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宋明教育史上,书院的地位十分突出。清末,章太炎总结中国学术与思想史,崇私学、抑官学,论定“中国学术,自下倡之则益善,自上建之则日衰”。从那时起,视私学和书院为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几乎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家之通论。在书院教育史上,宋代书院又以其开创性和纯粹性,成为“书院精神”的象征。宋代书院之教育精神不一而足,尊严师道、敦品砺行的师道精神,是其重要表征。尊严师道,本来就是原始儒学的重要理念。汉人尊经,因而尊师。魏晋之后,师道衰落,随着经师地位的下降,儒学的价
2、值信仰体系遭到挑战。于是,韩愈的师说应运而生。柳宗元曾这样评价师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辱,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师说开篇即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即以“仁义”为实质的儒学核心价值;“业”,即承载儒学价值精神的经典要籍;而“惑”则同时关联着经籍知识与人生道理。韩愈的尊师重道已蕴含着捍卫儒学“道统”的文化意识。时人目之为“狂人”,表明其思想与行动尚未蔚然成风。韩愈的未竟之业是由宋儒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在宋代,“道”“道学”“学道”“道统”“道体”等时代话语日渐流行。宋儒崇道宗经,回归以孔、孟为代表
3、的原始儒学,通过重新诠释儒学经典,在贯通天人中,创造性地发现和提炼儒学的根本价值,此即所谓“道”和“体”。他们立此“道”、扬此“体”,具有双重实践关怀。一方面,他们要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发展重新定向,使之从汉唐以来日益沦为功名利禄之学中超拔出来,回归到追求仁道精神、实现人性尊严的内在价值上来。周敦颐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程颐的“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趋道,舍儒者之学不可”等名言,皆昭示了这一精神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他们要以此“道”引导政治改良、转化社会风气,营造一个合乎仁道精神、体现人性尊严的社会秩序。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4、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都是这样一种宋学精神。这是崛起于宋代、以寒门庶士出身者为主体的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新的角色意识和文化自觉。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有这样一段精彩论述:“唐代宰相念念不忘自己出生的政治世家,而范仲淹的理念中没有这些。他认为士人在世,自己与天下整体连在一起而存在,所以不是从门第出发,而是从作为个人的人格出发,与天下整体相处。这是宋代士人人和唐代人在理念上的不同。后来,宋代士人还提出了为万世天太平的口号。他们是以一人所为联系天下国家,及子孙万世的大气概立世的。”内以圣贤自期、敦品砺行,外而得君行道以化万民、开太平,遂成为宋代有志士人的学术
5、与人生理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章太炎认为,私学的设立实现了由下而上地倡导学术,从而促进了学术与思想的繁荣,这种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B. 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学家都认为,从清朝末年开始,私学和书院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C. 魏晋之后,师道衰落,韩愈的师说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世人并不理解,尊师重道的思想直到宋朝才再次被弘扬。D. 宋代士人提出了“为万世开太平”,这体现了宋代士人是从个人人格出发把自己与天下连在一起,而不是从门第出发。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韩愈在师说提及的“尊师重道”已经蕴含着回归、捍卫以孔、孟为代表
6、的原始儒学的想法,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道统”的文化意识。B. 周敦颐的“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不仅体现了实现人性尊严、追求仁道的精神,还体现了宋代士人把自己与天下整体联系在一起。C. 宋代书院崇道宗经,重新诠释儒学经典,在贯通天人中,创造性地发现和提炼儒学的根本价值,因此宋代书院成为了“书院精神”的象征。D. 宋代士大夫阶层很少有良好的政治门第出身,他们在角色意识和文化自觉上都要比唐代的新,能够创造性地发现和提炼儒学的根本价值。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代士大夫阶层始终抱着从门第出发的理念,精神发展沦为了功名利禄之学,师说中就讽刺了“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的想法。B.
