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027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华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

2、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

3、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材料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4、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爽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造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受疫情影响程度不

5、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杜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

6、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杜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材料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实施心理千预,须把报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

7、,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8、。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1日)1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

9、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C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2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B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10、。C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D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

11、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4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5分)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带伞的女人吴富明很多年以前,我还是报社的一名见习记者,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那天,她正在指导学生排演舞蹈。她显得活泼、开朗、动作轻盈,可说是

12、个人见人爱的姑娘。我的采访很顺利。可是当我和她从少年宫出来时,天却下起了大雨。她就将自己带的油纸伞撑开。我心想,她真有先见之明呢。我的采访稿第二天就见了报,反响不错。我从报社出来时,正好又碰到她。我发觉她又带了那把油纸伞。我想,她真是个敬业的人,走路还忘不了自己的舞具。不过,天正火热,也许是为遮阳。后来,她结婚时请了我。过不久,她和她的先生去旅游了,在旅途中就发生了变故。在她住的宾馆里,她的那把油纸伞弄丢了。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她的丈夫不住地劝慰: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丈夫的话并没改变她的态度。这事让在宾馆住宿的人都觉得可笑,有人开始怀疑丈夫所为了

13、,这让做丈夫的感到难堪。就在让人不可思议的时候,宾馆服务员送来了伞。走时说了句:您的伞忘在楼底了。不就一把伞,还是把油纸伞,就这么急的,要是丢了别的不就看服务员出去,丈夫才想起是自己在妻子睡着时,带伞出去买烟了,天正下雨。没想,到楼底进了趟厕所,就忘记伞了。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丈夫这时才发觉自己的女人是疯了。丈夫就不理她了,由她闹去。在极度困乏中丈夫睡去了。她下意识地发现了自己的失态,就吃了一惊,只好无奈地一笑,把伞放在床边,也睡去。可以想象,结婚的旅程就被打乱了。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

14、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没有说话,只有无尽地泪流。当我第二次采访时,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你们不是很般配吗,怎就我问她。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她笑了下说。稍顿,她发觉我在发愣,忙说,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的。我就笑了。可心里却想,这个女人是不是真有毛病,还是心理有障碍呢?你在想什么?她说,你们当记者的就是敏感。再次祝贺你。愿你的伞舞更加成功。我热情地说。太谢谢你了。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那手真柔滑,可以想象,伞在她的手里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呀!待我大学毕业的那年,我正式成为报社的一名记者。能取得如今的这个职位,对她的成功报道,正

15、是对我的最好回报。我在心里十分感激她。不过,我却一直不明白,她在无人时,为何总在腋下夹着那把油纸伞呢?我渴望解开这个谜。那时,我开始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挡东西吧,除了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我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觉得可笑。然而,她突然打来的电话让我吃了一惊。她说,我不知怎的,老记起你。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露着一股悲怆。原来如此。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而反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由于多次被伤害,她就养成了带伞的习惯。有了伞,她仿佛就有了依靠,伞没了,她

16、就感到恐惧,精神也垮了。后来呢?我的心颤动着。“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全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说真的,伞还真管用,一撑一旋,什么物什全飞了,叫那些人目瞪口呆可至今,我却离不开伞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脑子里常会有幻觉”我感到电话那端气息有些凝咽,忙改变了话题说,你今晚有空吗?可否出来走走,我一个也闲着。“这好吧,我有空,我一定来。”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告诉你吧,我可是个武侠小说迷,那伞在书中真有许多精彩情节呢。”哦,是吗?我的心暗暗一惊。那晚,她没有带伞。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从“我”的视

17、角,通过写主人公与伞的关系变化,生动地讲叙了她曲折的命运遭际,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B前两次见她带伞,觉得她是个细心、敬业的女人,先从理解写起,继而写到一系列不理解,既为后文蓄势,也为增加小说的波澜。C“感到难堪”、将伞忘在楼下、“不理她”、“由她闹去”等细节,都表明丈夫是个粗心、冷漠、心胸狭隘的人,对她缺乏理解和关爱。D“不包括你这样的男人”“她真诚地向我伸出了手”“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这些细节描写都含蓄地暗示出小说最后的美好结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题目“带伞的女人”富有特色,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还能引起读

