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第97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李柯霓(以下简称李)邹老师,文学伦理学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请问对于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以下简称邹)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至少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前没有自觉形态的文学伦理学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文学所使用的批评理论,百分之九十五都来自西方,百分之五在的。然而在最近十多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成为一个热点。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这是由中国学者自
2、主提出,并且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产生的反响,足以证明这种批评方法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我们知道,一种文学理论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对文学文本进行相关阐释。请问您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特点?邹首先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问。文学伦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文本,中外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许多都与伦理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其次,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并且多半是具有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与伦理观念正是人类与动物
3、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还在于人,包括文学作品里的人、文学作品背后的人和作为创造者的作家本人。以上三点就是文学伦理学批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可以不需要其他批评方法了。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代替其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伦理价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伦理的产物,甚至把文学的起源、构成、发展都与伦理联系起来。还有人把伦理与审美对立,认为文学伦理学关注的是作品里的伦理,而不是作品里的美学信息与美学价值,这种观点是相当有害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关注的是文学作品里的伦理现象,绝不可能离开审美而成立,因为它本身就是审美的产物,是一种具有
4、艺术之美的存在。李您认为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邹一是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可以把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品区分为伦理文学与非伦理文学,是伦理文学才可以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二是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分析文学作品,可能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象而不知根本。作品是由作家写的,文学作品里的伦理主题、伦理结构、伦理冲突、伦理选择等,都可以从作家那里找到根源。三是承认任何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也不全是中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要承认这种基本的历史事实。只有实事求是,才可以让中国的文学研究与实践有更大的发展。(摘编自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
5、法论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邹建军教授访谈录,有删改)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文学批评领域,西方理论通过译介迅速进入中国,激活了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研究。但西方理论在促进中国学术繁荣的同时,也逐渐占领了中国的部分学术阵地,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各种新潮术语也嵌入了中国的学术话语当中。这种新西学东渐,推动了西学在文学批评领域迅速传播并获得不少中国学者认同,但不可否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话语的缺失。但是,如果对中国学者推介的西方理论细加分析,可能就会发现我们模糊了理论的概念,评、文化批评、伦理批评等下定义时,经常感到无能为力。细加考察会发现,与其说它们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文
