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3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讲中华文明的奠基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发展:先秦、秦汉时期【时空定位】【线索提炼】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220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成就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 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

2、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上: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裁多样;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文字;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科学兴起。阶段一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1政治(1)夏商时期: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家从分

3、裂逐步趋向统一。2经济(1)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演变;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手工业: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商食官制度。(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局面被打破。3思想文化(1)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儒学思想形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汉字书法: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3)文学艺术:春秋时期出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楚辞体盛行。(4

4、)科学技术:战国时期发明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4商鞅变法:面对社会大变革的趋势,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夏、商、周三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1)政治与思想:商周的宗法观念是皇权政治与家族宗亲观念的源头。宗法制是利用血缘关系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对后世皇权政治和宗亲观念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

5、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旧存在。(2)文化文字的出现对文明传承的意义重大。甲骨文、钟鼎文是语言符号,它们的出现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得以实现,使文明发展不至于中断,使华夏文明自成一系。婚姻礼仪:宗法制使一妻多妾制成为宗周社会婚姻的基本形态,并使聘娶婚成为婚姻的合法程序。宗法制婚姻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姓氏方面:中国姓氏的产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象征的,是带有阶级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如宋、路、郑、陈等。信仰、观念:宗法制调节人际关系、规范

6、伦理道德,导致中国文化成为伦理型文化。影响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编订家谱、建立宗庙等社会风俗的形成。分封制影响了中国的地名简称,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3)经济: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的经商观念深刻影响后世,由于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经商以地域间相邻的侯国为主。分封制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工商食官”一直影响着国家对一些产业的垄断。2商周政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商汤的“德政”、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及与其配套的观念成为儒家思想的政治渊源。(1)商汤“德政”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商汤讨伐暴虐的夏桀,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汤以仁德治国,他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任用贤臣。“网开三面

7、”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商汤仁德治国的思想。商汤“德政”成为儒家“仁”和“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2)周代天命观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无常,惟德是亲,天命只选择对人民有益的君主,委托这位君主治理世界。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就是周代的天命观。这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3)宗法和政治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周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皇

8、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这种同质联系。(4)伦理政治为儒家思想奠定基础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蕃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两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是两个网络迭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特征(1)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

9、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3)思想: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4)教育: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及特点【真题典例】1命题点:商周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2019高考全国卷,T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

10、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可知,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从西周王位继承与宗法制关系的角度思考。析错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材料中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答案试解】B2命题点: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2015高考江苏卷)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

11、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抓住题眼与材料主旨是解题关键,“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反映出分封的等级序列。析错点:题干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材料也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答案试解】A3命题点:儒家思想与政治制度的渊源(2019高考全国卷,T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据题干信息,理解“孝”“悌”“乐”“礼”等与备选项的关系。析错点: “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

12、才”, “郡县制”和伦理道德无关, “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且宗法制在察举制实行时已经崩溃。【答案试解】A【预测演练】1(命题点:商周政治制度)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解析:选A。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

1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2(命题点:宗法观念的影响)“我从哪里来?”关于自己姓氏的来源问题是每个华裔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因为()A姓氏制度是自古以来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B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C追远思亲,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D分封制和宗法制长期影响的结果解析:选C。姓氏来源与血缘宗亲有直接关系,因此华裔关注姓氏来源是受血缘宗亲的文化心理影响,故选C项;姓氏制度并非中国独有的社会现象,排除A项;分封制便于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材料反映的是

14、宗法制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真题典例】1命题点:战国水利工程建造与中央集权的关系(2019高考全国卷,T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满分秘籍扣题眼: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后期水利工程的修建,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理解其因果关系。析错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铁农具秦汉时期得以普及;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答案试解】D2命题点:土地制度的演变(2

15、019高考江苏卷)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满分秘籍扣题眼:抓住材料关键语句“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矩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盛服和玉饰,体现的是井田制的松动。析错点:西周中后期,世袭制度并没有解体;抑商政策弱化是指对商人的限制少,材料没有涉及;题干没有体现礼乐制度。【答案试解】A3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

16、家思想(2015高考山东卷)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满分秘籍扣题眼: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析错点:“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思想;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答案试解】C【预测演练】1(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地方的管理)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的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A贵

17、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B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D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 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中央直接任命,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故选B项;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但“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与材料中“战国晚期”不符,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时确立的,与材料中“战国晚期”不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2(命题点:战国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

18、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瓦解B工商食官政策破坏C土地兼并严重 D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解析:选B。根据材料“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可知,工商食官遭到破坏,私商兴起,故B项正确;材料中“被称为素封的群体”指代无法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后通过经商或其他劳作有了社会地位以后的称谓,故A项错误;土地兼并产生于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后,故C项错误;私商的兴起未能形成新的阶级,故D项错误。3(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研究视角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A政

