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11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9课 教师用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共三目,介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情况。本课引言部分以鸦片战争后,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棉纺织业很快萧条的具体事例,说明了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教师可根据引言所述内容提出:“鸦片战争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导入本课。第一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主要叙述了两个问题。第一,鸦片战争后,由于洋纱的涌入、洋布的输入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和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列强对中国农副土特产品的

2、大量收购,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讲述这一目时,建议教师讲清以下两个问题:即自然经济的概念和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1)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页插图)。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原因。第一,资本主

3、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第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表现。建议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引言、历史纵横中所提供的事例、材料相结合进行讲述。影响。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他准备了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货币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

4、系确立的前提条件。正如毛主席所说:“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目“洋务运动”。学习本目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通过设问“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怎样的现状?”引导学生理解清政府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的窘境,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这一目应主要讲清四个问题,即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时间、代表人物、主张及目的;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影响。(1)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

5、官员,认为不能不调整统治政策,他们学习西方,搞起了洋务运动,逐渐形成洋务派。(2)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张及目的。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主张及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3)洋务运动的内容。需讲清以下四个问题: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打着“自强”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6、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这些近代军事工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第二,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有些达到世界水平。如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赶上了德国,制造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水平。第三,这些近代军事工业都属官办。封建国家出经费由封建官吏采用封建的方法进行管理。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缺乏发展动力。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其中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这些民用工业的

7、主要特点是: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例如,张之洞从英国引进的全套纺织设备。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建,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因为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市场。如,开平煤矿生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 和科技人才。(4)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需讲清三个问题: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甲午

8、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第二,洋务派所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第三,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第三目“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讲述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概况。(1)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作全面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四点: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2)讲述概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地区,着重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指出这些企业主要产生在轻工业部门,并讨论其原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史实,培养其深入探究的能力。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0、”一目,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握“自然经济”这一抽象概念,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引言和历史纵横中的文字资料和教材中“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图片进行讲述,也可适当补用一些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它的社会作用,分析它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后果。对于“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教师也要利用教材中“英国运茶快船海上贵族号”图片进行讲述,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使之加深理解中国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及其双重作用。“洋务运动”一目,请教师以教材第42页“学思之窗”中的思考题为切入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以下三层问题:第一层,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目的;第二层

11、,洋务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第三层,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目,建议教师采用讨论的方法,重点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原因和地理因素?这些民族工业有何特点?讨论时教师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历史纵横”中的资料外,还可补充一些相关材料。2教学案例案例一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一目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大家看过黄梅戏天仙配吗?谁能说一说七仙女与董永唱段中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吗?”学生兴趣盎然,争相讨论。然后提出“什么是自然经济?”让大家打开现代汉语词典查找“自然经济”词条并进行解释,教

12、师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概念后再提出:我国的自然经济是怎样逐步瓦解的?自然经济瓦解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有哪些有利因素?这样由浅入深启发学生进行探讨。案例二学习“洋务运动”一目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其背景,建议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三个时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和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讲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时,建议教师用投影打出曾国藩提出的“剿发捻”和“勤远略”的材料,与学生一起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围绕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案例三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目时,教师首先应利用中国

13、地图进行讲述,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空间概念。然后创设问题情景:“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商人,你会选择哪里开办企业呢?为什么?”“试想,你在创业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将如何解决?”教师提供参考书目或网址后,要求学生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既能使学生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解题关键: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思路引领:根据材料联系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答案要点:(1)有道理。(2)原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

14、”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题关键: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指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思路引领:首先弄清时间概念(19世纪4070年代),归纳经济结构方面变化的史实,然后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原因。答案要点:(1)经济结构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

15、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学习延伸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解题关键:理解两种说法的含义,联系洋务运动

16、的背景、目的、内容分析其影响。思路引领:从洋务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答案要点:(1)积极影响: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中国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

17、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2)消极影响: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曹庆文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五、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关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相关资料从下面四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

18、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增高,商品值增长较快,标志着社会分工,尤其是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不断加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估计18361838年、1894年表1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生丝销售量估计1840年前、1894年表2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国产棉花商品量、值估计18401894年表3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国产粮食商品量、值估计1840年前、1894年表4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

