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01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

2、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尚书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伟

3、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伏奏事”。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1972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

4、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经研究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以及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公元971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宋朝的税收,仅仅市舶司香药税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1600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6000余万,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物必以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

5、,松阁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琴,以清香一炷佐其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生活上,书中置芸香草避虫而有“书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树皮作纸而有“香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以看作是香文化的起源。B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方法,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C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D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屈原就曾在

6、离骚九歌等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B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香料。C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D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熏囊、熏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已较为普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宗教用香等因素使得香药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B宋朝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促进了香药的进口,使

7、香药成为主要进口货物。C唐宋时期,“香”已经渗入到文人的生活中,其不仅是芳香之物,更能启迪性灵,濡养身心。D香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成长于春秋,发展于汉,鼎盛于宋,伴随着民族的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答案】1B2D3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或者“错误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B项源于第二

8、段,文章里说的是“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选项变成记载香药香草的方法,错误。2111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已较为普遍”有误,“民间”之说,推论依据不足。文章第五段只是说“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故只能说“上层社会”。【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

9、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的选项D该选项属于推断出的结果,主要依据第五段进行推测,但从第五段马王堆出土的情况来看,并不能说“在民间”普遍,只能说是在“上层社会”。1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语言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因为香药是宋代进口的主要货物,才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选项因果颠倒。这可以从倒数第二段“公元971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这句话可以得知。【考点定位】分析概

10、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选项B源自倒数第二段,从文中来看,选项因果颠倒。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111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与写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

11、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曰:“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两淮旱

12、,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谁为陛下建此策也?”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袁

13、枢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B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C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D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14、,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以修身与写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

15、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5分)(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5分)【答案】4C5A6C7(1)袁枢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历”“陈”

16、“奸佞”各1分,大意2分。)(2)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罢”“以朝臣”“实”各1分,大意2分。)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结构上都有相似性,“所以”固定短语。1【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

17、“耳”“则”这些关键词。比如本题给出的句子,从文中来看,这是给皇帝的谏言,从“谓”来看,后面都是谏言的内容,而谏言都是围绕“长江”和“两淮”。5【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项“自明朝以后”有误,应是“自隋朝以后”。【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皇帝知道

18、后赞赏了袁枢”错误,应是宰相赵雄赞赏。选项来自第四段,文章的表述是“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可见并不是皇帝赞赏。【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

19、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即可发现问题所在。选项对应的内容在第四段,文章是宰相赵雄赞赏。文言文参考译文: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后来有

20、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

21、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袁枢任工部郎官,历升吏部郎官。两淮干旱,皇上令袁枢巡视真、扬、庐、和四郡。回朝后陈述两淮的形势,说:“两淮坚固那么长江可守得住,今天只知道防备长江,不知道保住淮河,置重兵于江南,把空城放弃在淮河流域,这不是警惕不测事件的做法。瓜洲是新城,专门为退保之地,金使路过对其指点、议论,淮人听说感叹不已。谁为陛下定的这个策略?”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

22、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11分)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23、。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答案】8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9“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

24、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作用题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还要答结构作用,赏析句子既要答其内容,还要分析写法特点,甚至句子作用。思考的角度如下:先看与标题的关系开篇点题、照应标题,再看所写内容交代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接着看所写景物的作

25、用渲染氛围,烘托的心情,如有情感词,且与下文的情感一致,则为奠定情感基调,最后看与下文的关系。1【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炼句题的答题步骤: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有时还可简要说明艺术效果。常用的表现手法: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 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1(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6、。(6分)(1)离骚中“ , ”两句,体现了屈原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 ”的好局面。(3)在蜀道难中,李白通过描写星辰的触手可及、行人的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 ,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犹”“谏”“扪”“抚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27、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大题内

28、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我叫田栀毓庄学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就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泡的是何物?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

29、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后来,田医生凭着自己的大胆,出奇招,从阎王爷那儿拽回来几个乡亲,名声大噪。就凭这,田医生泰然自若地领受着村人们的目光仰慕和话语问候。田医生富态,领袖样的背梳头,身材高高大大,走在村街上不疾不徐,自然是昂首挺胸,有时目光也平视了,对迎面走来的人很随意地回应:嗯,嗯,都吃过了?田医生好医,文革中参加过县里赤脚医生培训,也读过几本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纲目的,回到村里开办了大队的医务室。田医生看病有趣,前堂坐诊,问问患者病情,然后踱到一块床单遮掩后的卧室翻看医书

