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9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22届新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学案:第24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4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新高考复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研究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及分析膜电位变化的曲线,学会建立模型。3科学探究:通过膜电位的测量及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0页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填数字符号及名称)(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3反

2、射弧1教材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膝跳反射与缩手反射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有什么不同?提示:膝跳反射没有中间神经元,缩手反射有中间神经元。2教材必修3 P17“图C缩手反射图示”:若将传出神经剪断再用针刺指尖,能否感觉到疼痛?提示:可以感觉到疼痛。3教材必修3 P17“图B膝跳反射图示”:若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小腿抬起,是否属于反射?为什么?提示:不属于,因为反射弧不完整。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应答都是反射。()3如果破坏了反射弧的某一结构(如传出神经),则反射不能发生。()4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5感

3、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1.反射弧相关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结果机理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受器被破坏,无法产生兴奋传入神经被破坏,无法向神经中枢传导和传递兴奋神经中枢被破坏,无法分析和综合兴奋,也不能向传出神经传导和传递兴奋只有感觉而无效应传出神经被破坏,无法向效应器传导和传递兴奋效应器被破坏,无法对内外刺激作出相应应答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

4、连的为传出神经。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设计意图:主要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1)用b刺激骨骼肌,_(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2)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_受损。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_受损。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

5、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_受损。提示:(1)不能(2)传出神经骨骼肌d 命题点11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B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C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D图中表示当受到刺激而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解析:题图所示反射弧的结构中,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为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受到刺激时,兴奋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使人体产生感觉,A、D项正确;由图可知,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C项正确;图中A、D都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轴突相连,可以接收

6、到从神经元传出的信号;而C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细胞体相连,不能接受到从该神经元传出的信号,因为信号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B项错误。答案:B2(多选)(2021适应性测试江苏卷)动脉血压升高时,人体的压力感受性调控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调控机制只属于神经调节B感受器单向传递信号至调节中枢C心脏和血管都是效应器D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不产生动作电位解析: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受神经和激素调节,A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B正确;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在降压反射中,心脏和血管都是效应器,C正确;血压降低

7、时,压力感受器也会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答案:BC(1)表述什么叫兴奋。提示: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吗?为什么?提示: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强度过弱,则不能引起反射活动。(3)感觉的产生是不是一种反射活动?并说明理由。提示:感觉的产生不是一种反射活动。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意识”,而不是效应,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命题点23用去脑的牛蛙为材料进行步骤的反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浸水的小纸片放右后肢趾尖;沾有0.5%HCl的小纸片放右后肢趾尖;沾有0.5%HC

8、l的小纸片放腹部;剥去右后肢趾尖皮肤后,重复步骤;破坏脊髓后,重复步骤、。A步骤可观察到牛蛙发生屈腿反射B步骤可验证传入神经是反射弧不可缺少的部分C步骤可说明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D步骤验证了感受器在反射中的重要性,而步骤是其对照实验解析:步骤可观察到牛蛙发生搔扒反射,而不发生屈腿反射,A错误;步骤破坏脊髓,脊髓属于神经中枢,因此步骤可验证神经中枢是反射弧不可缺少的部分,B错误;以浸水的小纸片作为对照,沾有0.5% HCl的小纸片进行实验,可说明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有适宜的刺激,C正确;步骤剥去右后肢趾尖皮肤,皮肤为感受器,其对照组应该使用右后肢趾尖皮肤完整的牛蛙进行,即步骤是其对照实验

9、,以验证感受器在反射中的重要性,D错误。答案:C4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部分,又有传出神经部分,其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运动等。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大脑已被损坏和暴露出坐骨神经的青蛙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分别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步骤: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无反应,刺激腹部皮肤,后肢出现收缩现象;步骤: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反应消失。(1)步骤一中两次收缩现象的反射弧,除感受器不同外,_也不同。 (2)该实验的结论:_。解析:先根据题意及实验步骤构建如图所示的反射

10、弧:(1)由图示反射弧可知,两次收缩的反射弧中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均不同。(2)归纳实验结论时应呼应实验目的可卡因对坐骨神经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麻醉顺序(先麻醉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根据实验步骤可判断,可卡因先麻醉的是传入神经。答案:(1)传入神经(2)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 考点二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或局部电流),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

