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51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5月份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高三5月份考前模拟语文试卷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如果诗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那么诗歌的兴衰,可以说明艺术在一个时代的一般命运。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但诗歌已经被远远地边缘化,文学也已经被宣告即将终结。以往时代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恢弘的力量,那是因为它是与天地宇宙共生一体的。用舍勒的话说:诗人是“最深切地根植于地球和自然的幽深处的人,产

2、生所有自然现象的原生的自然中的人。”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所以,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也就必然衰败枯萎下来。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事物的原生态。正如同曼德所说:“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事实上,所有的体验可以说都是间接的。所有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类按其品味任意改变;野生动物消失殆尽、多石地带不见了踪影、花开花落的反复循环也不复存在。甚至连昼夜也无区分。”这样的生活现实,无论是对于诗歌的创造者还是鉴赏者,都是要命的,因为诗歌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之

3、根。也有人把信息时代的电子艺术、数码艺术看作艺术工程的重建。曼德则认为重建的已经不是艺术,起码已经不是原来的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中生根发芽的文学艺术。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诗人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在语言干涸的泥潭中,写诗注定要变得越来越艰难,即使真有不甘失败的诗人,最好的结局恐怕只能是与这个时代的语言同归于尽。文学艺术遭遇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场生态灾难。而文学批评本该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伸出援手,遗憾的是无论西方东方,文学批评这次全都显得异常麻木迟钝。在这个精神气息异常稀薄的时代,原本已经有待拯救的文学艺术,是否还可能成为拯救者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尤其在生态领域更是如此。21世纪初,

4、时代的格局已经悄悄发生了某些变化,现代史中的战无不胜者有可能成为被挑战的对象,而今日的待拯救者,比如自然生态与文学艺术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在人类社会的那个最初的“原点”,诗歌、艺术曾经就是人类的生长、繁衍、创造、自娱、憧憬、期盼,就是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吹拂在天地神人之间的和风,就是灌注在自然万物之中的灵气,就是人生的“绝对使命”“最高存在”。人类曾经与诗歌、艺术一道成长发育,凭靠着诗歌与艺术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 (摘编自鲁枢元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

5、喻为“无冕之王”,诗歌可以看作一切艺术的核心,具有重要的地位。B. 天地自然是文学艺术的根本,两者关系密切,它们的割裂或分离,会导致以往文学艺术失去产生恢弘力量的动因。C. 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身陷艰难时世中的文学艺术,文学批评都表现得异常麻木迟钝,不能担负起拯救的责任。D. 时代的格局发生变化后,原本战无不胜者有可能难以持续,而今日的待拯救者则有可能担负起救助的使命。2. 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A. 到处铺满的水泥地覆盖住了一切原本可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植物。B. 各种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住了我们的视线,难以

6、看到自然美景。C. 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欣赏,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D. 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3. 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的力量亦即人的精神力量,原来是植根于天地自然之中的,文学艺术丧失天地自然,必然会衰败枯萎。B. 当天地自然蒙受贬抑、伤害、羞辱、遗弃的时候,精神气息变得异常稀薄,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C. 在语言已经严重蜕变的时代,依赖语言建构起来的文学艺术所遭遇的,实际上是一场自然的生态灾难。D. 人类能栖居于天地自然之中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是因为得益于文

7、学艺术。【答案】1. A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A项,表述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信息是“在以往的时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人都拥有崇高的地位,甚至被喻为无冕之王,尤其是古代中国,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则被赋予了动天地而泣鬼神、和四时而育万物的力量”。故选A。学科.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

8、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该题A项,原文指出这是“在以往的时代”。2.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根据文意,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当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一说法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C项,艺术欣赏加深我们对自然山水的理解,但并不能证明“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不存在了。故选C。3.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关于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本题B项,原文没有表达“文学艺术和自然能够担负起互相救助的责任”这个意思。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9、完成小题。三大通信运营商谈网信事业:安全、创新、人才缺一不可光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李政葳)25日下午,中央网信办召开了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在座谈会上,结合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分享了各自的体会。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目前,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今年要推动实现1亿物联网用户,推进窄带的互联。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另外,在IT转型方面,应大力推动云计