30、,照本宣科,对症下药,在方子上增增减减,病症重的,剂量就略大些,从未出过医疗事故。日月如驹,大队医务室也从从容容地变成了“栀毓诊所”。111那年仲夏,村民豆娃家的小儿子腹胀如鼓,送县医院花钱若干也没查出病因,豆娃凄惶惶地把孩子抬回村里。有人建议叫田医生看看,豆娃有些不屑,讥诮地说,人家县医院都看不好,他田栀毓中球!说罢,豆娃稍一愣怔:田栀毓,天治愈?莫非真中?豆娃就把儿子送到了田医生处。田医生尽管询问着病情,心里却打鼓,说还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看吧。豆娃手里是灯草没有,那还上得起大医院?便“噗通”一声给田医生跪下了。田医生无奈,先给病人开了几副镇痛的药,然后品味自己拍孩子小山样的肚腹的感觉。田医

31、生其实也昧默了,孩子的肚腹内如果有肿瘤状况,医院早就开刀取出了。不妨弄些泻药试试。医院都治不好,我就不能一试?田医生一时胆壮,随手在地里采摘了一些蘑菇做引子,将芒硝一同熬了叫孩子服下,不多久,那孩子疼得大汗淋漓呼爹叫娘满床打滚。田医生也汗流如注脸色苍白,说了声我回去取药,就慌慌张张跑回家中收拾了,脚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田医生衣衫不整地跑到洛河边上,坐下喘息。夏阳聒噪的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天色湛蓝,褐鸟翻飞成舞。好美的生命图像啊!田医生目光呆滞,脚步不曾再移动半步。回想自己一生,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紧闭双眼惨死的恐怖面孔,自己的憨大胆与谋财害命何异!田医生对着“哗哗”奔流的洛河叹息道:

32、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远处村里一片喧嚣,豆娃带了几个人奔田医生而来。田医生身如筛糠般地抖个不停,嘴里讷讷不成句。豆娃又是一个“噗通”地跪下,连叩三个头,仰起脸时,尖尖的额头上一片灰土印记中渗出了丝丝血迹。豆娃涕泗长呼:神医呀!神医!如此一声呼喊,田医生的脸色由苍到白,由白到润,由润到红,鼻子眼又都重新回到脸上,神态也自然起来。原来孩子痛后腹泻不止,生生地泻出了无数发硬发黑的血块。过后,孩子开始喊饿,没事了。就这么简单。第二天,村里人照常到“栀毓诊所”看病取药,却只见大门紧闭,门上一纸公告告诉村人,诊所从此停业。寻找田医生,家人说是到普陀山旅游了。家人还告诉来者,以后不要再叫“田医生”了,

33、就叫“田栀毓”吧,田医生出门的时候交代过的,说,我叫田栀毓! (有删改)注:信石:中药名,原名砒石,大热剧毒,加工制品为砒霜;芒硝:中药名,由矿物提炼而成,有通便消肿功效。(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叙事语言间用白话与文言,同时大量引入地方方言,富有乡土气息。善用民间形象的譬喻,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活画出田栀毓急切、恐慌的情态。B田栀毓治病善于利用病人心理。给田崇义的药用“小人参”泡酒,给豆娃儿子开药用蘑菇作引,目的是使病人相信他医术的神奇,平常食材也能治得大病。C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巧妙地表现人物心理。豆娃两次“噗通”一跪,意蕴

34、却不完全相同:第一次展示的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赌命一博,后一次则表现的是对田栀毓高超医术的信服。111D小说巧妙地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洛河边“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褐鸟翻飞成舞”,意在通过描写美好的生命图景,烘托出逃难中的田栀毓迫切的求生欲望。E小说用生动而轻松的笔调详叙田栀毓两次奇招治病的故事,却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医者的生命伦理与民间就医心态严肃深刻的反思,言近而旨远。(2)小说在塑造田栀毓这个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田栀毓逃向外乡路上,用一句“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表达了自己行医半生的感慨,请结合全文理解分析这句话的含义。(6分)(

35、4)小说为什么以田栀毓停业、“正名”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5分)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2)(6分)蛮憨大胆,敢治各种疑难杂症,敢将剧毒之物入药。喜爱本行,自学医术多年,常年开办诊所,为乡人治病。非常自信,因以奇招治好了几个大病,从而对自己的医术颇为得意。知错能改,善于自我反省。灵活心细,善于观察病征,酌情取舍。(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3)(6分)“时来信石益人”是说运气好的时候用剧毒的信石也能治好怪病,赢得名声和尊敬;“运退芒硝夺命”是说运气不好时,芒硝差点使人丧命;因此领悟到自己的医术有限,再也不能凭运气和胆量行医。(

