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235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水中学高二级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说明:本试卷共28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材料题答案书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否则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反映了A. 齐魏两国实力超群 B. 齐魏两国互相尊敬C. 周王独尊共主地位 D.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2宋太祖欲得一只熏笼,然而几天未见影踪,十分生气。有官员解释说,

2、此事要经尚书省等部门逐级审批,向皇上复奏,得其依准,才能制造、送上。这表明()A宋朝行政依照一定的程序执行 B宋初行政效率十分低下C君主权力受到中枢机构的制约 D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机构3如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据此可知,元代()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

3、确立4明朝政治制度下,虽一切事权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许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是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是为“廷议”;倘使有重大的狱讼无法解决,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讞,是为“廷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形成了皇权外的决策机构C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5清代以来,地方私铸钱币导致货币名目繁多,外来机制银元流通广泛的光绪年间,朝廷酝酿币制改革,自铸银元,统铸币权,但因地方不愿放弃铸币权及国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最终归于失败。这说明()A清代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B清政府

4、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C清政府货币主权日益沦丧 D清朝中央政府权威面临挑战6梭伦改革时期,法律就禁止谈论任何死者的不是,也禁止在公共场合谈论他人的不是,又对于这一行为的处罚是分别向受害人和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赔偿金。这说明古代雅典()A注重保护人的尊严B树立法律至上权威C善于协调社会关系D提倡人人平等观念7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办事公正,人称“正义”,这一美名后来却变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公元前483年,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B公民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C多数人的意志具

5、有绝对权威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8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罗马皇帝塞维鲁斯说:“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据此可知,罗马法()A主要维护被告人的利益B奉行“疑罪从无”原则C掺杂着原始习惯法残余D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9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B全体公民参与政治C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D法律服从民众意志10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

6、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这说明英国()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C议会两院之间相互制衡D贵族丧失了政治特权11美国各个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这一规定()A使中央有效地制衡了地方 B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C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 D有利于美国的中央集权1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

7、定()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131878年,保皇派总统麦克马洪同意共和派组阁,并且坦言:“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这最能说明()A麦克马洪已经转变为共和派 B法国面临着复辟君主制危险C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激烈 D走向共和成为历史发展必然1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 B传统“蛮夷观”依旧

8、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15 1871 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 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 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系列主张,如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这些主张()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空想性 D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17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

9、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击。这反映出()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B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国情C中共中央出现严重右倾错误 D共产国际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18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提出“退回东北”,建立独立政权;蒙古上层制造“外蒙独立”,西藏达赖喇嘛在英国的唆使下发起了“西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将“反满兴汉”口号转变为汉、满、蒙、回、藏为基础的“五族共和”理论,这一转变()A表明中华民国反侵略的决心 B有利于以和平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C赋予社会革命新的时代内涵 D进一

10、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下面几则材料是西方媒体对甲午战争的评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评论出处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英国每日新闻报毫不过分地讲,除直隶省外,清朝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军队美国哈珀斯周刊我们再也不能把中国当作一个可以唤醒且极具潜能的合作对象,相反日本已经向世界证明它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英国泰晤士报A西方各国支持日本侵华B中国国际地位严重削弱C中国国家实力低于日本D西方各国排斥中国文化20有学者评述:“宣战书中所说多系事实,文字激昂悲壮颇可同情。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

11、。此举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1 “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22有学者认为,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

12、()A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 B表明国人开始自觉参与爱国运动C是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说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到新阶段23如表是俄罗斯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民众()咨询答案年份(百分比) 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A一直推崇十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B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且正面评价呈上升趋势C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主要关

13、注其经济影响D对十月革命的评价褒贬不一,负面评价占据主流24十月革命的对象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临时政府既然代表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这就把两个阶级同时推到十月革命对象的位置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十月革命是()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C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25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 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

14、缓和 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二、材料解析题(26题2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50分)26.(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侵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朝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