11、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2)传递的过程及特点1教材必修3 P19“相关信息”:列举神经递质的种类。提示: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2教材必修3 P22“拓展题2”:说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与电流沿导线传导的异同。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输形成的。1静息时,细胞膜仅对K有通透性,K外流。()2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沿着突触的传递也叫神经冲动。()3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4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

12、突。()5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过程分析(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分析(1)兴奋传递过程(2)神经递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效果(注:神经递质起作用后,有的被酶分解,有的被重新运回突触小体,并不会“进入”下一个神经元。)3突触影响兴奋传递情况的判断技巧(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迅速被移走。(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

13、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与某种有毒物质结合,使神经递质不能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1如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据图讨论:设计意图:主要考查科学思维(1)图甲、图乙分别测定神经纤维什么电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提示:分别测定的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图甲中电表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由于膜两侧电位是外正内负,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图乙中电表指针偏转说明是由于膜两

14、侧电位是外负内正,所以测出的是动作电位。(2)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怎样的偏转?提示: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兴奋先传导到电表右侧,后传导到电表左侧,所以会引起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在作为麻醉剂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图示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设计意图: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1)图中X代表什么?它为什么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它含有的物质通过什么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提示:突触小泡,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

15、合,同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外侧发生的电位转变是什么?为什么?提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ch为兴奋性的神经递质。(3)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什么?提示: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从而导致筒箭毒碱麻痹肌肉。(4)若用某化学物质使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出现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提示:肌肉持续兴奋(或持续收缩)。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Ach酯酶失活,则当兴奋由图中的神经传递到肌肉时,肌肉将持续兴奋(或持续收缩)。命题点11(20

16、20新高考山东卷)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解析:K通过K通道内流产生兴奋,属于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因此静息状态时,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项错误。K通过K通道内流,属于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不消耗ATP,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细胞内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C项正确。

17、听觉的产生过程仅仅到达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项正确。答案:A2给某一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解析:1是静息状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若组

18、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受到刺激时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的量增加,膜内外电位差加大,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则膜内外K的浓度差减小,所以静息状态时K通过协助扩散外流出细胞的量减少,静息电位差减小,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上移。答案:D1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K的运输方式的判断(1)形成静息电位时,K外流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2)产生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需载体蛋白,同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3)恢复静息电位时,K的外流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4)一次兴奋结束后

19、,钠钾泵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2Na、K与膜电位变化关系的判断(1)细胞内K浓度影响静息电位(2)细胞外Na浓度影响动作电位命题点23(2020高考江苏卷)如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或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和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处兴奋的传递解析:并不是任何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刺激都能使神经元产生兴奋,如果作用于神经元轴突上的刺激强度太小,便不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产生兴

20、奋,A项正确。处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和处,但和处的电位大小不一定相等,如果a神经元属于抑制性神经元,a神经元兴奋后释放了抑制性神经递质,则b神经元被抑制,此时和处的电位大小不相等,B项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通过结构(突触),兴奋只能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不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C项错误。细胞外液的变化如Na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处兴奋的产生,突触间隙里组织液的变化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那么细胞外液的变化也会影响处兴奋的传递,D项错误。答案:A4动物的反射活动之所以能协调,是因为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

21、动;如果中枢抑制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就不可能协调。(1)图1表示一种神经中枢抑制产生的机制,图中若先兴奋会导致兴奋,但若先兴奋后再兴奋,却不产生兴奋,这说明神经元为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元,分析其产生作用可能的机理是_。(2)图2表示另一种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图中神经细胞兴奋,传递至突触A处使其末梢释放_ 进入_,再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至突触B时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突触后膜上Cl通道打开,大量Cl进入细胞、上的突触后膜,带来的结果是细胞、产生_,该过程对于细胞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典型的_调节机制。(3)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选择性阻止图2中细胞释放神经递质,试推测破伤