10、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切实把创新发展融入日常工作各个方面。如何“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李跃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涉及千家万户。当前,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每月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每月拦截色情网站1.3万个。另外,李跃还提到,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同时,还要看到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因为好方案也依赖于人。所以,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网信机制建设。”中国联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容忽视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这为运营商提供了艰巨任务,也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组

11、副书记陆益民认为,网信事业建设离不开基础网络和基础通讯服务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中国联通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的部署,移动网加大4G网的建设,固网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 “一季度4G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县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陆益民还表示,在加强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运营商义不容辞的责任。”陆益民坦言,在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上,须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处置,保证企业内部平台安全。中国电信:大规模引进

12、技术人才推动转型如何将网信事业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杨小伟表示,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持续投资两千五百亿左右,主要用于4G网络和有线光纤网络发展,加大4G“光改”力度,将过去ADSL模式全部改成光纤,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针对习总书记在19日座谈会上的这一论述。杨小伟表示,公司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过去公司人员在传统基础网络方面较多,于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相对较为欠缺,我们需要做一些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计

13、划,通过几年时间实现电信人才转型。”杨小伟说。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中央网信办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都在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体会。B. 因为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且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C. 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在IT转型方面,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这些都是将创新发展融入日常工作的具体表现。D. 本则新闻除主标题外还有三则小标题,小标题分嵌于新闻材料之中,简练、准确,有概括性,介绍了新

14、闻每一大部分的内容,具有分类的作用。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拦截的色情网站1.3万个,以上数据说明当前网络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B. 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就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中国网信运营商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网信事业也就能发展起来。C. 通过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等部署,中国联通实现了4G网络覆盖学科.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的目标。D. 为了让网信事业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做好发展有线光纤等工作,让最偏远的农村都

15、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E. 本则新闻的主标题并没有刻意追求趣味性,但概括了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协助读6. 结合所给材料说一说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答案】4. B 5. DE 6. 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个观及人才观,引讲网络安个方面的人才,加强队伍律设技术上,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个管理,对信息安个技术、网络安个技术讲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个机制体系卜,加强网信机制律设,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个基础工作,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与分析。B项,“因为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

16、业实现T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强加因果。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说明当前网络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说法过于绝对,能拦截、封堵并不能说明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B项“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能,就能”错,原文并没有这种关系。C项“4G网络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乡镇”,扩大了范围,原文是“基本覆盖”“大部分”。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结合材料内容分析,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及人才观。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体系上,加强网信机

17、制建设。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不忍的句号 迟子建 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春光注定是参差不齐的。三月,我离开故乡时,它还是一世界的白雪,可是到了广东,花间已是落英缤纷了。一个似晴非晴的日子,我来到了南海丹灶镇的苏村,拜谒康有为故居。一入苏村,看到的是一幅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青砖的民居旁蜷着打盹的狗,荷花在水塘里静悄悄地开。挎着菜篮的妇女缓缓地通过石桥,耕牛在树下休憩,这一切,似乎都与我心目中康有为

18、出生地的情景大相径庭,它是那么的和风细雨、欣欣向荣,没有丝毫的荒凉之气、沧桑之气。青少年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康有为,其心中日益积聚的政治“风暴”,缘何而来?我对康有为的了解,基本上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定义”,至于他个人的内心经历,不甚了了。看过康有为故居,我很想走近他,了解他。康有为发蒙读书时,萦绕耳际的除了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还有异乡战事中兵戈相击的声音。这一“士”风与另一“仕”风的交汇,影响了康有为的人生,他日后心中积累的政治风暴,与这两股风的吹拂有关。当时的中国,内忧外困,他痛恨朝野的“不作为”和软弱,痛恨洋人蚕食祖国的疆土。这不安和愤懑压迫着他,难以解脱。康有为似乎迷途了,他一度遁入风