6、学批评思潮,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历史思潮、政治思潮、社会思潮或文化思潮。所有这些思潮几乎都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具有不同于西方伦理批评的新特点。它从一开始就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立自己学批评不仅以伦理选择为基础建构了理论体系,还以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术语为核心建构了话语体系,从而为这一批评方法的广泛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摘编自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具有自主
7、知识产权的批评理论。B文学伦理学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当代中国在批评领域失语,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文。C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D.邹教授肯定了文学伦理学的开创性价值,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期望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既不能包打天下,也不能被轻易替代。B.把审美和伦理对立,就不是文学伦理学批评,因此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是文学伦理学最核心的特点。C如果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就不能成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D.
8、学习西方理论,可能使我国学术繁荣,也可能丢失学术阵地,这是如今新西学东渐给我们的启示。3. 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属于邹建军教授认可的做法的一项是( )(3分)A.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创立完整理论体系B.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研究对象C.研究曹雪芹童年经历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D. 结合其他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伦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访谈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围绕文学伦理学介绍了哪些内容。(6 分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蜡条人家安宁秋天的时候,种植蜡条的人家,早早就和父亲联系,定在某一天,
9、用大卡车将父亲一年编筐所需的蜡条,全拉了来。虽然编筐这门手艺,不能让我们家大富大贵,但至少可以补贴点零花钱。在暂时寻不到反复风干,才开始让这些蜡条派上编筐的用场。差不多,新的蜡条要存放半年,父亲才会将它们挑选出来使用。这是父亲的第二职业,出来,开始像一只蚂蚁一样勤奋地工作,但凡经过父亲的手,蜡条就变得温顺起来,想让它们怎么舞蹈就怎么舞蹈,甚至可以像成两三米高的庞然大物酒海冬天,村里的女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着编席子,父亲则将蜡条娴熟地掌控在双手之中。只了阵地,只能搬到昏暗的卧室,打开电灯,奋笔疾书。透过房间的窗户,我可以看到父亲的影子落在墙壁上。那影子夹杂在舞动的蜡条之中,虽然瘦削,却有不怒而威的力
10、量感。我觉父亲即便老了,也一定像粗壮的蜡条一样,嗖的一声抽下去,就在水泥地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印记。蜡条在灯下的堂屋里,明显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于是它们时而碰到了灯泡,让满屋子都是飞旋的人影;时而落在水缸沿壁上,发出清脆又寂寥的响声;时而将绳条上的毛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父亲尽力收拢它们的手脚,无奈蜡条太长,房间又太小,总也无法使它们驯服。母亲大约也觉得自己碍脚,收拾完家务后,就悄无声息地躲到隔壁房间里去做针线活。努界于是整个堂屋的灯下,就只剩了父亲一个人。他会打开收音机,听单田劳的评书。一场听完,一个款筐,也就编完了三分之一。母亲这时候才走出来,收拾父亲折腾出的满地狼藉。我侧耳倾听,院子里静
11、情悄的,夜色笼罪了日间所有的喧哔。干冷的天气里,一切都被冻住了,并泛着惨白的霜。只有父亲的咳嗽声,一下下地撞击着夜色的边缘。冬季漫长无边,母亲自然也不会闲着。几乎每天,她都会帮父亲用特制的劈蜡条工具,将一根蜡条,从根部劈成两根或者三根。新劈开的蜡条,泛着新鲜的白色光泽,似乎还能看到它们在田地里沐风带雨的生动姿态。父亲总会将劈好的蜡条和无须劈开的蜡条,巧妙编进篓筐里去,让成品看起来色彩丰富世又不方乱。舞根端条的根部,都会被削尖,方便插入像士兵一样排好方队的其他端条队伍里鉴去。母亲做起这些来,俨然是父亲最好的学徒工,熟练到无须父亲开口,就能完成他所有的要求,知道今天要编的物什,大概需要多少根蜡条;
12、其中有多少是粗的,可以用来打底或者配合非常默契。平日经常争吵的两个人,唯独在这件事上,从未有过矛盾。父亲将编筐当成艺术品一样去打理,母亲也恰好将其看成织毛衣或者纳鞋底一样的细活,基于同样的态度,两个人便有了打败天下无敌手般同心协力作战的姿态。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让我在冬天会觉得日子不那么难熬。甚至,有时听见父母轻声絮叨家长里短,炖着白豆腐的锅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或者母亲帮父亲用力扳蜡条时喉咙里发出的轻微声音时,我还会觉得感动。那一刻,我完全原谅了父亲拿着一根蜡条,将我和姐姐追得满院子跑时的冷酷无情。我的脸微微发烫,好像炉火太旺了。窗外是静寂无人的冰天雪地,而房间里的一切,却被燃烧得近乎
13、透明的炭,给烤得像一块炉底的馒头。一口咬下去,酥脆松软,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注】酒海一种大型的盛酒容器,因盛酒量多,故称海。链接安宁,生于泰山脚下的青年作家,屡获国内散文大奖。她的写作中,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了血脉里,乡村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承载了我们对于美好家园的一种向往和回归通过写作,我发觉自己的根基,其实一直都停留在乡村的泥土里,从未离开。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标题既写出了蜡条对农村人家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农村人家对蜡条的质朴感情。B.冬天连写作业的我都要把地方让给父亲编织蜡条,说明农民谋生不易,顾不上孩子学习。C.经常吵架的父亲和