7、 以寒门庶士出身者为主体的士大夫阶层在宋代崛起,这说明私学在宋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学术的发展。C. 在程颐看来,“训诂之学”、“文章之学”与“儒者之学”是有分界的,而“文章”,已与“训诂”和“异端”一起,成为“趋道”的障碍。D. 从士人的理念来看,宋代士人的胸怀气概更阔大,他们和唐代士人一样重视品行,心向圣贤,还更把天下太平作为学术和人生的理想。【答案】1. B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结合文本内容“从那时起,视私学和书院为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
8、,几乎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家之通论”分析可知,“私学和书院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篡改文意。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结合文本内容“在书院教育史上,宋代书院又以其开创性和纯粹性,成为书院精神的象征”“宋儒崇道宗经,回归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通过重新诠释儒学经典,在贯通天人中,创造性地发现和提炼儒学的根本价值”分析可知,“创造性地发现和提炼儒学的根本价值,因此宋代书院成为了书院精神的象征”,因果关系不当。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
9、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结合文本内容“他认为士人在世,自己与天下整体连在一起而存在,所以不是从门第出发,而是从作为个人的人格出发,与天下整体相处。这是宋代士人人和唐代人在理念上的不同”“内以圣贤自期、敦品砺行,外而得君行道以化万民、开太平,遂成为宋代有志士人的学术与人生理想”分析,“从士人的理念来看,宋代士人的胸怀气概更阔大”于文无据。(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村上春树:跑步小说家陈熙涵写作和跑步,在村上春树的人生中几乎是同时开始的。至于跑步,它既是从事专职写作后体重增长的需要,更是一种与写
10、作有着本质性相似之处的爱好。与小说家这一职业一样,马拉松同样需要坚持不懈,同样需要耐力。至少对村上春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30岁出头,已成功写出几部作品的他,发现自己体重激增,体能变差。他十分清楚对小说作者来说,虽然想象力、理解力和专注力是重要的,但要想让这些能力长期处于一定高度,绝不能忽略的就是保持体力。这位“陪跑”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一直坚持早晨4点起床开始写作,7点吃早餐,然后去跑步,下午搞翻译,晚上听音乐,9点不到就上床。每周6天,每天10公里的长跑锻炼,是66岁的他坚持至今的习惯。村上春树是喜爱独处的。每天有一两个小时,他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
11、,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村上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在某种程度上,村上也许是主动地追求孤绝。“对于一个一遇事就想独自躲进壁橱里的人,有谁会抱有好意呢?”村上很早便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小说家,成年累月不断地写作,为人嫌恶、憎恨、轻蔑,似乎更为自然。村上最初的两部小说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基本是为了享受写作的愉悦而写,至于质量,他回忆起来也觉得有太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每天利用工作间隙,他断断续续地写上半小时一小时。过了不久,村上就认识到采用如此零散的方式写作,即便能写出新颖有趣的东西,也写不出内容深刻、意味幽远的小说。“我深切体会到,可以随心所欲伏案写作而不必介意时间,每日集中精力写故事,
12、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又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我知道自己体内沉睡着未经挖掘的矿脉,也坚定了信念:如此下去,日后我也能当好小说家。”既然打算作为小说家度过今后的漫长人生,就必须找到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可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方法。于是,他在写完寻羊冒险记后,正式开始每天跑步。这种对点滴生活习惯的坚持还体现在他的翻译生涯。学校里强制学习的东西,基本都激不起他的兴趣。在开始写作之后,他方才明白,对感兴趣的领域,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追求,才能极其高效地掌握这门知识和技术。比如说翻译,便是在这么一种无师自通的,一点一滴的状态下学习并坚持了下来。正是因为翻译西方现代作家的作品,村上的写作呈现出了一种与日本传统文
13、学截然不同的面目。坚持跑步,令村上春树思考什么才是公平。“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不管怎样都能自由自在写出小说来。就仿佛泉水从泉眼中汩汩涌出一般,文章自然喷涌而出,无须付出太多努力。这种人偶尔也有。遗憾的是,我并非这种类型。如果不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深深的孔穴,就无法抵及创作的水源。我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凿出深深的孔穴来。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相当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感觉水源变匮乏时,也能果决地移往下一个去。”人生基本是不公平的。说起每天坚持跑步,总有人对村上春树表示钦佩:“真是意志坚强啊!”得到表扬,他固然欢
14、喜。然而他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人生并非只凭意志坚强就可以无所不能。“我能够坚持跑步,恐怕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所以,我从来没有向别人推荐跑步。马拉松并非万人咸宜的运动,就好比小说家并非万人咸宜的职业。我也不是经人推荐才成为小说家的,”这是真理。(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7期)相关链接:翻译是村上作品的组织原则:他的小说不仅被翻译,而且和翻译有关。村上式情节的标志性愉悦之处就在于看着日常情景(坐电梯、煮意大利面、烫衣服)突然变得不寻常(神秘的电话、魔井之旅、跟羊男的电话)换句话说,看着一个人物从一个现实
