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049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题提升练(15).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2014咸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怀念陆蠡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1938年,“卢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

2、。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你爱不爱国?”陆蠡坦然回答:“爱国。”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答道:“绝对不能征服!”一字一句,气壮山河。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陆蠡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蕙兰中学补习英语

3、。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达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人特有的激

4、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诗人柯灵说:“(陆蠡)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殷勤地献与世人。他是纯朴的,一个地道的山乡人。这点纯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

5、中深情地写道:“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

6、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陆蠡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激赏。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从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B.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C.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D.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

7、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E.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解析】选AD。A.陆蠡是在13岁考入高中后才“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的;D.巴金的原话是“见得不多”,不是“再无第二个”。2.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答:_答案:思想进步,坚持斗争。在沦为“孤岛”的上海,出版了很多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书籍。营救同事,挺身而出。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房抓走后,直接去交涉。针锋相对,毫不畏惧。面对日寇逼问,他直面回击,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易错提醒】概括传主的优秀品质

8、或者主要事迹,首先要立足人物的身份和职业加以概括,比如艺术家、建筑学家或者作家等,然后要充分理解材料,全面梳理传主的主要事迹和心路历程,全面准确地加以概括,防止出现遗漏或者出现要点重复。3.我们为什么要“怀念陆蠡”?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身份)他是一个“绝代散文家”,绝妙的文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格魅力)他的硬气、实干、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扬。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不匹配,我们对他所知甚少,应该去了解、宣传和研究。4.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留名青史;也有人说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9、8分)答:_答案:观点一:他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散文的内容:多是故乡山水,童年回忆。散文的情感:字里行间涌动着他特有的激情和深挚的眷恋。散文的主旨:表达了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散文的风格:奇丽明朗,清新可诵,充满乡土气息。观点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面对巡捕和日寇,他都充满大无畏英雄气概。忠诚善良,纯朴厚道。保有一个地道山乡人的本质,这是他能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热心肠,讲义气,挺身而出,营救同事,不惜牺牲生命。默默耕耘,注重实干,沉默寡言,不趋时媚俗。二、(2014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绕不过的“悠悠长水”谭其骧祖

10、籍嘉兴,嘉兴古称长水,所以他将自己的论文集命名为“长水集”。这一层意思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于是将“长水”与他所治的中国历史地理联系起来。他的弟子、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告诉记者,先生倒并不反对外人的这种联想。而在葛剑雄心目中,先生给他留下的印象正是“悠悠长水”。“他不是滔滔江河,但始终流淌着,就像那常年的流水,滋润大地。”葛剑雄说,“谭其骧的名字已经与中国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想学习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都将离不开他的著作,都将是他的贡献的受益者。”按照葛剑雄的话说,但凡研究中国的历史疆域、政区沿革、人口迁移、民族分布,乃至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变迁,等等,谭其骧都是“绕不开”的

11、。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复旦大学是他到上海时的访问单位之一,学校决定将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礼品赠送给他。校长向里根赠送礼品时,向他介绍主编这套地图集的就是本校教授谭其骧,里根听后,立刻回过身去与坐在第二排的谭其骧握手。这一场面被摄像机摄下,在美国进行了转播。后来,葛剑雄去美国,在介绍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不少人都说他们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谭其骧与里根握手。有的人并不知道复旦大学,但当葛剑雄提起这件事时,他们就会说:“噢,就是向里根总统送一套地图集的那所中国大学。”当年,学校却给像谭其骧这样的学者们开过一个荒谬的玩笑。1974年,上海学习清华大学经验,对所有正副教授进行“突袭考试”。复旦大学的试卷

12、是本校各科的入学试卷,结果谭其骧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只能举其大意,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只写出了三点,“鞍钢宪法”没有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没有写全,数理化只做了一亩等于几平方丈这一道题。这番考试的结果,被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毫无知识、一窍不通、连大学入学资格都没有的事例而广泛宣传。葛剑雄这样描述他的老师:“他的经历很简单,从6岁到82岁都没有离开学校。他的工作很单纯,从20岁登上讲台,就是上课和做研究。他16岁参加共青团,17岁以后就不想再过问政治,但政治却没有放过他,历史给他留下了风霜的印记。”和这般“平淡”的经历相符,谭其骧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应酬,不大愿为学术以外的事花费时间。他在

