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515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发布》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水一中高一级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1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乡土中国”一词,最初是以费孝通著作的书名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形成独特影响力的。近年来,不少学者在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时,都以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为参照,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不过,仔细阅读乡土中国,其中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

2、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由此可见,费孝通使用的概念并不是“熟人社会”,而应是“熟悉社会”。“熟悉社会”与“熟人社会”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在内涵上存在差异。相较而言,“熟人社会”主要指人际熟悉而亲密的关系。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因熟悉而获得信任,以人情“给予”和“亏欠”维系乡村社会秩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这样描述:“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

3、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然而,在“熟悉社会”中,除了人情之外,还有对物、周围环境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则等的熟悉。费孝通生动地指出,“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在1937年出版的后记和1984年的重刊序言中,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4、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因此,费孝通先生试图揭示的中国基层社会的性质是一个“熟悉社会”,而非 “熟人社会”。并且,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乡土中国”抽取的只是中国基层社会的部分体系及其属性。也就是说,“熟悉社会”只是传统中国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

5、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

6、有影响。(选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人民日报2015年4月27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概念对后来的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乡村变化的思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相较“熟人社会”概念而言,“熟悉社会”的内涵更丰富,更能反映乡土社会的具体形象。C“熟悉社会”是更符合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理论的理想类型概念,属于传统中国的一部分。D即使在城市,“熟悉社会”关系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由此可能形成新的“地方认同”的社会关系网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在文中区分了“熟人社会”与“熟悉社会”的概念区别,重点论述了“熟悉

7、社会”的概念内涵,使“乡土社会”的概念界定更明确。B作者引用了乡土中国中不同的四个章节的原文,主要以咬文嚼字的方式论证了费孝通所提出的“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而不是“熟人社会”。C在作者看来,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概念虽不能概括中国基层社会的全貌,但并不因此而减少其学术价值。D作者试图以“熟悉社会”来对当代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地方认同”现象进行解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客观上说,不少学者以“半熟人社会”“弱熟人社会”“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描述文本是不当的。B在乡土社会中,当人们对周围环境的熟悉达到相当程度后,能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8、内容,而无须了解相关理论。C一个北漂青年很可能在工作地遇到同乡或甚至同族成员,并由此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在当地形成新的人脉圈子。D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情传统会一边遭受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一边持续地发挥其巨大的影响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8分)小黑小白何存中新冠疫情期间,黄州封城两个多月。解封之后,老汪对人别的不说,专说小黑和小白。在黄州的森林公园里,世事初谙的小黑和小白,患难见真情,是老汪在人世间的忘年交。二十年前,老汪为了摆脱贫困,只身一人扛着铺盖来到黄州,在森林公园里做临时工。公园里许多杂事要人做,比方说水电出了毛病,要人维修,老汪能当此任。下大雨后,山间水道被

9、泥沙堵了,要人疏通,老汪有的是力气。公园里有一座人工水库,常年树荫照影、浮萍连岸,水深面积大,可以养鱼。养鱼的收入管理处不要,归老汪。还有不少空闲的地方,可以种菜,拿到市场去卖,也是收入。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老汪脱贫了,还在城里买了处二手房。老汪在公园里,择旧房子作为临时住所,也起火做饭,炊烟袅袅,饭菜飘香。公园后门闲着一排小屋,黄州退休的老人们为老有所乐,择二间开了个娱乐室,每日喝茶、打牌。老汪与老人们称兄道弟,不是一家,胜似一家。老汪养鱼勤劳,买鱼苗放进去,割岸边的青草丢到水里,鱼就翻花起浪,抢着吃。过年前,老汪请人抬网,到水库捞鱼,结果捞上来的鱼,比放下去的尾数还少。付了捞鱼的人工钱,剩

10、的钱不到一千元,买鱼苗就花了一千二,亏了本。这是怎么回事呢?老人们就同老汪一起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是,鱼被人深夜下网偷走了。森林公园白天人不少,散步的、唱歌的、打牌的,那是漫山遍野。但是到了夜里就没人了,寂静无声。偷鱼的人掌握了老汪的作息规律,趁老汪睡着时下网,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鱼偷走。于是老人们给老汪提出建议,说:“兄弟呀!你得养条狗,养条狗陪你守夜。”老汪觉得这主意好。老汪抱回一只刚断奶的小狗,全身黑色,没有一根杂毛,憨态可掬,人见人爱,人们唤它小黑。小黑一天天长大,清早起来,忘不了职责,圈它的地盘。绕着水库的青岸跑,不时支起它的后腿,隔一段见树见石撒几滴尿,用气味做标记。老人们发现小黑孤单