15、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及影响。(12分)材料二 清朝统一西域后,陆续从甘肃河西、陇东各府县招募无业贫民迁往天山北路屯住。随着沙俄等国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在东北设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在西北设立了伊犁将军,屯重兵于边疆,定期巡边。将军管理辖区内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等。清廷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廷通过向东北、内外蒙古移民实边,移民垦殖迅速发展。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进行设省治

16、理。1885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又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州、府、县逐次设立,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后期治理边疆的相似之处,并分析晚清边疆治理内地化的历史背景。(10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

17、。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

18、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中央设有御史台与谏院,下置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众多监察官;地方设有路一级的监司、州一级的通判等监察官。它们既规劝谏正皇帝,又监察弹劾百官,还纠察司法,监督和制约着皇权、相权和军权。宋代监察官一般必须进士及第,且有相当长时间的地方实际工作经历,一般不用年老多病之人。北宋前期,国家政治生活比较正常,监察效果比较显著;北宋后期及南宋大部分时间,君昏臣庸、政治黑暗,监察的作用就越来越微不足道。摘编自季盛清试论宋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有效的反腐倡廉实践。1928年,闽浙赣

19、根据地编写了怎样做一个好共产党员,颁发给党员干部,教育他们拒腐蚀,不贪污。1931年,苏维埃政府建立起会计制度和国库制度,规定统一印制各种会计簿记单据;还创立了党史上最早的审计制度,要求县以上各级红色政权都须设立审计监督机构。还在红色中华上开设了专门的廉政专栏;在红军中传唱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廉政歌曲。 摘编自陈东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实践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10分)三水中学高二级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20、选择题1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反映了A. 齐魏两国实力超群 B. 齐魏两国互相尊敬C. 周王独尊共主地位 D.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春秋以后相继出现了诸侯称王的现象,这说明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不再尊崇周天子,因而实质上反映了这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并互尊为王,没有体现其他诸侯势力,无法得出齐魏两国实力超群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并互尊为王,两国是否互相尊敬不是材料主旨内容,B项

21、错误;材料体现了这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不再尊崇周天子,体现了周王独尊地位的衰弱,C项错误。2宋太祖欲得一只熏笼,然而几天未见影踪,十分生气。有官员解释说,此事要经尚书省等部门逐级审批,向皇上复奏,得其依准,才能制造、送上。这表明()A宋朝行政依照一定的程序执行 B宋初行政效率十分低下C君主权力受到中枢机构的制约 D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机构【考点】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演进情况。关键信息有:此事要经尚书省等部门逐级审批,向皇上复奏,得其依准,才能制造、送上。【解答】题干“此事要经尚书省等部门逐级审批,向皇上复奏,得其依准,才能制造、送上”等体现了宋朝程序性强的特点,故A

22、正确。B只是表面现象,排除。宋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排除C。中书门下省是宋朝最高权力机构,排除D。故选:A。3如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据此可知,元代()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 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考点】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主要考查行省制度的

23、特点。【解答】通过材料中的行省咨文以及中书省的回复可以看出,行省权利受到了中书省的节制,故C正确。中书省是国家中枢行政机关,A说法错误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D叙述错误排除。故选:C。4明朝政治制度下,虽一切事权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许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重要高官由九卿或再加上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是为“廷推”:凡是遇到重大政事,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是为“廷议”;倘使有重大的狱讼无法解决,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讞,是为“廷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政治制度具有民主色彩B形成了皇权外的决策机构C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D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考点

2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明朝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通过材料“虽一切事权主要集中在皇帝,但有许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故C符合题意;明朝政治制度虽然皇权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并不能说明具有民主政治色彩,排除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5清代以来,地方私铸钱币导致货币名繁多,外来机制银元流通广泛的光绪年间,朝廷酝酿币制改革,自铸银元,统铸币权,但因地方不愿放弃铸币权及国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最终归于失败。这说明()A清代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B清政府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C清政府货币主权日