36、每点2分)(4)(8分)人物形象上,表明田栀毓对自己的医术有了清醒的认识,丰富了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上,诊所突然停业的情节安排,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呼应了小说标题;思想内容上,凸显了“医生”称谓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读者感受上(或艺术结构上),巧妙的突转形成戏剧性的效果,容易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每点2分)【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

37、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本题中既有对情节构思技巧的考查,也有对具体内容的考查,同时还涉及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的技巧。(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在塑造田栀毓这个形象时,重点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点”。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到文中画

38、出田栀毓的行为举止以及他人的衬托,然后具体分析。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此人和其他人的关系。分析的角度有:性格特点、身份职业、为人品德。“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萝卜片,做幌子的。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说明其自信。“田医生一时胆壮,随手在地里采摘了一些蘑菇做引子,将芒硝一同熬了叫孩子服下,不多久,那孩子疼得大汗淋漓呼爹叫娘满床乱滚”,说明其大胆。“大门紧闭,门上一纸公告告诉村人,诊所从此停业。寻找田医生,家人说是到普陀山旅游了。家人还告诉来者

39、,以后不要再叫田医生了,就叫田栀毓吧,田医生出门的时候交代过的,说,我叫田栀毓”,这表现其知错能改。【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

40、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概括(或分析)人物性格要学会“三看”:一看情节。二看细节。三看行为。比如本题分析“田栀毓”的特点,

41、可以从医生这一职业和他个人的特点角度分析。【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理解语句的含意时,首先要能把握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作者的思想脉络,然后把将要理解的句子归到适当的类别中。1情感复杂、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应该多加揣摩人物的情感,要注意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环境描写含蓄地传达出来。2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主旨句。注意和小说的主题相联系,要扣住小说的主题来回答。3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梳理小说的思路,根据语句所在的位置加以回答即可。4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应作多方面的考虑

42、,既要联系其表层含意即字面意义,也要联系其深层含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的临时意义。这些句子不仅有比喻义、象征义,有时还有在抽象层面的含意,如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以及情感层面的含意等,要尽可能地分析清楚。答题步骤:把握基本含意,吃透深层意义,联系内容和主旨,指出语句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的作用。比如本题中,“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这句话是对田栀毓之前行医生涯的概括,应联系具体的事件来分析含义,并把握其中流露出的情感。【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结尾分析答题角度:1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

43、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比如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小说以停业“正名”收尾的原因。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2016年1月13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了111岁大寿。这位文化界的名人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传奇,精彩异常。11日上午,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

44、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在周有光的工作经历中,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他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有资料称,是周有

45、光主导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就这样,周有光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在三年的时间内,周有光认认真真工作,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在与他人的通力合作下,该方案最终于1958年正式公布。之后,周有光又提出了“文字三相分类法”(符形、语段、表达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对汉字文字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

46、周有光的传奇人生中,还有这样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他曾经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他们见过两次。周有光是极少见的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在周有光百年口述-书中,周有光这样描述:“打完仗,何廉到美国,我也到美国,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教授。他跟我说:爱因斯坦现在空闲得不得了,想找人聊天,你高兴跟他聊天吗?我说:当然很高兴。这样就两次去访问爱因斯坦。我们是一般的谈话,当时的国际形势,当时美国发生的情况,随便讲讲。为什么我会把这个事情忘掉呢?因为谈话内容没有特点。这是一个遗憾的事情,也不可能有特点,因为他的研究方向跟我不一样。我跟爱因斯坦谈过两次,只是随便的聊天

47、,没有学术性的,所以我就不放在心上。”到了晚年,乃至年过百岁之后,周有光仍然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先后出版周有光文集朝闻道集拾贝集等作品,撰写了大量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章、文化批评家解玺璋曾这样评价道:“他达到了勇者无惧的境界。”在叶芳的眼中,周有光既是一位思维敏锐的学者,也是一位宽厚待人的老人,“他过生日,有很多人去看望他。他现在身体很弱,坐那么长时间听别人说话是很耗费体力的,但他特别宽容,不会阻止别人说话,静静等着人家离去。这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周老先生自己说过,“我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叶芳说,周有光对世界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他很多