15、流畅的地方掉入某个完全的异域,被迫在两个现实当中尴尬地斡旋。一个村上式的人物总是,某种意义上说,在两个根本不通的世界当中翻译:平淡与奇异、自然与超自然、乡村与城市、男与女、地上与地下。纽约时报村上春树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家,正好迎合了这种市场,他们的写作刚好适用:读者可以把书带在身边,读一段也觉得很有代入感觉,读完了就可以扔掉,甚至不需要记住作家的名字。当然,人们记住了村上春树,但有很多写得差不多的,他们就没被记住。霍拉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跑步小说家”来形容村上春树,一方面是说他热爱跑步,同时也暗示出他一直在诺贝尔文学奖评比中“陪跑”
16、,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惋惜之情。B. 村上春树年轻时已经写出了不少作品,但长期伏案写作也给他带来了健康上的隐忧,体重激增,体能变差,而这也就成为他坚持跑步的主要原因。C. 村上春树是一位头脑清醒、勤勉不懈的小说作家,他对自己的创作有很高的要求,他的作品很受欢迎,他也多次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D. 翻译是村上春树除写作之外的又一事物,他认为翻译和写作能够坚持下来是因为合乎他的性情,而客观上,翻译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写作上的助益。5.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跑步和写作有什么共通之处?请简要概括。6.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村上春树能被人们记住的主要原因。【答案】4. A 5. 共通之处有:需要坚持不懈;
17、需要耐力;无所谓胜负成败;合乎性情,至少不觉得痛苦;可以独自一人默默地完成。 6. 他的作品迎合了市场,读者可以把书带在身边,读一段也觉得很有代入感觉。翻译西方作家的作品,带给村上春树与日本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风格,使他的创作更独特。翻译也是他作品的组织原则,通过这种不寻常的标志性的方式在情节上,在人物的刻画上都能带给读者愉悦。村上春树是一位头脑清醒、勤勉不懈的小说作家,每一次创作都要寻找新的“水源”,力求创新,坚持不懈地坚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泉源。【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A项,结合文本内容“这位陪跑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分析可知,“同时也暗示出他一直在诺
18、贝尔文学奖评比中陪跑,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惋惜之情”于文无据。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对于村上春树来说,跑步和写作的共通之处,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文本内容“与小说家这一职业一样,马拉松同样需要坚持不懈,同样需要耐力。至少对村上春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分析可知,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耐力;无所谓胜负成败。结合文本内容“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也不感到无聊”分析可知,合乎性情,至少不觉得痛苦;可以独自一人默默地完成。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分析筛选。村上春树能被人们记住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村上春树的作品、为人的风格等方面分析。如“正好迎合了这种市场读者可以把书带在身边,读
19、一段也觉得很有代入感觉,读完了就可以扔掉,甚至不需要记住作家的名字”,他的作品迎合了市场。“正是因为翻译西方现代作家的作品,村上的写作呈现出了一种与日本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面目”,他的创作更独特。“翻译是村上作品的组织原则村上式情节的标志性愉悦之处就在于看着日常情景(坐电梯、煮意大利面、烫衣服)突然变得不寻常(神秘的电话、魔井之旅、跟羊男的电话)”,作品在人物的刻画上都能带给读者愉悦。“我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凿出深深的孔穴来。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相当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真是意志坚强啊!”,力求创新,坚持不懈地坚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泉源。点睛:
20、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的隐含的意思,实际就是传主拥有行为、思想,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翻译是他作品的组织原则,通过这种不寻常的标志性的方式在情节上,在人物的刻画上都能带给读者愉悦。(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的裁缝店李娟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吃饭时就全部挤到外间,紧紧围绕着缝纫机上的一盘菜。我们有两台缝纫机、一台锁边机
21、,还有一张占去整个“工作间”1/4面积的裁衣服的大案板,案板下面堆着做衣服需要的小配件,案板一侧挂着我们仅有的两匹布。房间的空白墙壁上则挂满了我们做的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是做出来卖的,更多的是别人订做后一时没有来取的。我们的店面虽然小,但这样的话,炉子烧起来的时候,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是晚春吧,外面狂风呼啸,昏天黑地,树木隐约的影子在蒙着雾气的窗玻璃外剧烈摇动,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窗玻璃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房子里却温暖平和得让人没法不深感幸福。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滚一滚地波动,墙皮似乎都给香气酥掉了,很久以后会突然掉下来一块。至于炉板上烤的馍馍片的香气,虽然被羊肉的味道
