还被开除,还不能毕业。你的才能到底真大还是假大?你造假文凭能说的过去?柏:问的好!什么是才能。人生的第一才能便是活命,连命都没的人上哪、向谁来证明自己的才能。不能毕业就证明我一无是处吗?许多人都像你那样想,真是大错特错。你们把属于才能的其中一项或几项等同了才能的全部,怎么能行?才能的大小怎么能用是否拿过文凭来衡量呢?我之所以造假,是因为社会先造了假!刘:那么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对自己的不公平,一般说来尤其是越知识多的人越抱怨多,我抱怨过,当然柏杨先生也抱怨过。这话您不介意吧!柏:我承认我确实抱怨过,不过我终生在抱怨又终生在奋斗争取,并且我能做到在进入天堂时一

9、定把我所见到、经历过的、世间发生过的一切都统统包容:因为太多我知道、不知道的人在包容着、包容过我!你可以抱怨,但你不能仅限于抱怨。人要尽力而为,要竭尽全力,实在做不到了,你就试着顺其自然吧!要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世间万物有摆脱差异性的事物存在吗?每个人在宇宙中都会有一个最终位置的!有的辉煌夺目,有的黯淡无光,这没有什么错!刘:您作为大名人能够这么坦诚,我很感动。面子问题也对人们的危害非常要命。面子是别人给的,尊严是自己丢的。太多的人把面子与尊严混为一谈了!柏:什么大名人?我很少这么认为。世间的名利在我们到阎王爷那报到时,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当然有些名利是可以荫及我们的后人的,谁又可以从天堂里度完

10、假再到人间来探亲?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名利如果自然而来、分内而来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名利也是非常吝啬,它不会轻易眷顾哪个人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成为名人的,家庭中、朋友们间、村子里、乡镇上只不过影响范围大小不同罢了!面子和尊严实际上都是自己争取的,不过面子确实是主宰权在别人手里。再有尊严的人,有的人就是不给你面子,你照样没脾气。刘:您的夫人张香华女士说过类似的话说:“柏杨从封建社会走出来,一直批判儒家。但是生活层面,他又是典型的中国人,彻底的儒家:重情意,很体贴。”可见您还是凡人,当然是了不起的凡人。人生的有趣在于难测,人生的魅力在于未知。有很多事情的结局比如寿命我们知道,但我们

11、仍要做“飞蛾扑火”;有很多事情的结局比如途中所发生我们不知道,这样才会有可能把我们的人生答案作出修正。柏:人要始终活在希望中,没有了希望看什么都是灰暗的颜色。刘: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斗士”精神?据说您也有想不开的时候,还多次企图自杀,但您最终挺过来了。当每个人的生命落幕之际,很少有公开说自己一生虚度的,可以给自己找出无数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如何不容易。每个人都不容易,让社会承认、认可自己的不容易更不容易。(有删改)5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_答案:文凭和才能;抱怨和奋斗;面子和尊严;活在希望中。6回答下面两问题。(1)如何理解第一部分柏杨所说的“才能”?_(2)如何理解第四部分中的“

12、斗士精神”?_答案:(1)生存(活命)才能是人的第一才能;才能有许多项,才能的大小不能用是否拿过文凭来衡量。(2)面对难测的未来和未知世界,要看到希望,勇于做扑火的飞蛾,绝不在困难面前倒下。7怎样理解第二部分画线句子的含意?_答案:面对世道的不公正和诸多不如意,可以抱怨发牢骚。更要发挥潜能,尽力争得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真的无能为力也要顺其自然,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8第三部分中刘晓林说“面子是别人给的,尊严是自己丢的”,而柏杨认为“面子和尊严实际上都是自己争取的,不过面子确实是主宰权在别人手里”。请联系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和品德获得应有的面子和尊严。自己能

13、争得尊严也能丢失尊严,全凭自己的把握;面子要靠自己争取,但也要看别人是否愿意给你。三、(2010青岛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金会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国家行政或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下发。1991年后,才开始逐步使用社会团体编制。现在有的基金会尽管使用事业编制,但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全部由基金会自行承担,如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有21名专职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即将申请下来,但管理上依然采用劳动合同制,所有员工福利均由基金会自己承担。民间组织的特点是民间性、自愿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我国民间组织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

14、基金会等。按照国际规则,国际上的民间组织(NGO)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志愿者发展而来的,慢慢过渡到全职人员,从业人员的福利和保险一般是社会统一负担,其本身参与NGO工作的志愿特点比较明显,不存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也就是说,并不把在NGO从业当成“饭碗”来看待。国内的民间组织发展与国际NGO有很大不同,社会各层面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民间组织就业,并称这为“非主流就业”,从业者也把这种就业当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这就有悖于公益组织的志愿特性。尽管一些基金会希望人们不要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客观上,许多人还是把为基金会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为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在现在劳

15、动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许多人为了找到一份工作,无奈之下放弃应有的权利。他们为民间组织工作,却没有正式的编制、没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甚至一部分人没有劳动合同。根据北京市社团编制处处长殷邯雪向公益时报提供的数据计算,北京平均每个社团仅有0.62个编制,也就是说北京的大部分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没有编制。有一个助学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有13人。这13人中,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只有5人,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非正式员工。殷邯雪表示,民间组织不为员工申请编制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给员工申请编制,就得为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样本来紧张的机构经费支出就更高了。我国民间组织尚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国家

16、层面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并不明确。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的现状,与民间组织自身发展程度,特别是该机构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组织,自身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但就是不给工作人员应有的待遇。”殷邯雪说。给正式编制就要付出相应成本,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组织又是大量需要工作人员的。正如殷邯雪所说,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力就是做活动和项目,人员充足,项目活动做得好,社会效益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不应该由公益组织自己来承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绩效评估研究室副主任袁娟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说。而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培锋则认为,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机构形