14、母亲唯独在编蜡条上没有矛盾,是因为他们对待劳动的态度是一样的。D.文章对编织蜡条细致入微的描写,也是在塑造父亲面对生活柔韧不屈的人物形象。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蜡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思想主旨和情感脉络明确集中。B.第五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手法,丰富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C.本文恰切地运用儿童视角,展现出孩子天真视野中农活的童趣以及生活的本真面貌。D.本文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笔触细腻,在琐碎的生活记录中描摹出温情的中国乡村。8.作者安宁被评价为在故乡底子上绣花的山东女孩,请结合文章和链接谈
15、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4 分) 9结尾说不由得你不心生欢喜,作者因何心生欢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人类社会语言体系中,有关疾病的话语表达从未匮乏。当一种疾病出现后,人们尝试用话语对其进行言说和解释。与专业技术人员不同,普通民众的言说并非要揭露疾病真相,而是期望通过大量话语表达抚慰内心恐惧,有关疾病的流言也由此甚嚣尘上。患病者因疾病成为道德层面的传染者,成为被群体排斥的他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对患病者社会身份的话语塑造便开始出现。在围绕疫情的社会话语体系建构中,“武汉人”被塑造为疾病传播的“符号化”群体。随着疫情进
16、一步发展,人们对疾病的心理恐慌逐渐加重,有关“武汉人”的话语描述也加入更多道德惩戒意义,产生对“武汉人”的符号污名化现象。疫情暴发期间,患病者与疾病爆发地居民成为其他社会民众恐慌的对象,人们希望与这类人群保持距离,当现实的空间隔离尚无法实现时,心理隔离成为人们唯一选择。将“武汉人”塑造成污名化符号,既是健康人群站在道德高位上施加的道德惩戒,同时也是健康人群希冀实现心理隔离的话语体现。在社会运行规则中,疾病被视作社会风险因素,是维持社会稳定运转所需消除的因素,这造成患病者的社会边缘化现象。人们依托社会规则形成的话语权力,采用负面语言对患病者加以描述,甚至借助话语将患病者“妖魔化”,达成将患病者从
17、所处社会环境中排斥或消除的心理意图。由上可知,话语虽源自于个体意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规则,人类的言说过程亦是自我社会身份塑造过程。人们使用话语的前提便在于接受话语所蕴含的潜在社会规则,在使用话语进行交流中不断将自我与他者对象化、符号化。疾病对个体生命的剥夺和对社会稳定的危害,使其遭受社会话语规则的抑制。当疫情暴发时,人们出于对疾病的恐惧自然而然形成对疫情相关人群的话语排斥,在民众恐惧心理不断加重过程中,疫情相关流言话语也开始盛行。摘编自高旸从“污名”到“同情”:疫情时期社会心态调整探析材料二:互联网的诞生产生了许多所谓的“官宣”,其实并不靠谱。现在都说要追求真相,其实互联网诞生以后我们就进
18、入了后真相时代,网上许多人其实并不真的在乎真相,在乎的是情绪,是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意见。一方面孜孜以求真相,一方面又不闻不顾真相自说自话。真相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价值观更重要,有时候就是价值观在说话,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偏激的言论。所以,流言有事实的部分,还有意见的部分,哪个更重要?现在我看是意见的部分。而且这个意见不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按照需要去选择性地传播和阐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去认识,还有个群体压力的问题,有时甚至知道这个是错的,但又迫于群体压力,不敢发言。现代化过程分为“简单现代化”和“反身现代化”两个阶段。所谓“风险社会”的“风险”是一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
19、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其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风险概念表明人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措施战胜发展带来的种种副作用。经过全世界新冠疫情的洗礼,我们对此“风险”表述认识更加真切。如果新冠病毒是传统方式的自然产生,那就还不是这里所说的风险;但如果它的产生和传播是具有人为成分的,比如人类过度实践、科学研究的失误、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政府管理失衡等,那就是反身现代化阶段的“风险”。而发生并急速扩散于“互联网”的流言,也不同于传统社会自然生成的流言,同样是一种“风险社会”的
20、“风险产物”,需要人类自身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摘编自流言?谣言?谎言?材料三:移动互联时代,信息触手可及,传播速度加快。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不靠谱、难以产生影响的“科学流言”如果不及时予以澄清,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面对层出不穷、不断变换花样的流言,及时精准地辟谣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如何主动出击、更有效抵御“科学流言”,也成为当代科普工作亟待破解的课题。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时常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权威声音缺位。转变科普理念,多从公众需求出发,让及时权威的声音抵达更多人,才能让科学跑在流言前面。提高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培养科学素养是关键。提高科普质量,既介绍具体知识,又传播科学
