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南宁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就像一幅好的画一样,可以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新的启发。一般来讲,艺术作品的创作,主观性很强。作者希望它能影响人,或者希望这个小说使人性发生变化。一旦预设了这个立场,在搜集资料和观察人性的过程中,就会特别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的就故意排除。只要
2、有预设立场,对人性的观察面一定是比较窄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是没有预设立场的,所以红楼梦才会成为伟大的作品。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红楼梦在现代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在作者笔下,人性是复杂的,它有时候会堕落,有时候会有各种自己控制不住的欲望。面对人性的这种复杂,他觉得这些向下堕落的人性跟所谓向上的、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必须全部加以描绘,使读者在看红楼梦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选择。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可以把读者分成两种。一种是比较简
3、单的读者,他认为,读了一本书以后自己就可以变好。那种所谓格言式的或者道德教训方面的书,也许会对他有帮助。第二种读者则认为,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读书会从中发现人性的复杂。如果你是第二种读者,你在读了红楼梦第九回以后就会思考,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一个课堂,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么办?你也许会大骂他们一顿,说他们不守规矩之类的;然而你也可以借此了解你不在的时候学生的样子。这中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我在读红楼梦时常常提醒自己,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身上有贾政的部分,也有贾瑞的部分。我不觉得我是在外面观察这些人物,或者赞美、批判他们。好的文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
4、都是你自己。你会思考应该怎么去调整自己个性里的这些部分。我以前常常会有那么几天,总想骂学生,就像贾政一样。有一天读了红楼梦,恍然大悟,自己怎么变成贾政了?之后就变得好一点。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有时候是去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有一点贾政,有一点薛蟠,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事,你会发现自己身上充满人性的弱点,而人性本来就有弱点。这个小说的精彩是真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宽广。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区别,我读红楼梦的时候真的不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选自蒋勋说红楼梦,有删
5、改)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在不同的人性空间里适应了不同的环境,给人以新的领悟和启发,所以它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B.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没有预设立场,它对人性的观察面是比较宽的。C.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做第二种读者,知道人类在人性方面的摸索与思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才能在读书中发现人性的复杂。D. 阅读红楼梦,要知道人性有很多方面,并没有好坏的区别,要把自己慢慢放进去,去真正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的做法的一项是A. 审视作品人物,对其进行赞美或批判,真正了解人性,从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
6、获得帮助和成长。B. 认识到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是“我”身体里的一部分,“我”的身上可能有贾政的部分,也可能有薛蟠的部分。C. 红楼梦第九回,会引发“如果我是老师”这样的思考,使自己走进作品中的情境,或者借助作品了解现实。D. 读了红楼梦,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整天骂人的贾政了,之后就会调整自己,善待他人。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把爱作为权威借口,这不是真正的爱;曹雪芹则给予笔下人物真正的爱,即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B. 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红楼梦,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那些堕落的人性跟所谓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C. 红楼梦会让你觉得每一个人物都是你自己,因为作者在搜集资料和观
7、察人性时,不是有意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的。D. 一种读者希望自己读了一本书就会变好,这类书不是文学书;另一种读者通过读书发现人性的复杂,这类书是文学书。【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在不同和启发”是一部作品成为好作品
8、的必要条件,但具备了这个条件并不意味着就必然是一部好作品。B项,因果关系推断绝对化,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没有预设立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C项,“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做第二种读者”“必须”不准确,属无中生有。故选D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干问的是“不属于把自己慢慢放入红楼梦的做法”,作者蒋勋在此文中探讨的也正是这一话题,结尾他提到本次的写作目的“我希望能够跟大家探讨,怎么样把自己慢慢放进红楼梦当中,去
9、真正地理解人性并因此获得成长”,那么前文就是探讨的过程,而上一节中“好的文学能提醒读者,所以我不觉得文学作品一定要认同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则证明A项中的“从最美最好的那个角色身上获得帮助和成长”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选A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A项,“曹雪芹则给予笔下人物真正的爱,即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曲解文意。文中是说“红楼梦在现代仍然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所体现的爱是真正宽广意义上的爱”。这个“它”指的是红楼梦,而不是