19、景秀丽的西樵山。康有为的西樵山静坐,其实是想把自己幻化为一支可以烛照人生的蜡烛,这样他面对沉重的黑暗时,内心会有勇气。康有为走出西樵山时,开始了更广博的读书,他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学方面,而是扩展到自然科学上。同时,他还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学的科学民主与人道精神的渗透,与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滋养,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他恍然觉得“道”已在心中。一八八八年,康有为离开故乡,向着京师北行,开始了他维新变法的旅程。然而,康有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康有为活了七十岁,但他的生命,在戊戌年他四十一岁时,已然终结。尽管其后他在印度撰写了大同书,但他身上的勇气和锐气,在戊戌年后,已不复存在。康有

20、为曾请人在一枚印章上刻下了这样的文字:“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可惜这些“眼界”并没有让他变得开阔和深刻,他在归来后反对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支持和参与的是张勋复辟。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还赴天津,为溥仪祝寿。但康有为还是了不起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读过关于他的一些文字,我在四月份来到青岛。广东的春天过去了,但青岛的春天正在高潮,桃花点点红,樱花簇簇白。我去了康有为在福山路最后的寓所,门厅里摆放着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康有为的肖像,他白发苍苍,目光温和,但这温和中却掩饰不住茫然。他嘴角

21、微蹙,似在咀嚼着荣辱和苍凉。他坐在那里,坐在四月的微风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我想,以他不羁的性情,他并不喜欢坐在画框中。在他心中,那也是一种“牢”吧。康有为的墓地,在浮山脚下,朝向大海。拜谒他墓地的那天,是个晴好的日子。本该是万木葱茏的时节,可墓地却衰草凄凄。他的墓是圆形的,青白色。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句号。康有为就躺在这个句号中。康有为五十六岁时,曾创办了不忍杂志。我想他一生最不忍的,大概就是这个句号。在广东南海的苏村,我看到的是康有为的起点,而在青岛,我看到的却是他的终点。他的起点到终点,曲曲折折,波澜壮阔。康有为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八十年了。他墓地面前的大海,已不是一览无余的海了。近年来迅速

22、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正逐渐地分割着他视野中的海。大海破碎了。不过康有为见过的海多了,见过的破碎的山河也多了,他不会介意的。更何况,不管大海怎样被遮挡住,那海水在风暴来临时的惊涛拍岸之声,他仍能深切地感受到。康有为最爱的,不正是这样的声音吗?(摘编自迟子建云烟过客)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作者善用环境描写来推动叙述,开头刻画苏村安恬的乡村生活图景,为下文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的过程作铺垫。B. 西樵山静坐让迷途的康有为获得了内心直面现实的勇气,使他的视野开阔起来,为他日后的“百日维新”作了思想上的沉淀。C. 文章行文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情感相对集中

23、,作者的“寻找”康有为之旅,主要表达了对康有为的崇敬之情。学科.D. 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近年来兴起的海景高层住宅,不仅表达了康有为被人遗忘的遗憾,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8. 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不忍的句号”?9.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却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C 8. “不忍”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康有为的墓地形状;“不忍”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句号”是康有为生命的终结,“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不忍”是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不能忍受

24、这样冷清的结局;“不忍”是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 9. (1)我赞同。因为四十一岁前,康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励精图治,促成了“百日维新”,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成为个性解放的先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站在了历史倒退的洪流中。(2)我不赞同。虽然四十一岁后,康有为身上的勇气和锐气不复存在,眼界变得狭窄,反对孙中山革命,支持张勋复辟;但是四十一岁前,他“公车上出”促成的 “百日维新”经验仍然指引着后继者继续探索前进;他以天下

25、为己任,励精图治的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文章并没有详写康有为发动政治“风暴”,故A错;使康有为视野开阔起来的不是西樵山静坐,而是西学和中国的儒学,故B错;作者写近年来兴起的海景住宅,主要是写康有为被人们遗忘的遗憾,D项说“更是批判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的侵蚀”错。故选C。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标题含义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

26、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题目是不忍的句号,“不忍”指康有为创办的杂志,“句号”是指康有为的墓地形状。通读文章,结合文章内容又可知“不忍”借杂志名代指康有为一生,“句号”是康有为生命的终结,“不忍的句号”寓指康有为一生的终结; “不忍”意思是不能忍受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结局,“不忍的句号”还指康有为不能忍受这样冷清的结局; “不忍”还有不忍心、不甘心的意思,“句号”指康有为的生命结束,“不忍的句号”指康有为功业未成,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意