17、成事实劳动关系,那么该机构就应该为这个人缴纳相应的保险。袁娟表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有赖于全民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政府已经看到了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特殊性,民政部已经设立了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的专项基金,部分地方政府更是走在培育民间组织发展的前沿,主动用政府财政补贴民间组织,在现有的人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障从业人员利益。“这是一个好的方向,”袁娟说,“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社保问题也应该纳入政府采购服务的资金中,毕竟,尽可能减少民间组织善款的内耗,充分发挥公益性特点,才是民间组织走向壮大的出路。”(节选自公益时报,有改动)9国内与国际民间组织的主要区

18、别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定位题干中的信息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筛选相关语句的关键词来作答,本题的信息区域主要是在文本的第二段和第三段。答案:国内民间组织的许多工作人员把志愿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把在基金会工作获得的补贴作为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国际的有社会福利保险,无须把在民间组织工作当做饭碗。10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有哪些?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三段和第五段不难看出,国内民间组织员工福利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与国家政策、民间组织本身和社会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有重大关系。答案:一是国家对于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

19、社会保障政策不明确。二是民间组织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本身经济不景气,无力承担;个别有经济能力的组织故意不给工作人员提供应有的待遇。三是就业压力大,员工无奈之下放弃权利。11举例法是调查报告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主要运用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这两个例子,例子的运用相当于论据,所证明的论点在相应的例证表述中都有明确的答案。答案:运用了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助学项目办公室的例子。其作用是具体说明了民间组织员工的福利来源和编制情况。12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

20、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不管考生选择支持哪一方,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内容能够自圆其说。答案:示例一:支持袁娟的观点。同国际接轨;符合民间组织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点;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不应该遗漏民间组织工作领域。示例二:支持刘培锋的观点。我国民间组织刚起步,民间组织本身应该暂时负担;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报后可以壮大自身;组织相对于个人更有力量,有责任为自己的员工谋福利。四、(2011诸城实验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大学生怎样离校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死

21、离别,内心难免有些凄凉,于吾心有戚戚焉。于是决定去走近我们的这些师兄师姐们。迈进毕业生宿舍,看到毕业生宿舍的肮脏混乱,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更甚者一些人可能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怀疑。不错,做事应该善始善终,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均素质比较高、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的一个群体。从经验看,大学生在公众生活中经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时候,许多院校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一些新闻媒体中,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大学生们走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既给普通百姓带去了鲜活的文化知识,大学生自己也从社会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不光帮我们科学地种植,还送来了许多书帮我们增长知识,真

22、希望他们能经常下乡。”这是来自调查百姓的最多的回答。再比如,每当城市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大学生总会踊跃充当志愿者。所以,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就判定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过关,那是太过轻率了。而且,据调查,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经了解,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知情人知道,那几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绿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年头里,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藉。后来,各院校纷纷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暂时性扣发毕业证等等,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要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不懂

23、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见得,更不能把这看做大学生的本质大暴露。正确的做法是抛开简单的谴责,从毕业生的毕业心态上寻找根源。据调查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反映,因为最后阶段比较忙,比如找工作,还有实习,再者因为一起生活过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时的凄凉心情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日子,一旦毕业,那种割舍不掉的乡愁会占据毕业生的脑海,种种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就极容易让毕业生产生被遗弃的错觉。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在临近毕业的当口对待即将离校的学生往往是一副温情不再的样子,动辄以扣发相要挟,限期的布告张贴得

24、到处都是。至于毕业典礼,早已是几十年一贯制,无非是领导讲话学生听,缺乏参与互动,很难让人产生庄重和自豪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再加上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适的垃圾清扫工具,离校日程安排紧张,就容易导致一屋不扫的结果,不过现在各院校已经试图一改旧颜。据98级我们的师哥师姐讲,我们院的毕业典礼互动性强,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至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又是同学。而且我们药学院通知离校日期提前,给了毕业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事情。大学生学成离校应该是一个很温馨、很庄重的过程,应该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让毕业生参与,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表达渠道。比如,毕业典礼应该富有时

25、代气息,毕竟大学生是最富有时代性、最富有生气的,因而他们渴望与他们同步进行性的毕业典礼、毕业证的发放也应该更有表彰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应该更畅通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强烈呼声,当然还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让学生留下最想说的话,这在我们药学院早有例子。总之,就是要让毕业生产生精神上的归宿感,要让他们感到,即使毕业了,学校仍是自己的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爱护。这样,相信我们那些可敬的大学毕业生会让那些曾怀疑他们大学生的素质的人们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终。确确实实也!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作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学生切切实实善始善

26、终。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者。我希望当我们跨出校门的时候,不会有师弟师妹为我们的“终”而产生疑问,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做出榜样、典范。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则调查报告针对大学生毕业时总会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作者承认大学生是社会上高素质的群体之一,毕业时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必太过担心。C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朋友离别的心理折磨,学校制度上的限制,这些都是毕业生做出不文明举动的原因。D大学毕业生离校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E本文语言平实

27、流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作者通过亲身的调查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解析:B项,从文章看,大学生毕业时的不文明现象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且已经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是一个需要找原因、及时解决的问题;D项,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说是根本原因。答案:BD14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_答案:“一屋不扫”指大学生毕业时所做出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包括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不正当的发泄行为。15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_答案:校方工作要到位,充分照顾

28、学生心理,应给毕业生以温情之感,而不应以高压对待。离校日期应安排合理,让毕业生有充足时间准备。组织丰富的活动,开通沟通渠道,加强与毕业生沟通,让毕业生有归宿感。16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20字左右。_答案:答案不唯一,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时,重点看其思维深度,注重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就此问题的社会意义、社会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均可。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