11、,说:“小黑需要一个帮手哩。有了帮手彼此有个照应。”就叫人抱来一只小白狗,小白狗也是通身纯白,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两只都是公的,小黑大,小白小。大的是哥,小的是弟。弟听哥的,哥叫怎么做,它就怎么做。清早起来做功课,小白随着小黑跑。小黑在前,隔一段见树见石支后腿撒尿加固地盘,小白在后边跟着闻,然后支起后腿再撒几滴尿,以此证明这是它们共同的领地。整日里兄弟俩滚成一团,嬉戏、撕咬、奔跑、练本领,其乐融融。自从有了小黑和小白,老汪夜里可以放心睡觉了。深夜只要有一点儿动静,忠于职守的兄弟俩就叫。偷鱼人几次试图用包毒药的食物毒死兄弟俩,但是它们训练有素,根本不吃外人投喂的食物。偷鱼的人只有望狗兴叹,不敢近鱼

12、塘一步。老汪说,他是在黄州封城后第五天深夜,从城里小区的栅栏翻出来,带着狗粮到森林公园去看小黑小白的。这时疫情严重,全城封得严严的,森林公园也封禁了。老汪惦记着小黑和小白,五天了,狗吃什么呢?老汪想趁夜深溜进去,带点儿狗粮给小黑小白。老汪以为深夜无人,他的计划可以落实,哪晓得走到水库坝上,就被巡逻队的人拦住了。带队的问:“深夜出来干什么?”老汪说:“给狗送点儿粮食。”“不知道疫情严重,不能出来吗?”老汪连忙认错。老汪心想,特殊时期,人命关天,顾人的命,顾不上狗的命了。也不知道何日解封,小黑小白只有听天由命,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各自找吃的求生保命吧。山风阵阵,寒意袭人,老汪黯然神伤。谁也没有想到

13、黄州封了六十多天。眼看春天过去了,窗外红梅花开过了,粉红的樱花在风里接着开。终于疫情有了好转,黄州住院人数开始“清零”。接着,老汪从新闻里看到黄州“启封”的消息。老汪说,他是“解封”那天清早起来到森林公园去的,封得太久了,走出家门,那感觉恍如隔世。天上的太阳很好,地上的风儿和畅,群山新绿,空气新鲜,水库清幽,鱼儿起浪。就在那清新如画的天地里,老汪看见两个小东西,一黑一白,一前一后,如影相随,沿着水库的堤岸巡逻哩。六十多天了,原来兄弟俩并没有逃走,也没有饿死,一直守着领地,等着它们的主人归来。老汪一声呼唤,兄弟俩跑到主人面前,又是蹦又是跳,久别重逢,亲热得无法形容。兄弟俩瘦得皮包骨头,老汪禁不住

14、热泪盈眶。六十多天,兄弟俩为什么没有饿死呢?老汪胡乱猜测,小黑和小白可能是靠吃草活下来的。公园里有草坪,春天雨水浇灌,草长得茂盛,兄弟俩也许就是靠吃嫩草尖,度过了那艰难的六十多天。老人们闻讯之后,唏嘘不已,感叹说:“这是人间奇迹,是关于生命的大感动。”(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说开头制造悬念,黄州新冠疫情的背景和解封后老汪对小黑小白的特别情感,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老汪能够摆脱贫困,与他个人的打工抉择和努力奋斗有重要的关联,同时单位提供的便利也起到促进作用。C老汪在疫情严重的封城时期,想要趁夜溜进公园,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思想上的无原则

15、性和格局上的狭隘性。D小说结尾处,老人们关于“人间奇迹”“生命的大感动”的慨叹,既是指向动物生灵,也是指向本土城市。5本文画线部分表现了老汪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分)6请结合全文,分析“小黑小白”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

16、:“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金判。弃疾时年二十三。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17、。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弃疾雅善长短向,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

18、/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节度使是宋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B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也是由此得名。C忠义人是指当时北方广大沦陷区不堪民族压迫,拿起武器同金人进行斗争的百姓。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

19、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直接在金营将其斩杀。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方针问题,最后没被采纳。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6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

20、斜照江天一抹红。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后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细捻轻拢”句,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轻拢慢捻抹复挑”化出,赞美弹奏琵琶的技艺。1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在描写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