13、北平时,胡适是北平学界第一名人,青年人都以名为胡适所闻为荣,谭其骧的导师顾颉刚不止一次向胡适介绍过他,并在信中对他大加赞扬,但谭其骧却从未去拜见过胡适。陈寅恪也是泰斗级名教授,不少人攀附唯恐不及。谭其骧的好友俞大纲是陈寅恪的表弟,陈寅恪曾向他问起过谭其骧的情况,谭其骧知道后,也没有“顺势”去见陈寅恪。不过谭其骧也并非索然无趣之人。友人曾回忆起20世纪30年代初谭其骧刚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后的生活,饶有兴味。“我们白天授课上班,晚上用功,有时觉得困累,闲谈一会儿,季龙活泼勇敢,到东安市场九龙斋买几串冰糖葫芦,吃了酸甜凉食以后,精神复振。”谭其骧生前的住房面积不大,他的书房兼卧室只能放下一张小书桌

14、,桌上总是堆得满满的,头绪一多,常常找不到东西。一次去昆明开会,住在圆通饭店,房间里有很大一张办公桌,他于是感叹道:“什么时候我家里能放得下这样一张大书桌,我的东西一定不会找不到了。可惜不在这里做事,这样大一张桌子派不上用场。”谭其骧逝世后一年,子女护送他的骨灰坛登上海轮,到达长江口外的东海,骨灰在夜色中被撒入大海。此情此景,让葛剑雄感慨万千:“这里的水,来自青藏高原、来自长江流域,也来自他的故乡嘉兴和他生活、工作过的杭州、上海。悠悠长水汇入了浩渺大海,他与大自然共存。”在后辈学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位将毕生献给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长者最好的归宿吧。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15、4分)()A.谭其骧先生对很多人误解其论文集名字的来历不以为意,因为他认为“长水”二字也正是自己为人的象征。B.当里根总统得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是谭其骧时,立刻与其握手,这使很多美国人知道了本不受重视的谭其骧。C.谭其骧先生学识渊博,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没有得到知识分子应得的尊重,被视为毫无知识、一窍不通的典型。D.谭其骧不善应酬,更不以攀附名人为荣,越是像胡适、陈寅恪这样的学术泰斗,他越是刻意避而不见。E.谭其骧一生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生活涉及中国广阔的地域,所以说汇聚中华大地众多水域的大海是先生最好的归宿。【解析】选CE。A项,是其弟子葛剑雄认为“长水”是先生“为人的象征”;B项,“使很多美

16、国人知道了本不受重视的谭其骧”无中生有,于文无据;D项,谭先生只是“寡于交游,疏于应酬”,“越是刻意避而不见”是对文意的曲解。2.作者将谭其骧先生比作“悠悠长水”有哪些含义?请简要说明。(4分)答:_【解析】将谭氏比作“长水”,说明“长水”与谭氏紧密相关,那么应该与谭氏的什么相关呢?既然问题是笼统地问,就要全面考虑与谭氏相关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比如谭氏的出身、经历、品性、事业及成就等,只要从这几点出发到文中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答案:谭氏的祖籍嘉兴古称长水,他的生命始终与“长水”相连,故其命名自己的论文集为“长水集”。他研究的中国历史地理悠久绵长如悠悠长水。他的学术贡献使

17、所有中国历史地理的研习者受益,故其贡献就像那常年的流水滋润大地。(每点2分,任意2点给4分)3.谭其骧先生的“平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答:_【解析】在到原文提取概括信息之前,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体验分析“平淡”一词的内涵指向。“平淡”既应该指生活经历与特征、人生追求,也应该指为人性情。那么据此分析,到原文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答案:经历简单,不过问政治。生活简朴,安贫乐道。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应酬。(每点2分,任意2点给4分)【误区警示】信息筛选不能触犯的雷区4.谭其骧先生17岁以后就不想再过问政治,但政治却没有放过他。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学者远离政治的理

