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题引领高考体验领悟真谛1命题点: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2019全国卷)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尝试解题_B由材料“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了政府不同的对待政策,故B项正确。2命题点: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2018全国卷)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
2、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尝试解题_A材料中变化最大的是非洲加入联合国的国家数量,说明联合国成为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的平台,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3命题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2016全国卷)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尝试解题_A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因为美国深刻认识到,
3、没有任何一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国家能抵挡得住苏联,而美国远在美洲,故而通过马歇尔计划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此前已出现对峙,排除C项;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排除D项。4命题点:二战后“冷战”政策对苏联的影响(2017全国卷)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尝试解题_D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
4、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这幅漫画出自苏联时期而不是苏俄时期,故A项错误;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不能反映出“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所在,故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5命题点: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2016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尝试解题_D材料关键
5、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6命题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经济崛起(2019海南卷)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B奠定了日
6、本民主改革的基础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尝试解题_C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说明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多极化,故选C项;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而不是两大集团对立,排除A项;日本民主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排除 B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1989年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转换思维社会现实:美国政府拒绝向面临饥荒的印第安人救济的深层原因是“有人指控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第2题材料直观以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
7、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强调能力考查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第3题历史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国际格局知识联系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客观作用第4题形式活泼以漫画作为命题载体,信息含量丰富,阅读时一是要注意从文字中挖掘显性信息,二是要从人物形象和携带物品中挖掘隐性信息第5题材料新颖以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巧妙关联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深化认知核心突破精准备考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阶段特征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制确立,两极格局形成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
8、两大集团对抗;世界形势转向冷战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加强二、战后初期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措施金融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贸易通过关税与贸
9、易总协定,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工业科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政治格局逐步确立起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国际事务着手策划成立联合国,成立初期一度被美国控制,并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三、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德、日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为在争霸中增强竞争力,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320
1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解体,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新题速递仿真模拟权威预测1(2019乌鲁木齐一模)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柏林墙”的修建C根据材料“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
11、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北约的建立,故选C项。2(2019长春三模)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C“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说明很多矛盾可以以和平方式来解决,故选C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不能说明世界没有战争,排除A项;“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
12、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能说明和平成为可能,但不能完全否定修昔底德陷阱,排除B项;“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只是一种现状,不能证明战争永远不会发生,排除D项。3图一、图二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B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C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D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A“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均把第三方视为敌人的同盟来对付自己,显得疑心重重,故选A项;两幅漫画中,没有特别指出中国与西欧的特殊性,排除B项;“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
13、这两幅漫画均是讽刺双方怀疑第三国,没有涉及国家的利益,排除C项;漫画表达了对两个大国的讽刺,排除D项。4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D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霸权地位衰落,在美苏争霸中,苏联的军事实力超过了美国,美国的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故选D项。抓关键词定时空快解题显性时空两极格局(19451991年
1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至今)隐性时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冷战”、北约、华约、欧共体、不结盟运动、苏联解体、“一超多强”真题引领高考体验领悟真谛1命题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2019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尝试解题_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2命题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5、2018全国卷)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尝试解题_B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北部原本落后农村迅速发展,实现了机械化,究其原因,一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二是内部合作(欧共体)的推动,三是抓住和平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故答案为B项。3命题点:苏共二十一大通过的七年计划(2018全国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
16、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尝试解题_A根据材料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应对举措是1949年建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题干中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不符,C项错误;材料仅提到了七年计划的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计划的结果,所以根据材料不能判断出是否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D项错误。4命题点:
17、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2017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尝试解题_A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从材料信息看出,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美国政府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
18、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5命题点:新兴独立国家的崛起(2016全国卷)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年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年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年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尝试解题_B题干表格中成立的国际组织基本上属于原料生产组织,其成员大都属于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当时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建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主张维护自己的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联合对抗不合理的经
19、济秩序,故选B项。6命题点:区域集团化的发展(2017全国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尝试解题_A结合题意可知,20世纪末对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
20、的中心意思,排除B、D两项;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已经加入世界体系,C项错误,排除。7命题点: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料价值(2017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尝试解题_D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被多次修改,其可信度未必比其他