48、次提到高铁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也非常想坐一次高铁回常州老家,但他心里知道,再也不可能做这样的长途旅行了。”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也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相关链接】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他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过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汉字改革概论世界字母简史等30多部专著,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 )A周有光

49、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B在周有光的百年人生中,曾经陪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聊过天,见过两次面,周有光也因此成为唯一和爱因斯坦聊过天的中国人。C晚年的周有光,仍然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既具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文章。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叶芳说过,周老从来都是把坏的东西尽快忘掉,记住的都是生命中有趣的、美好的事情。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经历、语言文字学贡献及晚年生活,表现了周老热爱国家、勤于思考、淡泊名利、宽以待人的优秀品格。(2)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请

50、简要说明。(6分)(3)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及媒体对周有光的评价,这有何作用?(6分)(4)有人说,周有光的百年人生充满了传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答案】(1)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2)主导建立汉语拼音体系,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总结文字发展规律,提出“文字三相分类法”,并把汉字的传播历史分为“学习、借用、仿造、创造”四个阶段;著作等身,发表过30多部语言学专著,300多篇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每点2分,共6分)(3)运用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更能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增加

51、文章的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使读者对周有光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每点2分,共6分)(4)我认为,周有光的百年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身兼“三家”(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多种语言;做过爱因斯坦的“陪聊”;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百岁之后,仍精神健旺,没有停止思考,出版多部作品。(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得6分。共8分)【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一般涉及到文本内容以及一些结构思路或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回答此类题时首先是看内容方面,结合主旨可做分析,其次若是牵扯

52、到技巧结构等方面,要想到一些常有术语“引起全文、铺垫、伏笔、激发兴趣”,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围绕传主作答,判断时,要注意结合文本,加以比对,从选项中寻找细微不同,做一判断。本题的前四项主要针对内容概括设题,E项是针对主旨设题。【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类的试题,应力求全面、准确。如何全面准确地筛选、整合传记文本中的信息呢?首先要整体阅读感知全文,把握传记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主张、个性及其相关事件)。要善于利用标题、首段起领、尾段总括以及文中的评议句等来快速提取有关传主的关键信息。其次是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与标准

53、。第三,通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然后在其范围内找寻关键句,或提取重组、或概括转述,力求语言简明、连贯,切忌大而无当,机械照抄。比如本题,考生可以抓住“在语言文字学领域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这一信息圈定区域。(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及媒体对周有光的评价,这有何作用”。这是考查引用的作用。先找出所引用的他人及媒体对周有光的评价的内容,然后从形象性格特点、内容充足方面分析具体作用。他人和媒体的评价是对周有光的侧面衬托,评价的内容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秀品质,同时让人物的形象更为饱满。【考点定位】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

54、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作用: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比如本题,就可以从对周有光性格特点的体现和文章内容的完整上来分析。(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有人说,周有光的百年人生充满了传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应明确观点,然后到文中筛选信息进行印证。应抓住“传奇”二字筛选信息,主要到文中筛选出周有光

55、人生经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事件。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名师点睛】(1)首先要明确:探究什么。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和需要进行探究。应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简要概括。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3)探究题解答要领: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比如本题,在探究的时

56、候,其实也是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李警官深谙犯罪心理学,总能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推心置腹地剖析作案动机及过程,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

57、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A B C D【答案】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第三,辨析情感。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

58、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比如,细大不捐和推心置腹属于不合语境,目无全牛属于感情色彩不当。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各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类似事故不再发生。B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保险主要以自然灾害险为主,而蔬菜价格险有助于减少市场价格波动给蔬菜种植户造成的经济损失。1111C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小天使少儿艺术团的孩子日前走进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带去了精心编排的少儿舞蹈,老人们见到孩子们很

59、开心,也演唱了红梅赞等革命歌曲。【答案】C【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B项,将“主要”和“以为主”两句杂糅到一起。A项中,“遏制”和后面的“不再”逻辑上讲不通。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

60、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个小村庄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 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 久居这一带的人 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 看到这些彤、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 给予应有的评价。A果然可是因为所以因而才能B诚然 但 只有才会才能并且C的确但是只要就能既 又D/ 因为只有才能不仅而且 【答案】B【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首先浏览语段,分析分句的个数,然后明确分句间的关系,分析各种结构关系的层次。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

