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4五四爱国运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83页一、选择题1(2017兰州高三统测)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起到了思想
2、启蒙的作用;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答案:A2(2017大连调研)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解析: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的认识。由材料关键信息“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等,材料
3、主旨强调的是要理性爱国,要在法治框架下爱国,D项表述准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B、C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解析:戊戌变法没有工人参与,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农民,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与列强争抗”,故C项错误;“学子激扬焚佞府”指学生烧毁了曹汝霖的宅子,“群团奋起激街巷”指群众的游行,“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是指上海工人罢工,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
4、运动,故D项正确。答案:D4(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解析:报刊报道和回忆录都属于二手资料,真实性相似,故A项错误;亲历者杨振声的回忆基本是回忆自己所见所闻,猜测性不大,故B项错误;两者都基本是支持学生的,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可知该报把责任推在了
5、曹汝霖身上,淡化了学生的责任,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宝鸡模拟)“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之所以说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因为它()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C这场运动发生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际D是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解析:由题干中“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这场运动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所以能称
6、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故B项正确。答案:B6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A BC D答案:D7(2017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
7、义逐步结合解析: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两项不正确。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资产阶级文化,没能挽救中国,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挽救了中国,故C项不正确,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8(2017鹰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严守中立,然而9月日本便登陆山东与德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其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急召在欧洲休假的陆征祥回国,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包括曹汝霖、顾维钧等,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至袁氏倒台之前,他们召开
8、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此外,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材料二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以上材料均摘自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三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
9、生极大之变化。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1919年5月1日天津大公报(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洋政府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态度如何?(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态度:积极准备(或应对)。说明:北洋政府从日本与德国在青岛开战那一刻起,就认识到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召开和会,中国需要向国际社会发言,解决青岛问题。说明最终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并非仓促成行,而是经历了四年的充足准备。(2)因素: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意大利态度的变化;日本的要挟;英法美态度的转变;日本的所谓借口。(3)影响: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使中国民众比较详细、全面地了解巴黎和会的情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众的呼声和要求;报道助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总之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