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寒暄(xun)银镯子(zhu)窈陷(yo)间或一轮(jin)B.拓片(tu)谬种(mi)俨然(yn)少不更事(n)C.倔强(jing)草窠(k)负疚(ji)咀嚼赏鉴(ju)D.牲醴(l)悚然(sn)胆怯(qu)沸反盈天(yn)思路解析:A项,“窈”应读“yo”;B项,“拓”应读“t”;D项,“怯”应读“qi”。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B.像祥林嫂这样连遭不幸、孑然一身的贫困妇女,是多么需要别人在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啊。C.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封建宗
2、法势力的吃人本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D.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居然在儿子死后把儿媳卖到深山野墺里赚钱。思路解析:A项,“少不更事”,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不能用来修饰“年过花甲的老人”。B项,“孑然一身”,孤孤单单一个人。C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D项,“精明强干”,机警聪明,办事能力强。答案:A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以改革发展为出发
3、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赢得更美好的未来。C.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D.我们在解读祝福时,可以深切感觉到民俗文化的威力无处不在,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思路解析:A项,偷换主语,可以在第一个分句加上“在时”,或者删除“鲁迅”二字。B项,搭配不当,把“把持”改为“把握”。C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装饰家居”或“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答案:D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所以他在20世纪早期就强调了人的个性,强调社会变革和人自我价值潜能的
4、释放。鲁迅一生更多的时间,是把矛头指向文人墨客他觉得那些表面上公允、合理的东西,其实是不合理的鲁迅从来没有骂过“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当年鲁迅的这种姿态,我觉得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心态他讽刺的都是达官贵人、社会闲人A.B.C.D.思路解析:在所给的语段中,第句是总说,应放在开始,以便使“这种姿态”承接前文的“非常有操守”;为一组,谈鲁迅对“文人墨客”“被政府通缉过的有文化的人”的态度;与构成并列关系;与后文衔接。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
5、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唔唔。”她含胡的回答。“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我么?”“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
6、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
7、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5.“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思路解析:在小说祝福中,关于雪的环境描写比较典型,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渲染气氛,二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句话在文中独立出现,应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思考。参考答案:“微雪点点的下来了”一句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暗示了祥林嫂的命运又将“雪上加霜”,遭遇新的不幸。6.柳妈与祥林嫂的谈话可以概括为两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其谈话要点。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概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节选文字的前半部分,柳妈的话围绕祥林嫂额头上的疤痕展开;在节选文字的后半部分,柳
8、妈告诉祥林嫂死后的痛苦。能按照这两层意思概括即可。参考答案:(1)围绕祥林嫂额头的伤疤,谈论祥林嫂再婚的问题,以祥林嫂的悲伤取乐。(2)告诉祥林嫂到阴间将被锯开的悲剧,希望祥林嫂捐门槛赎罪。7.鲁迅先生很擅长描写人物的眼睛。在这段文字中,鲁迅先生分别描写了柳妈的眼睛和祥林嫂的眼睛。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两处描写的作用。思路解析:文中描写柳妈的眼睛的语句是“干枯的小眼睛”,描写祥林嫂的眼睛是“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可通过修饰词语思考这两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态的作用。参考答案:作者通过描写柳妈“干枯的小眼睛”,揭示了柳妈的年老而贫穷,也反映了她的“精明”。通过描写祥林嫂“两眼上便都围
9、着大黑圈”,表现了柳妈所讲的关于阴间的故事对祥林嫂的打击之大、伤害之深。8.对于柳妈这一人物,有人说她本无恶意,是同情并帮助祥林嫂的人;也有人说她是鲁四老爷的帮凶,是她最后加重了祥林嫂经济和精神的负担,使祥林嫂最终走向了死地。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并在文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示例柳妈是同情祥林嫂的,她的玩笑使祥林嫂露出了唯一的一次笑容,虽然这笑中含有悲哀;她告诉祥林嫂阴间的情况无非是想让祥林嫂想办法解脱。(或:柳妈是鲁四老爷的帮凶,她幸灾乐祸,盯着别人的伤疤,以别人的悲伤为乐趣;她恐吓祥林嫂,使祥林嫂唯一的一点财
10、产和希望化为泡影,加剧了祥林嫂的绝望。)(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明天鲁迅“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你你你又在想心思。”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
11、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阿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天气还早,何家
12、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便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他中焦塞着。”“不妨事么?他”“先去吃两帖。”“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这是火克金”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
13、来,用力拔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子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
14、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她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柜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冢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她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她现在知道她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
15、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说,“妈!爹卖馄饨,我大了也卖馄饨,卖许多许多钱,我都给你。”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
16、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一九二年六月(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写鲁镇的古风,不上一更,大家都关门睡觉,夜半三更没睡的只有两家咸亨酒店和单四嫂子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持生计。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
17、线希望。C.在鲁镇的人们中,除草菅人命的何小仙外,王九妈、咸亨酒店的掌柜、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抬棺木的脚夫等,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D.文章通过对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C项,“多少还体现出人间的一点温情”理解错误,这些人与“何小仙”一样,也是“吃人者”,他们一样麻木、愚昧,缺少同情心。答案:C10.单四嫂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思路解析:概括单四嫂子的形象,要抓住其言行和思想,联系其处境和遭遇,还要结合小说的主旨。参考答案:单四
18、嫂子是一个勤劳、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她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她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更加渺茫的“明天”,没有人同情她,她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被迫害的典型。11.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1)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2)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思路解析:这两处画线的语句都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鲁镇的人们在单四嫂子的不幸面前的心态。赏析时,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心理特点。参考答案:(1)这句话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店伙装腔作势、愚弄百姓、怠慢病人的丑陋心态。(2)这句话采用了细节(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两个以别
19、人的不幸取乐、伺机欺负弱者、无同情心的鲁镇闲人形象。12.这篇写作于1920年的收集在呐喊中的小说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加以探究。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把握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解答时,除要把握文中一再出现的“明天”一词的具体含义外,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分析探究。参考答案:(1)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2)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子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3)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
20、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并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三、表达交流13.仿写: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再写出三个句子,填在横线上。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 , ;,;,。思路解析:此题是嵌入式仿写题。解答此题一定要审清语境和要求,要分析语境隐含的信息。从画波浪线语句的特点看,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读鲁迅”的作用。参考答案:在你彷徨无奈时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在你空虚无聊时那是一份无价的精神大餐在你消沉无为时那是一剂振作奋发的良药14.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答案:示例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立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