18、者的阅读兴趣。B“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她的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我的友好态度。C小说中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含蓄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微妙变化,也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层层铺垫,以引起读者对人物经历、结局和内心世界的关切,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8针对后文讲到的主人公早年曾在农村“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这一情节,前文设置了几处伏笔,请列举两例,并说明其作用。(6分)9结合文本,概括分析“伞”这一事物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6分)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

19、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

20、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檥(y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节选自语文读本)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21、(3分)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B汉军至,无以渡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C骓不逝兮可奈何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D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乃自刎而死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13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10分)(1)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2、。(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词作者苏轼,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开宋词“豪放”之风。B上片一二两句描绘作者所处环境,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杂乱、衰萎。C上片

23、描绘的景色充满了颓废色彩,表达了词人谪居黄州时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D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表现出其自得其乐。15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6分)四、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从而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2)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

24、魅力。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

25、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17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3分)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A(A)B(B)C(C)D(D)18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 )(3分)A引用B比

26、喻C设问D比拟19划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4分)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20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名著导读推荐词”,在语法、逻辑等方面存在4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分)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它是一座西方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作品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情节的曲折动人、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茫,

27、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1)_(2)_(3)_(4)_21给下面的文字添加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4分)本报巴黎11月5日电(人民日报2013年11月6日记者王芳、张烁)法国巴黎时间11月5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5日22时30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大会议厅里,来自195个会员的200多位部长、3000多名代表济济一堂。在全体代表一致推举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郝平作为大会唯一候选人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任期两年。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8年来,中国代表首次当选“掌门人”。六、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8、60分)(一)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里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二)我国是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图书馆内随便占座;学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某中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演讲,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

29、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出现学校及个人姓名;符合演讲稿格式;不少于800字。广东华侨中学2020至2021学年高一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A2D3D4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5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

30、询热线。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1段中“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是留下创伤”可知,应激反应并不全是适应性反应。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不能使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获得心理支持。利用社交媒体获取的信息真假难以辨别

31、,如果是虚假信息,就难以让人获取心理支持;且庞杂的信息更易使人产生焦虑心理。故选D。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D项,“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说法错误。“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2段。故选D。4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题有两小问,行文思路可以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不同的文体形式进行概括。材料二是访谈录,围绕“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这个问题,通过记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以问答式行文。表述重点是围绕疫情对个

32、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的。材料三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本篇行文在首段提出观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然后指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最后提出“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表述重点可以结合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等内容概括得出。5本题考查筛选

33、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可知,解答此题时应站在政府的角度。结合材料二第3段“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产生的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分析可知,我们应保证疫情信息的准确、透明,这时需要发挥媒体的作用。结合材料二第3段中“大家的行为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如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分析可知,为保障公众安全,应采取限制公众的出行等措施。结合材料二第6段“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分析可知,政府应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为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

34、持,同时也不能忘记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结合材料三第2段“疫情初期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分析可知,应督促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结合材料三第3段“疫情防控还需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分析可知,应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6C7B8例一: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例二: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作用: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35、使故事表现更含蓄,更具吸引力。9伞是小说的主要线索,贯穿着全文,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使结构更加严谨完整。伞具有象征意义,它既是一个受过伤害的人的生活和精神上的防护盾牌,也是造成自我封闭、不被他人理解的一道隔膜。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元素,主人公的实际生活和精神世界都与伞密切相关,她的艺术成功和命运变化也都离不开伞。含蓄地揭示出小说主题,应去掉遮蔽在心灵上的伞,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热情拥抱生活。【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

36、逐一进行分析。C项,“都表明丈夫是个粗心、冷漠、心胸狭隘的人”错误。这些细节主要是为了表现女主人公丢伞后过度反应,说明伞对她的重要;丈夫系列举动是正常行为,说他“冷漠、心胸狭隘”不当。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她的气息让话筒热起来了”没有运用比喻,而是夸张。故选B。8本题考查

