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3分,60分地理;21-32题,每小题4分,48分政治;33-44题,每小题4分,48分历史,共156分) 时光好似流水飞快,转眼已是2016年7月15日了。回答下列问题。1、今天,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11112、暑假期间,长沙昼夜长短及变化特点是( )A、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 B、昼长夜短,昼越来越短C、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夜越来越长【答案】1.A2.B【解析】试题分析:1.太阳直射点在3月21日-9月23日,直射北半球,在12月22日-6月22日向北
2、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7月15日直射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故选A。2.暑假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故选B。【考点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赤道上昼夜等长,12小时白天,12小时夜晚。其它地区与赤道相比,距离赤道越近,与赤道的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所以根据各地昼长或夜长与赤道昼夜长短的差值,可以判断纬度高低。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相应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据考证: 在3.8亿年前,湘西武陵源曾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形成石英砂岩。结合“武陵源风光邮票图
3、”,回答下列问题。 3、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地壳的上升运动地壳的下沉运动流水的沉积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A B C D4、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A B C D【答案】3.B4.A【解析】【考点定位】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我国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读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5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B月为( )A.1月 B.2月C.7月 D.8月6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4、 D.西北风【答案】5.C6.B【解析】试题分析:5.读图可知,B月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冬季大陆降温速度快,气压高于同纬度海洋,所以根据此时气压分布状况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为7月,故选C。6.读图可知,A月,甲地南侧气压高,北侧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从南向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盛行风向是东南风,A对。B、C、D错。故选A。【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 风向的判断【方法总结】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的确定 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 第一步,作水平
5、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 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 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90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 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 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
6、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 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回答下列问题。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C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8、流经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1111【答案】7.D8.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洋流分布规律及判断【名师点睛】洋流的分布规律: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
7、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该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10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11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A信风的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答案】
8、9.C10.B11.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垂直地带性 植被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读图 “
9、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回答下列问题。12.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前冲积扇 C. 盆地中部 D. 山谷地带13.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 网状分布 B. “之”字型分布 C. 线状分布 D. 环状分布1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答案】12.B13.D14.C【解析】111试题分析:12.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这里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源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
10、要因素。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故选B。13.塔里木盆地四面环山,边缘地带冰雪融水丰富,易形成绿洲,人口和聚落分布较多,且该处地势平坦,因此交通线往往分布于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故选D。1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冰雪融水质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人口、城镇和交通主要分布在这里,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选C。【考点定位】影响交通线路与城镇分布的因素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5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11、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C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16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17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 B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C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阶段D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阶段向阶段的过渡阶段【答案】15.C16.B 17.D【解析】试题分析:15.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导致了人类死亡率的下降.同时,人类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早婚多育转变为晚婚少育,从而造成生
12、育率下降,最终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无论是人口的发展、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是城市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等,都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故选C。16.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命保证能力增强,人口死亡率降低,从而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死亡率转变开【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原因【名师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13、、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1.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2.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3.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
14、答下列问题。18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19“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 A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 B有利于扩大内需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 D劳动力人口增加【答案】11118.C19.B【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内需,B对。故选B。【考点定位】政策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下题。20.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答案】C【解
15、析】11120.试题分析: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人口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图中符合该特征的是丁国。故选D。【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二、综合题(40分地理,52分政治,52分历史,共144分)45.下左图为2015年11月某时刻局部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下右图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锡纳朋火山。完成下列问题。(20分)01012102010121012100810201012120EAB甲等压线锡纳朋火山(1)此时,A地风向为_。B地比A地风力小的原因是 _、_ 。(2)图示_季节,印度半岛盛行 _风,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 _。(3)甲地洋流按
16、性质分属_,若甲地的轮船发生石油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向_ _(方向)扩散。111Z。X。X。K(4)2015年6月10日锡纳朋火山喷发震动50多次,浓浓的火山灰使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简析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答案】(1)东南风(2分);B比A地等压线稀疏(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2分)(2)冬(2分);东北(2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3)寒流(2分);北(2分)(4)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2分),晚上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2分)。【解析】试题分析:(1) 读图可知,A位于澳大利亚大陆,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来看,A地北部形成低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垂直与等压线,南
17、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A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附近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所以B处风力比A处小。(2) 读图可知,图示季节,北半球大陆形成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3) 读图可知,甲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结合洋流分布规律,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南半球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动,若甲地的轮船发生石油泄露,污染物会随洋流向北流动。【考点定位】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 季风的形成原因 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大气的热力作用【方法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
18、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对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对航行。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46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1)A、B、C、D四处地质构造,属于地垒的是 (填字母),属于地堑的是 (
19、填字母)。(4分)(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8分)(3)找地下水应在 处(填字母),找油气应在图中 处(填字母)。(4分)(4)若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填字母),原因是 。(4分)【答案】(1)A B (2)谷地(低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物质疏松容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山地(高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容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3)C D (4)D 天然拱形,安全稳定;岩层引导地下水向两侧流,地下水不易汇集,隧道不易漏水塌方。【解析】试题分析:(1) 读图可知,图中A与B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发生上下位移,A处相对上升,A处为地垒,B处为
20、相对下降岩块,为地堑。(2) 读图可知,C处岩层中间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地势来看比周边地区高,为山地。D处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在地貌上比周边地区低,为谷地。向斜一般形成谷地,背斜一般形成山岭,但是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读图可知,C处岩层中间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向斜C的地下正是较好的储水构造。1(4)从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读图可知,D处岩层中间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建设隧道,天然拱形,结构坚固,地下水不易汇集,所以隧道应选择建在D处。【考点定位】地质构造与地貌 了解地质构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