21、思维,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全社会抵御“科学流言”的根基才会更稳固。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健全完善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有助于凝聚合力、弥补传统机构力量的不足,快速响应公众科普期待,更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科普需求。当科普渠道日益多元、科普产品更趋丰富,我们定能筑起更为立体的抵御“科学流言”的屏障。摘编自喻思南用科普抵御“科学流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对患病者社会身份的话语塑造便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便产生了对“武汉人”的符号污名化现象。B.疫情暴发期间,患病者与疾病爆发地居民会引起社会民众恐慌,健康人群希望与他们保持距
22、离,实现心理隔离便成了优先选择。C.进入了后真相时代,人们并不真的在乎真相,在乎的是情绪,是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意见。因此,“官宣”也就可有可无了。D.权威声音缺位,给了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以可乘之机,科普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大力培养其科学素养,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武汉人”的符号污名化现象,是健康人群站在道德高位上施加的道德惩戒,也是健康人群希冀实现心理隔离的话语体现。B.人们采用负面语言对患病者加以描述,甚至将患病者“妖魔化”,这些话语虽源自于个体意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规则。C.面对层出不穷、不断变换花样的科学流言,最重要的是精准的辟谣。
23、因为,如果不及时予以澄清,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D.转变科普理念,培养民众科学素养,发展科普产业,当科普渠道日益多元、科普产品更趋丰富,我们会更有效抵御“科学流言”。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身现代化阶段“风险”的一项是(3分)A.2020年,设计运行时间为50年的中国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西安灞桥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只工作25年便提前退休。B.2019年,研究人员表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地区因人类超采地下水而导致地面沉降加速,10年里下沉了约2.5米。C.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震级为8.0级的大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D.1986年乌克兰切
24、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4.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给流言下一个简要的定义。(4分) 5.请结合材料概括疫情期间流言产生的原因。(6分) 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弗洛西亚姨妈【摩尔多瓦】尤利安乔坎1988年秋天,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当第一部巴西电视连续剧伊佐拉在电视台上播出并引起弗洛西亚姨妈注意的时候,她正在死去活来地闹牙疼。但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情节可真抓人,到那一集结束的时候,它已经使牙疼不翼而飞。那个美丽勤劳的女奴伊佐拉,被一个名叫莱昂修的地主剥削,骚扰。但是伊佐拉具有坚强的性格,她爱着一个自由的男子汉托
25、比亚斯。嫉妒而霸道的莱昂修对他们俩心怀怨恨。每看完一集连续剧之后,弗洛西亚姨妈都觉得需要向朋友们倾诉自己心中的强烈感受。弗洛西亚姨妈一整天都在琢磨那个不幸的奴隶姑娘会有什么打算,她完全忘了做晚饭。然后,当她想起来这回事的时候,开始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张罗,可她的心思根本不在那上面,结果把牛排烧糊了。弗洛西亚姨妈和丈夫、儿子一辈子都住在一套憋屈邋遢的公寓里。这片地方也未老先衰,破旧不堪,但是弗洛西亚姨妈很知足:在城里有一套公寓,即使很憋屈邋遢,也很不错了!伊佐拉的不幸故事更加强了这种信念。比起那个巴西奴隶女孩受的那些苦遭的那些难,弗洛西亚姨妈的问题是小菜一碟。不错,她丈夫近来变得脾气很坏,有时候,
26、他甚至喝醉了,冲她喊叫。但是这些小小的过分言语怎能和狼心狗肺的莱昂修的那些暴行相提并论?弗洛西亚姨妈知道她丈夫从根儿上是一个好人,心地善良的人。有半年工夫,弗洛西亚姨妈在街角上卖鱼罐头,这些是她从城镇另一头一个商店低价买进的。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她的买卖突然结束了。当时弗洛西亚姨妈提着两个装得满满的购物袋,疼痛得深弯下腰去,一头跌进了一个大水坑。在去医院的路上,在急救车里,他们用一种带转盘的仪器给她诊断。但是,那个种植园里的奴隶们,在皮鞭底下的日子会强一些吗?不假,工厂再也不给沃瓦大叔按时开工资了,到最后他们宣布因人员过剩他被解雇了,虽然他还没到退休年龄。但是,莱昂修的奴隶们做梦也别想有什么
