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87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1 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能力1.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朝西汉 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 D.三国东晋 2.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平准书中的这段记载,为我们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初期的社会景象( )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高祖 D.汉文帝 3.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4. 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

2、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 A. 汉 高 祖 B. 秦 始 皇 C. 汉 文 帝 D. 汉 武 帝 5. 下图书中主要讲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 A.西汉初期 B.西汉中期 C.西汉末年 D.东汉初期6. 统治者励精图治,使西汉形成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史称“文景之治”。这里的“统治者” 主要是指( ) 汉景帝 秦始皇 汉文帝 汉武帝 A. B. C. D. 7.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 ) 皇帝提倡节俭,以身

3、作则政府减轻人民的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 推行儒家学说 A. B. C. D. 三年模拟 1. (2019 吉林白城大安期末,11,)历史上称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统治为( ) A. 贞 观 之 治 B. 文 景 之 治 C. 开 皇 之 治 D. 开 元 盛 世 2.(2018 山西太原期末改编,1,)某人物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此人物是( ) A. 汉 高 祖 B. 汉 文 帝C. 汉 景 帝 D. 汉 武 帝 3.(2018 北京西城期末,14,)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 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

4、文帝( ) A.注重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节俭治国 D.减免徭役赋税 五年中考 1.(2016 湖南邵阳中考,2,)史载,公元前 2 世纪,中国人发现了西沙群岛并且在南海航行,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商朝 B.西汉 C.南北朝 D.隋朝 2.(2015 江苏徐州中考,14,)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 2 世纪初 B.公元前 2 世纪末 C.公元前 3 世纪初 D.公元前 3 世纪末 核心素养 1.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敝,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经济逐步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今天让我

5、们一起走进第 11 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了解这段历史。 【背景篇】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1) 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措施篇】 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汉书 材料三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汉文帝亲自带着大臣们下地播种,皇后也率宫女采桑、养蚕,以作表率。 材料四 文帝二年(前 178 年)和十二年(前 168 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前

6、167 年)还全部免去田租。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汉文帝把徭役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材料五 及孝文(汉文帝)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置刑法而不用)之风。 汉书 (2) 材料二中的“与民休息”指的是西汉时期推行的什么政策?推行这一政策的统治者有哪些? (3) 结合材料三、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在位时期采取了哪些“与民休息”的政策? 【影响篇】 材料六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7、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4) 材料六反映了“文景之治”使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5) 综合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 2. “汉景帝的地下王国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时,展出了各式人物陶俑、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反映了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东方“蒙娜丽莎”很幸福】 “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倾倒世人。汉阳陵出土的大量微笑的陶俑,堪称东方蒙娜丽 莎。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

8、,都被深深刻画到所有陶俑的面孔上。” (1)你能解读“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的含义吗? 【拓展延伸以古论今】 (2) “文景之治”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有哪些? 知识能力 1.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秦”“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项正确。 2.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干材料的大概意思是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有些将相只能坐牛车出行。这描绘了汉高祖统治初期经济凋敝的景象,故选 C。 3. 答案 C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百姓极其贫困,汉高祖为恢复社会经济,提出要“与民休息”,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9、和发展。 4.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汉文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他在位 20 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5. 答案 A 根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初期。 6.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景之治”。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故选 C。 7.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都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文帝和景帝时期并未推行儒家学说,故选C。 三年模拟 1. 答案 B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

10、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 2. 答案 A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 答案 C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的意思是,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都没有增加,由此可见,汉文帝提倡节俭治国,故选 C。 五年中考 1. 答案 B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2世纪”。此时处于西汉统治时期,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灭亡于公元9年。公元前 2 世纪是指公元前 199 年前 100 年,故选 B。 2. 答案 D 按照历史常识,人们以耶稣出生年作为公元元年,这之前为公元前年份,结合题干

11、信息可知,汉朝建立时间为公元前 202 年,即公元前 3 世纪末,故 D 项正确。 核心素养 1. 答案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生活极其贫困。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 政策:休养生息政策。统治者: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3)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等。 (4)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5) 身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关心农民的疾苦,要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才会出现繁荣的局面。

1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材料二中的“与民休息”即休养生息政策,据此联系所学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三、四、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第(4)问结合材料六概括归纳回答即可。第(5)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 答案 (1)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再现了繁荣的“文景之治”。 (2)以人为本,重视民生、重视“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勤政廉洁,惩治腐败;坚持改革,调整政策;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景之治”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第(1)问主要考查的是“文景之治”的社会影响,联系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文景之治”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问题,围绕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