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土壤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观察土壤1.按照土壤的质地可以分为()A黑土黄土紫色土 B砂土壤土黏土C黄土黏土红壤 D水稻土黑土砂土2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是()A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B土层的疏松程度C土壤颗粒的大小 D水分的多少读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34题。3. 图中层为()A腐殖质层B淋溶层C犁底层D耕作层4关于图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B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当某一土壤中体积比分别为: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和空气各20%30%时,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
2、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为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是()A母质 B气候C地形 D生物6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高温多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B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应发育在酸性母质上C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多,有盐碱化现象知识点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7.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8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
3、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B在寒冷条件下,有机质分解缓慢C从干燥的荒漠地带到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减弱D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910题。9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A生物 B气候C地形 D成土母质10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壳逐渐加厚知识点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有机质含量高
4、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1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完成1315题。13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植被生长量大于南方D成土
5、母质矿物养分多14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温地区不利于植被生长B高温地区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C寒冷地区生物生长量较小D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缓慢15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目前存在着黑土肥力下降现象,下列措施不利于养护土壤的是()A休耕 B种植绿肥C大水漫灌 D作物轮作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下图为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地形 B人类活动C气候 D生物2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不密切B土壤退化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有关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
6、的耕作和培育无关D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资源,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读“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34题。3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是()A母质层 B淀积层C腐殖质层 D枯枝落叶层4影响岩石风化强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地貌 D人类活动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寒冷,气温在零下40 以下,这个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呢。”据此完成56题。5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A灰化土 B棕壤C红壤 D砖红壤6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较为贫瘠,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 B地貌C生物 D人类活动2019年10
7、 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78题。7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A气候 B成土母质C生物 D成土时间8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大量施用化肥增施熟石灰掺沙A BC D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C、D代表的含义:A_,B_,C_,D_。(2)写
8、出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_、_、_、_。(3)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哪两个过程?(4)B代表的物质有哪些功能?(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原因是_。学科素养升级练进阶训练第三层我国某山地丘陵区,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量在600700 mm之间。下图为该区某地土壤厚度采样分析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1据降水特征判断,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南岭C山东半岛 D两广丘陵2据图可知,该地土壤厚度()A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B与坡度呈负相关C与坡面光照呈正相关 D与热量呈正相关3该地阳坡与阴坡土壤厚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A阴坡坡度更大B阳坡光
9、照好,植被生长状况好C阳坡土壤水分状况好D阴坡的蒸发量小,植被生长状况好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45题。4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A土壤黏粒比重高 B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 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5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
10、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1)埃尔埃希多地区的植被是_。 (2)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3)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土壤必备知识基础练1解析: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石砾、沙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称为土壤质地,从土壤质地看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近似地作出判断。故选B。答案:B2解析:有机物
11、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助于植物根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因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故选A。答案:A3解析:耕作土壤剖面从上到下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三部分。为耕作层,为犁底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构成。故C项正确。答案:C4解析:图中层为耕作层,其特点是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A正确;层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B错误;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的是母质层,C错误;森林土壤剖面中的有机层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D错误。答案:A5解析: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腐烂形成腐殖质,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
12、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D正确;地形与气候能影响有机质的积累,不是有机质的来源,B、C错误;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最初来源,A错误。故D正确。答案:D6解析:高温多雨的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A错误;读图可知该地矿物质约为45%,有机质约为5%,矿物质并不偏高,B、D错误;理想土壤水分和空气各占20%30%,而该地空气只占10%左右,水分占比接近40%,故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C正确。故选C。答案:C7解析: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不利于土层发育,难以形成深厚的土壤,A、D错误;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
