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五)小论文题提取信息说明型(建议用时:35分钟)1城市化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城市化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历史进程,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城市地理空间的拓展;城市设施的近代化;城市管理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城市化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年代城镇人口(万)占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水平(%)18432 0705.14.418942 351619495 76510.616.719579 95915.4材料二上海在晚清已经通行了电车,而北京直到1921年才成立北京电车公司。该公司在筹建过程中,遭到各界的强烈反对。“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
2、难滋多。本公司以事属公众交通,一切建设力求美备,与各方往返商榷,不厌精详”。然而,京师总商会认为,京师并非通商口岸,而民房、商店又栉比繁多,若势必兴办,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敌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三从晚清到民国,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公共空间,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公园、新式剧院等,生活于城市中的人,无处不在地被空间规训着,公共空间成为国家和精英规训、引导大众文化的场域。引自陈蕴茜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1)依据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哪些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以“近现代中国城
3、市化的困境与意义”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2晚清新旧学堂之争或中西学校之争,本质是中西学问之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前,尽管西学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官办新式学堂也有30多年历史,但在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西学仍然只是作为科举的补充。道光至光绪四朝,清朝官员先后奏呈过10个以上的科举改革方案,试图以变常科开特科、纳洋学于科目、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等形式,讲求实学,吸取西学之长,广开取士纳贤之途,重新激发科举制的活力,可是始终不得要领。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不废经学”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学堂的经学课程上。张之洞规划学制
4、的经学课程时,曾经自信地表示:“若按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绝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教不至废坠。”但是,从学制执行的效果显然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算学、格致、地理、体操等实用学科受到学生的喜欢,经学却普遍成为最无聊、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以上材料均选编于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科举考试的变化及其原因。据材料二,指出张之洞规划经学课程的主要意图。(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3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之为“人心之争”,即制度认同和选择意义上的竞
5、争和对抗。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也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英的普遍信念,并一直主导了冷战时代美国的角色认知。凯南在其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称:“有思想的美苏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对克里姆林宫向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感到抱怨,相反,他应该对上帝表示一些感谢。上帝通过把这一无情的挑战摆在美国人民面前,已经让这整个国家的安全依赖于他们团结和接受历史明确赋予他们的道德与政治领
6、导责任上。”摘编自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和作用材料二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正如冷战史学者文安立所言,“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然而,即使在冷战过程中,世界体系的重构仍然按其固有的规律调整着世界历史运动的各个层
7、面,其中包括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国际政治朝多极化方向的发展。摘编自余伟民“冷战”的起源与终结世界历史的视角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格局与世界体系的重构”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280字左右)4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
8、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如果以这种节奏继续上涨,到2030年时前10%人群将会拥有国民收入的60%。摘编自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材料二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
9、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摘编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千年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收入不平等急剧上升的根本原因以及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的主要原因。(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五)小论文题提取信息说明型1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占总人口比重“
10、5.1%”“6%”得出1894年以前发展极为缓慢,据材料一中占总人口比重“15.4%”得出1949年以后发展迅速,据材料一“10.6%”“16.7%”得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依然很低。第(2)问,论点,据材料二“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材料三“公共空间成为国家和精英规训、引导大众文化的场域”并结合所学得出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困境与意义;论证,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从不同层面分析论证。答案:(1)特点:1894年以前发展极为缓慢;1949年以后发展迅速;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依然很低。(2)示例论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困境与意义。论证:困境
11、,清政府的专制统治阻碍近代化进程;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尽管国门被迫开放但政府依然故步自封;城市化受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反对;近代中国因列强侵略而贫困;不断出现的侵略战争或内战。意义,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与文明素养;改善民众的生活;促进国家更加开放;提升国家综合实力。2(1)变化:西学作为科举的补充;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原因:激发科举制的活力。意图:维护经学(或圣教、儒学)权威。(2)观点中学衰落、西学兴起论证中学衰落经学课程成效不佳;经学维护专制统治;西学传入冲击传统经学;经学空谈义理,脱离实际西学兴起算学、格致等西方实用学科受到学生欢迎;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新式教育培养了人才;顺应
12、了时代需求结语,中学衰落、西学兴起是时代背景下的结果3.(1)变化:由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到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原因: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苏联的挑战;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世界体系的重构受冷战格局影响,但仍有其固有规律战后初期,冷战局面出现,形成了美苏对抗的两极世界格局。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抗给其他国家发展带来了一定机会,如西欧联合、日本发展等。冷战格局加速殖民体系的瓦解,为新兴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冷战格局虽然影响了世界体系重建,但世界体系的重构仍有其固有的规律。(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
13、化)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4.(1)特点:先高后低再高,呈U字型,有进一步拉大(恶化)的趋势。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度。主要原因: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在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发达国家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等优势可以在全球化浪潮中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两个方面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