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训练(八)(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知识点题号ATP的结构和功能1,7,8酶的本质、作用2,3,4,1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5,6,14酶的相关探究实验9,10,11,13,14A组基础达标1(2017江西赣州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B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蓝藻虽没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
2、,只能用于叶绿体的生命活动,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C错误。2(2017山东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A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仅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A正确,B、D错误;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C错误。3(2017湖北八校模拟)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3、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C加热加压能提高底物分子本身的能量,使底物分子由初态达到活化状态,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A错误。ad段表示在无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B错误。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其他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反应的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C正确。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该反应既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进行,D错误。4(2017广东广州一模)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
4、能C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线粒体中D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有的酶为RNA,其合成无需翻译过程,A错误;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产生ATP,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错误。5(2017上海12校联考)下列都可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进行解释的是()A“高原反应”和“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胰岛素不能口服”C“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和“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
5、粉洗涤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这两个实例均能体现出“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D正确。6(2017武汉调研)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D由图分析可知物质A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A项错误;物质B能抑制酶的活性,B项错误;减小底物浓度能降低反应速率,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C项错误;增大底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消除物质B
6、对该种酶的影响。7(2017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BATP合成酶通过为ADP提供能量来催化ATP合成C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合成速率C叶绿体中合成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中的生命活动,A错误;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ATP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和ATP合成相联系,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ATP是细胞里流通的能量“通货”,C正确;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和水解
7、速率仍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8(2017四川南充二诊)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发高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产生ATPC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ATP的结构和酶的种类是相同的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D人发高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各种酶活性降低,酶的活性并未完全丧失,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ATP的结构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酶的种类有所不同,C错误;ATP中的A是腺苷,与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D
8、正确。9(2017河南安阳一模)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不变B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C酶的活性增强,产物的生成量增加D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D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将温度由低温调至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上升,A错误;探究蛋白酶的专一性,不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因为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会与双缩脲试剂反应,B错误;酶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点,产物的量不会增加,C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5,较低的pH环境中,胃蛋白酶仍能保持活性,D正确。10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9、A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 后观察对照组:2 mL 3%的H2O2溶液1 mL 蒸馏水,保温5 min 后观察B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对照组:2 mL 3%的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后,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5 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依次加入1 mL新鲜唾液、2
10、mL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保温5 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DA选项是为了证明酶的高效性,而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体现出来的,对照组应加入FeCl3溶液;B选项中变量的设计是正确的,但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对于蔗糖溶液是否反应无法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C选项前后温度的变化对实验有影响,应设计多组装置控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11(2017浙江绍兴第一次质检)如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可通过_ _来实现。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中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2)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
11、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_。(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原因是_。(4)在过氧化氢溶液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实验组中加入相同大小不同数目的浸润过肝脏研磨液滤纸片,则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是否相同_,原因是_。【解析】(1)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目来实现对自变量的控制。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2)酶的专一性可以用不同的酶催化同一种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在题干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淀粉酶等其他种类的酶。(3)由于H2O2
1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较快,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4)由于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反应平衡,并且各组底物量相等,因此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相同。【答案】(1)改变滤纸片的大小和数目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2)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淀粉酶等其他种类的酶(3)不能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4)相同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反应平衡B组能力提升12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13、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酶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故曲线C是酶促反应。13(2017大连模拟)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试管编号2 mL 3%淀粉溶液2 mL 3%蔗糖溶液1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 )4060804060802 mL斐林试剂砖红色深浅*#注:“”表示添加,“”表示不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表示无颜色变化。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C淀粉酶活性在40 时比在60 时
14、高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B号试管中均有淀粉和淀粉酶,且均有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砖红色越深,说明淀粉酶活性越高,B正确、C错误;号试管均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A、D错误。14(2015重庆高考)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分组步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加样0.5 mL提取液0.5 mL提取液C加缓冲
15、液(mL)111加淀粉溶液(mL)11137 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步骤中加入的C是_,步骤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2)小麦淀粉酶包括淀粉酶和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X处理的作用是使_。若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16、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小麦种子的提取液(去淀粉),即提取液中酶的活性。步骤对照管中可加入等量(0.5 mL)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pH,以保证酶的活性。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越高,则蓝色越浅;反之,则蓝色越深,即红粒小麦的淀粉酶活性较低,其穗发芽率也较低。若中淀粉溶液(反应底物)浓度适当减小,要使显色结果不变,保温时间应缩短,以缩短反应时间。(2)本实验要证明两种淀粉酶活性对穗发芽率的影响,则自变量为淀粉酶的种类,因变量仍为显色结果。相对于实验中使淀粉酶失活(保留淀粉酶活性)(作为对照),实验也应使淀粉酶失活(保留淀粉酶活性)。若实验(淀粉酶失活)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实验(淀粉酶失活)中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可以说明淀粉酶活性对显色结果造成了影响,即淀粉酶活性是引起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0.5 mL蒸馏水控制pH红粒小麦低缩短(2)淀粉酶失活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