22、盖过了,闻不到,却看得到它的颜色金黄灿烂,还泛着诱人的淡红。小录音机里的磁带慢慢地转,每一首反复听过的歌的歌词都已经失去它自己的意思,只剩一片舒适安逸。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腼腆地跟在后面,提个塑料袋子,宽容地笑着。我们给她量完尺寸之后,让她先付点订金,这个灵巧敏捷的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3只鸡来:“3只鸡嘛,换一条裙子,够不够?”她要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一块布料,这块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洋气一点的媳妇都来订做了裙子,她是落在后面的一个了这是我们这个小地方能追赶的为数不多的时髦之一。她说:“不要让我公公知道啊!公公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
23、唠叨嘛!”“婆婆知道就没事了?”“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个又矮又小的老妇人,拼命拥抱她,“叭”地亲一口,又说:“等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地,轮流换着穿嘛!”她的婆婆轻轻地嘟囔了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甚至有些骄傲地看着眼前这个高挑苗条的年轻儿媳。库尔马罕的儿媳妇是我们这一带最出众的两三个漂亮女人之一,她有着猫一样明艳的容颜,目光像猫的目光一般抓人。她的举止也像只猫,敏捷优雅,无声无息。长年粗重的劳动和寒酸的衣着似乎一点也没有磨损她青春的灵气,反倒令她滋生出一股子说不出的新鲜的野气虽然她修长匀称的手指总是那么粗糙,布满了伤痕;脚上拖着的那双干活时才穿的、还没来
24、得及换下来的球鞋,鞋帮子早垮得没个形状了,脚指头也顶出来一个。库尔马罕的儿子也是一个俊美明朗的年轻人,但一和妻子站到一起,就会很奇怪地逊色一大截子。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3只鸡和她那因年轻而放肆的美梦。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家里鸡少了,公公看不出来吗?”“看不出来。”“家里鸡很多吗?”“多得很。”“50只?100只?”“7只。”“啊!”太不可思议了,“7只鸡少了3只,你公公还看不出来吗?”“看不出来。”当地男人不过问家务已经严重到了这种地步。来这里做衣服的女人们,一个比一个可爱,可爱得简直让我们都不忍心收她们的钱了。哪怕是五六十岁的老妇人,撒起娇来也跟小姑娘一样动人。她会像念诗一样哀
25、叹自己的青春,满脸难过,眼睛却狡猾地笑。所以,到了后来,我们的价格不得不降了一个档次实在是没有办法呀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我们也就更忙了,每天天快亮了才睡下。整个喀吾图小镇上,我们家窗子的灯光总是亮到最后。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文章开头两次提及裁缝店很小,突出了“我们”生活条件的简陋、裁缝店生意的窘迫,欲扬先抑,为后文写“裁缝店的温馨快乐”做了铺垫。B. 文章详细地描写了晚春裁缝店里的情景,从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店里的舒适温馨,其中墙皮、馍馍片的细节让人如身临其境。C. 文章对人物的描写不慌不忙,而这些人物又是以群像的方式出现的,
26、这一群活灵活现的人物与戈壁小城相映成趣,展现了这片土地诗意的美。D. 文章语言幽默风趣,作者刻意把生活写得有趣,如“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动人的撒娇和狡猾的笑,这样的调侃充满生活气息,让人忍俊不禁。E. 文章平实从容地讲述故事,能在娓娓道来之中,让读者能走进作者描述的世界,真切地体会到在戈壁的狂沙风暴中一个偏远小城的风情韵味。8. 库尔马罕的儿媳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文章以“我们的裁缝店”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7. BC 8. 库尔马汉的儿媳妇是一个高挑漂亮出众的少妇,她勤劳质朴、活泼、带着青春的活力和野性,动作敏捷优雅,性情豪爽开朗。她的手粗糙,布满
27、了伤痕,脚上穿着干活的破烂球鞋,她抓鸡的动作灵活敏捷,这都说明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的女性;她也爱美,追赶时髦,要用三只鸡换一条最时髦的裙子,说明她有着青春的活力;她拼命拥抱婆婆,还“叭”地亲一口,体现出她活泼开朗,还带有一丝野气。 9. 以“我们的裁缝店”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把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集中到一个地方来写,使文章紧凑集中。作者主要写在“我们的裁缝店”的所见所闻,市井化平民化的生活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亲切温暖。发生在“裁缝店”的事情多而杂,这使得文章在行文上呈现出“散”的特点,带给读者一种从容平和的审美体验。以“我们的裁缝店”为题,表达了一种归属感,生活在“我们的裁缝店”里,生活在
28、这片土地上,虽然拮据,但更是幸福的。【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结合文本内容“房间的空白墙壁上则挂满了我们做的各式各样的衣服。有的是做出来卖的,更多的是别人订做后一时没有来取的”分析可知,“裁缝店生意的窘迫”无中生有。D项,“文章语言幽默风趣”不当,文章语言质朴。E项,主要写在“我们的裁缝店”的所见所闻,市井化平民化的生活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亲切温暖。“在戈壁的狂沙风暴中一个偏远小城的风情韵味”不当。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
29、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库尔马罕的儿媳妇是我们这一带最出众的两三个漂亮女人之一”“她的举止也像只猫,敏捷优雅,无声无息”,一个高挑漂亮出众的少妇,动作敏捷优雅。“长年粗重的劳动和寒酸的衣着似乎一点也没有磨损她青春的灵气”“虽然她修长匀称的手指总是那么粗糙,布满了伤痕;脚上拖着的那双干活时才穿的、还没来得及换下来的球鞋”,一个勤劳俭朴的女性。“3只鸡嘛,换一条裙子”,有着青春的活力。“拼命拥抱她,叭地亲一口”,她活泼开朗。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吧可以的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
30、、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如本题库尔马汉的儿媳妇是一个高挑漂亮出众的少妇,她勤劳质朴、活泼、带着青春的活力和野性,动作敏捷优雅,性情豪爽开朗。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分析标题的用意。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我们的裁