10、作者曹雪芹。B项,原因推断不合文意,语境是说“红楼梦是很多人愿意反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的人生会因它而得到启发,获得成长,而作者从来没有很权威地告诉你应该如何生活”,而选项所说的“能够引导人们认识到那些堕落的人性跟所谓求好的人性是互动的”是作者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的想法。D项,对于两类读者所读的书的推论过于绝对,文中并无该种说法,无中生有。故选C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
11、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借 脸曾颖凤明在茶馆里喝茶,远远看见一个年轻人笑呵呵地向他走来,很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并自作主张地拉张椅子在他对面坐下,和他从天气开始寒暄起来,其亲切微笑着的表情,仿佛是饥饿者面对丰盛的饭菜。这表情凤明是熟悉的,近年来,常有类似的场面,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一个或几个陌生人向他微笑甚至跑过来和他握手问好,让他既感到惊奇,又觉得惶恐。因为他确信面前那张可掬的笑脸,确实是没见过的,他可不是贵人,记忆也没衰退到见过谁没见过谁都不记得的地步,他惟一的解释便是对方认错了他可
12、能恰好与某个人缘极好的人长得很像,对方误把他当成别人了。今天可能也是这种状况。堂倌给年轻人泡上茶。年轻人用茶杯盖轻刮了几下茶水,把茶叶搅匀,轻吹了一口气,然后浅尝了一口说:我终于找到你了。凤明说:你可能认错人了吧?我好像不认识你。年轻人说:是啊,你不认识我,但我早就知道你了。我?我一个中年下岗工人,又没什么长处,你怎么知道我?年轻人笑笑说:反正我知道嘛。年轻人的笑让凤明有一种心发虚的感觉。他自问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而且身上和家中也没什么值得让别人惦记的东西。于是很坦然地笑笑说:我有什么值得让人知道的?年轻人说:不瞒大叔说,我知道您,是因为您长得很像我的一个长辈他死了?不,不,他挺好!不,不,他
13、现在他需要您的帮助。帮助?我能帮他什么?他他老人家最近出了点事不不不,是他老人家最近遇到点事,需要您帮忙。什么事?他他有个女儿在国外读书,最近生病了,他想去看看孩子,可是可是什么?可是他他是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手续比较繁琐。国家公务人员?出国怎么会繁琐,应该更方便,简单才是!他他不是任了点职吗?现在干部出国,不是那么方便了,而且,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因此,他需要你帮忙。帮忙?我能帮什么忙?咱们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了,请你帮忙,把护照借出来用用,你放心,不白用,一定重重感谢!护照?我一个下岗工人,哪有那玩意儿?可以办啊!我们帮你,钱我们出,你只需要借出你这张脸就行了,护照到手,就付你一万元租
14、借费。一万元?凤明听了之后,脚趾禁不住抓了一下鞋底。半年来遭遇的各种没来由的热情,终于找到答案。但小伙子的提议,还是让他有些震惊。他说: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是认真的,不信我们马上去拍照办手续付定金。别急别急。我还得想想,至少要知道需要我帮助的人是谁吧?这个嘛你放心,不是坏人。我没说他是不是坏人,我只想知道那个长得像我的人是谁?没准是我认识的亲戚呢!这话让年轻人很为难,迟疑了半晌,他拿出手机到远处一阵嘀嘀咕咕之后回来,说:好吧,我告诉你,你要帮的是县国土局陈局长,你和他长得很像,只要理理发换件衣服,就一模一样了。现在情况也说明了,你快确定吧,我待会就开车送你去取户口和身份证,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
15、凤明说:等等,容我想想。大叔,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我想你也是有儿女的人,就帮帮他吧!凤明说:这事,容我想想,好好想想。年轻人叹口气,说:好吧,你再想想,这是我的名片,想好尽快打电话给我!凤明接过名片一看,名片上写着“翔龙房产公司董事长陈翔龙”,这名字好像在电视广告上听到过,据说是本县首富。按平时,凤明要走近他身旁5米都很难。这天夜里,凤明失眠了,他把白天的奇遇给妻子讲了。妻想了想说:兴许不是看女儿吧?那是?出逃!如果是那样,你可就是帮凶。不过也没啥,谁没有受骗上当的时候啊?一个护照, 就当是被偷了,卖两万元,够咱家吃三年了。兴许人家真是去看女儿呢?我听说他老婆女儿
16、都在国外呢!老婆的话,让他原本就悬着的心拎得更紧了。他眼前闪过2万元人民币、手铐、以及几年前被强拆了的老宅,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这夜的床板如烧烤架之于鱼一般,令他难受。天刚亮的时候,他跑出门,找了一部离家很远的公用电话对半梦半醒的陈董事长说:对不起,我不能帮你!是不是钱的问题?我们再商量!不,不是!咱这一辈子,穷得只剩这张脸了,我借给你,就没法出门见人了。两周后,电视上报道,国土局陈局长因贪污和收受贿赂被捕,他是在用假护照登机时被扣下的。凤明看着屏幕上局长那张垂头丧气的脸,觉得和自己一点都不像!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既承接上文,为年轻
17、人向凤明打招呼提供了合理性,又为后文年轻人向他提出“借脸”的要求作了铺垫。B. 凤明在年轻人提出请他帮忙的要求之后,心理上多次变化,先后经历了疑惑震惊矛盾拒绝的过程。C. 小说中出现的主动握手问好的人和年轻人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官商勾结、攫取利益的社会丑恶现象,隐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D. 小说成功塑造了凤明这一家境贫寒、小心谨慎,虽在利益面前有所动摇但却最终坚守做人原则的形象,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光明面。5. 陈局长因贪污受贿受到调查,年轻人为他出逃做准备。请在文中找出三处能表现他们心理的内容,并结合词句进行分析。6. 分析小说以“借脸”为标题的好处。【答案】4. C 5. “我终于找到你了”“终于
18、”二字表现了年轻人找到救命稻草后的如释重负和喜悦。“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表现了贪官秘密潜逃的心理。“付你一万元租借费”“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表现了犯罪分子紧急外逃的急切心理以及拜金思想。“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尽快打电话给我”表现了陈局长等人出逃的迫切心态。 6. 小说的故事情节围绕“借脸”展开。主人公坚决不“借脸”,体现了主人公对人格和尊严的坚守。陈局长“借脸”出逃,则揭示了他们肮脏的灵魂。“借脸”一事,暴露出的是本人犯罪之后想潜逃国外的肮脏想法和年轻人对陈局长的巴结讨好,批判了官场商界的某些丑恶现象揭,示了“做人要有原则底线”这一深刻道理。题目新颖
19、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C项,主动握手问好的人不能必然说明是官商勾结,只能表现出这些人对手握权力官员阿谀奉承的态度。故本题选C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阅读小说,根据题干的提示,首先要在文中找出三处能表现他们心理的内容,然后仔细阅读这些文字,结合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析。比如:“我终于找