19、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解析:选D。由“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能看出政治意识上已经更加注意人事,故D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政治构想的创新性质,故A项错误;由“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不能判断神学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故B项错误;思想家们观念的变化不能说明社会秩序完成建构,故C项错误。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一、政治1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1)统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2)皇帝制度:秦始皇确

20、立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的政治制度。(3)中央与地方: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初步形成。2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1)中央集权: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2)加强皇权:汉承秦制,沿袭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并发展形成“中外朝”制度。(3)选官制度:从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到汉代的察举制,这推动了社会进步。二、经济1秦朝(1)农业:农业经济得到初步发展。(2)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驰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2两汉时期(1)农业: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牛耕逐渐普及,耕种

21、工具与技术进步。(2)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之称;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3)商业: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大力推行抑制商业的政策,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制度。三、文化1秦朝(1)思想:焚书坑儒,文化专制,儒学受到打击和压制。(2)文字:小篆成为官方文字,隶书出现。2两汉时期(1)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2)科技文化: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1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统治集团更新“布衣将相之局”形成,刘邦

22、及其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低微,在汉初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士人政府出现,汉武帝时代,建立察举制度和旨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学制度(中央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最终形成了“士人政府”的新局面。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2)世家大族崛起:察举制的选官标准逐步从品德才能变为门第族望,大族大姓通过左右社会舆论,操纵选举,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力量,通经入仕,形成了一批累世公卿的家族。(3)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

23、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4)治国思想的调整: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官员的选拔以儒学为准,儒学成为统制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5)法律建设:汉武帝后,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并对立法和司法活动起着支配性作用,其主要表现是董仲舒倡导的“引经决狱”之风的兴起。2中国古代庄园经济(1)土地来源:古代中国的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而来。(2)经济形态: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

24、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而封闭的世界。(3)剥削方式:庄园除有一部分奴仆劳动外,大多由徒附、宾客、族人通过租佃的方式来耕作,他们一般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除实物地租外,他们也须无偿地为庄园主服一些劳役,如砍伐林木、看家护院、充当“部曲”等。(4)管理形式:中国古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没有司法管辖权,唐代以后庄园主对庄园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削弱。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1)对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对王朝:统一了国家主流思想,稳定了统治秩序,神化皇权。(3)对社会:“三纲五常”成为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

25、,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4)对选官:儒学家得到重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研习儒学经典氛围的形成。(5)对法律: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6)对教育: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7)对科技: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汉代国家政治治理【真题典例】1命题点:汉武帝“削藩”,加强集权(2019高考全国卷,T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

26、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据材料可知,朝廷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做题时可从诸侯割据的经济基础角度思考。析错点:材料“称为皮币”,且有定价,说明不是货币;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材料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只是加强了控制而已。【答案试解】C2命题点:汉承秦制(2018高考海南卷)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满分秘籍扣题眼

27、:抓住材料信息“并立郡县”,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知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析错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答案试解】C【预测演练】1(命题点:秦汉对地方的考核与治理)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

28、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2(命题点:汉代人才选拔与地方治理)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

29、代察举制()A打破世代为官限制B注重官员吏治才能C用人标准相对单一D选才程序平等公正解析:选B。据题干中“基层吏务经验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得出汉代察举制关注官员吏治才能,故选B项;察举制打破了世袭制,但是题干中不能体现这一点,排除A项;不同层次的考核说明用人标准不单一,排除C项;题干是强调选才的内容并非程序,排除D项。秦汉农耕经济的发展【真题典例】1命题点:汉初经济发展(2015高考海南卷)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

30、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满分秘籍扣题眼: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析错点:材料中并未涉及引进西域良马的信息;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居中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马匹增加主要是经济发展,百姓也能养得起马,并不是因为战马消耗减少。【答案试解】A2命题点:田庄经济(2016高考全国卷,T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

31、体劳作的场景,加以判断。析错点:材料反映的是地主田庄的农业生产情况,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情景;画像体现的是生产场景,看不出精耕细作的信息;汉代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私有制。【答案试解】D【预测演练】1(命题点:秦汉经济立法)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解析:选A。材料“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十余种”,表明秦律注重经济关系的调整,故

32、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秦律中农工商皆有涉及,故B项错误;“农本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故D项错误。2(命题点:汉代土地利用的多样化)汉书载:“卜式,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这反映出汉代()A传统农牧业的兴旺发达B出现了大规模私营畜牧业C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D生产方式受匈奴影响较大解析:选C。据材料“式入山牧”“言陂泽养鱼”“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可知,汉代土地利用形式多样化,故C项正确;据材料“河南人也式入山牧,羊致千余头”“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卖也

