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12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2届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演练:第9单元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模块第九单元第1讲基础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1850年前后,江西玉山及河口镇一带,“栽种着大量茶树并制造着大量茶叶以供外销,上万英亩的土地都种植茶树而且大部分的土地显然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起来的”。这表明,当时中国()A闭关状态开始被打破B与国际市场联系增强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D种植业仍是主要产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茶叶大量外销,反映出当时中国与国际市场联系增强,故B项正确。2福建巡抚丁日昌认为,若将台湾民矿“一律由官买回自办,以断葛藤,将山中之煤无尽,即公家之利无穷”。1878年,台湾道寻找借口封闭了基隆官矿附近的12座私营煤窟。这一做法()A确保了矿产市场

2、秩序的稳定B推动了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C压制了近代民营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晚清政府封闭私营煤矿,以发展官营煤矿,这一做法不利于近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3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 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 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答案】C【解析】左宗棠认为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不如雇买,但要真正获取技术必须重金购买,由此可知,从长远来看,左宗棠还是认为要

3、提高本土技术以谋求长远发展,故选C项。 4下面是19121918年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新开设工矿企业概况统计表。这一现象()时间新开设的工矿企业数/家资本总额/万元1912年1914年7月99约2 4551914年8月1918年377约11 832A说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B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C致使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得益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致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A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4、5下面是1920年与20世纪初相比进出口价格上升表。这说明()项目进口价格出口价格进出口上升差额上升幅度75%以上35%32%A中国工业品质次价廉B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述进出口上升差额达到32%,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外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这说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故C项正确。620世纪30年代,中国流通货币中的白银种类有110种,其中有本土铸银元“袁世凯洋”和“孙中山洋”,也有外来银元,如西班牙银元、墨西哥的墨洋、秘鲁银元以及美、英、日等国的贸易银元等。这一状况()A加快了自然经济解体 B造成了产业结构失衡C加剧了军阀封

5、建制据 D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答案】D【解析】货币混乱不利于商品贸易的进行,反而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单位:%)的变化。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器18732.637.458.31.7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20.217.214.732.98.0191039.10.20.513.111.928.36.8192036.40.92.88.212.331.28.3193045.10.13.43.512.227.17.4严

6、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根据材料,指出某类出口货物的变化趋势,并作出合理解释。【答案】示例机制产品出口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比重仍然较小。解释: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企业兴起并逐步发展,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历程,机制产品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但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工业化发展艰难,机制产品比重仍然较小。能力提升题组(B)一、选择题1导致图中18471853年中英贸易额(英)实际值与预期值差距的主要原因是()A天朝物产丰富 B闭关锁国政策C自然经济抵制 D洋务运动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份额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

7、然经济抵制,故C项正确。2据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统计,洋务运动期间,上海制造局译西书以兵学、工艺、算学、兵制为最多;西学书目表所录江南制造局译刊的矿政、工政、兵政、船政类书籍多达74种,官制、学制等都无译书。这反映出洋务运动()A排斥西方社科类著作B未能准确认识晚清困境C推动晚清出版业转型D以发展近代军事为核心 【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所印书籍主要是技术类书籍,政治、社科类较少,西学书目表所录江南制造局译刊的技术类书籍同样占据绝大多数,这反映了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思想,也说明洋务派并未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弊端和落后,故B项正确;洋务派所译印的西

8、方社科类著作较少,并不是代表其排斥西方社科类著作,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洋务派刊印的书籍种类,没有出版业转型的具体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洋务派翻译的书籍既有矿政、工政,也有船政,并不是以军事著作为主,排除D项。3据记载,光绪中叶以后,上海西南乡乡民采用洋纱以手工织成的土布每年约有百万匹,民国初年仍有四五十万匹,远销东三省、直隶、山东等地。材料反映出当时()A织耕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殖民地化倾向明显C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加剧D传统棉纺织业自我更新维持了生命力【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末民初,上海西南乡采用洋纱以手工织成的土布仍有一定的市场,这说明当时传统棉纺织业用新的原

9、料进行自我更新,维持了生命力,故D项正确。41882 年9月,上海一家由华商经营股票买办的公司宣告成立,一时人们购买股票颇为踊跃,股票行情看涨。一位外国侨民诉述他对上海的印象时说,在他抵达上海后,便为当地居民所谈的无不是有关股票的行情而惊讶不已。这反映了()A实业救国思潮已得到国人认可B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C新型经营方式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状况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时人们购买股票颇为踊跃,股票行情看涨”可知,股份制公司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故C项正确。5中国素来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据统计,1888年中国的稻麦粮食进口已占进口货物的第3位,直到1931年,大抵波动

10、于第2至第6位,1934年更跃居于第1位。其主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经济大危机导致粮食需求扩大D天灾与战乱影响粮食正常生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对丝、茶等经济作物的大量需求导致中国农业生产的畸形化,即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而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从而增加了稻麦粮食的进口需求,故A项正确。6抗战以前,西南地区基本上由各地方军阀控制,财政上不容中央染指。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后,独资兴办、与西部各省地方政府合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这种变化()A推动了工业布局渐趋平衡B有利于改变西南地区经济分割的局面C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D促进了抗战时期民

11、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后,独资兴办、与西部各省地方政府合办了一系列工矿企业,这改变了抗战以前中央无法控制西南地区财政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改变西南地区经济分割的局面,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 ,最初是用来描述16到19世纪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同时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因而呈现出立体型的多元运动趋势。据此,有人认为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机器轰鸣声中兴起,因政治制度僵化而迟滞;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当代

12、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恰恰是制度的保障。摘编自胡瑞琴、俞祖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等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结论:材料认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机器轰鸣声中兴起,因政治制度僵化而迟滞”,我认为这一观点不完全正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于经济领域,虽受政治制度僵化的不利影响,但取得了巨大发展,而非迟滞。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机器化生产,拉开中国近代化序幕,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所以说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

13、机器轰鸣声中兴起的”。虽然近代中国无论晚清政府还是后来的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坚持专制统治,不利于社会转型的发展,但是社会转型持续进行并且成果巨大。例如社会政治领域,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封建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转型;尤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带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道路。又如思想文化领域,社会从被迫开放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再到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不断发展,成果丰富。再如社会生活领域,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从舟车劳顿到轮船、火车、电灯、电话,近代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习俗风情、大众传媒都在

14、突破传统束缚,向现代社会转变。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于近代化企业的创办,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新旧结构的更替,呈现出立体型的多元运动趋势,且成果巨大。社会转型非但没有迟滞,而且发展巨大。示例二结论:材料认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是“制度的保障”,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情高涨,有力促进社会各领域新旧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如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15、法等,这些既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也为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胜利完成提供保障,促进我国向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发展,如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得到恢复完善,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民主发展,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依法治国的提出和实践,这些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障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领域新旧转型速度加快。综上所述,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表现,关键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健全民主法治、创新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各领域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所以说中国社会转型成功发展的关键是制度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