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580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使用日期】 【学案序号】4【编写人】 【审核人】 【课程标准】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难点】汉武帝、宋初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汉代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的出现: 思考:推行原因、目的?(2)、王国问题的解决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A、汉景帝:削藩、

2、平定七国之乱B、汉武帝: 措施? (3)影响:积极: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权力集中导致了外戚和宦官专权,政局动荡。2、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 原因:“ ”后,安史余部势力强大。唐代宗封安史降将和平叛将领为 。节度使权力不断膨胀,名为藩镇,实为 。结果:藩镇林立,导致政局动荡,加速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实质为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目的: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2)措施:收精兵、 、 。3)评价: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 的分裂局面。消极:造成了“_ ”、“_ ”、“_ _”的国家财政危机。4、元代:地方实

3、行行省制。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特点? 西汉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异同?特点(1)重文轻武。(2)分化事权。(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同:在中央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上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设置监察官,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不同: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宋太祖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在地方,汉推行“推恩令”,宋则将地方精兵、财赋及行政权收归中央。二、皇权的不断加强(一)自秦至元,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二)明朝:1、废丞相 (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 的教训 (2)概况:1380年,裁撤_,废除丞相,皇帝亲掌_,直接管

4、理国家政事(3)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 被废除, 发展到了新的高度。2、设内阁: 建立及演变: 时期事件职 权特 点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级别低,很少参决政事 明成祖内阁产生 参与商讨军国大事地位上升,有衙署,参与机密事务明宣宗内阁发展有了票拟权地位更加重要 (三)清朝1、清初:(1)承袭明制, ,负责 (2)由满州贵族组成的 来处理 。2、设军机处(1)原因:为 ,又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 (2)特点: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全由 一人裁决。(3)影响:军机处简化了 ,行事快捷,提高了 。是 的重要标志。【重难点

5、突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有哪些特点?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特点:(1)总特征: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3)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影响:(1)积极作用: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消极作用: 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

6、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巩固练习】1.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 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2.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 明朝废除丞相A B C D. 3. 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

7、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B. 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C. 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D. 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4.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5.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6. 明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

8、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精简政府机构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强化君主专制 7. 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8.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C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

9、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9(2012新课标全国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10(2012新课标全国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

10、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11. (18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古代中国相权的变化过程。(6分)材料二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摘自贞观政要(明太祖)“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

11、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岳麓版必修一(2) 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4分)为实现“稳便”“稳当”两人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3)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4分)11.(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2)唐太宗认为应该加强宰相制度,以避免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是政治混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身。(4分)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皇帝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4分)(3)从根本上说并不矛盾。二者都坚持专制制度。但唐太宗要求将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统一起来,而明太祖将宰相制与君主专制绝对对立看待,因此得出不同结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