27、解读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先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主题和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题干,根据题目要求再回归文本,找出题目要进行个性化阅读或者创意解读的部分,结合文本内容,从文本的内容、主题、抒情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本题题目是“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鼻祖。作者却认为康有为在四十一岁时,生命已经终结,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关于文中作者观点的探究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条陈述理由。本题可以从文章有关康有为四十一岁前和四十一岁后的所作所为和精神品质的不同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点睛:从近几年命题的情况看,试题一般是半

28、开放的,可以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是漫无边际。“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该文本与同类其他文本的不同之处,或者文本本身存在的疏漏之处,往往成为阅读理解中需要探究的问题;首先要结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表现,提出探究的问题,并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分析论证。也可以与同类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对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无论是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还是探讨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都必须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能从选择材料、提炼

29、意旨、构思谋篇、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对不同作品的优劣高下作出评价。具体答题技巧为:(1)选定目标,确定特色,在通览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思考、评价的对象,被选定对象包括材料选择、主题提炼、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2)分析提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捕捉主要材料,要善于对占有的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对其中蕴涵着的人生价值和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行发掘整理;一是指要善于对“时代精神”进行分析提炼,对文本反映出来的人生态度与时代精神要进行思考,要有自己的看法。(3)提出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看法,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石鉴,字林伯,

30、乐陵厌次人也。出自寒素,雅志公亮。仕魏,历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多所纠正,皇帝惮之。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武帝受禅,封堂阳子。入为司隶校尉,转尚书。时秦、凉为虏所败,遣鉴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坐讨吴贼虚张首级。诏曰:“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鉴备大臣,吾所取信。往者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竞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有司奏是也,顾未忍耳。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久之,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稍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三公册拜,

31、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劭,骏甥也,便率所领催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遣人密觇视亮,已别道还许昌,于是骏止,论者称之。山陵讫,封昌安县侯。元康初,为太尉。年八十余,克壮慷慨,自遇若少年,时人美之。寻薨,谥日元。(选自晋书石鉴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

32、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B.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C.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D.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受禅,文中指接受禅让。在中国古代,皇帝把帝位让给别人称为禅让。B.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是一种命令文体。C. 爵土,官爵和封地,古代分封给皇室贵族或有

33、功之臣的名位和土地。D.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八石鉴志高秉正,皇帝都忌惮他。石鉴出身于贫寒家庭,志趣高雅,对时政人事屡有纠正,学科.皇帝都畏惧他,所以调遣他外出做官。B. 石鉴历任要职,其间多有反复。石鉴曾担任尚书左丞、尚书、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尉等重要职务,其间也曾被降职甚至免职。C. 石鉴弄虚作假,很令朝廷失望。石鉴监督陇右军事时,因虚报战功被免官;后任镇南将军,又因虚报战绩被治罪,皇帝对他很失望。D. 石鉴做事稳重,受到人们称赞。张劭率兵催促石鉴赶快出兵讨伐汝南王司马亮,但石鉴13. 把文中画横线

34、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2)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从前武牙将军田顺因为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法规,自古至今被人痛恨(得分点:“以”“诬罔”“疾”分)(2)自从魏末以后,废除不再推行到石鉴时,诏令恢复宴会,干是把官作为制度(得分点:“废”“行”“常”)【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画线句子中,“大司马”“汝南王”“太傅”都是官职,“亮”是人名,指司马亮,“杨骏”人名,“为所”固定结构,“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顶真格式,“白太后令帝为手诏”“

35、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顶真格式,根据这些信息可推断出画线句子的意思是当时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被太傅杨骏怀疑,不敢前去吊唁,在城外驻扎。这时有人报告说司马亮想出兵讨伐杨骏,杨骏很害怕,让太后命令皇帝亲自写诏书,令石鉴和张劭率守陵兵讨伐司马亮。综合上述信息可正确断句。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这类题目可以通过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顶真、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等方法作为断句的依据来正确解答。本题可通过找