22、风患者可能出现肌肉_(填“松弛”或“痉挛”)的症状。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产生的神经递质会抑制释放神经递质而使不能产生兴奋,说明为抑制性神经元。其产生作用的机理可能是产生兴奋后会抑制释放递质。(2)图2中神经细胞兴奋,传递至突触A处使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经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传递至突触B时释放化学物质引起突触后膜上Cl通道打开,大量Cl进入细胞、上的突触后膜,使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说明会抑制神经元产生兴奋;该过程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3)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选择性阻止图2中细胞释放神经递质,说明负反馈调节被阻断,患者的肌肉会持

23、续兴奋而产生痉挛。答案:(1)抑制兴奋后会抑制释放递质(2)(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抑制(负)反馈(3)痉挛命题点35(2020新高考北京卷)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B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C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D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解析:食欲肽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A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不进入下一

24、个神经元,B错误;由题“食欲肽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可推断,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C正确;由题“食欲肽使人保持清醒状态,而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可推断,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D正确。答案:B6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布着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1)当来自脑干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丛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_,引起神经元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_。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出现电位变化,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

25、的,原因是_。(2)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作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_(填图中序号)之间。已知用电极刺激神经元可使其产生兴奋,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突触异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_。解析:(1)神经末梢含突触小泡,兴奋时会释放神经递质。m点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因此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神经元

26、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出现电位变化。(2)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和之间,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腺体无法作出反应,但是腺体与脑干之间的神经传递正常,因此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胞体,腺体分泌,说明和之间的突触异常。答案:(1)神经递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作用于神经元的胞体)(2)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的胞体,腺体分泌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2)各级神经中枢之间

27、的关系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各级中枢的功能2人脑的高级功能(1)感知外部世界。(2)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3)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连线学习和记忆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b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教材必修3 P20“资料分析”:说出成人与婴儿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的不同。提示: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

28、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2教材必修3 P21“侧栏思考题”:说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强调反复复习的原因。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能被长期贮存的是反复被运用的信息。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1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3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4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

29、之间的联系有关。() 1.构建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概念图2人体部分生理(或病理)现象的生物学解释生理或病理现象参与(损伤)神经中枢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参与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椎受损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设计意图:考查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1)针刺手指皮肤时,感受器先兴奋再恢复,恢复静息电位时,神经细胞膜的_开放,相应离子通过膜后,膜内外电位情况为_。(2)医生打针时,在_产生痛觉,但手未缩回,原因是_。(3)来自大脑

30、皮层中枢的兴奋,既可以使脊髓中枢兴奋性神经元a兴奋,导致肌肉收缩;也可以使脊髓中枢抑制性神经元b兴奋,进而抑制传出神经细胞兴奋。推测抑制性神经元b的作用机理是_,使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兴奋。提示:(1)K通道外正内负(2)大脑皮层脑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低级神经中枢具有控制作用(3)引起突触后膜Cl内流命题点11下列关于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B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排尿中枢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正常情

31、况下,成年人的大脑皮层能控制位于脊髄的排尿中枢,A正确;言语区的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它受损时,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属于运动性失语症,B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功能,C正确;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答案:D2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C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D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解析:听课时需要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单向

32、传递信息,A项正确;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中枢,B项错误;抄笔记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C项正确;参与小组讨论,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和H区参与,D项正确。答案:B命题点23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研究者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D复杂环境能增

33、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解析:甲组的环境比乙组的环境复杂,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因此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说明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答案:C4一般情况下,小鼠的神经元在出生后便不再分裂,但其大脑海马体中的神经干细胞即使在出生后也能分裂产生新的神经元,这可能与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有关。现已研究证明,某些神经递质可以促进海马体

34、中神经元的增殖,若令小鼠在转轮上运动,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也会加快。为了探究运动导致神经元再生的原因,对4组小鼠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并统计了每组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组别实验处理每只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元数目(平均值)不施加任何药物,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720不施加任何药物,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298178施加神经质递质功能抑制剂,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172(1)请列举出两种神经递质的名称:_、_。(2)第组的实验处理是_。(3)该实验的结论是_。解析:(1)神经递质是在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2)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第组的实验处理应该是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并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3)与说明神经递质能够促进神经元的增殖;与对照说明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答案:(1)乙酰胆碱肾上腺素(2)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并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3)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