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规大题专项练(二)(建议用时:20分钟)1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
2、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
3、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统治者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条件,比如在关系民生的医学、农学等方面,兴办各类学校或者以各种宣传来普及相关知识。但同时,又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一直实行严厉的垄断措施,以杜绝平民与上天沟通的权利。这样,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无法解释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动力深入论证,反而要为之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不仅在唐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努力与统治思
4、想相吻合、相适应,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阶级恭顺的婢女,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的步伐。据王颜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材料二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和六大紧急措施。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据刘则
5、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的科技政策并简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与唐代相比,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意义。常规大题专项练(二)1(1)选官原则:以德取人。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2解析:(1)第一小问科技政策,根据材料一“唐朝统治者为科技发展
6、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条件”“在天文历法等方面,一直实行严厉的垄断措施”等信息分析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不足之处来作答。(2)特点,根据材料二“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等信息,从强调服务人民利益、应用科技和理论研究并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概括回答。(3)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促进新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推动国防建设等方面回答。答案:(1)科技政策:鼓励发展科学技术,但将其限制在利于自身封建统治的范围内。历史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在天文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并领先世界;有利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局限方面,使科技发展屈从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严重阻碍古代科技的进步,造成古代科技偏于实用,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研究。(2)特点:坚持人民的立场(或强调服务人民利益);应用科技和理论研究并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尊重科技发展的独立性和规律性;鼓励群众性科研创新;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任答出四点即可)(3)意义:促进新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国防建设,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