31、缝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文本内容主要围绕“我们的裁缝店”的所见所闻,市井化平民化的生活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亲切温暖。发生在“裁缝店”的事情多。结合文本内容“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我们也就更忙了,每天天快亮了才睡下”分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虽然拮据,但更是幸福的。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利用,字用之。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晋德我,
32、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忠州刺史,赐第京师。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
33、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而利用进尚书右仆射。章献太后临朝,而利用以勋旧自居,太后亦严惮利用。利用奏事帘前,或以指爪击带鞓,左右指以示太后曰:“利用在先帝时,何敢尔邪?”内侍罗崇勋得罪,利用去崇勋冠帻,崇勋恨之。会从子汭为赵州兵马监押,而州民赵德崇诣阙告汭不法事。奏上,崇勋请往按治,遂穷探其狱。汭坐被酒衣黄衣,令人呼万岁,杖死。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又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以暴卒闻。利用性悍梗少通,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34、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B.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C.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D.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改,古代官职调动,文中的“迁”“擢”“补”“进”“谪”“贬”等都有职位变动之意。B. 司天,指司天监,古代掌天文历象的中央机构或官员,掌管观天文,推算历法
35、,预言吉凶。C. 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结成小集团,后指在政治斗争中结合成的相互倾轧的派别、团体。D. 临朝,指皇室女性如皇后、公主、太后等,亲临朝廷,代理皇帝,行使皇权,处理政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利用年少时好辩论,胸有大志。面对契丹的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能慷慨陈词,最终不辱使命,带着和约归国。B. 曹利用通宵作战方略,处事睿智。出使契丹,能冷静睿智地解决问题;岭南骚乱,他能针对敌军情况智击贼人,最终评定叛乱。C. 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他办事尽心,屡立大功,多次被提拔嘉奖;宰相李迪说他与丁谓结党作奸,但皇帝并不相信。D. 曹利用强
36、悍耿直,但却恃功而骄。他一直以功勋老臣自居,在向章献太后奏事之时,动作轻浮,找来了非议,最终因此而冤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2)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以暴卒闻。【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关南一地归属中原已久,不可答应给契丹,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是有先例的。(2)走到襄阳驿,杨怀敏不肯前行,并且用语言逼迫他,曹利用就上吊自杀了,杨怀敏用暴病身亡上报给朝廷。【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
37、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先掌握句子大意,“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遇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遇贼武仙县”是状语后置,应为“(于)武仙县遇贼”,排除AD;“坚利”的是衣甲,所以才让“锋镝不能人”,排除B。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D项,“指皇室女性如皇后、公主、太后等”错误。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古代中国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
38、帝(即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行使皇帝权力)称为“临朝”。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D项,结合文本内容“及汭诛,谪左迁知随州。又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命内侍杨怀敏护送,行至襄阳驿,怀敏不肯前,以语逼之,利用投缳而绝”分析可知,曹利用上吊自杀了。“找来了非议,最终因此而冤死”错误。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39、。(1)“不可许”省略句、“中国”译为中原,“故事”译为先例,“以”译为用。(2)固定人名字、地名保留,“以”译为用,“绝”译为自杀,“闻”译为使知道。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参考译文:曹利用,字用之。曹利用少年时喜谈善辩,胸怀大志,刚正有节操。父亲曹
40、谏死后,他补任殿前承旨,后改任右班殿直。景德元年,契丹侵犯河北。皇帝对曹利用说:“契丹人南下入侵,不是要夺取土地便是想求得财物。关南一地归属中原已久,不可答应给契丹,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是有先例的。”曹利用说:“他们若妄图有所贪求,我绝不敢活着回来。”皇帝很欣赏他的豪言壮语。曹利用飞驰到契丹,契丹国母说:“后晋感激我,送给我关南一地,后又被周世宗夺取,今天应还给我。”曹利用说:“后晋人把地送给契丹,后周人又把地夺回,对此我大宋朝不知道。像每年求取一些金银玉帛之类来补助军费,尚不知我们皇帝是否同意, 至于割地的请求,我曹利用根本就不敢向皇上报告。”契丹估计不能使他屈服,便定结和议,曹利用带着
41、和约归国。后被提拔为忠州刺史,并赏赐一套在京师的府第。宜州知府刘永规用残酷手段治理部下,有个军校利用部众对知府的怨恨,刺杀刘永规,发动叛乱,攻陷柳城县,包围象州城,又分兵攻取广州。皇帝对辅佐大臣说:“先前司天监占候说应当用兵打仗, 朕就担忧远方守将不行,会引起边远地区的灾祸,如今果然如此。曹利用这个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一定要任命他做广南安抚使。”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遏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岭南平定后,升任引进使。曹利用执政时间长了,很有些仗恃自己的功劳而无所顾忌。天禧二年(1018