20、到你了”,句子中的“终于”二字表现了年轻人找到救命稻草后的如释重负和喜悦。“他不想让大伙知道他女儿的病”,这句话表现了贪官秘密潜逃的心理。“付你一万元租借费”,“你是不是嫌钱少,可以再加点的,一万五,不!两万吧!”这几句话表现了犯罪分子外逃时急切心理以及崇拜金钱思想。他认为钱能买到一切。“我是认真的,不信我们马上去拍照办手续付定金。”“今晚就去市里办护照”,“尽快打电话给我”这些句子中的“马上”、“今晚”和“尽快”这些词表现了陈局长等人出逃的迫切心态。回答该题时,要分点,把重要的句子摘出来,尤其是反应人物心理变化的重要词语指出来,然后明确分析出陈局长因贪污受贿受到调查,年轻人为他出逃做准备时的
21、心理,最后要用准确的形容词概括出年轻人的心理。【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解答时依据本文标题特点,从情节、人物、主旨几个方面赏析。回答标题的作用题一般从结构、主旨、形象以及艺术技巧等角度分析。首先从结构上分析,这就需要给文章简单分层,分析这些层次与标题的关系。本文题目是“借脸”,本文的主要情节内容也是“借脸”,内容上的作用:体现了凤明对人格和尊严的坚守,揭示了“做人要有最基本的原则”这一深刻道理,批判了官场的某些丑恶行径。题目新颖别致,设
22、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的作用:题目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回答时分点回答,先答内容上,尤其是揭示主题的作用,再答结构上的作用。【点睛】这类探究题时答题思路是:(1)标题的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义、象征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双关义或文章主旨意义。(2)标题的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以物件(物象)为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以形象特
23、征为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以问题为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思考”的作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 亿件,共消耗约32 亿条编织袋、约68 亿个塑料袋、37 亿个包装箱以及3.3 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其中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
24、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回收时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增长中的快递量20122016 年
25、我国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图示(摘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购物狂欢后遇绿色难题,2017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
26、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要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摘自“双11”绿色化关键在于源头控制,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材料三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
27、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摘自做好绿色快递“加减法”当多措并举,2018 年9 月25 日中国物通网)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快递业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的问题,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B. 快递业用来包装的塑料和胶带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C.
28、2016 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要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 万吨,浪费极其严重。D. 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8. 下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2013 年到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由91.9 亿件增长至312.8 亿件,但增长速度逐年持续下降。B. 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所以缠有胶带的纸板箱在回收时会被全部丢弃,这是纸板箱回收率低的原因之一。C. 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可操作性还不尽如人意,但在降低回收成本方面仍有示范性。D. 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早已建立相关法律
29、法规,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为我国快递绿色包装立法提供了借鉴。9. 阅读材料后,你认为我国目前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从不同主体的角度简要概括。【答案】7. C 8. D 9. 国家层面:完善立法以明确行业规范,提高快递企业环保准入门槛。快递企业层面:使用绿色包装,建立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快递用户层面:避免快递过度包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浪费极其严重”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一段是说消耗巨大,并非强调浪费
30、严重。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图可知,从2015年到2016年,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上升。B项,“缠有胶带的纸板箱在回收时会被全部丢弃”理解错误,原文是“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回收时会被全部丢弃”。 C项,“可操作性还不尽如人意”理解错误,原文是说“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不能因此断定“可操作性不尽如人意”。D项,理解正确。故选D。
3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言语理解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一能力点的基本要求:先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然后再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提炼,形成简洁而正确的答案。本题要求分析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的措施,解答时注意下列关键语句:“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这是从快递用户层面),“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
