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C.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D.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解析A项,“取”通“娶”。B项,“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C项,“傍”通“旁”。答案D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解析A项,在一起生活。B项,自作主张。D项,劳作。答案C3.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相见常日稀儿童相见不相识B.始适还家门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C.
2、谢家来贵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叶叶相交通洛阳亲友如相问解析A项,均为动词,见面。B项,分别为动词,出嫁;动词,往,到。C项,分别为动词,辞别;动词,谢罪。D项,分别为副词,互相;副词,偏指一方。答案A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现象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解析A、B、C均为偏义复词。答案D5.下面加点词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 B.手巾掩口啼 C.足以荣汝身 D.卿当日胜贵 解析“荣”为使动用法,“东南”“手巾”“日”为名词作状语。答案C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和例句
3、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仲卿母所遣A.自缢于庭树 B.渐见愁煎迫C.何言复来还 D.老姥岂敢言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被动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一般陈述句。答案B7.与“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 B.秦时明月汉时关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解析A、B、C三项与例句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答案D8.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晚会节目单一、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二、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其他略)节目主持人在
4、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答:解析串台词需要把上下两个节目巧妙地串联起来。可以考虑两个节目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是古代爱情悲剧,反映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一个是现代爱情悲剧,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既然是晚会,语言上需要轻松活泼一些。答案(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们为我
5、们演出的雷雨。(示例二)感谢高一(2)班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着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的魅力。但爱情的悲剧似乎还在延续,接下来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雷雨,又要讲述一个和爱情有关,却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示例三)感谢高一(2)班的精彩表演。是啊,我们知道,封建传统礼教的一统天下无疑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有请高二(5)班为我们带来雷雨!9.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
6、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答:解析此题要求写串台词。答题时首先明确主持的场合,是节日文化的主题班会,因此串联节目时应围绕这一主题,力求简短扼要,衔接巧妙自然,且和谐得体。完成题目时首先要寻找相关的串联点:“元宵节”“中秋节”都是传统的文化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但又各有特点。据此,确定串台词的内容:可先点明二者的相同点,然后由前者的特点引出后者。具体进行表述时,应仔细揣摩语言的形式。答案(示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
7、寄予了无限思念之情的“中秋节”。(示例二)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节”寄予了人们对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期盼,下面再由韩梅同学为我们展示“中秋节”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团圆之意。二、文化传承与理解10.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D.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
8、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解析“最长的抒情诗”错,应该是最长的叙事诗。答案A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足下蹑丝履,_。腰若流纨素,_。指如削葱根,_。纤纤作细步,_。(2)君当作磐石,_,蒲苇纫如丝,_。答案(1)头上玳瑁光耳著明月珰口如含朱丹精妙世无双(2)妾当作蒲苇磐石无转移三、审美鉴赏与创造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飞来双白鹄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譬如空山草
9、,零落心自知。”【注】罗,罗网。缴,指箭。江,江边。前侣:前面的同伴。(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一连用三个“双”,突出它们的形影不离。但用“可怜”一词也暗示了后面的悲剧。B.“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这两句说它们遭到了地面上人们的伤害。两个“逢”,见出人世的险恶,仿佛人间在嫉妒它们似的,非得拆散它们不可。C.“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是写雄鹄的悲哀,痛苦的哀鸣在各处传布。一“流”一“出”,也见出雄鹄寻觅雌鹄的行动。D.这首诗突出了雌雄分离是罗网和弓箭的伤害,是外在势力破坏所致,是“社会”悲剧。这就大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解析A项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答案
10、A(2)诗歌的后十句是雄白鹄的告白,从这段告白中你读出了两只白鹄之间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答案从上文的“孤叫”,可见它已是一只失群的孤鹄了。“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表现了雄鹄的极度悲哀。“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意思是“本来打算同爱侣厮守在一起,度过每一寸时光”,可见其恩爱,但现在“如空山草”一般“零落”。这段雄白鹄的心灵独白,像是对亡鹄倾诉心曲,很是感人。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旧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
11、来比素,新人不如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后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丈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故欲借此机会重叙前缘。C.张琦曾评说此诗:“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巧、捷是言弃妇,拙、钝是说新人;“爱憎取舍,一切反之”说的是故夫,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不仅批判了薄情无义行为,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D.这首诗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
12、来揭示一对离异之后的夫妇的心理状态和各自的感受,从而鞭挞了喜新厌旧者的灵魂,批判了不合理的封建夫权。解析B项并无“恋情不断,故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之意,“长跪”二字形象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知书达礼。答案B(2)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请对诗中的弃妇“故人”的形象作简要分析。答:答案“故人”是一位被丈夫遗弃的妇女,她勤劳、能干、柔顺,但还是被丈夫遗弃。作品通过弃妇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受损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故夫”喜新厌旧而又怨新不如旧的市侩心理。14.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民歌,回答问题。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
13、下列关于上邪一诗的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篇是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B.主人公设想了奇特的自然变异,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C.“夏雨雪”的意思是夏天既下雨还下雪。D.全诗多以短语出之,一句一顿,亦与少女表露爱情时感情动荡、心潮起伏之情相吻合。解析C项“雨雪”是下雪的意思。答案C(2)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答案诗歌以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口吻写成,但这个女子却没有通常诗人所描绘的羞涩和含蓄,她是一个对爱情大胆而执着,爱情誓
14、言惊天动地, 热情奔放,无所顾忌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5.【考点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题目。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答: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