19、民出版社1990年版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张之洞在奏折中陈述了效法西方,开采铁矿,兴办铁厂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窃以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两广地方产铁素多,而广东铁质尤良。前因洋铁充斥,有碍土铁,经臣叠次奏请开除铁禁,暂免税厘。复奏免炉饷,请准任便煽铸,以轻成本而敌侵销,多方以图,无非预收已失之利还之于民至于开采铁矿,尤须机器西法,始能够深致远,取精出旺。臣现已分向英、德两国聘募矿师来粤勘验,以便购机精采。倘物力稍纾,尚拟将民间需用各铁器,及煤油、火柴等物,悉行自造。将来铸造渐多,岂惟粤

20、民是赖,尚可分销各省。一俟机器运到开炼,以后办理情形,再当随时详晰具奏。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选自张之洞全集奏议,卷27。1928年文华斋刻本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在奏折中李鸿章详尽陈述了开办矿物的必要性。奏为直境招商购器,仿用洋法开办矿务,疏通运道,渐有成效,恭折抑祈圣鉴事:窃惟天地自然之列,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诸国,只以风气未开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复岁出巨款购用他国煤铁,实为漏卮之一大宗。从前江西之乐平及山西湖南等省,旨以土法开采煤铁等矿,工力较紧而所得较微,无裨大局。近

21、来如台湾之基隆、湖北之荆门、安徽之池州,经营煤矿渐用洋法,然或因创办伊始,或因经费末数,尚难骤得大效。臣檄派前任天津道丁寿昌、津海关道黎兆棠,会同唐廷枢熟筹妥办。旋据酌拟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批令刊刻施行。迨丁寿昌黎兆棠先后离津,现任津海关道郑藻如复会办局务。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镕化。继因招股骤难足额,镕铁炉厂成本过巨,非精于铁工者不能位置合宜遂先专力煤矿。采煤既有成效,则炼铁必可续筹也。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选自李文宗公全集,奏稿,卷402课文注释自然经济以及其解体的表现所谓自然经济,可简称为自给自足和自产自销的经济,它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所从事的产

22、品生产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封建制庄园或家长制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而不是通过交换满足社会上他人需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是依据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生活需要,在自然状况的资源条件下而组织其生产活动的。其劳动不必通过劳动互换,就直接在原本形态上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劳动产品也不需要当作商品和经过市场交换,就直接在孤立状态下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劳动产品就是劳动产品,它既不采取其他形式和作为其他东西,也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质,充其量只是在本经济单位的成员之间消费时认可就行,劳动产品的生产者和劳动产品的消费者是直接统一或等同的,劳动产品

23、一旦生产出来,就直接进入消费领域,无须任何中间环节。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民族资本的不断发展,逐步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它的解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关于自然经济解体原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

24、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主要原因。第二、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第三、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第四、

25、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狭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根本的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洋务运动的指导机关总理衙门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作为应付洋务的中央机关。总理衙门的组织体制,“一切均仿照军机处办理”。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大臣由一亲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则由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建立初咸丰帝派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充任总理大

26、臣,以后大臣人数略有增加,经常为七八人,多时十多人。章京分为四级,从内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八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加。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南洋通商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北洋通商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洋务运动实质上是凌驾于六部之上的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

27、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标榜“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因它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正处在同治和光绪年间,所以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运动发起人曾国藩曾国藩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湖南湘乡人。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升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等部侍郎。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爆发后,奉命帮办团练,并在基础上扩编为湘军。第二年正月,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剿杀太平军。同年四月在靖港战败,投水自杀,被救。十一月(西历1855),攻江西九江、湖口,不久,水师败绩,武汉为

28、太平军克复,曾遂困守南昌。咸丰六年(1856)秋,太平天国发生内讧,曾国藩乘机攻陷武汉。咸丰八年(1858)四月,占领九江。咸丰十年(1860)六月,授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皆归其节制。同治三年(1864)六月,督湘军攻破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失败。曾国藩旋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侯爵。次年五月,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回两江总督原任。次年授大学士。曾与李鸿章等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同治七年(1868),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奉命办理天津教案,屈从法国侵略者,杀害无辜良民,受到社会舆论