33、安矣千树枣渭川千亩竹”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而不是强调农牧业的兴旺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不是私营畜牧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土地利用形式多样化,而不是生产方式受匈奴的影响,故D项错误。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文化传承【真题典例】1命题点: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2019高考全国卷,T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满分秘籍扣题眼:根据材料可知

34、,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和后来的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家之长,题目要求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析错点: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秦统一六国后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答案试解】C2命题点: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2016高考全国卷,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五经”为孔子所

35、编,记载传承了西周时期的文明成果,尊“五经”即是尊重传统,传承先秦文明。析错点:“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家思想而作;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学思想得到复苏。【答案试解】C【预测演练】1(命题点:董仲舒与汉代儒学)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解析:选C。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在他看来,文化的

36、“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与材料中“立太学以教于国”相符,故选C项;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传承了先秦教育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郡国并行不利于大一统,排除B项;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2(命题点:两汉时期儒法思想与实践)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A实际上以法家为统治思想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解析:选D。根据题

37、目中的时间“两汉时期”可知,此时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儒学与司法的关系,而非其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不是司法制度的不够健全,故C项错误;D项表述符合题目中“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故D项正确。主题一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社会转型【主题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从血缘社会向地缘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从贵族政治、分权政治向官僚政治、集权政治过渡的时期;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奠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高考可能会从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

38、观等角度,考查对社会转型的因果关系、本质及影响的理解认识。尤其是对汉代的大一统政治、地方治理和监察制度、汉代的大一统政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丝绸之路等重要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大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表明:中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波浪式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形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但这些变化遭到了嬴秦执政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沉重打击。两汉以来,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创新有三个大高峰,即西汉高峰、隋唐高峰和北宋高峰(如图所示)。入汉之后,汉代教育制度从文教政策和教育目的作了较大的调整,形成了第一个教育制

39、度创新的高峰。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融合的教育思想的开创,到隋唐时多元融合的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形成了第二个高峰。而发展至宋,教育思想创新与教育制度创新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形成了第三个高峰。 摘编自李国钧、王炳照主编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

40、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有何变化。指出唐宋教育制度创新的共同原因。思路点拨:注意答案应来自材料和所学知识。汉代的教育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相比的变化,可以从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教育体系、选拔人才的方式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共同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维新派与洋务派教育改革的共同之处。如何认识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思路点拨:第一小问共同之处,根据“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实学为专门学”及所学知识,从目的、作用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

41、二不同时期教育的不同得出。答案:(1)变化:教学内容由百家学说到儒家经典;办学形式由私学为主到官学与私学并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备的教育体系;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 共同原因:唐宋变革所引起的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科举考试制度的推动;经济、科技的发展;学术思想的发展。(2)共同之处:课程内容设置重视西学;兴办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开启民智,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近代化。认识:教育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发展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技法指导】“比较类”问答题的解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明确比较对象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然后,确立比较

42、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本题相同之处的比较点是“建立”,可从原因、经过、作用等角度比较。不同之处的比较点不仅是“建立”,还要考略其制度内容、运行等。最后,组织答案。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主题二从核心素养角度考查汉承秦制及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主题概述】(1)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连续性,秦汉政治制度的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秦朝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分

43、权于下的体制。创立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行军功爵制度;“以吏为师”。汉朝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由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2)汉武帝时期,从地方治理、盐铁官营、察举选官制度及思想独尊等方面促成了政治“大一统”局面;同时,汉武帝通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融合与巩固。(3)高考一方面可能会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及家国情怀角度考查汉武帝加强国家治理的举措、特点及影响;另一方面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及家国情怀等角度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及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等。【综合大

44、题】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两幅图片信息概括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符合史实,逻辑正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思路点拨:根据两幅图片,提取出一个观点然后加以说明,如可以从交通改善与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加强之间关系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人口分布与丝绸之路的角度考虑,然后加以说明。答案:观点:中国古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加强多民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说明:根据图片“汉朝的路网”可以发现汉朝的国都修建了道路通往四川盆地和西域。结合汉朝的史实,公元前 60 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修建通往西域的道路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的军事和行政管

45、理,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交流。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与中原沟通不便,交通路网的建立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成都平原的管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西域和四川盆地的人口与其他边远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集中。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济宁一模)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据此可知()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解析:选D。“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

46、后,辛为嗣”表明辛为嗣的原因是辛母为正后,据此可知商朝末期已经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项;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说明夏朝“家天下”制度已经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与分封制无关,而且分封制走向成熟是在西周时期,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于秦朝,排除C项。2(2019海南八校联盟考试)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解析:选A。A项与材料中“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相符,故A项正确;材