25、益沦丧D清朝中央政府权威面临挑战【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主要考查晚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弱化。【解答】通过材料“朝廷酝酿币制改革,自铸银元,统铸币权,但因地方不愿放弃铸币权及国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最终归于失败”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节制能力下降,故D正确;A矛盾激化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与地方争夺铸币权,铸币主权沦丧的说法错误,排除C。故选:D。6梭伦改革时期,法律就禁止谈论任何死者的不是,也禁止在公共场合谈论他人的不是,又对于这一行为的处罚是分别向受害人和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赔偿金。这

26、说明古代雅典()A注重保护人的尊严B树立法律至上权威C善于协调社会关系D提倡人人平等观念【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禁止谈论任何死者的不是,也禁止在公共场合谈论他人的不是”。【解答】材料中的“禁止谈论任何死者的不是,也禁止在公共场合谈论他人的不是”表明古代雅典通过立法保护人的尊严,故A正确。B、C与材料主旨不符,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故选:A。7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办事公正,人称“正义”,这一美名后来却变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公元前483年,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

27、阿里斯提德被流放。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B公民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C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材料体现的是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因遭人嫉妒在公民大会上被流放,突出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也说明当时雅典多数人的意志具有权威性,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从侧面反映了公民的政治素养并不高,A排除。材料与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无关,B排除。D说法材料未涉及,排除。故选:C

28、。8罗马法规定:“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罗马皇帝塞维鲁斯说:“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据此可知,罗马法()A主要维护被告人的利益B奉行“疑罪从无”原则C掺杂着原始习惯法残余D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考点】罗马法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依据材料“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被指控者的供认,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来支持法官的确信,不得被看作是罪行被调查属实”可以看出强调

29、的是如果审判中有疑问,应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而且讲究明确的证据,这体现了奉行“疑罪从无”原则,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原始习惯法残余,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明确说明被告人是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故选:B。9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员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中程序民主B全体公民参与政治C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D法律服从民众意志【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官员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时,还要经过

30、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依法审理”,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城邦的官员任职、在任和卸职都需要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进行审查,这个属于由雅典公民掌握的行政和司法机构,突出的是主权在民思想,C正确;材料与司法审判无关,A排除;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中仅是部分公民代表,并非是全体公民,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0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这说明英国()A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C议会两院之间相互制衡D贵族丧失了政治特权

31、【考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结合题干“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取消了上议院对下议院议员的提名权。1911年国会法案又剥夺上议院驳回下议院大多数法案的权力,只保留了拖延通过的权利”可知,代表人民利益的下院受代表贵族的上院制约程度越来越小,表明了英国民主政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B正确;光荣革命后,议会已经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A排除;材料未体现下院对上院的制衡,C排除;上院权力减小,不能代表贵族丧失了特权,D排除。故选:B。11美国各个州拥有

32、的选举人票数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这一规定()A使中央有效地制衡了地方B体现了州权平等的原则C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D有利于美国的中央集权【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宪法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中央有效地制衡了地方体现不出来。B根据材料“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两名议员组成”可以得出美国民主选举中适当照顾小州的利益;“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又安抚了选举中人口众多的大州不满情绪。综上所述,美国在总统选举中体现

33、了州权平等的原则,故答案选B项。C该规定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大小州的矛盾,不一定能够确保美国大小州局势稳定,故C项排除。D选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A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C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考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无权选举

34、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表明,宰相及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A正确。德意志帝国的代议制仍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故排除B。材料表明议会的行政监督权受到限制,而不是立法权受限,故排除C。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故选:A。131878年,保皇派总统麦克马洪同意共和派组阁,并且坦言:“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 了一个议会制共和国”“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这最能说明()A麦克马洪已经转变为共和派 B法国面临着复辟君主制危险C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斗争激烈 D走向共和成为历史发展必然【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

35、制”,结合法国共和制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材料“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体现的是对议会权力的保证,说明走向共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考点】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A

36、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英国人并不想和清政府平等交往。B从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把英国人看为蛮夷,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D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封建官僚认识到危机四伏。故选:B。15. 1871 年郑观应在易言中指出:“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造成作者忧心忡忡的原因是()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考点】第二次鸦片战