18、解。(8分)答:_答案:示例一:学者应远离政治,不要为学术以外的事情浪费时间。(2分)远离政治可减少烦扰,利于保证治学时间和创造丰硕的学术成果。谭氏一生的工作很单纯,20岁后就是上课和做研究,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2分)远离政治能使治学心思专一,利于提升研究水平。所有中国历史地理的研习者在治学时都无法“绕开”谭氏。(2分)远离政治可使学术成果尽量摒除政治色彩,利于成果供全世界共享。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赠予美国总统里根,传扬美国。(2分)示例二:学者不能远离政治,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现实的政治社会。(2分)任何人都生活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中,他的生活和工作必然受到政治的影响。谭氏的考

19、试风波难免给他的治学心情和治学进展造成不利影响。(2分)他所研究的中国的历史疆域、政区沿革、人口迁移、民族分布等问题必然和每个历史时期的现实政治紧密相关。(2分)他的学术成果中国历史地图集必然要为现实政治提供历史借鉴。(2分)三、(2014鄂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艾丽丝斯坦巴切首先是眼睛,那是一双又大又蓝的眼睛,一种淡淡的发暗的蓝,像知更鸟卵一样的颜色。并且如果是在阳光灿烂的春日,你直视这双眼睛这双不能回视你的眼睛刺眼的,四月的阳光会使它们变得苍白,就像高处无云的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10岁的卡尔文斯坦利,这双眼睛的主人,这个打生下来就失明的男孩,喜欢这

20、些描绘,并且总是想听听这些描绘。他听着因为他只能听,然后,“橘黄色是我喜欢的颜色,但我现在喜欢蓝色。”他宣称。停了一下,眼睛在短而厚的眼皮间颤动一下,“我知道有淡蓝、深蓝,可是天空的蓝色是什么样的呢?”他想知道。在他听你的描述时,如果你注视他的脸,你就会感受到一幅画,一幅牢牢地镶嵌进苍白的眼睛背后的画。这个男孩头脑里存有许多画面,存着许多那些爱他的人为他创造的、重新找回的形象。有彩虹的图画:“它有很多美丽的色彩,一种挨着一种,形态像张弓,横跨天空。”有让卡尔文震惊的闪电的图画:“我妈妈说闪电就像一棵圣诞树那种穿越天空,明暗闪亮的情形。”他说着,道出让诗人引以为豪的令人愉悦的描绘。这是一个春天的

21、假日,卡尔文走出家门,他在屋后的巷子里骑着他的那辆看上去死板的、黑色镀银的两轮自行车。“呆在我后面!”他朝他的朋友凯利巴斯喊。凯利正沿着可以让卡尔文骑自行车的小巷延伸出来的死胡同疯狂地蹬她的车踏板。尽管在邻居的后院他看不见自己周围春天萌芽的迹象从储备室中拿出的门廊家具,以及铁烤架设备,从四月的雨水中小草长出的绿,在篱笆上连翘盛开出的黄但是沿着他自己的路线,引导他的另一种标志却依然存在。经过德国牧羊人时,牧羊人向他大喊大叫,告诉卡尔文离他家还有三间屋子远;接着,经过五个花园以外的紫红锆石时,他就会闻到红锆石散发出的特有的芳香;经过大的斜裂缝时,这个斜裂缝支起他的自行车前轮,然后又放落地上,这就告

22、诉他已经到了他的边界,他应该回头了在一个温暖的春日,卡尔文骑着自行车走过所有类似这些的标志。卡尔文的后院里一场棒球赛快要开始了。斯坦利夫人集中精力地关注着她的儿子。9岁的凯利站在第一垒,脱去她的仿皮手套,以便玩得更来劲。本队的另一成员,6岁的曼尼特克拉克正在抢球。轮到卡尔文上场击球了,这时提醒他怎么做也是曼尼特的事。“击球,卡尔文”,她喊着,“转身!”他照此做了,球与球棒碰撞发出的声音引导卡尔文冲向第一垒,他一边跑一边用手在身前摸索着。妈妈走到他所站的第一垒的旁边,下意识地将手伸向他的头,轻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发,呵护地抚动着。“记住,”母亲告诉她的儿子,“没有什么事你不能做。”卡尔文的父亲是巴尔

