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练36选修6环境保护(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1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卵场中的中华鲟没有繁殖产卵。葛洲坝建成后的几年里,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下图为中华鲟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鲟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2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右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1
2、5分)简述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3下图中的M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湖岸四周牧场连片,湖区渔业资源丰富,除盛产鱼虾外,湖岸水产养殖业发达。为方便湖底石油的开采及出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现可通行远洋油轮。近年来,这个巨大的“聚宝盆”陷入了水质恶化的困境。(15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M湖水质恶化的原因。4.“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水温、光照强度等都会对藻类的水华生物生长繁殖产生影响。据新华社合肥8月10日电,安徽省巢湖市饮用水源地周边连日来出现明显蓝藻集聚。安徽省环保厅已两次发出蓝藻水华红色预警,这引发了公众对于饮用水安全的担忧。
3、(15分)分析7、8月份巢湖“水华”现象严重的原因。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2015年11月8日,辽宁全省14个城市中有11个空气污染严重。沈阳市遭遇了六级严重雾霾。简述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并列举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阅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5分)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大致趋势,并简析其变化趋势可能原因。1(2016课标)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
4、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2(2016课标)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2016课标)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5、。4(2015课标)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5(2015课标)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6(2014课标)坡耕地上的切沟由
6、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课练36选修6环境保护1解析:生物多样性锐减表现为中华鲟数量的锐减,分自然和人为原因,由材料和图中文字描述得出主要是人为原因:葛洲坝工程建设时破坏了中华鲟的产卵等生存环境;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幼鱼大量死亡;渔民过度捕捞。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由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建大坝等水利工程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严禁捕杀;做好保护中华鲟的宣传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原因:葛洲坝工程建设时破坏了中华鲟的产卵等生存环境;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幼鱼大量死亡;渔民过度捕捞。对策:建大坝等水利工程要注
7、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严禁捕杀;做好保护中华鲟的宣传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2解析:根据材料提示“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可知,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在低洼地方,不合理灌溉还会引起土壤盐碱化。根据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采取具体治理措施。答案: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建立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构,合理分配水资源;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调整作物结构,发展耐旱作物等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灌区建立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合理灌溉,减少大水漫灌。3解析:注意文字材料中提及:湖区水产养殖业发达、湖底石油开采,则会有养殖业和石油开采、运输带
8、来的水质下降;图示湖岸城市众多,则城市生活污水排入会造成污染;同时湖泊北部与海洋相连,会加剧水体盐度。答案:人工拓宽北部入海水道,加剧海水倒灌,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加;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石油渗漏,导致湖面油污增加;湖区发展养殖业产生的残饵、湖岸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周围城市生活污水等随河流排入湖泊,使湖水水质恶化。4解析:7、8月份,巢湖受伏旱天气影响,高温少雨。正值盛夏时期,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补给量减少。期间流入该湖的污染水体所占比重大,水体富营养化加重。7、8月份气温高、光照强,水华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所以水华现象严重。答案:受伏旱影响,7、8月份高温少雨,盛夏用水量增加,导致
9、湖水补给量减少;流入该湖的污染水体所占比重大,水体富营养化加重;7、8月份气温高、光照强,水华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快。5解析:雾霾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大气层的稳定性、固体污染物来源、空气湿度等方面来阐述。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从燃煤取暖产生粉尘、交通工具排放尾气、焚烧秸秆产生烟尘、建筑施工产生扬尘等方面分析。 答案:形成条件:大气层稳定,无风或微风;大气中固体污染物较多;空气湿度较大。人为原因:冬季大量燃煤取暖产生粉尘;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农村居民大量燃烧秸秆产生烟尘;城市建筑工地露天施工产生扬尘。6解析:空间分布特征可从图中等值线数值上看出;变化趋势可从四地酸雨频率曲线上进行总体判读。分
10、析变化趋势的原因,首先明确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然后可从减少废气排放角度分析即可。答案:空间分布特征:江苏省酸雨频率大致自东向西递增,南京周边地区酸雨频率最高。江苏省酸雨发生频率呈波状下降趋势。原因: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且煤炭的利用技术提高,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工业废气的处理力度加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出行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重增加等。练高考找规律1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虾池在陆上,附近有农田和村庄,引海水养虾,海水渗漏会导致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含盐量增加,废水经地表排放还会造成污染。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
11、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2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第一问难度中等,第二问相对简单。快递外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要说明外包装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还要说明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会造成环境污染。解决此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应联系清洁生产的原理,从材料的选取,加工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整个过程中都注意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
12、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3解析:衰竭原因可从生存环境恶化,以及人为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分析。保护措施针对原因回答即可;另外,针对生物数量减少,一般都要采取人工孵化、放养幼苗等措施来增加数量。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保护土壤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保护土壤的理由要结合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分析。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13、)。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5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在山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植被、加强立法和宣传、经济补贴等。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根据
14、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到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6解析:本题以坡耕地上的切沟景观图片为背景,考查切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结合图片理解切沟的含义是解题关键。切沟为水土流失而形成的沟谷,从图中可看出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分割、损坏耕地,加大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可从防止切沟的形成及切沟形成后的治理两方面分析。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