37、争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关键信息有: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通航。据此依据材料“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故B正确。题干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支付巨额赔款”“允许外商开办工厂”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故选:B。1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一系列主张,如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兴宝藏;主张让百万富翁兴办银行;鼓励创造发明,允许发明者自专其利等。这些主张()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表达了爱国主义

38、精神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空想性 D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政新篇,要求学生结合资政新篇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资政新篇并没有付诸实践,也不符合农民战争的需求,没有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B材料的内容是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C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来的,不是资产阶级提出来的。D资政新篇是农民阶级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适应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故选:D。17.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

39、击。这反映出()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B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国情C中共中央出现严重右倾错误 D共产国际破坏了革命统一战线【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妥协退让,这不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B反映出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时期的政策,明显是要求中共进行妥协退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应该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所以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国际的政策,而不是中共的政策。D共产国际并不想破坏统一战线,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国际想极力

40、维护统一战线。故选:B。18.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族提出“退回东北”,建立独立政权;蒙古上层制造“外蒙独立”,西藏达赖喇嘛在英国的唆使下发起了“西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将“反满兴汉”口号转变为汉、满、蒙、回、藏为基础的“五族共和”理论,这一转变()A表明中华民国反侵略的决心 B有利于以和平方式促成政权的过渡C赋予社会革命新的时代内涵 D进一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点】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出反抗外国的侵略。B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中国很有可能变成民族分裂割据的状态。所以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

41、五族共和的理论。是想用和平的方式促成取代清政府在中国全境的统治。C材料中的转变并没有体现出赋予社会革命新内涵的特点。D材料中的现象并没有直接推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选:B。19下面几则材料是西方媒体对甲午战争的评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评论出处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英国每日新闻报毫不过分地讲,除直隶省外,清朝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军队美国哈珀斯周刊我们再也不能把中国当作一个可以唤醒且极具潜能的合作对象,相反日本已经向世界证明它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英国泰晤士报A西方各国支持日本侵华B中国国际地位严重削弱C中国国家实力低于日本D西方各国排斥中国文化【考点】甲午

42、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中国国际地位严重削弱。【解答】A题干列举的报道都是关于列强对中国的看法,未能说明列强支持日本侵华,排除;B根据“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清朝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军队”“再也不能把中国当作一个可以唤醒且极具潜能的合作对象”,说明西方对中国较为轻视,即中国国际地位严重削弱,正确;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D题干中列强评论的是中国的实力,而非排斥中国的文化,排除。故选:B。20有学者评述:“宣战书中所说多系事实,文字激昂悲壮颇可同情。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

43、有之举”。此举对中国产生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清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解答】通过材料“令人痛惜的为慈禧一任感情激动,罔顾时势,不惜孤注一掷,公然对所有的外国宣战诚为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之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清政府对外国的宣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正确;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的是中法战争,排除A;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

44、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华北事变后,排除D。故选:C。21 “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分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内容及意义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根据材料“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判断出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D正确;A是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

45、B是权利法案发表的意义,排除;C是人权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故选:D。22有学者认为,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A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进程B表明国人开始自觉参与爱国运动C是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说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到新阶段【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解答】“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

46、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表明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是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故C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B错在“开始”,排除。故选:C。23如表是俄罗斯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民众()咨询你答案年份(百分比) 1990(%)1997(%)2004(%)2006(%)在俄国各族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232330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62627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8191616是一场灾祸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3A一直推崇十月革命,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B对十月革命存在多元化看法,且

47、正面评价呈上升趋势C对十月革命的反思,主要关注其经济影响D对十月革命的评价褒贬不一,负面评价占据主流【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是“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解答】从四项调查内容的变化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予以十月革命肯定,而否定的观点或难以回答的比重在下降,说明俄罗斯人依然有大国情结,但并不是看法长期一致,故B正确,A错误;调查涉及十月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但“主要关注”说法是错误的,故C错误;D错在“主流”,排除。故选:B。24十月革命的对象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临时政府既然代表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这就把两个阶级同时推到十