36、人名、官职名,分析固定结构,利用顶真的修辞手法来断句。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所给四个选项涉及古代的礼仪和制度,B项“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不当。“诏”是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12.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注意审题,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一一比对,找出答案。A项“皇帝都畏惧他,所以调遣他外出做官”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多所纠正,朝廷惮之,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意思是“对时政人事多有纠正,皇帝都怕他,出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37、只是讲了石鉴为官的作为和任职情况,并不能说是因为皇帝怕他才把他外放。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把句子放回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推知句子大意,然后找出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一一落实,最后再将翻译好的内容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语序,使自己的答案达到词达句顺。本题需要重点落实的词语有:(1)“以”,因为;“受刑”,被治罪;“诬罔”,期诈;“疾”,恨。(2)“自已后”,自从以后;“行”,推行;“会”,动词,恢复宴会;“遂”,于是;“以为”,把作为。参考译文石鉴,字林伯,是乐陵厌次人。出身寒门,志趣高雅,处事公正。在魏做官时,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对时政人事

38、多有纠正,皇帝都怕他,出任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武帝接受魏帝禅让,封石鉴为堂阳子。召入任司隶校尉,改任尚书。当时秦、凉被异族打败,派石鉴都督陇右诸军事,因虚报战功被免官。后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因讨吴时虚报杀敌人数被治罪。诏书说:“从前云中守魏尚因斩首人数不对被治罪,武牙将军田顺以多报俘虏人数而自杀,欺诈败坏国法,古今所痛恨。石鉴身为大臣,我很信任他。过去西边战事,公然欺骗朝廷,以败报功,最后未追究。期间免官不久,再次启用,希望能将功补过,但仍与部下共同欺诈。作为大臣,情义何在!有关部门上奏是对的,回头想想又不忍心。现在遣返回家,终身不得再用,但不要剥夺爵位和封地。”很久以后,任光禄勋

39、,再任司隶校尉,不久加特进,升任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册封三公,都要设宴会,以显示三公的重要。自魏末以后,不再推行。到石鉴时,诏令恢复,于是成为制度。太康末年,任司空,领太子太傅。武帝去世,石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管陵墓。当时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被太傅杨骏怀疑,不敢前去吊唁,在城外驻扎。这时有人报告说司马亮想出兵讨伐杨骏,杨骏很害怕,让太后命令皇帝亲自写诏书,令石鉴和张劭率守陵兵讨伐司马亮。张劭是杨骏的外甥,便率兵催石鉴快发兵,石鉴认为不会这样,按兵不动,派人窥视司马亮,司马亮已从另外一条道回许昌,杨骏便停止行动,议论的人都称赞石鉴。守陵完毕,封昌安县侯。元康初年,任太尉。八十多岁,慷慨激昂

40、,把自己当成少年:人们都赞美他。不久去世,谧号元。儿子石陋字处贱,继承封爵,担任屯骑校尉。(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定风波 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14.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学科.B. 上片一、二句,词人用“满城罗绮”来反

41、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春天尚未消逝的美好景色。C. “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D. 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E. 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15. 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答案】14. BC 15. 这首词上片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贝所闻:惊鸥、鸡啼、松绿、风声日影,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下片想象外面歌楼夜宴归来的情景:歌楼

42、、歌女、溃珠、红靴白月都是想象之景,是虚写。【解析】14. 试题分析:A 选项,词牌一开始用“本意”,与词的内容有关,但随着不断的演变,词牌不再与词的内容相关;B选项,上片一二句写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并没有用反衬手法;D选项,词中只说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黄莺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与它们的本能,但并没有提到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15.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情感的异同,此题注意抓住词中的“聊逸豫”和“桃源路”和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分析“乐观旷达”的情感。然后在比较不同的地方。(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

43、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 ”。(2)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个道理:“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援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又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 , ”。【答案】(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圣人无常师(3)兄弟不知吓其笑矣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当代书法家既不能仅仅是一位没有深厚法度根基的率尔操觚者,也不能仅仅是一位传统书法技艺的抚弄者。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时代的逐渐远去,作为房地产库存的卖方,房地产企业自然不