29、谴责。旋调任两江总督。死后,清廷追赠太傅、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生于1812年,卒于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

30、船政局,在70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道光进士。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2年4月,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组织“常胜军”,守上海、陷苏州、常州,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

31、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 000万两之多。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今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前身,是近代早期中国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 1865年9月20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又称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上海制造局。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在虹口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并将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和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的机器,加上海洋炮局并入铁厂,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32、造办经费54万余两,以后屡加扩充,由清政府指拨上海海关税收的二成作为常年经费。雇用工人2000多人。江南制造总局建立后,因虹口厂地房租价银过高,场地狭窄无法扩展,加上驻地洋人反对在该地区制造军火,所以1867年5月,从虹口移设城南高昌庙。江南制造总局移设高昌庙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初购地70余亩,分建锅炉厂、机器厂、木工厂、洋枪楼(附设于机器厂内)、铸钢铁厂、轮船厂、熟铁厂,另在陈家巷建火箭分厂,以后不断购地建房,添置机器。至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占地面积达1 100余亩,员工约3 000人,生产规模和员工人数,都居当时全国军工厂之首。该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此外为培养技术力

33、量和传播科技知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培养技术人员,翻译与军事、工程有关的书籍,也有少量的史志和政法方面的书籍。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也称为“同文馆”,是清末最早设立的“洋务学堂”,是清政府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由于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都规定英、法致中国的外交文件概用本国(即英国和法国)文字书写,致使清政府急需培养熟悉英、法等外国文字和语言的人才。加上清政府认为“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情性欲悉各国情形,必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于是,恭亲王奕等于1861年奏陈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

34、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原只招收13、14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又招收1525岁的满汉学员,也招收不限年龄的满汉学员。学习期限初定3年,到1876年分为两种:一是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8年;一是年龄稍大、仅借中文译本学习天文、化学、测地等科的学生,学制5年。所设课程,1867年时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学生最多时达120人。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设有印刷所,曾译印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留美幼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871年,为“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

35、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曾国藩与李鸿章联衔上奏朝廷,要求朝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同治皇帝很快恩准,清廷为此特别制订了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容闳被任命为留美学生副监督。1872年8月12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从上海登船启程赴美。这30名学童梳着辫子,穿着朝廷“以数千金为之”的长袍马褂,肩负为中国寻求富国强兵的使命,去往大洋彼岸的异国开始了奇特的留学生活。先后派往美国的幼童即4批人数总计120人。这些幼童到美国后开始穿上洋服,辫子剪掉,弄一条假辫子“以在中国官员接见时使用”。一些学生拒绝向“朝廷官员和孔子牌位行叩头之礼”,个个开口闭口就是西

36、方的“民主”和“平等”,这引起清朝官吏的恐慌。清驻美公使陈兰彬与留学事务总办吴嘉善上奏:“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正是由于清廷保守主义抬头,在1881年(光绪七年),全体留美幼童奉召辍学归国。当时幼童中得于耶鲁大学毕业者,仅詹天佑及欧阳庚二人,其余仍在大学和中学。虽然这些幼童被召回,但这一留学行动取得了可喜成果,不仅开了中美教育交流的先河,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具重要性的一页。正如曾国藩、李鸿章所说:“幼童出洋肄业,固属中华创始之举,抑立古来未有之事!”在归国的120名幼童中,有成功向美国交涉返还庚

37、子赔款1 500万美元的驻美公使梁诚;有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的唐绍仪;有修成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有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有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也有在甲午海战中撞日舰“吉野”而为国捐躯的“致远”舰副舰长陈金揆;还有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再经纽约州议会特准无美国公民籍,可在纽约州执业律师的张庚仁等。发昌机器厂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它是中国最早的私营机器制造厂。初为锻铁作坊,后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至同治十二年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近代工业企业,称“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制造小火轮、车床等。八十年代称“发昌机器船厂”,俗称“发昌机器厂”