37、学生对伏笔这一手法的鉴赏能力。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作答本类题型,学生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针对后文讲到的主人公早年曾在农村“被村人误解、嘲笑、诽谤,还时不时受冷不丁的石块、菜叶的袭击”这一情节,前文设置了几处伏笔,请列举两例,并说明其作用。然后回到文章中去,结合具体文章内容,找到伏笔,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概括。第一处,“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写出了没有伞的保护,女主十分害怕,暗示她曾遭受伤害。第二处,“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

38、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暗示女主曾用伞来保护自己。第三处,“常读到小说中武林中人用伞当武器,抵挡来自各方的暗器,我想,她带伞可不会是挡东西吧,除了雨、太阳,又能挡什么呢”暗示女主人公曾经用伞挡石块、菜叶。第四处,“我知道你在注意我的伞,今天就告诉你她的话里流露着一股悲怆”暗示,“她”曾遭受不行的遭遇。伏笔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9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看其对时代特

39、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概括分析“伞”这一事物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回到文章中去,通读全文,将文章中对“伞”的描写部分勾画出来,然后从人物、内容、结构、手法、主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概括。首先,梳理文章内容。伞是小说题目,文中我因她伞舞获奖初识,她因丈夫丢伞失态最终离婚,我与她

40、因伞舞再次相遇,我探寻伞与她的谜题知她曾经的遭遇,我进一步理解她从而进一步交往,文章最后她不再带伞,我成为她的依靠。梳理文章结构可知,“伞”是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丈夫粗心弄丢了伞,她因丢伞失态。“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她的奇怪行为,使丈夫进一步误解。最终导致她的婚姻失败。丢伞、失态、找到伞、失态、最终导致婚变,“伞”推动情节发展,也使结构更加完整。由失去伞的她“那个晚上,她颤抖不已,并不时抱住头,往墙角躲”,得到伞的她“见了伞后,一把夺过,忽地打开,罩在头上叫道:来呀,来呀,我不怕!”和“男人护不了我的,在我无助时,还不如我这伞呢”可知,本文

41、的伞具有象征意义,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伞象征着受过伤害的人生活和精神上的“保护伞”。由“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这让做丈夫的感到难堪”和“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可知,她精神世界都与伞密切相关,伞使她的自我封闭,使她不被他人理解。由“那年冬天,我考上了艺院,我面试能过关,全凭的就是当年锻炼的伞技”可知,她因伞而考上艺院。由“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舞蹈教师。她的伞舞获得了全国文艺大奖”和“她的又一个伞舞获了奖”可知,她因伞舞而获得艺术上的成功。由“只是,她已是一个离了婚的女

42、人”。同时也因伞的丢失而失去婚姻,主人公的艺术成功和命运变化也都离不开伞。由“不就一把伞么,买一把就得了,干吗闹成这样?这让做丈夫的感到难堪”和“他们不得不回了家。丈夫要带她去找医生,可她却说,我没事,干吗找医生?丈夫说,你肯定是练舞过头了,那么多舞蹈,非要用伞当道具不可”和“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就因被心爱的人抛弃伞没了,她就感到恐惧,精神也垮了”可知,伞保护了她的同时,也成为她的心灵依赖。伞揭示了主题,即应该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由“那晚,她没有带伞。她把我的手臂挽得很紧。走得特别轻盈”可知,只有理解和信任,才能走出隔膜,热情拥抱生活。10D11A12A13(1)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

43、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2)项王于是说:“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给你这个恩惠吧!”【解析】10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D项,“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中的“购”译成“购买”错误。正确的理解应是“重金征求”。译文:“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故选D。1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而”是转折连词,“却”之意;“而”,表顺承关系,“就”之意。B项,“以”,介词,用来;介词,“以”用来。C项,“奈何”,怎么办;“奈何”,怎么办。D项,“乃”,连词,表示顺承,于是,就; “乃”, 连词,表示