32、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这是从快递企业层面),“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此进行整合作答。【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
33、、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玉守仁 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 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
34、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 亦如之。十八年, 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山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
35、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一)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B.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C.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
36、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D.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B. “修撰”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C. “母忧”指母亲丧事。为父母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
37、,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 “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罗洪先志向远大。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B. 罗洪先范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 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
38、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 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谨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2)收集天下的武器集中到咸阳,熔化刀剑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像,来削弱天下人民的反抗力量。【解析】【
39、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洪先幼慕罗伦为人”,“慕”的宾语为“罗伦为人”,主谓宾完整,独立成句,“人”后断开,排除AD。“好之”“承前省略主语“洪先”,“好”作谓语,“之”为宾语,语法完整,独立成句;“欲往受业”,承前省略主语“洪先”,“欲往受业”,连动短语、承接关系的动词短语作谓语,独立的句子,“业”后断开。“乃师事同邑李中”,乃,连词放在句首,之前停顿。据以上分析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40、D项,“寓含善意评价”错,应该是“寓含褒贬意义”。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错。结合“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分析可知,文中说的是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驾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1)得分点:“惧”,害怕;“趣”,通“促”,催促、督促;“易”,改变;“迟
41、”,拖延;“之”,助词,不译;“乃”,连词,于是;“谢”,道歉。(2)得分点:兵,兵器;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状语后置句;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以,来;弱,使动用法,使变弱,削弱。【点睛】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
42、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参考译文: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平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
43、声。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此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座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召
44、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驾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
45、,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都是友人亲自拿出救济的。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的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请假回家,经过堡喜,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分管相关部门。有富人犯罪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
46、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谥号文庄。(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悲吴王城杜牧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注】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当时,晚唐江河日下。苏小:南齐时钱塘著名歌妓。姹女:美貌的女子。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A. 首联的“碎”字化静为动,写荡漾的水波,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子。B. 颔联实写吴王宫殿里柳枝含翠,歌妓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C.