27、工资和养老金!然而,有一个小问题,这是真的:那些似乎永远没有结尾的巴西电视连续剧有时候也会有一个真正的结尾。这时候,弗洛西亚姨妈会一连几天没着没落,无所事事。但是,一个新的系列连续剧会及时开始,这样弗洛西亚姨妈就会重振她的精神和乐观主义。一切都那么美好!如果伊佐拉们能够战胜命运,也许那就像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了。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弗洛西亚姨妈总是能够在对她们的怜悯中找到安慰。但是,随后有一天,她想起了伊佐拉的朋友厨娘贾努阿莉娅,那个黑姑娘,从早到晚在厨房里当牛做马,还经常安慰伊佐拉。她虽然憎恨莱昂修,但是从来不妄想公然反抗他。她总是告诉伊佐拉要有耐心,因为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8、。一个多么奇怪的忠告!一种多么无法解释的顺从!弗洛西亚姨妈被搞迷糊了。对贾努阿莉娅来说,把毒药放到那个地主的饭菜里,多么轻而易举。但是贾努阿莉娅什么事儿也没干。这是最最荒谬的地方。难道她害怕那些后果吗?难道她喜欢那种奴隶生活吗?那真是能想见的最糟糕的情况!肯定有别的对策,但是弗洛西亚姨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天黄昏,弗洛西亚姨妈来到阳台上,在一堆破烂中间找一个脸盆。她无意间瞥视了一下楼下的院子。外面寒冷而泥泞。一个胡子拉碴的流浪汉在一堆垃圾里乱翻腾。一只乌鸦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上哀鸣。对面的公寓楼好像一个还没吹起床号的兵营。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没有色彩。然而,突如其来地,弗洛西亚姨妈被一个顿悟震惊了。她明
29、白了,为什么那些南美的风景会那么吸引她的眼睛:它们都不带灰色。那个新世界的色彩生气勃勃、引人注目!伊佐拉的世界有蔚蓝色的海洋,奇异的水果,有绿树成荫的棕桐树,滑稽的鹦鹉,以及沐浴在炫目的阳光下的海岸沙滩是那么迷人!相反,摩尔多瓦,有的却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根本比不上那个新世界。随后,弗洛西亚姨妈几乎是立即发现,自己面对着的东西似乎是一种逻辑上的矛盾:奴隶制度怎么能在那样一个天堂里存在呢?一个人在那样的美景中怎么能剥削他的同胞呢?这是一种露骨的矛盾,一种弗洛西亚姨妈无论多么试图理解,都无法理解的矛盾。她喜欢巴西,但是奴隶制度使她恐惧。在反复思索之后,弗洛西亚心头豁然开朗了:伊佐拉和其他奴隶属于一
30、个往昔的世界。在今日的巴西,奴隶制度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直到眼下为止,多少年来,弗洛西亚姨妈一直确信伊佐拉是自己的同时代人,以为那个女奴的苦难和当今的生活有某种关联。不仅如此,弗洛西亚姨妈一直把这出电视剧看作是关于当代拉美人生活的展示。由于某些无法解释的理由,电视连续剧中所有那些蒙冤受难的人物,都是弗洛西亚姨妈的“奴隶”。而这新生的顿悟使她迷惑。伊佐拉已经从弗洛西亚姨妈这儿逃跑了,溜回到另一个时代。这是让弗洛西亚无法接受的。伊佐拉必须和她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时刻伊佐拉必须留在她原来的位子上,必须继续受苦受难。弗洛西亚姨妈无法忍受看到她的奴隶解放了。(选自最佳欧洲小说2011,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
31、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看完一集连续剧,弗洛西亚姨妈都会向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强烈感受,生活节奏也被打乱,说明对于伊佐拉的遭遇,她有了情感起伏和代入感。B.尽管自己的生活也是贫穷、憋屈的,但“莱昂修的奴隶们做梦也别想有什么工资和养老金”,弗洛西亚姨妈借此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满足。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安慰和麻痹。C.弗洛西亚姨妈在丈夫面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她在电视剧中的贾努阿莉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面对现实但是又感到无望,找不到出路。D.弗洛西亚姨妈觉得伊佐拉逃回了另一个时代,是因为她发现伊佐拉勇于反抗、人格独立,最根本原因是觉得自己作为观众,伊佐拉作为角色,两者之间存在着
32、时代差异。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描写了摩尔多瓦“阴雨绵绵的”天气及“灰蒙蒙的,没有色彩的”景象,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营造了一种阴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B.小说用较多的笔墨对弗洛西亚姨妈的心理进行了描写,有她对电视剧的沉迷,有她对现实的顿悟,也有她对顿悟的迷惑以及无法忍受。C.全文主要运用全知视角,全面客观地展现了以弗洛西亚姨妈为代表的摩尔多瓦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经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想法以及生命状态。D.弗洛西亚姨妈没有完整的姓名,没有可辨识的外表特征,却是一个典型形象。这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不过多强调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33、从而使之能更好代表摩尔多瓦底层民众。8.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结尾画线句的含义。(4分) 9.古典小说中常采用双拱式结构,即两条线索似乎各走各的,不会交叉,但实际上,作者是将它们相互比对,来寄托自己的许多想法。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6分)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答案与解析(第97练)基础题组现代文阅读I1.D【解析】A项,信息相关。从材料一最后一段伦理批评在英美有一条历史的线索,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要承认这种基本的历史事实和材料二最后一段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表述可知,