23、的摩市的一名警察。他已经教会儿子怎样骑自行车,在自家的大众牌轿车上怎样去换挡,怎样把玩具拼在一起。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互相夸耀对方英俊漂亮。在卡尔文出生后就不再工作的母亲获得了一种哺育、教育并把自己的母爱倾注卡尔文的能力。带着信任、诚恳以及一个孩子不可动摇的信心母亲总在自己身边,卡尔文走进了一个洞明的世界。“如果有些事情不明白,你就问,”她一遍又一遍地用公开坦率的方式告诉他,“一定要问。”“他很小的时候,就说要成为斯蒂威尔万德,”卡尔文的父亲说着,笑起来,“他开始弹钢琴,并且弹得相当好。现在他要去当一名计算机程序员,专为盲人设计程序。”卡尔文现在是四年级,他是巴尔的摩市六个“从残疾人转入正规班级

24、”的盲童之一。他们和能“看”的孩子一起在公立学校的正常课堂上课。最出色的是,卡尔文能阅读,能拼写,能做小数,能用他特制的盲文书籍跟上教学进度。他很聪明,他能做其他同学做的每一件事,除了“看”之外。“下一个单词是什么,卡尔文?”他的老师杰克逊夫人问。“十一。”他根据盲文课本读道。“现在告诉我们怎么拼写它不要低头看书!”她快速说着,把卡尔文的手指从那个被禁止看的单词上拿开。“eleven。”他很轻易地就拼读出来。所有这些看起来如此简单,卡尔文以盲人特有的方式轻松地按要求做着。但是这是一种欺骗性的简单。多年前,当卡尔文的父母得知手术已无济于事,他们的儿子大概永远都不能再“看见”时,“知道了,”父亲说

25、着,努力去安慰母亲,“我们会做我们要做的事,卡尔文会好的。”是的,卡尔文很好,他们也如此。(选自1985年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闻开头描写小男孩的眼睛,一方面紧扣题目,突出小男孩眼睛的特别之处;另一方面,也为下文点明他是盲童及报道的事件做铺垫。B.当你在为卡尔文描述他眼睛美丽的时候,他会注视着你的脸,在他的头脑中会出现一幅牢牢地镶嵌进苍白的眼睛背后的画。C.对于视力残疾的卡尔文,父母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强起来,并以自己的坚强和乐观感染了孩子,希望他能跟正常孩子一样学会自立。D.斯坦利夫人除了卡尔文,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26、凯利巴斯和曼尼特克拉克,她们也在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卡尔文。E.天生盲童固然是一个悲剧,但这篇特稿并没有将笔墨过多地放在展示悲剧,更未煽情。相反,整篇特稿洋溢着一种明亮的诗意的光辉。【解析】选AE。B项,原文是“如果你注视他的脸,你就会感受到一幅画,一幅牢牢地镶嵌进苍白的眼睛背后的画”;C项,“父母想过放弃”无中生有;D项,错在“还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凯利巴斯和曼尼特克拉克是卡尔文的朋友。2.文章结尾“是的,卡尔文很好,他们也如此”含意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卡尔文很好”,指他已能与正常人一样很好地生活与学习,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由衷赞叹。“他们也如此”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卡尔文的

27、关爱与帮助很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高度赞扬。(4分,每点2分)3.结合全文,简要说明本文以“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为题目的好处。(4分)答:_答案:点明了新闻的核心人物。“视力过人”易于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视力过人”与文中盲人身份形成强烈反差,有助于突出主题。(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本文作为一篇新闻特稿,1985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你认为获奖的理由有哪些?请分别从构思、语言、主旨三个方面加以阐释。(8分)答:_答案:构思巧妙,新颖别致。(1分)以日常生活为主线,用讲故事的方式,巧妙地串联起各方面关爱小男孩的事迹与场面。(2分)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文学色彩浓厚,可读性强。(