38、,以制造小火轮为主,为当时上海民族资本机器工业中最大的厂家。后因受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陈启沅与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是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侨民族资本家。他大约生于1825年,死于1905年。早年,陈启沅在南洋经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872年,陈启沅从安南(今越南)回到广东,他的家乡盛产原料茧,当地农民有缫丝传统,因而人员可大量招募。于是,他仿效在安南的法国式缫丝机器,亲手设计绘制了两套机器图样。全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缫丝车和丝釜都由当地制造,其中丝车改为木制,丝釜改用陶制,仿制了“法国式(共拈式)”的缫丝机,于1874年在南海县西樵简村堡创

39、办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蒸汽缫丝厂“继昌隆”。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缫丝,俗称“丝偈”,该厂雇佣工人六七百,出丝精美,行销欧美,获利甚厚。不久,因被视为异端,于1881年(光绪七年)被南海知县下令关闭。他将工厂迁至澳门,改称复和隆丝厂。三年后,得清政府许可。又迁回简村继续经营。3学术观点关于资本主义萌芽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林增平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得到如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历史条件,因而发展微弱。近代资本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徐新吾认为,中国一直到鸦片战争

40、前,资本主义萌芽还是迟滞和稀少的。在鸦片战争还没有出现任何独立的棉纺手工业和小作坊,更无论手工工场了。李新也认为,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主要不是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后,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创办起来的。由手工业工场主投资兴办近代工业或是在手工工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机器生产的为数极少。吴承明则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不是从西方移植来的,中国近代工业的建立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的延续继承关系。他指出,有人认为明清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中断了,近代工业的建立与萌芽并无继承关系,这种“中断论”实无确切根据。事实上,第一家外资工厂,即18

41、45年广州的柯拜船坞,就是收买原来的中国的手工船厂的泥坞建立的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来也是一家工场手工业。他承认有些传统手工业在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帝国主义商品侵略的破坏。但他强调说,这种破坏是被夸大了。其实这种破坏,主要是在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农村家庭手工业方面,而不是在独立手工业方面。在清代前期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十几个手工业行业中,只有踹布和刨烟丝两个行业在鸦片战争后被外国商品代替了,其余都维持下来,并有九个向机器工业过渡,它们代表资本主义萌芽的主流。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对于洋务运动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十九世纪末,梁启超就曾运用资产阶级历史观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他认为,

42、洋务运动的萌芽应从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算起,一直到戊戌变法,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实为维新变法起了“筚山开路”的作用,基本肯定了洋务运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范文澜、胡绳为代表的学者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把洋务运动放在近代两条政治路线的对立与斗争中来考察。他们认为,中国近代史中存在着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内镇压对外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反动路线;与之对立的是从太平天国、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路线。洋务运动执行的是反动路线,上述观点得到史学界的普遍认同。从1949年到1978年,与其他领域相比,洋务运动研究处于低潮。人们基本认定洋务运

43、动是反动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这期间,姜铎先生在60年代初著文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不同认识,引发争论,但正常的学术研究由于“文革”而难以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洋务运动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基本肯定和基本否定之争。基本肯定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揭开了封建制度下的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尽管它存在消极作用,但总的来说是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洋务运动总体上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

44、化进程,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但他们也承认洋务派兴办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刺激和推动的作用。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颇有争议。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历史,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趋于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为一

45、整体,不可分割的,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李鸿章的“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结果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4插图说明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儿童1872年(同治十一年),清政府选了第一批30人赴美留学,由容闳率领,任学生监督,兼任驻美副使。根据洋务运动的切实需要,第一批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问题,最终决定选10岁到16岁的幼童出国。后来这批人中不少人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著

46、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上海洪盛米号,于同治二年(1863)始用机器碾米。不过,它还不是专门的碾米厂,只是米店的一部分。5参考资料目录宫明:中国近代史研究述评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彭泽益: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林增平、林言椒: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俞宪忠、吕瑞江:试论自然经济的历史局限性,载山东经济1997年第5期。高宗鲁:回望晚清留美幼童,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第五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