34、文学伦理学并不是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的。所以A项表述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在最近十多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成为热点的原因,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缺少独属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不能成为文学伦理学成为热门的直接理由。因此该项表述错误。C项,材料一可以筛选出相关信息。文学伦理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伦理价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伦理的产物,甚至把文学的起源、构成、发展都与伦理联系起来,可见并非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能成为文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只有伦理作品才可以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该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材料一中邹建军教授先肯定文学伦理学的开创性价值和意义,介绍其方法论特
35、点,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研究和实践能够得到更大发展的期望。2.B 【解析】A项,信息相关。从材料一的第二部分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代替其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以及第三部分承认任何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可知 A项是正确的。 B项,有关信息在材料一的第二部分。虽然如果把审美与伦理对立起来,则不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但是伦理总是与人相关,伦理意识与伦理观念正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还在于人。还在于人的意思是,伦理与人紧密相关和具有审美过程,同属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所以B项的表述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是文学伦理学最核心的特点有误
36、。C项,材料二认为所有这些思潮几乎都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所以与其说它们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文学批评思潮,同时它(文学伦理学)从一开始就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点不同于作为思潮存在的美国伦理批评。由此可知,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以及拥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是批评理论成立的先决条件。故该选项表述正确。D项,材料二中对新西学东渐的利弊分析以及对中国学者创建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肯定,都能支撑该选项的表述。3.A 【解析】A项,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创立完整理论体系是材料二中提及的,是文学伦理学和西方思潮的区别所在。这一内容在材料
37、一中并无提及,所以该选项不属于邹建军教授认可的做法。B项,材料一中,邹建军教授建议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当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伦理作品才可以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塑造了主人公哈姆雷特延宕、犹豫的性格特征,其鲜明的性格与特殊的伦理身份及其所产生的严重伦理困境密不可分,是非常经典的伦理作品,故B项正确。C项,邹建军教授建议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对曹雪芹童年经历与红楼梦创作关系的研究显然属于文学伦理学范畴,所以C项正确。D项,邹建军教授认为,任何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代替其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因而结合多种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是可取的做法,故 D项正确。4.范例一
38、文学伦理学是一种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开创性文学批评方法(1分),借鉴了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1分),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1 分),具有研究伦理文学作品、关注美学、注重于人的特点(1 分)。范例二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1分),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发展起来的(1分),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1分),以伦理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具有文学审美过程,与人紧密相关的开创性文学批评方法(1分)。【解析】本题要回答出文学伦理学的如下特质文学伦理学有别于西方伦理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