28、2分)营造了浓厚的亲情、人情氛围,(1分)弘扬了人性美。(2分)四、(2014荆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灾难,我们拒绝遗忘鸿篇巨制一九四二被冯小刚视为其导演生涯中最严肃、最沉重、最具分量的作品。而对于小说作者和编剧刘震云,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而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支点的追寻和叩问。遗忘比灾难本身更震撼人心记者:在您所有作品里,温故一九四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方面,它与您通常惯于描述的当代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另一方面,类似采访手记的纪实风格也在您的作品中独树一帜。20多年前,是什么让您产生了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的冲动?刘震云:作者与作品的相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

29、性。温故一九四二创作于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写过非虚构类作品。那一年,我的朋友钱钢准备编一本中国灾难史,希望从中看到中国人是如何从灾难中走出来的。1942年,他选择了当时最严重的灾难河南旱灾,并把这个灾难的写作任务交给我。作为一个河南人,我竟然从不知道1942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旱灾。一个人的去世是去世,许多人的去世就是数字了。钱钢告诉我,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迫害致死的有100万人,1942年河南就有相当于3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死于旱灾。更令我震惊的是,当我向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问及这场灾难时,却发现他们无不选择了遗忘。这样的震惊和疑惑,迫使我进入对1942年的探究和写作。记

30、者:不管小说还是电影里,美国记者白修德都像是创作者进入历史、接近真相的一双眼睛。他在1942年的采访里发现了比自然灾害更残酷的真相,您在这个探寻中发现了什么?刘震云:我把1942年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发现历史上河南的旱灾非常频繁,从东周到1942年,基本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旱灾,而每次旱灾的记录里都有人吃人甚至更惨的景象。这样的记载,头一次看触目惊心,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这也回答了我心里最初那个问题为什么这场灾难的亲历者选择了遗忘。我还有更多的发现,也就是白修德的发现300万人的死,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战争和政治环境。生死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记者:从小说到电影,在这

31、些具体人物的塑造中,您最在意的是什么?刘震云: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将1942年从历史中打捞出来,再放在亲历者面前,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在美国或者欧洲,一个人在临死之前一定会追问:“我为什么死了?”但是河南人没有,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得坦然,这是他们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幽默。为什么坦然?因为生活里严峻的事实在太多了,人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这块铁如果就这么硬着,磕在石头上就破碎了,但坦然和幽默把这块铁化成了水,它变得柔软了,也就不会破碎了。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老张要饿死了,饿死的时候他没有想起日本人、没有想起蒋介石,他想起了好朋友老李,但老李三天前已经饿死了。老张说我比老李多活三天,

32、我值了。这个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对于灾难里的河南人来说,什么战争、国家、元首都不是重要的,只有他身边的人是重要的。好的创作者应是平等的倾听者记者:在小说里,您肯定了揭竿而起的精神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在电影里,您用更多细节赋予这个故事人性的温暖。这种变化,是否说明了您在创作中的一种态度?刘震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跟小刚一直觉得要特别注意表达上的节制。所谓节制,就是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的时候做到不煽情,不要有过多的台词和表演。创作者绝不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尤其在面对这样一个题材时,创作者是站在70年后优越的生活里揭灾民的伤疤,这是非常残忍的。我说过,真正好的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倾听

33、者。记者:在极端环境里,人内心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体现出来。这种本真,有时甚至是支撑一个民族存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在1942年,您认为支撑河南人甚至中华民族生存下去的支点是什么?刘震云:一九四二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灾民、日军、国民政府、美国人他们之间互不见面,但灾难使所有人既有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唯一需要的慰藉就是人和人之间那点微弱的善良的光芒。电影的最后,老东家发出了一个哈姆莱特式的追问:“为什么我要逃这个荒?”他遇到了一个跟他一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瞬间互相成为亲人,如果不是在1942年那个极端的环境里,这是不可