21、。(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3. (1) 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2)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好比早上的露水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3)琵琶行中诗人白居易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_,_。”(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_,_”代之。三、基础知识运用(共16分)14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2、2分)A田埂(gng) 贬斥(bin) 饥馑(jn) 颁发B淤泥(y) 花蕊(li) 山麓(l) 撼卫C籼稻(shn) 稻菽(sh) 蕴藏(yn) 签署D分蘖(ni) 一蔸(du) 掖着(y) 殒落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C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D恍惊起而长嗟 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16下列关于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盼之情。C

2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当时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1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有没有工匠精神,关键是看有没有一颗安于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树匠心,就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秉持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在工作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怎样才能坐得住、做得好?关键是要做到专心专注,追求至精至善,将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2分)A育匠人是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B树匠心

24、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根本。C树匠心要坚守初心、专心专注。D树匠心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18. 根据乡土中国相关内容,下列现象都具有乡土社会的特性的一项是( )(2分)出远门的人带上一包家乡的泥土,如果在异地他乡水土不服,总是想家时,就用这泥土泡水喝。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城市建设处处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汗水。农村很多村庄以姓氏命名,例如王家村、庞各庄等,这些姓氏就是世代居于此地的家族的姓氏。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表示亲近,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让父亲感到未受排挤的安慰。A B C D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在变化很少的社会

25、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儒家很有意用思想形成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ABC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

26、解放之事业”;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_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_,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_,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品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封封红色家书,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_。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20依次填入

27、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平淡无奇 言简意赅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B平淡无奇 微言大义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C朴实无华 言简意赅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D朴实无华 微言大义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B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C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品质,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D中国共产党通

28、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品质,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四、写作(共4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2B3A【分析】1.A

29、.“对后来的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乡村变化”错误。原文是“不少学者在讨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巨变时,都以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为参照”,这就限定了学者研究的对象的时间范围,选项扩大了时间范围。B.“更能反映乡土社会的具体形象”错误。费孝通特别强调“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C.“是更符合费孝通先生乡土社会理论的理想类型概念”偷换概念。根据语境“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熟悉社会”指理想类型的社会学概念,不是“社会理论的理想类型概念”。2.B.“主要以咬文嚼字的方式论证了费孝通所提出的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而不是熟人社会”错误。除第三段作者以咬文嚼字的方式在“熟人社会”与“

30、熟悉社会”两个概念进行了细致区分外,其他段落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3.A.“不少学者以作为描述文本是不当的”错误。本文表述的是作者的主观观点,作者只是在论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阐述的是“熟悉社会”,这并非学界共识,因此不能判断“不少学者”的做法是不当的。4C5自责、愧疚心理。因违反疫情规定,私自外出而被巡逻队拦住盘问的自责愧疚;无奈、担忧心理。因特殊时期无法顾及两只狗的生命而产生的担心伤感;期待、侥幸心理。老汪希望小黑小白能自行离开,能自保性命。6串联情节。小黑小白作为守护森林公园的生灵,串联起了小说疫情前、中、后的情节内容;衬托形象。老汪因有守夜的需求而养狗,封城时又因惦记狗而违纪外出,解封后再

31、与狗重逢,主人公的形象得以丰富;揭示主旨。小黑小白在残酷疫情下能顽强生存,人与动物因眷念而守望、因守望而生存的感人故事充满温情,使小说意味深长。7D8A9B10(1)我因主帅而归顺朝廷,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2)北方人,生活用品不需要向他人索求,所以没有很富或很贫穷的家庭。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

32、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仍斩下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从此以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

33、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

34、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他曾说:“人生在于勤劳,当以务农为先。北方人,生活用品不需要求他人,故无大富大贫之家。南方有许多商业工作来祸乱农民,再加上兼并的祸患兴起,就有贫富不均了。”故以“稼”名轩。辛弃疾擅长作词,词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11C12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

35、,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13. (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4)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4AB项,“花蕊”的“蕊”应读“ru”,“撼卫”应为“捍卫”;C项,“籼稻”的“籼”应读“xin”;D项,“掖着”的“掖”应读“y”15C“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句子意思是: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16. D“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错误,“狗吠”“鸡鸣”原本是动物的动作。这两句诗没有运用比拟,应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17. C文段首先指出匠心对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接着阐述如何树匠心,即“坚守初心、执着专注坐得住、做得好”;然后提出“怎样才能坐得住、做得好”的问题,并给出回答“关键是要做到专心专注做到极致”。所以文段强调的是“树匠心要坚守初心、专心专注”。故选C。18. A19. C20D21B22. 略试卷第13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