39、论和方法;文学伦理学有别于批评思潮所有这些思潮几乎都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文学伦理学具有开创性这是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且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相比具有三大不同之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总是与人相关核心还在于人。5.介绍文学伦理学提出的时代背景西方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文论失语,中国学者自主提出文学伦理学并大力发展(或介绍文学伦理学的开创性价值)。介绍文学伦理学区别于其他批评方法的三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承认文学伦理学的局限和借鉴。(每点2
40、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材料一是以文学伦理学的初认识一文学伦理学的鲜明特点和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思路来行文布局的。考生可以根据记者和受访人的问答提取出主要信息。现代文阅读II6.B 【解析】B项,对应阅读区间在小说第五段冬天父亲编织蜡条的阵地转到室内,室内因此变得拥挤,我搬到卧室写作业;母亲也要把空间让给父亲,躲进隔壁房间做针线活。说明了父亲编织蜡条对补贴家用的重要性,全家对此都有共识。这里紧扣题目蜡条人家,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蜡条编织活计的不易,以及父亲手艺的高超。选项中顾不上孩子学习于文无据。7.B 【解析】B项,文章第五段中,战场像粗壮的蜡条一样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蜡条将绳条上的毛
41、巾扯了下来,又甩到洗脸盆里运用了拟人手法,但是本段并没有出现借代手法,也没有夸张手法。所以该项分析不正确。8.故乡底子,指作者对乡村生活和劳动情景的展现,写故乡的风俗、故乡的耕作、故乡的活计,体现出对故乡的喜爱和思念。(2 分)绣花,指作者的文章思想美和语言美。以本文为例。本文以乡野之趣、劳动之趣、亲情之馨为主旨,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温婉动人。作者以饱蘸温度的笔触,以儿童纯真的视角,用幽默又不失从容的叙事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普通乡村百姓生活的温情与美好。(2分)【解析】考生要首先理解故乡底子和绣花两个词语的内涵,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进行解答。如果只偏重或只从某一方面作答,造成答题不全面;或
42、者脱离了评价本身来思考,没有看出题目的考查点,都要酌情扣分。9.父亲母亲同心协力、配合默契的动人姿态,是漫长难熬的冬天里的一道风景;父母一边合作劳动一边;絮叨的温馨场景,让作者觉得感动;父亲为补贴家用,勤劳编织蜡条,冬天也不歇息,父爱无声;兢业勤恳、脚踏实地的劳动,使生活像馒头一样有甜味,使人内心踏实安宁;对故乡的记忆和怀念,映照进生命的欣喜,充盈了整个冬天和童年时光。(每点2分,答出3点得6 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设问虽然只在文章末尾,但是倒数两段的开头都是指示代词,一是这看上去颇有些动人的姿态,二是那一刻,都引导考生将答题区间锁定在最后三段,考生能把握住作者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即可。
43、最后两点,一是赞美劳动,是文章深层的主旨之一;二是作者的故乡情结,乡村是作者回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能力题组现代文阅读I1.D(解析:A项“与此同时”错,B项实现心理隔离不是优先选项,C项“官宣也就可有可无”错。)2.C(解析:根据材料二,精准地辟谣十分必要,主动出击、更有效抵御“科学流言”同样重要。)3.C(解析:地震的发生不具有人为成分。)4.(4分)参考答案:流言是在权威声音缺位的情况下(1分),人们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按照需要去选择性地传播和阐述的言说(或解释)(1分),它包含事实的部分和意见的部分(1分),其中意见的部分不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缺乏足够的证据/事实基础)
44、(1分)。5.(6分)参考答案:人们试图通过大量话语表达抚慰内心恐惧,因此会产生有关疾病的流言。为实现心理隔离,会形成对疫情相关人群的话语排斥进而产生流言。人们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按照需要去选择性地传播和阐述,流言随之产生。一定程度上因为权威声音缺位,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会时常出现。公众科学素养不高,对“科学流言”缺乏免疫力,全社会抵御“科学流言”的根基不稳固。(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现代文阅读II6.D(解析:“伊佐拉勇于反抗”分析不准确,“最根本原因”是“时代差异”表述欠妥。)7.C(解析:全知视角不对,小说并没有全面展现摩尔多瓦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经历,是从弗洛西亚姨妈的视角来叙述她的
45、生活经历及所思所想。)8.(4分)“她的奴隶”是指电视剧中以伊佐拉为代表的受压迫的人(1分)。弗洛西亚姨妈自身生活贫穷无望,而她认为伊佐拉们比她更不幸,从而获取到生活的希望(1分)。而此时她发现电视剧中的那些人其实并不是和她是同时代的人,这样的现实让她无法接受(1分),凸显弗洛西亚姨妈的绝望感。(1分)9.(6分)小说中一条线索是对电视剧伊佐拉中情节、人物形象的叙述与分析(1分),另一.条线索是对弗洛西亚姨妈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活动的叙述(1分)。两者看似没有交叉,但弗洛西亚姨妈对电视剧伊佐拉的着迷,使两条线有了比对(1分)。效果:两条线索的呼应比对,使小说的情节得以推进。(1分)弗洛西亚姨妈从剧中人物身上看到其与自身命运的相似性以及与其比对而产生了优越感,丰富了人物形象(1分)。作者借助这样的结构,拓宽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不仅表达了对弗洛西亚姨妈命运遭际的同情,也有对她与剧中人物比对而产生优越感的讽刺,也表达了对摩尔多瓦底层民众生活亳无出路的哀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