34、能的。正是在这个变异的状态里,人心里的精神支点得到了最大的彰显,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那份亲情,那抹人与人之间善良的光芒。(人民网2012年11月29日刘阳)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刘震云创作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是因为灾难发生在河南,作为河南人记录这场灾难是他的责任,他是以平等的倾听者的身份在搞创作。B.刘震云在探寻1942年自然灾害的真相时发现300万人死亡的背后还有重要的战争与政治原因,说明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作家。C.老张饿死前想到比已经饿死的老李多活了三天,就觉得值了,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人的狭窄心胸和无情,而这也正是刘震云所揭

35、露的。D.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死亡见得多了,会使人变得麻木,所以选择遗忘是正常的,不应该受谴责。E.这篇采访用平实理性的语言展示了刘震云创作和改编温故一九四二的思想历程,而改编后的电影结尾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解析】选BE。A项,创作的主要原因是钱钢的委托;C项,是以幽默的方式表现了人内心的悲凉;D项,“选择遗忘是正常的,不应该受谴责”有误。2.为什么说“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6分)答:_答案:它探寻的是300万人死亡背后的东西,即战争和政治带给人类的灾难,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它挖掘出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生存下去的精神支点那份亲情,那抹

36、人与人之间善良的光芒,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它揭示了中国人面对死亡的幽默态度,这实际上是莫大的悲凉。它提示人们遗忘比灾难本身更可怕。(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3.通过记者采访,你从刘震云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巨大的责任感:他对一场灾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警醒人们的遗忘。严谨的创作态度:温故一九四二创作于1990年左右,经过长达20多年的反复修改才决定开拍。平等、善良的性格:认真倾听,善于发现人心灵中最柔软的情分。理性而幽默:面对如此严肃的问题,可以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现。(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4.中华

37、民族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地震、洪灾、旱灾、战争不断发生。面对这些给人类带来痛苦的灾难,是选择遗忘还是铭记?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答案(示例):选择铭记。铭记灾难,我们才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克服未来道路上的艰险。温故一九四二告诉我们,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战争和政治,警醒着我们在灾难到来的时候对待普通民众的态度。铭记灾难,我们才能从中追寻和叩问一个民族的精神支点。温故一九四二反映了灾难中人与人之间微弱的善良的光芒,这些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可以给予我们战胜灾难的力量。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许多的天灾人祸,所以,要铭记历史,牢记过去,保有那善良的光芒,这是我们民

38、族在未来的灾难中得以生存、更好前进的巨大动力。(观点2分,理由各2分,要结合文本有概括有分析,不联系现实扣除该项分数。)【加固训练】(2014随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1分)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史学大师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读书治学始终充满一种理想和激情,一种民族情怀。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曾说:“他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个子不高,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这种思想在历史学界有很大影响,并得到政府支持

39、。但是钱穆却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贯通的历史。他在北京大学争取到一人把一门通史课讲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历史应该是能融会贯通的,而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更重要的是他要说明中国历史是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模式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它并对它保持信念。通过多次备课和讲授,钱穆终于将上自太古,下至清末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钱穆的民族情怀也贯穿在平时的生活中,在他初入北平,进燕京大学讲课时,就对校方用英文字母给教学楼命名表示不满,在他的提议下,燕京大学把外国名字均改为中国名字,也有了以钱穆名字命名的穆楼。据说,今天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未名湖,也是钱穆命名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随学校南迁。学校与清

40、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生活一度非常艰苦,钱穆曾和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四人合住一屋。在西南联合大学,钱穆继续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局面更胜以前。著名历史学家、后来曾师从钱穆的严耕望讲述当时盛况:“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先生上讲坛,须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也是在这里,钱穆开始手不停歇地编写国史大纲,因为正值抗战期间,钱穆笔间感情更加充沛。国史大纲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该书一经出版发行,就成为全国大学的教科书,风行

41、至今。抗战胜利,北大复校,傅斯年主持校务,钱穆没有得到聘书,就闭门著书立说。1949年,钱穆经由广州去了香港,离开大陆,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归故土。当时的香港成了一个大的流亡场,各色人物从大陆逃亡香港,其中也有无数流亡学生。这些流亡学生,就像在大海上四处飘泊,前途渺茫,失去了精神依托。在这种情况下,钱穆放弃了较为闲适的教书生活,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建新亚书院,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严耕望后来感叹,钱穆此时正是学养成熟而精力未衰的阶段,正当更有高度发挥,却因时局动荡,被迫到香港办学,十余年间耗尽心力,对于学术界是一项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对于当时的学生,却有了精神的依归,更是为中华