42、),辅佐大臣丁谓与李迪在皇帝面前争论,李迪指责丁谓是奸臣,并说曹利用与丁谓是同党。曹利用说:“凭借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我比不上李迪;舍弃生命地进入凶险不测的敌军之中,则李迪比不上我。”李迪因此被罢免,而曹利用则进职为尚书右仆射,章献太后临朝执政,而曹利用以功勋元老自居,太后也非常忌惮他。曹利用在垂帘前陈奏事宜,有时用手击打束带,大臣们指给太后看说:“曹利用在先帝时,怎么敢这样呢?”内侍罗崇勋犯罪,曹利用摘掉了罗崇勋帽子和头巾,从此罗崇勋对他怀恨在心。上奏给朝廷后,罗崇勋请求前去查办,于是对案件穷追不舍。曹汭因为喝酒穿黄色衣服,让人高呼万岁,被杖打至死。等到曹汭被杀,曹利用被贬为随州知州。又
43、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朝廷命内侍杨怀敏护送他,走到襄阳驿,杨怀敏不肯前行,并且用语言逼迫他,曹利用就上吊自杀了,杨怀敏用暴病身亡上报给朝廷。曹利用生性勇悍,但很少圆通,但他在朝廷中能忠诚有操守,始终不屈服,无罪而死,天下人都说他冤枉。(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古风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鹩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前四句,写诗人
44、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沉郁、悲伤、苍凉的感情基调。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一句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之处。C. 七、八句紧承“波澜”一词,叙写了秋天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此时摇摆不定的心情。D. 诗人触景生情,托物言志,诗中使用夸张、比喻、用典等手法,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气质和李诗的主要风格。E. “秋”是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一个意象,秋山、秋水、秋霜等常用来寄托诗人的愁思,本诗也不例外。15.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尾句“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4. CD 15.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45、诗人认为荣华如东流河水一去不返,万事盛衰,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表达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说枳棘本是燕雀筑巢之所,现在却委屈鸾凤去栖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鹓鸾所居,而今却让燕雀做巢占据,表达对贤愚颠倒、是非不分的不满。诗人用鸾凤自喻,高洁却只能屈居草丛,表达了怀才不遏、壮志难酬的激愤。【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C项,“表现了诗人此时摇摆不定的心情”错误。说明他不顺逐的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D项,诗中没有“夸张”手法
46、。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结尾句“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说明他遭遇的不顺逐。李白秉性耿直,对黑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谗言诋毁,在长安不满2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句也可看出他不艳羡荣华富贵。“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说明他不顺逐的际遇,“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白日”与“浮云”二句,概括昏君奸佞。“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鹩鸾”,进一步
47、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鹓鸾”是传说中高贵的鸟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枳棘”乃两种多刺的恶木,非“鹓鸾”所能息止。然而,“鹓鸾”竟栖身于此,与得意的“燕雀”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诗人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
48、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鹩鸾”,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诗人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2)琵琶行中“_,_”既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又是全诗的主旨。(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_,_”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答案】 (1). 学不可以已 (2). 同是天涯沦落人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4). 万里
49、悲秋常作客 (5). 百年多病独登台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国际上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依然存有怀疑和诋毁,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还存在一孔之见,并不是全国客观地来看待。被称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弟子规,在年轻人的道德品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其中所闪现的智性光辉俯拾皆是。网络用户类型繁杂,囊括社会各阶级、各身份的人,这导致互联网上的言论也鱼龙混杂,如同漫天飞舞的制片一般凌乱无序,给人泥沙俱下的印象。有些人自称是文艺评论家,但你若问他文艺评论学的核心、外延、主要成果、经典著作等,他却语焉不详