44、应隔岸观火,应及时调整过时的营销策略。时光行云流水般静静流淌,白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词学家夏承焘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对辛弃疾词摸鱼儿的评语,指的就是此词所具有的绵里藏针的艺术风格。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摆花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大的危害,但是,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运用能力。率尔操觚: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符合语境;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

45、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不符合语境;行云流水: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也比喻无足轻重。不符合语境;绵里藏针: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符合语境;积重难返: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符合语境。故选A。学科.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

46、“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5注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7再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

47、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备考要积累常见成语,在阅读中体会使用的语境,注意常见的成语易错的含义、成语的多义以及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褒贬失当、自相矛盾、用错对象、程度失当、重复多余、敬谦不当)。一般同一个题中,成语错误的类型不同,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排除已判断出的错误,缩小错误类型判断范围,提高正确率。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 只要还

48、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C. 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 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应将“努力”改为“精力”;B语序不当或逻辑错误,应将“一个人”和“一家一户”互换位置;C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处事态度”。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

49、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关联词语在前。“和”“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B逻辑语序不当。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

50、为名人。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政治和道德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缺一不可。 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自由, 不妨碍别人的自由,我们也许就不需要政治。 ,这只是理想,每个人的“为所欲为” 会影响别人。 这时候,政治就需要出面,让人们建立契约,而且要用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保证人们都遵守契约, 保证大多数人的自由。A只有才能当然一定在/B假如/但是都所以进而C如果而且但是必然/从而D/就然而自然因而才能A. A B. B C. C D. D【答案】C学科.【解析】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自由”,显然是一个假言判断,因此处一定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

51、词,就此可排除A、D项。再联系语境意,与之间最恰当的应该是递进关系,就此看,处只能选“而且”。根据上下文看,“这只是理想”,是对上文假设内容的定性判断,后文语意出现了转折,处应是转折关系,就此排除A。根据文意,处应是表示肯定判断的副词,强调紧跟其后的结果,从语意轻重上看,“一定”“必然”都可选。处上下文意自然连贯,不需要。前后强调的是目的关系,“才能”表示条件关系,“进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所以只能填“从而”。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C。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 ,科学家可以确

52、定树木的年龄。树木年轮的差异 ,直径较大的年轮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 。【答案】观察分析年轮的圈数揭示着生长的好季节和差季节却发现海洋生态系统较差【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第处依据“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可以推测;第处依据“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可以推测;第处依据后文“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可以推测。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

53、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

54、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1. 下边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在“素质教育冰山模型”中,包括技能、知识和行为范式在内的“显性素质”,只是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包括思考模式和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规条)在内的“潜性素质”才是冰山主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

55、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图中的文字,然后看图中内容,明确图中寓意指向,最后联想现实,概括答题。本题要求请把“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图的标题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画面被海平面分两个部分:在图中分别是显性素质和潜性素质两部分。表述时分别根据模型中标示,说出其所包含内容。同时注意表述语言的准确和连贯,不超过100字。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

56、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教育的目的:尊重生命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某医学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

57、,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其实,这个故事恰好对应了泰戈尔老人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

58、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很显然,人类有兽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灵魂得到锻炼,克服兽性而转化向天使的一面。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是教育久远而宏大的终极

59、旨趣。否则,你拥有的知识愈多,对人类,对生命的危害愈大。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卢刚,因论文奖落选,嫉恨、失望困绕着的他,竟然开枪打死了4位太空物理学家,继而仇杀了自己的获奖同学。河南宣化一位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然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2死13伤。时下,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以致于有些学生对生命、对世事愈来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所以,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种情怀就是在乎沙滩上每一条小鱼的生命的男骇所拥有的情怀。否则,视小鱼如草芥,给鲜花以蹂躏,即使其

60、道德评分或许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人不应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当一个人对低级的生物或动物毫无怜爱之情时,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级的生命吗?反之,当一个人充满了对小草、小鱼生命的关怀时,对于高级的生命、对于人的生命,他能不尊重吗?。【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结合题干要求“你认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到什么呢”,参考立意:我们要学会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学会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晓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人不应无端地剥夺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级的生命。对人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做人是一切技能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点睛: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