44、顺承,于是,就。故选A。12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理解有误。文句“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意思是“(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故“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故选A。13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采分点:“泣”,流泪;“下”,流下;“左右”,左右的侍者;“莫”,没有谁。(2)采分点:“购” ,重金征求;“邑”,封邑;“邑万户”是定语后置,现代汉语语序“万户邑”;“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式,省略介词“以”,补充后“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购我头(以)千金,邑万户”状语后置,现代汉语语序“(以)千金,邑万户购我头

45、”;“若”,你。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同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连唱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46、。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

47、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14C15(1)视觉、嗅觉相结合。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2)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3)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4)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5)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6)运用叠词。“时时”写出了白鸟之多

48、,翻飞之迅疾。“细细”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C项,“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错误。应是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般的谪居生活。故选C。15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描写手法的掌握,可以从描写的角度、详略、意象以及语言方面作答,先指出方法再结合方法分析其描绘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感情。从描写角度来看,“白”“红”“香”既有色彩的搭配,也是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翻空白鸟”“照水红蕖”是远近结合,也是动静结合,还是俯仰结合。短短两句话,将诗人所见美景从多个角度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时叠词“时时”“细细

49、”的使用,也将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和红蕖香气之细腻很好的表现出来,“细细”还运用通感,将香味视觉化,给读者及其真切的感受。16(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7C18D19答案示例1:我认为第一种更好。“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子落尽不是一下子的现象,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文意。第二种表达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答案示例2:我认为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梧桐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

50、语义紧密。结尾用三个分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解析】17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题,C前面“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重点写叶子不结实,C后面“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重点写叶子的下落,所以“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适合放在C处,起承前启后

51、的作用。故选C。18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做该题可紧扣常用修辞的定义,根据提干的要求选出选项。修辞手法的考点为表达应用部分,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认证辨析,这也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语段中,“梧桐是秋的信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排除ABC三项。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

52、;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解答本题需要先选择一种修改方案,然后说明理由。选择哪一种都可以。画线句子“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有两处语病,一个是“我的印象”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后文不搭,改成“据我的印象”;第二处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逻辑关系,可以改成第一种,强调“梧桐才大批地落叶”的结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时间;也可以改成第二种,强调“梧桐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言之成理即可。20(1)把“一座”调至“难以企及”前。 (2)“戏剧和作品”可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 (3)“情节

53、的曲折动人”改为“曲折动人的情节”。 (4)“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提取主干,查看主干是否齐全、搭配;如果主干齐全搭配,再查看枝叶是否合适。(1)有多层定语的时候,根据“属”+“数”+“动”+“形”+“名”的顺序,应将“一座”调至“难以企及”前。(2) “戏剧和作品”重复或者文学常识表述不当,可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3) 根据句式一致,将“情节的曲折动人”改为“曲折动人的情节”。(4)搭配不当,“放射”跟“艺术技巧”不搭配,添加一个动词“体现”。21郝平执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郝平当选为联合国教

54、科文组织主席;或:郝平被推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或:中国代表首次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掌门人”)【解析】本题考查新闻消息类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述类文体,可以使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组成一句话新闻。要给这段新闻添加标题(有字数限制),就要找出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即“谁”“做什么”。从文段内容来看,“谁”指的是“郝平”;“干什么”指的是“正式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故而可以概括整合为“郝平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席”。【点睛】新闻(消息)的主要

55、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件,不能写成表意含糊的记叙文似的标题,标题是一句话而不能是词组。导语:在标题的基础上,加上时间地点等因素。导语不要求一定独立成段。主体部分:陈述事件的主要内容,不要求全面,字数必须超过导语,但也不宜突破限制字数太多。22例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我校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在即,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之一,文明礼仪不仅关乎着个人的德行修养,社会的和谐安宁,也关乎着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为了个人、社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