47、颈联写人,追问当年那些花枝招展、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子究竟去往了何地。D. 前两联描写乐景,后两联抒写悲情,以乐衬悲,给读者留下深刻思考的空间。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对吴王城昔盛今衰的悲叹。昔日的吴王城宫殿肃穆宅房温馨,柳翠花开,歌舞升平;眼前“国作荒原人作灰”,诗人悲叹之情油然而生。对晚唐江河日下的优虑。诗入所处的时代,正是晚唐时期,目睹吴王城的荒凉情景,联想到晚唐的现状,忧虑之情凝于笔端。流露出国惑消沉的情绪,诗人目睛世间的兴衰变化,感受到世态炎凉,表现出一定的消沉情绪,暗含人生苦短、要珍惜当前美好的感慨,人生也像吴王城一样,美
48、好是短餐的,要珍惜每一天的美好时光,这些美好一且失去,就难以逐回。【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手法,然后将理解和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B,“实写”分析不当,应为“想象”,颔联写想象中的景物、吴王宫殿里,柳枝飘拂,满含翠色;吴王城内,像苏小那样的歌娃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故答案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
49、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此题属于没有给出分析的方向,属于自己分析,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诗句,从诗句和诗意的理解中把握情感,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理解和参考:首联写现中的景物、二月的春风吹拂江面,明亮的水波荡漾、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子。颔联写想象中的景物、吴王宫殿里,柳枝飘拂,满含翠色;吴王城内,像苏小那样的歌娃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开放,以上两联,描写的景物都充满欢快之意,颈联写人能歌善舞,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子究竟去往何方?或者追随谁人而回?尾联写千百年来,吴王城早已销声量迹,当年的国都如今成了片荒原,当年的风流人物也已化成了
50、灰烬。诗中借咏史来反映现实,既抒发了对吴王城衰败的悲叹之情、又表达了对晚唐国势江河日下的忧虑。【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
51、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诗就可以从背景可知:吴王城:三国时期都城遗址。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当时,晚唐江河日下。(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2)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_,_”的感慨。(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结果是:_,_。(4)过秦论的中心句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是_。【答案】 (1)
5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王无罪岁 (6). 斯天下之民至焉 (7).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本题具体考查学生情景式默写的能力,情景默写叫识记默写难度大,要求理解性背诵,还需要重点字词的书写,例如:“博”“省”“知”“曾”“斯”等。第I卷表达题 (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
53、政策吸引人才。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
54、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B.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C.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D.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B. 人才数量固然
55、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B.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
56、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答案】17. C 18. A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第二处,千人
57、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干篇一律”。第三处,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第四处,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分析可知,应用“脱颖而出”。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
58、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C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D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句式杂糅,是“人才数量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人才数量是评价引进一个重要原则”杂糅,同时末句同C项未句一样,表意不通。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做这类试题,要能联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语
59、体特点等内部语境,以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对象、场合、目的等外部语境(即语言交际的情景)作为切入点,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合理的续写。A项,“用得好”与“留得住”语序不当,应予以调整。B项,“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与“是否”能否”存在着两面对一面的问题。C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既扩大了概念范围,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
60、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_。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货,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会严重不足