21、研究著作高,B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8命题点:20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文艺流派(2019全国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尝试解题_D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可知,“达达派”的作品反传统反理性,是一战期间虚无主义在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一些青
22、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故选D项。9命题点: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尝试解题_A材料表明,全球化带动本土文化重塑,促使人们寻找自身的传统和价值,以增强应对能力,其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故A项正确 。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计量史学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物价上涨,说明20世纪70年代法国出现了滞胀现象第2题依托教材1967年,欧
23、共体成立,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均是创始国链接热点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精准扶贫,实现脱贫并走向小康社会,值得借鉴第3题以史为鉴吸取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今天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第4题历史现象尼克松“还权于州和地方”,扩大地方和州政府的自主性提示本质使联邦政府更有力地宏观领导美国经济、减轻联邦政府负担,增加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第5题情境创设以新兴独立国家成立原料生产组织创设历史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9题情境创设以文化重塑为切入点,与现实联系密切关注热点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深化认知核心突破精准备考一、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调整主要表现国家干预在不同国家,国
24、家干预的方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内容有:制订指导性的经济计划、实行企业国有化、国家采购、利用财政金融政策宏观调控经济、实行福利政策等。同时,各国政府也制定法律,对垄断加以限制,保证竞争企业调整(1)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显分离,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经营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股份公司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票的分散有利于现代企业所需大量资金的筹集产业结构在国家干预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因素的推动下,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为第一位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改变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农业人口和传统的体力劳动者减少,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非体力劳动者人数
25、在就业人口中占第一位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阶段概况原因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赶超美国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
26、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背景(1)政治、经济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计算机技术、物理学等。(3)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4)推动力:社会需要,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的需求和发展经济的需求。2成就: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以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3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27、的速度加快,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3)科技各领域间相互促进,向综合化、专门化、纵深化方向发展。4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经济、生活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3)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强各国经济联系,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新题速递仿真模拟权威预测1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
28、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根据材料“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故选B项。2(2019海门一模)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D发展“混合经济”C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在战前就采取的措施,故A项错误;建立“福利国家”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故B
29、项错误;“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表明世界经济的混乱、无序状态,为此,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故C项正确;发展“混合经济”是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故D项错误。3(2019合肥一模)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D新兴经济体的出现使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使发达国家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以维护自身利益,故D项正
30、确。4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这表明电影()A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B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C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D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B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故A项错误;题干中“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193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300多个”,显示电影节越来越频繁,有利于各国联系的加强,故B项正确;目前最
31、大的媒体是网络,故C项错误;电影节与当今经济全球化有关,但电影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而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故D项错误。抓关键词定时空快解题显性时空隐性时空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新经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时代、现代主义、等待戈多、摇滚乐、有声电影、电视、高尔基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一、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1兴起的标志14世纪中期,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意大利独立城
32、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1338年佛罗伦萨有80家银行。2兴起的原因(1)佛罗伦萨、威尼斯建立了独立国家城邦,为此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2)佛罗伦萨、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3衰落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到大西洋沿岸。(2)16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国家对地中海和东方贸易的渗透等。4兴起的影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经济基础。5当时的中国(1)随着农耕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同时,明朝推行“海禁”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2)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
33、窦来到中国,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随后又有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3)明朝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也传到了中国,明代引进的这些农作物新品种,不断推广种植,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二、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1兴起的标志在17世纪,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业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2兴起的原因(1)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34、。(3)技术创新: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4)抓住欧洲商业革命的机遇。(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6)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7)金融制度创新: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等。3衰落的原因(1)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 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2)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3)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4)英国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其打败荷兰证明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优势(根本原因)。4兴起的影响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
35、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霸主,有“海上马车夫”之称。5当时的中国(1)清朝前期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已初露近代曙光,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传统文化承古萌新,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思想活跃。(2)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三、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18世纪后期至1944年)1兴起的标志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在1816年至1870年间形成。当时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兴起的原因(1)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