48、月革命对象的位置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十月革命是()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C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D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是“十月革命的对象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临时政府既然代表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这就把两个阶级同时推到十月革命对象的位置上”。【解答】“十月革命的对象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所代表的剥削阶级,临时政府既然代表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这就把两个阶级同时推到十月革命对象的位置上”表明十月革命推翻了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临时政府,说明十月革命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故D正确

49、;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5 1925年到1926 年间,向导和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纪念文章。在内容上,多为纪念五卅运动、列宁、孙中山、十月革命、二七惨案、义和团运动、五九国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这些纪念文章()A服务于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 B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指导思想C旨在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缓和 D说明近代民主的群众基础广泛【考点】国民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革命,学生结合大革命时期的活动特征和思想变化特点来分析。【解答】A根据材料 的时间信息,以及纪念文章的内容,可知都是为了服务于当时国内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国民革命活动,故选A项。B当时处于第一一次国共合作,指

50、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故B项错误;C选项内容和材料无关。D材料不能体现D项。故选:A。26.【知识点】汉朝、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繁荣;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匈奴对西汉构成严重威胁。(6分)影响:巩固西北边防,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推动边疆各族的发展与融合;沟通了中外联系,加强了中外交流;(6分)(2)相似:移民实边开发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理;治理边疆与抵御侵略相结合。(任2点4分)历史背景:列强侵略加深,边疆危机,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力;新政府内部权力结构变化;边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任3点6分)27.(12分)阅

51、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

52、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27.【答案】示例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的政治现象。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同新旧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但避免了流血冲突,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但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

53、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选举体现了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利益平衡;联邦政府内部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美国宪法调和了各方意志和利益,保障了美国宪政民主政治正常运行。(或保留黑奴制度,协调南北方利益。)示例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与民主思想、原则相“背离”的现象。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议会选举条件苛刻: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它们违背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民主思想和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狭隘和欺骗性。德意志帝国宪法仍然规定皇帝掌握大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举“立宪”之名而行“专制”之实,体现

54、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性。(任意列国家的史实即可)【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答案不唯一,但论题必须与材料有关,围绕“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等材料中的主题进行归纳。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现象。答题内容必须要点化、序号化,注意“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并史论结合。要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对“论据”进行补充、说明。如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中央与各州的妥协、民主制与奴隶制的妥协、中央各机构的妥协等方面论述;也可以从英国“光荣革命”是议会和王权的妥协、1832年议会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和金融资产阶级、贵族的妥协等角度进行

55、分析,指出这种妥协保障了民主的运行,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最后注意总结,回归主题。2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中央设有御史台与谏院,下置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众多监察官;地方设有路一级的监司、州一级的通判等监察官。它们既规劝谏正皇帝,又监察弹劾百官,还纠察司法,监督和制约着皇权、相权和军权。宋代监察官一般必须进士及第,且有相当长时间的地方实际工作经历,一般不用年老多病之人。北宋前期,国家政治生活比较正常,监察效果比较显著;北宋后期及南宋大部分时间,君昏臣庸、政治黑暗,监察的作用就越来越微不足道。摘编自季盛清试论宋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材料二: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有

56、效的反腐倡廉实践。1928年,闽浙赣根据地编写了怎样做一个好共产党员,颁发给党员干部,教育他们拒腐蚀,不贪污。1931年,苏维埃政府建立起会计制度和国库制度,规定统一印制各种会计簿记单据;还创立了党史上最早的审计制度,要求县以上各级红色政权都须设立审计监督机构。还在红色中华上开设了专门的廉政专栏;在红军中传唱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廉政歌曲。 摘编自陈东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实践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10分)28.【知识点】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为:(1)特点:体系完备;监察官权力巨大;监察官选拔严格;监察制度的执行前后差异大。(任意3点得6分)(2)措施: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建立专门的财经制度;探索廉政文化建设。(6分)意义:保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为今天党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借鉴。任2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