61、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_,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央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大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_,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货构成了冲击。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62、答案】 (1).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2).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 (3). 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解析】【详解】本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第空,依据后文“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货”可知,此空可填: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第空,前文讲了借贷形式,依据后文“质属于动产担保”“押属于不动产担保”可知之后讲的是担保形式,所以此空可填: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第空,前文写“通货紧缩现象”,后文又写“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以及“赊买赊卖”的实际效果,说明赊买赊卖是比较普遍的行为。所以此空可填: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21. 下面文段有三
63、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日前,某高校下发通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理念,禁止所有学 生通过校园网访问所有游戏网站。通知认为,禁止大学生玩游戏,就能保证他们的学习 精力,学习精力得到了保证,他们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强。(1)禁止大学生玩游戏,不一定就能保证他们的学习精力。(2)_。(3)_。【答案】 (1). 保证了学习精力,不一定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2). 取得了优异成绩,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一定就强【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等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语段内容,明确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
64、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到答案。题目中所给句是针对“禁止大学生玩游戏,就能保证他们的学习精力”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学习精力得到了保证,他们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强”。推理存在的问题是“就是”,表述绝对化。优异成绩的取得,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如智商、学习方法等,“精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适应社会能力不一定就强,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为人处世的技巧等。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因为明东的成绩在班上总是最后几名,今年高一课程一结束,当泥水匠的父亲就决定让他辍学跟着他学泥水匠的活儿,
65、并说:“按你现在的成绩以后也就考一个专科。一个专科生眼下找个职业比当泥水匠强不了多少,而且还要花不少钱,还不如当个泥水匠,每天也有一两百块的收入,何况现在干泥水匠的活儿也不累。”明东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想放弃学业去学泥水匠的活儿。明东班上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议论纷纷。对以上的事情,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自拟题目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答案】人生难得几回搏今天,我满怀信心地查看了一下我校中考成绩排名榜,我聚精会神地从上至下仔细地查找,希望能早些看到我的名字。排名榜上同学的分数令我不安,我的自信心被挫伤了好多,但我仍然鼓起勇气看下去,希望结果不会很糟糕。谁知,结果
66、让我失望到了极点,直至一百零六位才看到我的大名,那时不觉得光彩,倒觉得丢脸,一百多名,这是什么概念,我真的无法想象。记得刚上这所学校,自以为是的我还觉得委屈了自己,但从目前看,我简直太可笑了,我的目光太过狭隘,比我成绩好的同学大有人在,我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想着想着,我的内心不免有几丝凉意,但我不会气馁,我要化逆境为力量,以这所学校为新起点,端正学习态度,收起玩心,戒掉懒散,刻苦学习,绝不能再让家人失望。老师们说得对: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远失败,乌云只能暂时遮蔽太阳,只要太阳努力坚持,永远向着既定目标奋斗,终有一天,它能发出万丈光芒。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不是命运,努
67、力学习,艰苦奋斗,成功必然属于我们。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又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找到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成功的途径,让我不必像一只迷途羔羊,四面茫然,不知所措。既然已经找到了目标,找到了通向成功的路径,那我就必须要停止懈怠,直面紧张的学习任务。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次我要尽自己的全力来搏一搏。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我这一搏能否成功,至少我努力过,奋斗过,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至少我不会追悔,我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老师、亲人、朋友,我敢挺起胸脯面对自己,面对家人,面对老师、故友。即使如此,但我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就总会有回报,天道酬勤。
68、人生能有几回搏,既然靠努力进了这所高中,拿到了一张搏击证,那我们怎能轻易放弃,同学们,让我们用全力为各自的美好未来搏一搏,绝不认输,绝不放弃,向成功进军,向未来进军。【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可以立意:从明东的角度,论述不要轻言放弃。即使高一学得不理想,还有高二高三两个学年的时间,只要自己加把劲儿未必就没有提升的空间。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的时代,没有知识,缺乏受挫的勇气,是不可能有灿烂的人生的,所以应留给自己一个机会。从明东父亲的角度,阐述作为家长应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给孩子一个学习机会。现在学习不好,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永远学习不好
69、,应 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退一步讲,即使将来只考上专科,毕竟有专业背景的人不会输给一般技术工。所以做父亲的应鼓励孩子继续学习。此外,还可以从“人生难得几回搏”“风物长宜放眼量”“职业与人生”等方面来立意。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
70、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