36、革命,经济实力最强,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垄断地位。(2)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3)英镑地位大为提高,与黄金一起成为国际货币,伦敦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和支付中心。3衰落的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超越英法。(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4衰落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歇尔计划等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从此,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欧洲向美洲转移,英国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5当时的中国(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
37、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3)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四、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19441971年)1兴起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38、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2兴起的原因(1)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2)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3)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大增,在世界范围内,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5)美国取得了操纵国际金融的霸权地位。(6)美国依靠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市场。而西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赖于美国的
39、援助和扶植。3衰落的原因(1)1971年“经济危机”爆发。(2)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4衰落的影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受到日、欧的挑战,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5当时的中国(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五、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20世纪
40、80年代以后)1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日本经过2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二位,日本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意将东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取代纽约的地位。(1)兴起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2)衰落的原因由于日本经济政策定位的不恰当,导致了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投机之风盛行。美国的打压。(3)兴起的影响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
41、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方向发展。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和平崛起,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着向上海漂移的态势。(1)兴起的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和平崛起。(2)兴起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出现了很多区域性的经济
42、组织,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的成立促进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美国则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些都表明了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发展。3当今的中国(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筹建亚投行,倡导“一带一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六、世界金融中心兴衰变迁带给我们的启示当今世界金融形势变化莫测,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探讨意大利
43、、荷兰、英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过程及兴衰的原因、历程和影响,从中获取相应的经验与启示,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每一个阶段的金融中心都有一段璀璨的历史,它们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从古至今,金融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从威尼斯时代政府公债和金融市场雏形的出现,到阿姆斯特丹商品和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到现代各种股票、债券、混合证券、共同基金、工业康采恩以及众多的衍生产品,金融创新一直并仍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满足各个时期划时代的经济变革。3导致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历程反映着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
44、背景下的兴衰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4历史证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对世界金融乃至经济、政治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中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经历了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再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和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个变迁过程说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A发端于新航路开辟B受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C始终依靠殖民扩张D呈现由多极化到单极化的趋势B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是世界贸易和生产力发展支配的结果,反映了中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态势。216世纪,一个荷兰船队经过北极圈,在零下40摄氏度严寒中死伤
45、过半,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托运的货物,而其中 就有能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半个世纪后,荷兰使团到达北京,遇到觐见皇帝须三拜九叩的麻烦,“几乎没有一位欧洲国家外交官愿意接受这种苛刻的天朝规矩。但是荷兰人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A殖民扩张的野心B商业立国的理念C资本输出的要求D世界工厂的自信B荷兰人执着与变通的巨大差异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也就是他们商业立国的理念,故B项正确。3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46、。”材料主要反映了()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A题干中提及当今时代即全球化时代下前景(灿烂夺目的前景)与危机(蘑菇云)并存,故选A项;题干中的“蘑菇云”是一种比喻,即灾难与危机,B项是其一种威胁而已,故排除;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也是“蘑菇云”的一种,排除C项;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仍是“蘑菇云”的一种,排除D项。悟新关注点激活思维英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史学新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能力发生质的飞跃,经济实力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一战爆发
47、。由于英国是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的第一大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英镑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货币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伦敦也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黄金汇“第四届财经中国V论坛”(201784)命题思考史学界普遍认为19世纪英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在“黄金汇第四届财经中国V论坛”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值得关注。1(权威预测)下面为18世纪英国与欧洲大陆贸易份额在总进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变化情况表。 1701年1751年1773年1798年进口66%55%45%43%出口85%77%49%30%导致该表所反映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英国()A逐步完善君主立宪制B确立
48、了世界殖民霸权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外交上形成孤立主义传统B题干中显示从17011798年,英国与欧洲大陆贸易份额在总进出口额中所占比例皆在下降,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在全球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的贸易转向全球殖民地,故B项正确。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史学新论从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
49、的一张纸(美元)。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命题思考谭智元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并未动摇美元的地位,其结果是“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即美国从此摆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压力,美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2(权威预测)“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有序。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此材料反映了()
50、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B材料中“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反映出美国不可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说明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故B项正确。从西方世界的崛起到美国的崛起再到“他者的崛起”史学新论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加快是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
51、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命题思考尤其要关注第二次转移,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的衰落和美苏的崛起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这一主题进行分析。3(权威预测)20世纪80年代前,只要美国和欧洲合作,就可以在关贸总协定或世贸组织框架中主导多边贸易谈判,其他国家只能听命于它们。后来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也随即走向停滞,难以向前推进,甚至有时还会遭受双边或区域多边协议侵蚀。这一变化表明()A全球化趋势受到严重挑战B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演进C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害D国际贸易体系趋向不合理B关贸总协定或世贸组织框架不能简单与经济全球化对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表明国际经济秩序在不断发展演进,故B项正确;区域集团化也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随着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国际贸易体系不断趋向公平、公正、合理,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