50、,可见他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文艺评论的专业知识。我最爱听爷爷讲他年青时在东北老家的故事,那山林、小河、羊群、骏马,在他的侃侃而谈之中仿佛都出现在了眼前,让我对从未去过的家乡充满了向往。做厨师最幸福的事就是可以把各种东西混在一起,无所顾忌地改变著名的配方,不断探索创新,最终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更属于大家的美食。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一孔之见:比喻片面的见解。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语焉不详:是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望文生义。侃侃而谈:是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含
51、褒义。不合语境。无所顾忌:指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地去做某件事情)。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们虽然普遍认为澳门著名的蛋挞是葡萄牙人引进的,但它实际上来源于英国,是英国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甜品师安德鲁斯托在1989年才发明的。B.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利于自身职业前景的发展,也能比较好地实现自身就业心理与就业方向的双赢。C. 近年来,为了保护候鸟,不少地区通过退耕还林、改善湿地水质等措施,优化候鸟生存环境,还候鸟一个家园,真正实现了人类与候鸟的和谐相处。D. 进入12月,冷空气非常活跃,我国南方地区在频频杀到的强冷空气的影响下,江西、安徽和湖
52、南的中东部地区都将陆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把“虽然”放在“人们”前面。B项,滥用介词,缺主语,去掉“对于而言”。D项,表意不明,“江西、安徽和湖南的中东部地区”有歧义。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局面,尤其表现为传承人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民间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情况。A.
53、更何况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采取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这种独特的方式保存与流传B. 再加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等,大多还是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的C. 而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尤其是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等都是这样流传的,D. 这时,我国的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的方式保存与流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举的例子,
54、“采取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的是“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的传承方式。A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采取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不符合现实。C项,“大多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是修饰“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D项,主语是“我国的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而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B项正确。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网络嘈杂的声音中,始终存在着少数的人,用辛辣犀利的评论引导着网民舆论的方向,甚至左右其他专业媒体的方向。他们多为青年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扮演着万千网民意见领导人的角色,_
55、,这种意见人士的产生_,而是由个人魅力、所属阶层立场和网民心理等来决定。传统的意见人士多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媒体从业人员;而青年网络意见人士由青年商界精英、青年文体明星和专家学者等构成,并不一定是专业的媒体人员。_;网络意见人士可能更多代表的是他们本身的社会属性,为小部分利益缺乏保护的人们发言,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的议论和主流观点差别很大,甚至相左的原因了。【答案】 (1). 他们就是青年网络意见人士 (2). 不再受身份、社会地位的限制 (3). 传统意见人士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意见人士”,第
56、空注意后面的“多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媒体从业人员”,第空注意前文“传统的意见人士”。21. 请描述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答案】一群猫一起去抓一只偷鱼的老鼠,当老鼠丢下口中的鱼跑掉之后,这群猫竟然放弃了捉老鼠,一起转身直奔鱼而去。漫画讽刺了那些利益当前就忘记了职分的行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分析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漫画中主要出现的物象有一群猫、鱼、老鼠。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一群猫一起去抓一只偷鱼的老鼠,当老鼠丢下
57、口中的鱼跑掉之后,这群猫竟然放弃了捉老鼠,一起转身直奔鱼而去。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讽刺了那些为了利益就忘记了职分的人。点睛: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辛辣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或事。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的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外之音。展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不但可以获得大量写作材料,而且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如本题漫画讽刺了那些利益当前就忘记了