56、,文明礼仪应是我们每个人的处事信条,应是每个人具有的优秀品质。人无礼则不生,文明礼仪展示个人品德风貌。古人有言:“克已复礼,是为君子也。”文明礼仪曾是古代中国每个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爱幼、舍生取义、尊师重道等多个行为要求,内涵丰富。孔融稚子让梨奏鸣了尊老爱幼的悠悠琴音。孟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震响了舍生取义的黄钟大吕。韩昌黎一篇师说唤醒了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我们的先人以文明礼仪为尺度,丈量出苍竹般的有节品格。可令人惋惜的是如今的中华儿女中不乏一些背离礼仪、抛弃文明的人:公共场所随意占座、插队、出口成脏一系列恶习不胜枚举。因此,我倡议从个人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事无礼

57、则不成,文明礼仪团结社会力量。讲文明、有礼仪不仅是坚守个人行为规范,更表现在以礼待人,即对待他人的文明有度上。身处于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礼仪让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标,文明让一个个坐标点汇集,绘成和谐的图案。试想下,若没有文明礼仪,公共礼堂不再肃穆,喧闹成市场。公共设施不再被公民爱护,而成为任意霸占的对象。正是有了文明礼仪,我们社会的各种力量才能有序汇集,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因此,穷倡议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彰显大国气度。“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从古代钟声悠扬的礼仪之邦,到现代社会和平发展新秩序的有利推动者,中国一直是文明对外、以礼待围的大国形象。但

58、是,埃及金字塔上的“到此一游”,美国白宫前的肆意插队、大声喧哗等也给中国挂上了“无礼粗俗”的标签。文明礼仪关乎国家形象,为了祖国的尊严,我倡议从国家角度出发,践行文明礼仪。亲爱的同学们,展示文明礼仪不能坐而论道,只能起而行之。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规范个人的行为习惯,文明律己;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待人。向国际展示礼仪风采,文明立国。因此,践行文明礼仪,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解析】审题过程:本题目为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本题着重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这一话题,这既延续了优良的传统,又重视考生的现实思考,引领考生对当代文明礼仪进行思考:为何要做

59、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遵守礼节?试题考查考生的思辨性,材料涉及由古到今对“礼”的认识和思考,切合考生实际,因此人人有感触,人人有话说。所给两则材料,材料一是说明重视文明礼节的重要性,无论做人做事还是治国,都必须做到有礼可依、有礼必依、行礼必严、违礼必究,否则人民无法安定生存,做事难以成功,国家不得安宁。材料二是说“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个人耳熟能详的标语,然而在我们身边却存在一些不讲文明礼仪的现象,说明外在行为与内心认识的不统一问题,只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人格的升华。我国自古重礼,今所谓“礼”更多的是“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因此要真正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60、,礼仪教育不可缺少。总而言之,凡是能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围绕“礼”进行立意的,即为符合题意的方向。注意文章要写成演讲稿的格式。参考立意:1.文明礼仪从我做起。2.文明礼仪伴我行。3.青青校园,文明之路。4.文明礼仪与时代同行。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践行文明礼仪,共创文明校园。7.践行文明礼仪,争做文明学生。8.美丽中国,文明先行。9.华夏礼仪,修德砥行。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践行文明礼仪,从我做起”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人无

61、礼则不生,文明礼仪展示个人品德风貌”“事无礼则不成,文明礼仪团结社会力量”“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彰显大国气度”三个方面分析论证,最后以“践行文明礼仪要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结束全文。参考素材1.在蝴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蜜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在我眼中,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必备袁养。2.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

62、不住的自己让个座。3.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问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晓得;当我们身为父母的时候,从没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做心灵上的交流,总是忙于自己的工作,还说已经给他们的关爱太多,就是他们自己不争气。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5.文明,一串连着中华五千年风雨的金丝。文明贯穿着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

63、们共同遭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国家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6.在古代学说中,大多都以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像礼记论语等一些书籍。还有像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等等这样一些名言,都证实了这一点。古人尚以文明礼仪为首,我们则更须注重文明礼仪。7.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素有“礼仪之邦”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而作为其中的一员,就应努力去把祖国的这一特点发扬光大,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文明礼仪是人不可少的,正如孔子的那句话

64、“不学礼,无以立”。【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