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由“君主可以不要”及传统的忠孝思想服务的对象可知,A、B两项理解错误;“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并不一定需要牺牲精神,C项理解错误;综合以上信息及“为四万万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可知,孙中山强调的是要忠于国家和
2、民族,故D项正确。答案:D2.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孙中山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贫富分化严重的问题,故实行民生主义是为了防止社会财富为富有者“独享”,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
3、重要”说明B项错误。孙中山认为实现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是实现民生主义的政治前提,民生主义也不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项错误。答案:C3.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解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故排除A项;B、D两项是孙中山民主思想变化的原因,但都是外因;C项是内因,是根本原因。答案:C4.1904年,孙中山为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
4、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解析:由引文中的“1904年”“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可知,孙中山是要借太平天国运动宣传反满思想,B项理解正确。序言肯定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及不同于明王朝的政权特点,但并没有肯定太平天国的积极作用,A、C两项错误;D项在引文中没有体现。答案:B5.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
5、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解析:从材料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A、B两项是国内的民族关系政策,C项不属于民族观,故排除,因此D项正确。答案:D6.鲁迅先生在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中说:“中山先生逝世后无论几周年,本用不着什么纪念的文章。只要这先前未曾
6、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这表明()A.鲁迅先生不愿用写文章的方式来纪念孙中山B.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不是中华民国C.鲁迅先生认为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是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D.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中国就是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解析:孙中山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在反对专制实现民主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认为,只有致力于孙中山所开创的民主事业,建立民主共和,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故选C项。答案:C7.“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
7、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与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同时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全体民众。故选D项。答案:D8.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D.“工农武装割据”
8、思想的基本形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27年初之前就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在1925年底至1927年初先后发表文章,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上述引文就出自他的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C、D三项都发生在1927年初之后,故答案为A项。答案:A9.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予以充分的历史肯定,并在吸纳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发展和超越。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A.新三民主义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新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与反对帝国主义相联系C.新三民主义把民生主义与“耕者有其田”相联系D.新三
9、民主义实现了阶级属性的跨越解析:新三民主义虽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是其阶级属性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纲领,故选D项。答案:D1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解析:俄国革命依靠的是城市工人阶级,走的是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反动力量的堡垒,工人阶级较弱小,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因此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11.毛泽东对中
10、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时间和著作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B.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C.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等D.共和国时期的论十大关系等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答案:C12.(2014广东文综)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批评新经济
11、政策不合时宜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问题。由题意可知毛泽东赞同苏俄(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而非批评,故A项错误;B项社会主义改造的命题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后,而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排除;D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结束,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13.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
12、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解析:农民是中国最庞大的革命阶级,帝国主义是中国民主独立的最大障碍,毛泽东认识到了这两个“孪生支柱”,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D14.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章,主要论证了()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解析: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3、,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著有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故选D项。答案:D15.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实现了三次伟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建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转变。其中,在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是()A.B.C.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从社会主义建设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应排除。答案:A16.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
14、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认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这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C项。答案:C17.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
15、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人们彻底认识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解析: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使人们思想重新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这是“党和民族的大觉醒”。A、B、C三项都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18.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6、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主要表现,分别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B.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C.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D.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解析: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体系日益成熟的重要时期。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开创了历史新局面,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9.辞海是我国唯一的极具权威
17、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地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右图)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会看到它()A.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D.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因此C项说法错误。答案:C2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
18、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探索,而这种探索始终是与时俱进的,即结合了中国的国情,由此排除A项。B、C两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一代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历史贡献,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心中。阅
19、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在连受挫折的情况下,却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功不可没。材料二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江泽民材料三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
20、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胡锦涛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正确道路”具体是指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2)材料二中毛泽东和邓小平受到高度评价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现实意义。(8分)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回答出“正确道路”所指,再回忆所学知识概括出其主要内容。第(2)问从材料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评价,回忆毛泽东、邓小平对中
21、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来分析其主要原因。第(3)问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作用和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回答。参考答案:(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包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起来。(2)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成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3)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现实意义: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22.阅读下列
22、材料:材料一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材料二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历史材料与解析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
23、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6分)(2)依据材料三,指
24、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4分)(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4分)(4)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6分)解析:第(1)问要从三民主义体现的时代主题,即独立与富强两个方面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三不难回答;第(3)问,从方式、目的等角度回答;第(4)问实际上是要回答理论对实践所起的具体指导作用。参考答案:(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民主革命。(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