58、职分的行为。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16年10月,北京大学校园内那家与鲁迅先生作品集同名的“野草书店”面临倒闭危机。北大青年以在北大种一棵野草为题,为野草书店和它的经营者撰写了一篇动情的报道,勾连起无数学子、学者与野草书店相关的回忆。据了解,近10年间各间大学周边许多颇有口碑的实体书店都已经相继关张。在我们身边,也依然还有不少实体书店存在,这些书店大多并不再局限于原来的经营模式,例如三联书店24小时不打烊,第二书房主导寓教于乐的亲子阅读等,还有些书店把咖啡厅、家居精品店、网吧、甚至儿童室内游乐场都搬了进来,利用专题活动、组合经营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走
59、进了实体书店。对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面对困境,改变策略由于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的冲击,实体书店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一部分实体书店关闭或转行;一部分书店改变经营模式,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一部分书店坚守传统经营模式,走特色书店、专业化书店道路。对于实体书店为了发展采用的不同策略,我认为只有转变经营方式,面向消费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实体书店有着自身的优势。虽然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给人们看书省去了很多时间,但是用电子产品看书,时间长了会影响到视力,特
60、别是小孩子,不适用电子阅读;而且用电子产品看书,相比在实体店看书,少了淡淡的墨香味,多了冷冰冰的屏幕,想走进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实体书店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作为传统的行业,实体书店面临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的强大竞争。实体书店不得不反击,也只有调整经营方式,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来促进发展,增强竞争力。无论是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归根结底,都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作为企业,要想发展,走出困境,就要不断地靠近市场,了解消费市场,制造满足消费市场的多样化产品,所以,这就要求实体书店借助多年的经营经验,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之处在哪,然后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这样才有希望“柳暗花明又一
61、村”,从困境中走出来,更好地稳健发展。实体书店要想走出经营困境,经营方式的调整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提升书店图书的质量,针对不同读者群设立多种阅读厅,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要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读书环境,让消费者有一个舒适融洽的消费环境,只要消费者满意,经营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全民阅读严重缺失的大环境下,作为政府,应该要重振实体书店行业,比如为实体书店经营者提供资金补贴,减免税收,做好全民读书的引导和宣传工作,为实体书店的生存打造一个宽容温馨的环境。实体书店所面临的困境是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尽管面临的困难重重,但经营者应该要坚守这一传统的行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用开放自信的胸怀迎接经济洪流
62、的冲击,然后到达胜利的彼岸!【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比较简单,主要讲近10年间各间大学周边许多颇有口碑的实体书店都已经相继关张;也依然还有不少实体书店存在,这些书店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横向联系。所给材料由两类相反的材料组成,审题时要考虑到它们的延伸。同样是实体书店,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如何经营实体书店自然就会成为我们立意的一个角度,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写作。纵向思考。所给的材料两部分各处独立,但由于不同的经营方式,他们的结局也各不相同,写作时可以抓住这种结局的成因这个角度来写。实体书店的关张往往成为文化界的现象级话题,常常配搭“国人不读书”“80年代一去不返
63、”等呜呼哀哉的感叹,被建构为时代性的精神危机;其实比起一间书店亏本消失,人们更感哀伤的是自己曾经的宝贵阅读经验的消逝,和对全社会普遍不再读书的悲观预见而这种预见,又紧密夹杂着人们自己已经知觉的远离书本、远离阅读的危险。尽管实体书店在减少,但大学生和真正的“读书人”,其网络购书量和电子阅读量,以及在图书馆的借阅量,并没有依照“书店情怀”的设想悲观下去。实体书店面临关张的成因角度:网络科技冲击实体书店;我们要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静心。从第二则材料分析,如何经营实体书店的角度:要有创新意识(在新时期要有转型意识);多元经营;注重读者体验(多一点人文情怀)。结合材料两部分整体评价实体书店的角度:书店的转
64、型是历史的趋势。个别老牌的书店,打折力度没诚意、图书分类混乱、用购书卡提书必到现场,给读者兼消费者造成诸多不便,实在是实体书店自己在“远人”。如我们今天之于电子阅读,这种阅读与思维方式的改变,尚不见得就会造成人类思维的退化。时代为阅读提供了新的法门,不妨先热情拥抱,以热爱阅读的名义。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立意的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这四种角度显然有优劣之分。我们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该着力引导学生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如本题这则材料的立意并不复杂,写作时大多能扣住材料正确立意,实体书店面临关张的成因角度;如何经营实体书店的角度;结合材料两部分整体评价实体书店的角度等。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