47、料中没有涉及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郑国商人弦高贩卖”是个体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而非加强,故D项错误。3(2019滨州二模)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该时期()A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D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解析:选D。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48、势,故选D项;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并非法家思想的融合,排除A项;墨家主张“非攻”,排除B项;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可知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并非秦国为统一制造的舆论,排除C项。4(2019德阳一模)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析:选B。据题干

49、中“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选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且题干只是提及月令知识的规范,排除A项;争霸战争出现在春秋时期,而题干中的先秦范围还包括夏、商、西周,排除C项;耕作技术也就是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5下表反映的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人物主张孔子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老子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墨子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商鞅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这些主张反映了()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B“重农抑商

50、”已经是社会共识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四个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故选C项;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四个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材料未涉及他们对工商业的态度,排除D项。6(2019济南二模)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解析:选D。依据材

51、料中官方文书的名称可以看出秦朝以官方文书的形式否定以血缘为主的地方制度,推行郡县制,这有利于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选D项;“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没有涉及字体的变化,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秦朝受到压制,排除B项;“边塞”称“故塞”不是解决边境问题的措施,排除C项。7(2019聊城二模)“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解析:选C。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52、。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故选C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等级制度日趋固化,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并逐渐消失,排除D项。8(2019惠州模拟)西汉初年存在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由此可知()类型数量特点国家政策世家甚多多是战国以来贵族后裔,宗族势力强大打击豪富以万计兼并土地,造成小农破产迁徙、限制续表类型数量特点国家政策游侠数百讲信重义、轻财好施,受民众崇拜宽松A.“重农抑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B宗法制度历史影响深远C解决地方问题条件日益成熟D儒家

53、思想成为统治思想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可知,国家对“世家”采取了“打击”政策,对“豪富”采取了“迁徙、限制”政策,对“游侠”采取了“宽松”政策,如此一来,对这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就有了比较严格的治理,这就为汉初政府解决地方问题创造了条件,故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只是针对“豪富”的做法,与其他两个无关,排除A项;宗法制度只是针对“世家”而言的,与其他两个无关,排除B项;题干主要述及西汉初年的政治问题,与文化思想无关,且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9下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A铁犁牛耕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B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C曲辕犁推动黄河流域

54、农业的发展D主要农业区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分布图可知,西南的巴蜀地区在西汉时期是全国主要的农业地区之一,即表明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故选B项;根据材料分布图可知,东北地区只是牛耕推广区,远远谈不上“普遍使用”的程度,排除A项;曲辕犁在中国出现是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根据常识,水利设施只是影响农业区分布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排除D项。10(2019德州二模)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土地集中日益严

55、重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解析:选B。由材料“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高度集中使得百姓缺乏土地而外出谋生,故选B项;汉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项;明朝以后租佃关系普及,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水陆交通,排除D项。11(2019北京朝阳期中)据下列图像可知,当时()A酿酒业和画像砖制造形成规模B普遍使用稻麦酿酒C政府垄断了酿酒业的生产销售D酿酒工艺十分高超解析:选A。题干图像内容反映出酿酒业形成规模,汉墓有许多画像砖的出土,反映出画像砖制造形成规模,故A项正确;依据图像无法推断酿酒的原料,故B项错误;依据图像无法推断政府垄断了酿酒

56、业的生产销售,故C项错误;依据图像无法推断酿酒工艺水平,故D项错误。12下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解析:选D。由图片信息可知武帝初年法家或法吏出身的公卿比重高于儒家或儒者的比重,而宣帝末年则儒家或儒者的比重高于法家或法吏的比重,联系史实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代新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选官制度也以儒学为考查内容和标准,因而材料中变化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3(2020山东省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

57、拟卷)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 (荀子)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材料二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信息“贵贤”“敬贤者存;慢贤者亡”“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可知两人的不同态度;相同之处结合战国时期两人提出主张的目的作答。第(

58、2)问抓住材料二信息“列徳而尚贤”“ 有能则举之”“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归纳主张,结合商鞅变法分析意义。答案:(1)不同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相同之处:均是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14(2020山东省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一图二图三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指出图一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2

59、)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图二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3)结合图三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类型特征据地图中的图例及侯国分布可归纳;政治因素结合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联合韩信等人,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后,分封很多异姓功臣,出现了很多功臣侯国等归纳。第(2)问比较图一和二,结合图例中封侯类型回答变化;原因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及打败匈奴,少数民族部族归附等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地图可知,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大量增加;原因是西汉中后期,皇帝年幼,母后外戚专权,势力膨胀。答案:(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