61、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显示出来。故答题的时候应注意分析句间的关系。考生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比如可以借助第一处和第二处排除D项,然后借助第三、四处排除AC项。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15分)紫叶合欢是从合欢树的自然变异中优选出来的一种彩色变种, ,且观赏性更好。紫叶合欢不仅好看,而且还有一个可能鲜为人知的能力, 。它能够在地震前2天作出反应,因为这种植物与含羞草一样是敏感性植物,它的根系能够敏感捕捉到地下发生的许多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包括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及磁场的变化, ,使它成为地震

62、观测的首选树种。【答案】具有合欢树固有的优秀特性那就是能感知地震也正由于它的这种敏感性(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另有言之成理、符合语境的语句,也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解答本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处,从后面“且观赏性更好”可以知道,前一句应也是说“紫叶合欢”的特点,从“且”“更”两字可以看出,前面应是说紫叶合欢与其他合欢的共性;第二处,前面说“而且还有一个可能鲜为人知的能力”,后面又说“它能”,说明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这种能力是

63、什么;第三处,根据前后的内容,横线上应是说“使它成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的条件或理由。【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本题的三处内容都可以借助横线前后的内容进行填写。17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简要介绍图片的主要内容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答案】图中有三

64、口配有木桶的井,打水的绳子依“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的顺序大幅增长(chng)。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珍惜水资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一般这类题目有几种出题的方式。一是描述漫画内容;二是概括漫画的题目,当然题目需要形象鲜明,要启发性;三是概括漫画寓意,这是漫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不好这点,上面的几种形式都做不好。做题时要注意:一是要看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关系、方式等,二是要看产生了什么结果结论或状态,三是要想产生的原因理由及人物的心理,最后还要说明预示人们

65、应该怎么做或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概括时一定要上升到说明人的行为。在概括寓意时要注意的是,漫画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因此一般都会用讽刺、批判、告诫等词语。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当然,很多情况下并非都是如此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简单与复杂生活中,我们会体味到许多智慧与哲理。如平凡的生命因风险而变的伟大;如平淡的生命因乐观向上的态度而变得充实;如不容易的事因

66、执着的态度变得简单。其实简单与复杂也是生活中的一门学问。 有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就轻而易举地被解决;有事把简单点东西复杂化,它绞尽脑汁也不能攻破。 你可曾听说过这样一则希腊神话,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神兽绞尽脑汁想一个问题,它便问路人,回答不出者将会身亡。什么东西日出时分四条腿,正午时分两条腿,日暮时分三条腿。最终一位少年回答了出来,神兽决然死去。其实答案很简单人。但为之死去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真笨吗?其实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抛开杂念,你会发现它并不难。 生活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深刻的体会身边,你会发现简单中有复杂,复杂中亦有简单。 我们儿时都学过1+1=2但这一问题是十分深奥的。因为1+1=1是化

67、学;1+1=3是文学;1+1=0是哲学。如果我们认真去推敲探索,你会发现1+1我们儿时的简单化变得复杂。谁又能预测当一个事物遇到另一个事物时会发生什么,当1+1时有等于几。 让玻璃内无气泡并不用耗巨资,搞科研,反复研究,只需用木棍搅拌几下;让生活充满欢笑和满足,并不用追名逐利,求富贵,只需与人和善乐观豁达;就像做一道选择题,无需猜疑,只需相信自己。 一件简单的事,经过执着的努力,就变得复杂;一件复杂的事,只要找准目标认定方向,就会变得简单。 我们可以像陶渊明那样淡泊的简单生活,当然也可以像曹操那样猜疑复杂的生活。心之所向决定着你的生活是复杂还是简单。 生活中,爱一个人应该从点滴开始,从心灵开始

68、,看似复杂,其实用心去爱,你会发现爱如此简单。 人生中,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努力、执着、汗水为之交杂。看似复杂,其实用心去追求和实践,你会发现路就在脚下,梦想就在眼前。 滴水穿石看似复杂,滴水做到了;奔流到海看似复杂,流水做到了。因为执着,复杂变得简单化;也正是因为执着简单不在那么的简单化。 是简单?是复杂?要我们自己去探寻思索。 是简单?是复杂?要看我们如何看待实践。【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69、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审题时,应注意扣住材料的主题词“简单”和“复杂”,准确界定二者的内涵和关系。要注意分析简单中蕴含的内容,复杂中体现出的思想,既要分析挖掘本质,也要注意辩证分析,不可随意拔高、牵强附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