42、传统的存亡续绝,钱穆回忆新亚书院初创办时,“彼辈皆不能交学费,更有在学校天台上露宿,及蜷卧三、四楼之楼梯上者。予于晚间八九点返校,楼梯上早已不通行,需多次脚踏铺被而过”。在这时代巨变的无可奈何中,钱穆是要努力去培养传递文化的薪火。新亚书院是当时香港唯一不牟利的学校,许多老师来此授课,纯粹都是尽义务。学校还在每周末设公开学术讲座,吸引校外人士来听讲。新亚书院位于香港著名的贫民区,条件十分艰苦。钱穆只有两间小屋,一间居住,一间办公。办公室给余英时的印象是“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支撑着他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余英时回忆,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他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病了。钱穆叫余英时去买二十

43、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其所有的痛苦。钱穆亲自给新亚书院写了校歌:“乱离中,流浪里,饿我体肤劳我精。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肩挑,趁青春,结队向前行。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而钱穆从香港到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寓所辞世,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万言的著作。1992年,家人将钱穆骨灰撒入茫茫太湖,以示其魂兮归来。2009年8月8日,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墨宝在香港拍卖。其中钱穆的信札,用行书写就,字体飘逸、隽秀,信中钱穆写道,“今日之国运,吾侪从事学术教育工作者皆不得辞其咎”。短短一句话,可见一代国学大师“

44、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摘编自任士英主编20世纪国学大师档案)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20世纪30年代,钱穆著书立说,主张国人要对国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B.文章引用钱穆的学生、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话“好像把你的心都照亮了”,说明钱穆先生是一位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的好老师。C.北大复校后,在傅斯年主持校务的情况下,钱穆没有得到聘书,所以他在1949年离开大陆由广州去香港,这也是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D.在严耕望看来,钱穆创建新亚书院时正是学养成熟阶段,如果把精力用在学术上,会收

45、效更大,但终因创业耗尽心力而十余年无学术成果。E.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穆有着非比寻常的治学精神和民族情怀,他秉承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救国的抱负,一生为国学复兴鞠躬尽瘁。【解析】选AE。B项,“理解学生、把学生作为知己”理解的角度过窄,余英时是从赞赏钱穆先生的学识人品的角度说的,紧接着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C项,因果关系不当,把钱穆离开大陆的直接原因归为“没有得到聘书”,文章没有说明;把它进一步分析为“钱、傅二人观点不同所致”也于文无据;D项,说钱穆“十余年无学术成果”错误,只是这时精力在办学上,使学术界受到了“不可弥补的损失”。2.第二段中,作者引用严耕望对钱穆在西南联大讲课盛况的描述,具

46、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校外旁听者争坐满室”,说明钱穆的讲座激起了抗战期间学子们的求学热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登学生课桌,踏桌而过”一句极写听众之多,引用名家的原话,使文章的叙述更具有可靠性和感染力,具体形象地再现当时的盛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钱穆在香港创建新亚书院,新亚书院的创立具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能够为内地流亡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使他们有一个存身之处和精神依归。能够培养在民族存亡之际,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递文化薪火之人。更有助于唤起青年人在艰苦时期经世救国的远大人生抱负,即“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千斤担子两

47、肩挑”的不屈精神。(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文章题目为“一生为故国招魂”,老一代知识分子钱穆先生的故国情怀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答案:观点一:心怀祖国,就要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使之发扬光大。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有益于民族精神传扬的工作。发扬民族精神,保有民族情怀也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使民族情怀落在实处。当外族入侵,民族危机的时候,更要多做一些对传扬民族精神有用的实事。(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在民族危机的时候,更需要有人担当,把民族精神传扬下去。在民族危难时,民族精神的传扬尤为重要。要传扬民族精神,就要做一些有利于发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之事,要有所担当。传扬民族精神,尤其要有一种不慕名利的奉献精神。(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6分。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