13、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但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C正确,B错误。故选C。答案:C8解析:岩石分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下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而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总体而言,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综上所述,A、B、D描述正确,C描述错误。故选C。答案:C9解析:成土母质是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
14、除氮外)的最初来源,D正确。故选D。答案:D10解析:陡峭的山坡受重力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C正确;土壤形成过程中,气候和生物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A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B错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降低,风化物逐渐变薄,D错误。故选C。答案:C11解析: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误;人工增施的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误;从图2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
15、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烈,C正确;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误。故选C。答案:C12解析:免耕直播即不耕地的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B正确;大棚温室可以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C错误;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D错误。故选B。答案:B13解析: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丘陵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东北平原纬度高于南方地区,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有机质存留多,有机质含量高,A正确
16、;东北平原土层深厚不是有机质高的原因,B错误;东北平原植被生长量小于南方,C错误;成土母质矿物养分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但不是有机质的来源,D错误。故选A。答案:A14解析:终年高温地区和寒冷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都较低,其原因是高温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制造的有机质被消耗多;寒冷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植物生长缓慢,生物生长量较小,土壤中有机质存留少,C正确;高温地区更有利于植被生长,A错误;化学与生物风化作用强的应该是高温多雨的地区,B错误;寒冷地区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缓慢,有机质含量高,与题目结论不相符,D错误。故选C。答案:C15解析:休耕、轮作能提升土壤质量,种植绿肥能为土壤提供丰
17、富的养分,且对改善土壤有很大的作用,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盐碱化,不利于土壤养护,C项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关键能力综合练1解析: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地形、气候、生物、人类活动都会影响土壤,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D正确。故选D。答案:D2解析:土壤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投入,A错误;如果人类“只种不养”,必然会导致土壤退化,B正确;南方水稻土就是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C错误;虽然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使其退化,D错误。故选B。答案:B3解析:母质层在土壤形成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是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又是植物矿质养分元
18、素的来源,所以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是母质层,A正确;淀积层、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层不是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B、C、D错误。故选A。答案:A4解析: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A错误;影响岩石风化强度大小和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气候,B正确;地貌、人类活动对岩石风化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答案:B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教授的家乡在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土壤是红壤,C正确。故选C。答案:C6解析: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较为贫瘠,原因是江南丘陵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19、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有机质的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A正确。故选A。答案:A7解析: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解题的关键由红壤得出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故选A。答案:A8解析: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有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正确;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错误;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正确;掺沙子改良土质黏重,正确。故选B。答案:B9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表示岩石风化形成成
20、土母质,B表示枯枝落叶腐烂形成腐殖质,C表示营养元素被植物根系吸收,D表示土壤中营养元素随水分下渗淋失。第(2)题,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依次是植物根系吸收岩石风化物中的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释放养分供植物生长。第(3)题,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第(4)题,B代表的物质能释放土壤母质没有的氮素养分,促使土壤矿物质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第(5)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原因是生物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形成。答案:(1)岩石风化腐殖质吸收淋失(2)植物根系吸收岩石风化物中的矿物质合
21、成有机物质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释放养分供植物生长(3)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4)能释放土壤母质没有的氮素养分,促使土壤矿物质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5)生物生物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形成学科素养升级练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集中于7、8月份,年降水量为600700 mm,应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最有可能位于山东半岛,C正确。故选C。答案:C2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土壤厚度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坡度呈负相关,A错误,B正确;阴坡土壤厚度较阳坡厚,与坡面光照呈负相关,C错误;阴坡土壤厚度较阳坡厚,阴坡气温低于阳坡,故与热量呈负相关,D错误。
22、故选B。答案:B3解析:阴坡坡度大,不利于沉积物积累,土壤厚度应较薄,A错误;阳坡光照好,植物生长状况好,则阳坡土壤厚度大,B错误;阳坡气温高,蒸发强,土壤中水分条件较差,C错误;阴坡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故植被生长状况好,土壤厚度较大,D正确。故选D。答案:D4解析:红色土与黑色土相比,主要是它们成土环境不同。红色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呈酸性,A正确;土层厚度与土壤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强,因此成土速度比黑色土分布地区更快,C错误;南
23、方红色土分布地区降水充足,土壤淋溶作用强,盐分不易在土壤中积累,D错误。故选A。答案:A5解析:由于红色土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因此应增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故选B。答案:B6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故该地区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2)题,该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应从土层较薄、气温高降水少、土壤沙化严重方面回答。第(3)题,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为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少,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沙化严重,土地贫瘠。(3)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为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