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39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检测: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高效整合与测评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439年,北魏在政权林立的北方能够统一黄河流域,主要是因为()A向农业定居过渡,成为当地主要居民集团B北魏经济军事实力强大C统一符合当地人民的愿望D统治者个人作用解析:在政权林立的北方能够统一黄河流域主要缘于北魏政权的逐步强大,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答案:B2“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北魏统治者在战争中让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这主要反映了()A北魏统治者战略战术不当B其他族人民作战勇敢C北魏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D北魏的部队战斗力强解析:“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反映了

2、北魏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答案:C3北魏孝文帝曾经对一种制度实行的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这指的是()A均田制的实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三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C整顿吏治增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D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是比喻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这是推行三长制的积极影响。答案:B4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

3、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说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答案:A5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的收入增加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应从其目的、内容和结果上理解其作用,所以都是正确的。答案:D6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反映出()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黄河流域的战乱,曾使洛阳遭受严重的破坏

4、。“衣冠士族”“礼仪”等反映出洛阳的发展水平已非常高,这是北魏孝文帝迁都的结果之一。答案:A7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D8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

5、世沿用D倡导严刑峻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沿用,但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严刑峻法,D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二(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

6、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正光(520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魏书(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8分)(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结果。(6分)(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未改其姓”说明了民族间的差异和矛盾。改革措施比较

7、简单,只要识记好基础知识就可作答。第(2)问从材料“富强者并兼山泽”等关键词语总结出原因;根据后两段材料可总结出结果。第(3)问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认识。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8分)(2)原因:为解决豪强兼并土地和百姓贫饥流亡问题,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以农为本。结果:农业发展,编户增加。(6分)(3)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中华民族的进步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6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黑色

8、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材料三“为田开阡陌封疆”材料四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直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

9、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3)你认为材料一、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4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三次改革的异同,侧重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3)问要依据材料作答。第(4)问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6分)(2)内容:梭伦的“解负令”、

10、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和汉化政策。(6分)(3)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4分)(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者敢于冲破阻力的坚强决心;有坚强的后盾;采取正确的策略。(4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材料三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

11、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12分)(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发展的影响。(6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北魏推行均田制的措施,这一措施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这一措施的推行必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设巧计迁都的历史事件,由此也说明改革受到守旧派的阻挠,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材料三反映了胡汉服饰的相互影响,这必将促进民族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12分)(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2分)(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的社会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